来源于:金刚般若之觉照的博客
《达摩祖师传》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禅宗起源
1.拈花与微笑
第二章 达摩如何把禅宗传到中国
2.达摩拜师
3.无缘渡梁武帝
4.一苇渡江
5.达摩嵩山面壁
6.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上
7.达摩传衣钵
8.卓锡得泉
9.达摩二入四行说——见性成佛
第三章 祖师西归意
10. 少林武功
11. 只履西去
后序
12.立雪断臂,留待后人论
13. 如何是祖师的西归意
前言
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刹帝利种姓,他的名字原本叫菩提多罗。出家后师从般若多罗大师,后更名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班若多尊者的大弟子,成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对佛法十分虔诚,因此从小菩提达摩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会有精辟的见解。
般若多尊者在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菩提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众生的理想,以及丰富的佛学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宗的门徒,而且发愿要将当时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统一起来,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兴。后来菩提达摩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在天竺国内弘扬佛法。有一天,他听到自己的侄子,继承南天竺王位的异见王,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受外邦的欺凌,要采取禁止信仰的法令。于是,菩提达摩便派弟子婆罗提前往劝谏,波罗提不辱师命,成功地扭转了异见王的禁教政策,并且使异见王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说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从这里北行至北魏,到处以禅法教人。
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慧能大字不认识一个,但是却通晓佛经的原因,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第一章 禅宗起源
禅宗,源于佛祖释迦牟尼佛对迦叶拈花微笑。佛教禅宗第一祖师是迦叶。
佛祖释迦牟尼佛传了禅宗后,预言说,到了第二十八代祖师,禅宗将传到震旦(中华),禅宗将在震旦兴盛。
于是,作为第二十八代禅宗祖师的达摩来到中国,把禅宗传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宗祖师。
1.【拈花与微笑】
古老的舍卫国,美丽的祇树给孤独园。
清晨下过一阵小雨,此时,给孤独园中鲜花盛开,绿草如茵,到处勃发着生命的气息。
世尊刚刚从定中醒来,他知道今天是他的生日。那是一个遥远的春天,足月怀胎的母后摩耶夫人在回娘家的途中突然感腹中疼痛,依靠着一棵婆罗双树,他的生命诞生了。算来,那已是八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曼陀罗花也是这样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天空蓝得就像是刚刚被人用水洗过一样,然而,随着他生命的诞生,母后摩耶夫人却从此离开了这个人世。
然而生命的赐予并没有带给他任何欢乐,相反,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目睹了人世的种种苦难,感受着生老病死的时时逼迫,他几乎每天都有一种煎熬般的感受。于是,他在二十九岁那一年终于抛别了爱妻幼子,走出了宫殿,走进一座树林,过起了苦行僧的生活。六年后,在一次禅定中夜睹明星,得大启悟,成为人天师表的释迦世尊。他将自己悟得的大道一次次向人们解说,他也被人们尊为佛教的创立者。人们尊称他为“佛”,觉悟者。
璀璨的阳光像尼禅河里的圣水一样洒在世尊的身上,世尊揉了揉他那双智慧的眼睛,感觉告诉他,不久他将离别人世,回到他的生命之初。那时候,一团智慧之火将寂灭他的色身肉体,于是,他深邃的思想和超人的智慧将会被人一次一次地解说,人们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意愿翻炒着他在灵山会上的一切言说。想到这里,世尊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悲哀。然而他很快又从悲哀中振奋起来,他知道终会有人与他的思想息息相通,终会有智者在他的身后让他创立的学说以某种特定的方式传递于世,以帮助那些苦难的人们得到解脱。
“世尊,到了托钵行乞的时候了。”不知什么时候,弟子阿难双手合十走近他说。
“呵,好吧阿难,请帮我穿上袈裟,让我们一同去舍卫城吧。”
一个多时辰之后,世尊和他的弟子们从舍卫城乞食回来。璀璨的阳光在巨大的婆罗双树下洒下无数的碎金,阿难等十大弟子以及其他听众一千二百五十人齐齐地聚集在世尊的周围,以一种特有的欢喜,准备聆听世尊的说法。此时的给孤独园万籁俱寂,树上的金丝鸟停止了嬉闹,林子里的猿猴们昂起了脑袋,美丽的梅花鹿欣悦地将一盘盘鲜果呈送到世尊的座前。然而许久过后,却仍未听到世尊发出任何声音。
这些日来,信众们都觉得世尊的话越来越少,世尊的行为也越来越怪诞。有一次,世尊刚刚落座,他的弟子阿难却突然宣布:世尊说法完毕。于是,刚刚落座的世尊就起身离座。还有一次,当弟子文殊恭请他为听众们说法时,世尊却反问说,请问,我成佛四十余年,曾经说过一个字的经,讲过一个字的法吗?
婆罗双树下的树影已经移出了很多,人们知道,今天世尊不会再说什么了。细心的弟子们开始意识到,尊敬的导师世寿将尽
,但他们知道,慈爱的世尊一定会以另外的方式开启人们智慧。世界不能没有世尊,就如同大地上不能没有阳光一样。于是,他们宁可就这样默默地围坐在世尊的周围,感受着世尊智慧之光的无量照射。忽然,世尊启开他的双眼,从宽大的衣袍中取出一颗珍珠示向他的弟子们说,你们中间有知道这珍珠是什么颜色的吗?有人抢着回答说,呵,伟大的世尊,那是一颗红色的珍珠。世尊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世尊把那串珍珠放入了衣袍,却将一只空空如也的手掌示向大众问,请问有谁能说出这一串珍珠是什么颜色吗?有人又抢着说,慈爱的世尊,你手上什么也没有啊。世尊叹了口气说,世人啊,假珠子倒能说出它的颜色,而一串真正的珍珠却一个个视而不见。
人们面面相觑,一个个惭愧得无地自容。然而世尊却笑了笑,接着从怀里拿出一束美丽的曼陀罗花示向大众。受过刚才教训的弟子们一个个无声无息,细细地解读着世尊这特别的意蕴,人群中,弟子迦叶突然发出一声会心的微笑。世尊高兴地说,呵,我现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并说了一句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很多年后,人们知道,那就是以心传心的智慧,那就是被后世的人们说了又说的“不立文字”的禅。禅从此诞生了。而以一笑博得世尊赞许的摩诃迦叶被人们称作禅宗的初祖。
第二章 达摩如何把禅宗传到中国
2.【达摩拜师】
达摩祖师在他还没有出家为僧以前,本是南天竺(印度)国王香至王的第三子,他曾是生长在贵族家庭的王子。他的父王香至王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有一天,香至王诏请般若多罗尊者在宫殿之上大开讲筵,这位般若多罗尊者便是印度佛教禅宗的第二十七代祖,这天他来到香至王的宫廷里,受到盛大的欢迎和恭敬。香至王为了要向般若多罗表示敬意,以及为他自己培育福德,便将大量的珠宝布施给般若多罗尊者,般若多罗接受这些珠宝以后将它放在几案上。香至王将三个儿子叫来,要他们向般若多罗敬礼,他们便拜过般若多罗,站在一旁。
般若多罗一看这三个王子,相貌都长得很好,但不知各人的才智如何。于是,便出问题来测验他们。般若多罗尊者指着几案上的明珠问道:“世间还有什么宝物,比这颗明珠更珍贵呢?”
香至王的大儿子名叫净多罗,当即回答说:“尊者!没有了! 这颗明珠能照亮世上万物,世上也没有其他宝物可与之相比,只有法师之德行才配拥有此物!
第二个儿子功德多罗的答案,与长子月净多罗大同小异。
只见第三个儿子菩提多罗,却从从容容的站了出来,回答说:“不!般若多罗尊者!这些珠宝并不是世间最好的物品, 宝珠之光只照耀他人不能自照,我认为世上最宝贵的是智光。
这真是语惊四座的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他却接着说:“因为这宝珠的光明只是世光,应以智光为上;只是世明,应以心明为上。
而且,这颗明珠的光明不能自照,必须要假借智光的明辨,才能够知道这是明珠,知道这是明珠以后,才知道这是可宝贵的东西。”
菩提多罗又说:“如是说来,我们称它为宝,它自己并不知道是宝;我们称它作珠,它自己也并不知道是珠;这就叫做不明自性了。
这么说,也就必须假借智宝,来明辨法宝了。”
菩提多罗说到这里,他忽然提高了语气,对般若多罗尊者说:“般若多罗尊者!然则我师有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也就是一样了!”
菩提多罗王子说完,所有在场的王公大僚,群臣百官个个叫绝,人人道好。香至王固然满心欢喜,就连般若多罗尊者,也不能不许为法器。于是他问道:“菩提多罗王子!诸物之中,何物无相?”
菩提多罗很快答道:“于诸物之中,不起无相。”
“诸物之中,何物最高?”般若多罗尊者又问。
“于诸物之中,人我最高。”
“诸物之中,何物为大?”
“于诸物之中,法性最大。”
般若多罗和菩提多罗这一连珠式的问答,竟然引起大殿上的掌声雷动。自此,般若多罗尊者对于菩提多罗的印象非常深刻,心心相映。
香至王病重,菩提多罗在回宫探望的路上却遭遇杀手伏击,其他王子对即将继承王位的菩提多罗心怀恨意,王宫之中暗流涌动。盘若多罗法师将老王身上的冤魂祛除,又引导菩提多罗修行。後经般若多罗法师的指点,看破名与利,决心拜师潜佛。
起初师父要达摩祖师自盖自修室以表求佛之心,但这过程中不断有考验,盖了又坏坏了又盖,後来悟到佛在自己的心中。
随后师父为菩提多罗剃度,第一刀:断除一切烦恼,第二刀:誓修一切善法,第三刀:普渡一切众生。自此更名“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出家若干年后,南天竺国里出了一个和尚,名佛大胜,他把佛教分为六个宗派,就是所(一)有相宗(二)无相宗(三)定慧宗(四)戒行宗(五)无得宗(六)寂静宗。各宗都拥有很多的徒众。
达摩觉得:这些宗派的分歧,徒然分散了整个佛国的力量、而无补于教义的弘扬,所成者小,而所失者大。达摩这样考虑过后,便采取了行动使南天竺的佛国趋于一致。
不过,问题却又出在他俗家刹帝利族的王室里。因为香至王早已逝世,并且香至王的长子,就是达摩的大哥月净多罗也死了,王位便传授给异见。这个异见王,便是达摩在俗的侄儿,是一个无道的昏君。
异见王常想:我的祖先总是迷信佛法,我绝不这样作。他便开始对国内的佛教团体大加排除,这场教难几乎等于中国历史上的“三武教难”(北魏太武帝、周武帝、唐武宗皆毁佛法,称三武之难)一般。 南天竺国原是一个佛教国家,国王是这样横行霸道,国内广大的佛教信众便都感觉惶惶不安。
达摩以为:异见王损我佛法,这还了得。于是,他便派遣徒众,到京都去制伏异见王的乱行。有一位八十岁的老者,名叫宗胜,自告奋勇,要去说服国王。达摩觉得宗胜虽然辩论敏捷,但还不能扭转异见王的偏见,本想要另一个叫波罗提的门徒去,可是宗胜却不愿意,径自到京都觐见异见王,他与异见王反复辩论了很久,始终无法说服异见王。 幸好达摩随后派波罗提也去觐见,正当国王和宗胜激烈争辩之时,波罗提乘云而至飞落殿前,异见王很惊慌的站了起来说:“腾云驾雾,凌空而至,究竟是邪还是正呢?”
波罗提回答说:“我非邪正,而来正邪,王心若正,我便没有什么邪正。”如此,异见王便无话可说。可是,他却心里窝火地下诏:“把那个失败了的宗胜比丘,推到后山里去!” 波罗提随即答:“你既是有道之君,为何要排斥沙门!我虽然所知不多,但由你随便发问!
异见王便厉声问道:“什么是佛?”
波罗多随即回答说:“见性是佛。”
异见王又说:“师见性耶?”
“我见佛性。”波罗提说。
“性在何处?”
“性在作用。”
“是何作用,我今不见?”异见王把手一摊说。
“今现在用,王自不见!”(你现在就在作用,只是你没有注意而已)波罗提说。
“于我有否?(我身上有佛性吗?)”
“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觅!”(佛性无处不在)
“若当用时,几处出现?”
“若现于世,当有其八。”
异见王追问说:“其八出现,当为我说!”
波罗提便说出了一些偈语式的话:“在胎为身;处世为人;在眼曰见;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
异见王听了这些偈语,便恍然大悟,而皈依了波罗提,成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异见王十分钦佩地问道:“师傅!您这样高明,那您的师承,肯定也是很高明的!”
波罗提说:“我的师傅,就是你的三叔达摩大师!”
异见王听到达摩两字好像晴天霹雳,惊骇着说:“我三叔还在世吗?唉!我真是罪孽深重,妄想摧残圣教,以致累及我的三叔!”他立刻下了诏书,将菩提达摩迎来京都供养宫中。达摩对异见王匡之扶之,辅之翼之,而致国运大昌。
从达摩出家整整的67年之际,正是般若多罗尊者所预言的:东方震旦(中华)机缘已熟的时候,达摩准备要离开天竺而到中国。
有一天,达摩觐见异见王说:“我于震旦的机缘已经成熟了,我要即日东去,您好好治理国家,好好保养身体。”
异见王听到叔叔要离去故国,心里非常难过,他流着眼泪道:“叔叔,您老已是高龄,旅途迢迢万里,山海重阻,太辛苦了!可不可以不去呢?”
“不可以!这是宿缘,也是天命,逆缘违命,罪戾滋甚!我是非去不可!”
异见王知道不能强留,又听到这是天命,他便呼天抢地的说:“天啊!你为什么不佑中国?而使我叔叔离去,使我失去怙恃!”
最后,异见王也知道挽留不住了,便为达摩祖师准备行装,造了一艘大海船,载着达摩祖师从南印度而来,驶抵中国。
3.【无缘渡梁武帝】
梁普通年中(约公元526年)的一个炎热的夏季,一位相貌奇异、衣着特别的外邦僧人出现中国南方的临海都市广州大街上。只见他须髯满腮,一脸倦容,硕大的头颅顶部光秃,四周则是一圈零乱的毛发,肩扛一铁色禅杖,禅杖上挂一油亮葫芦,再加上他身材高大,额骨高耸,看上去有几分凶恶。他的出现,首先引起孩子们的好奇,他们不即不离地追随在这外邦僧人的后边,不知道他神秘的葫芦里究竟装藏着什么稀有的物件。
首先解除警报的仍然是那些孩子们,他们很快发现,这外邦僧人看似凶恶,却心地和善。他很快和孩子们交起了朋友。他知道孩子们好奇他的那只神秘葫芦,于是,他揭开葫芦的盖子,一股刺鼻的酒味直冲的孩子们连连喷嚏,于是,他也就仰面大笑起来。
市面上出现一个外邦僧人的消息立即传到了广州刺使萧昂那里。那时候,虽然南方佛教还仅仅停留在祈福和占卜吉凶的层次,但在中部地区,佛教在梁朝武帝萧衍的大力推行下,早已形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鼎盛之势。刺使萧昂当即让人把这外邦僧人请到府内,待以上宾。
交谈中知道,这外邦僧人名叫菩提达摩,来自那部印度,为婆罗门族香至王三子。禅宗二十八祖。据菩提达摩所说,其师般若多罗临终前曾说,东方国土有大气象,我寂灭67年后,你可前往震旦,佛法将大兴于斯。
与以往外来僧人不同的是,菩提达摩即不替人摇卦占卜,也不为人祈福消灾,他只是说,真正的智慧圆融无碍,实相非相,一切只存在于人的内心世界。
萧昂听不懂菩提达摩的话,但也不敢怠慢,他当即把菩提达摩的情况报告给远在健康(南京)的武帝萧衍。
萧衍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著书立说,标佛教为梁朝国教、他造像立寺,并多次舍身寺庙,标明自己的佛教立场,被人们称为“皇帝僧人”。听到印度有一位佛教高僧航海而来到中国,心中十分欢喜,并下了一道诏书给广州刺史萧昂说:“着妥善护送法驾来京,朕当于正殿晤对”。
十一月初一北上入京,到了健康(今南京),梁武帝立即派人以特别嘉宾的礼仪接菩提达摩进入皇宫正殿。
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在这方面,萧衍在中国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得上出类拔萃之辈。
此时,梁武帝身穿布衣,脚踏草履,以粗糙的饭食招待了这位西来的僧人。
彼此寒暄一番以后,梁武帝开始十分认真地请教菩提达摩有关佛法的道理:
梁武帝说:“请问圣僧,佛教最高境界的教义是什么?
菩提达摩说:“无求无为,平常自在。
梁武帝恭敬的请教菩提达摩说:“请不要认为招待的简慢,这些都是我平常的饭食。我不食酒肉,勤政爱民,清心寡欲。我自从即位以来对振兴佛教十分用心投入,诸如建寺、安僧、写经、造像等等利生事业,我这样做,究竟有什么功德?”
菩提达摩很严萧地回答说:“没有功德!”
望着骇异的武帝达摩接着说:“只有人天一点点小果报。但像影子一样那也是假的。”
梁武帝原意是希望得到菩提达摩的赞叹,但没想到令他如此的失望,便现出一副不愉快的语气追问说:“为什么会无功德呢?”
菩提达摩很认真的回答说:“您所做的这些行为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都是属于世俗的有为法,称不上是真功德。”
梁武帝又追问着说:“怎么做才是真功德?”
菩提达摩回答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注:让清净的智慧守在妙圆的本体上,寂然不动,丝毫没有世俗的要求。)那才是最高的精神境界,世俗的人们是无法得到的。
以上菩提达摩这一番的佛法真义,梁武帝好像一无所解,如同对牛弹琴,彼此没有感应。一个是在问世间上有分别相的俗谛,另外一个回答却是有关破除执着的出世间法(圣谛第一义),难怪会有答非所问的情景出现。
当时,梁武帝又想出了第二个问题说: “什么是至高无上的圣道?”
菩提达摩随即回答说:“廓然无圣!”(注:心境坦然,无所谓圣。)
梁武帝此时真是有如丈六金刚,摸不着头。
他提高语调的再问:“对朕者谁?”
菩提达摩随声应答:“不认识!”
(这一席精采的问答,便为后人传诵的佳句。)
静场,长时间的静场,这时,就连站在一旁看热闹的大臣们也能觉察到梁武帝脸上的尴尬和不快,他们万万没想到两位不凡人物的历史性会见竟是这样一种难看的结局。。。
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这时达摩感到健康(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
达摩离开不久,梁武帝接着迎来另一位客人,他就是当时最有名的宝志和尚,人称志公长老。他是武帝最尊敬的长老和帝师,也是武帝最交心的朋友。
看着梁武帝神志恍惚的样子,宝至知道梁武帝一定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
宝志说:“陛下的禅心,一定受到什么外尘的干扰了吧?
看到宝志,武帝很高兴,连忙说:“呵呵,刚才要是禅师在,我也许就不会遇如此的 了吧。”于是,他把达摩来访,以及与达摩对话不契的情形一一告诉了宝至禅师。
宝志在武帝面前一向直言相对,这也是他与武帝投契的原因所在。宝志说:“啊,陛下遇到一位了不起的人了啊,从他的言行看,一定是佛陀的再世,他是来试探陛下禅心的啊。”
听到宝志如此一言,武帝的懊恼更甚,他连连拍着自己的脑袋说: 估计还没走远吧,我这就赶紧派人前去追赶。”
宝志挥挥手说:“不用了,真正神通自在的人你是追赶不及的。”
梁武帝只能懊恼作罢,知道自己失去了一次与圣僧交心的机缘。
4.【一苇渡江】
有个僧人,名叫神光,法名僧可,是河南省荥阳县人。他精通内外法典,是洛阳龙门香山的僧人。当时神光正好在健康(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称: 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 。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
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敬。
神光法师讲完了经,想不到这印度人就来问他问题了,说:“法师!你在这儿干什么?”
神光法师说:“咦!我在这儿讲经,你还不懂吗?我以为你是来听我讲经的,原来你连讲经都不懂啊!”
达摩祖师说:“你讲经干什么?为什么要讲经?”
神光法师说: 喔!那你来干什么?你连为什么讲经都不知道?你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我从印度来的。
我讲佛经,你印度没有讲佛经的吗?你都不懂?
达摩祖师说: 我们印度讲经啊,是讲无字真经,没有字的经。你讲经,是讲有字的经。
神光法师说: 什么叫无字真经?
达摩祖师说: 我讲的经,是没有字的,就那么一张白纸讲经。你讲这个经,黑的是字,白的是纸,那么你讲它干什么?
神光法师说: 我讲经教人了生死嘛!
达摩祖师说:“你教人了生死,生死怎么了法?你所讲的经,黑的是字,白的是纸,凭什么教人了生死?你自己的生死了了没有?”
神光法师一听,问得他也没话说了,很不高兴的说:“你这个印度人怎么这样毁谤三宝?”
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此时达摩祖师转过身,什么也没说,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去后,听讲的群众有人对神光说: 刚才那个人你知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 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这怎么过江呢?正在这思量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象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思量:这位若大的年纪,无人护送照料?也罢!只好向她老人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 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壮,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着急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芦苇,扑通一听,扔到水中,双脚跳上芦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险些溺入水中。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声责问: 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
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 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如何相助?各自因缘。 老人说罢,转瞬间悠然不见。。。神光恍然醒悟,自知有失,懊悔非常。自此,他诚心忏悔,内心更加坚定要拜达摩为师。。。。。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古人有诗赞日:
路行跨水复逢春,独自凄凄暗渡江。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5.【达摩嵩山面壁】
中原大地以其特有的气象迎接着这位西来的僧人。
那正在建造的龙门石窟以其巍峨的气势让第一次踏入洛阳的菩提达摩叹为观止,而永宁寺那高耸入云的宝塔更是让活了一百多岁、足迹踏遍了世界各地的菩提达摩发出由衷的赞叹。与在广州不同,走在洛阳的大街上,菩提达摩再也不会招引来无数好奇的目光,再也不会有一群群孩童像看稀罕一样追随在他的身后。
早在公元396年,与晋室通婚以后的北魏拓跋氏从道武帝即信奉佛教。走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北朝的佛教在宣武帝(499-515)时更是得到了大兴。中原大地的浩浩大气自然吸引了一批批外邦的僧人,于是,宣武帝花数十年时间建造了宏大的永明寺,寺内房舍一千余间,以供上千名外邦僧人的居住。在这些人中,有著名的译经师昙摩流支、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而至孝明帝时,太后胡氏又在熙平元年(516)营造了高耸入云的永宁寺塔,从而让古城洛阳成为真正的佛教大都市。
然而那些住在深广大院里的僧人们,是无法理解这位西竺的僧人所推行的所谓“二入四行”的禅法的,他们热衷的只是在一片供佛的浪潮中所带来的物质上的欢愉,他们沉浸在欲望的欢歌中,从而使得中原的佛教处于一种危险边缘。
达摩很快便从这种繁荣的大背景下看到了隐藏在其中的种种危机,他开始失望,于是,他来到相对冷寂的嵩山少林寺,这里却让达摩的身心得到一种真正的安宁。他选定了一处幽深的洞窟,开始了长时间的面壁禅坐,他相信,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终究会有一位坚定的禅者来继承他的衣钵。 接下来达摩祖师便不再见客, 他在山岩间坐禅,面壁九年,一动不动。就连小鸟也不怕他,竟然在他肩头上筑起了巢,蜘蛛网则结网在他的手掌上。久而久之,连他的精气神色都透进了石壁。于是人们称他“壁观婆罗门”。
在此期间,南朝的梁武帝以及北魏的几个皇帝,都曾下诏恭请,却都不曾请动他。一批又一批的崇拜者来到洞口,他们长时间地跪拜在达摩的面前,希望能成为他的弟子。然而,达摩就像是一尊冰冷的石头。经不住时间折磨的年轻人一批批地去了。当他坐到第六年时,也就是梁武帝的中大通四年(公元532),一个名叫神光的僧人来到少林寺,坚定地守候在洞窟外,任凭霜打雨林,任凭烈日寒风。。。
6.【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上】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年腊月初九的晚上,天气陡然变冷,寒风刺骨,并下起了鹅毛大雪。神光跪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天快亮的时候,积雪居然没过了他的膝盖。
达摩终于走出那间幽深的洞窟,四野白慢慢一片,在他的洞外,一个雪人屹立于门前的旷野上,细细看去,那是一尊人的躯体,积雪埋没了他的双膝,坚硬的冰层包裹着他的周身,透过那片白杨树林,东方天际一缕初升的阳光斜射到那个人穿身上,乍一看去,像是一尊晶莹剔透的银塔。
达摩心生怜悯,问道:“你一直跪在雪中三天三夜,当求何事?”
神光流着眼泪,悲伤地回答道:“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摩又怎麽不知道立雪于洞前的人是谁呢?
门前的人正是九年前追赶自己的洛阳香山僧人,法名慧可的神光。三年前,他来到嵩山,向达摩求法。就向对待其他一切前来求法的人一样,达摩以他特有的冷漠断然拒之。然而与其他求法者不同的是,神光没有选择就此离开,而是一直坚守在达摩的洞窟前,直到这个大雪的夜晚。
达摩伸手抚去神光周身的积雪,又敲碎他腿上的坚冰,达摩祖师道:“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诸佛所开示的无上妙道,须累劫精进勤苦地修行,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方可证得。岂能是小德小智、轻心慢心的人所能证得?若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来希求一乘大法,只能是痴人说梦,徒自勤苦,不会有结果的)。”
“你,你还是回去吧。”
听了祖师的教诲和勉励,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殷重心和决心,慧可禅师暗中拿起锋利的刀子,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并把它放在祖师的面前。顿时鲜血红了雪地。
达摩祖师被神光的虔诚举动所感动,知道神光是个法器。达摩终于把神光让进了洞窟,达摩说,非是我不把佛法传承与你,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非有为法忘躯的精神,不能将世尊的大道继续到底。
达摩替神光治疗伤臂,又替他更名为慧可。
慧可喜悦地说“师傅,您能把佛法传承给我了吗?”
达摩说:“真正的佛法无法从别人那里得到,观照自己,那才是你心灵的故乡。”
慧可听了很茫然的说:“我虽致力求道,然心总有不安之时,请师傅为我安心。”
达摩说:“那么,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上。”
“啊,师傅,我又哪里能找到自己不安的心呢?真正的心又在何处呢?”
这个时候,达摩在虚空中做了一番动作,现着很严肃的神情喝到:“好了!我已经为你把心安妥了!”
慧可就在这一喝之下,顿然觉得心神宁静、四体舒畅;少林寺的寺里寺外竟如琉璃世界、明澈如镜;自己和寺宇都恍惚是处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开悟了。
原来并没有一个实在的心可得,也没有一个实在的“不安”可安,安与不安,全是妄想。
7.【达摩二入四行论——见性成佛】
达摩在嵩山传法时,觉得久传的小乘禅法已走向没落,于是他根据大乘的理论,结合北魏当时的社会状况,初创了以“静坐修身”为主要修行方法的学说,称为“壁观”,即大乘禅宗。菩提达摩在北魏所传授的是以《楞伽经》为依据的独特大乘禅法。
在此后的时间,达摩便将“真法”传授于弟子;而慧可也坚持不疑,精心研究《楞伽经》。。。
“楞伽”是印度南边的一个海岛。有人怀疑锡兰岛(今斯里兰卡)。这《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译作《大乘入楞伽经》,先后有四种译本,梵文本现今尚存。菩提达摩所用的,大概是中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于443年所译的本子。它是南印度大乘派的经典。经中主要观念是在说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五法”即是:
一“名”,事物的名称;
二“相”,由名而浮起的想像;
三“分别”对名与相的判断;
四“正智”,是看破名相为非实的智慧;
五“如如”,作为智慧对象的平等真如。
此五法是举“迷界”的主观(分别)、客观(名、相),及“悟界”的主观(正智)、客观(如如),而打破迷界以进入悟界的经过,分做五个阶段来考察之意。
“二无我”就是人空及法空。由修行之力,消灭这业相、转相的当体,便是识海波浪的停止,它可以叫做如来藏、真如、涅槃、法身、空,乃是不生不灭、清净无垢的当体。人修行至此,便得了“真常心”。
这“涅槃”的境界又不是能用语言来表达的,这就如同在鱼类的词汇里没有“陆地”一样。有这么个故事:一次,乌龟对他的朋友鱼说:“我刚从陆地上散步回来,那可真舒服啊!”鱼说:“老兄的意思一定是说在陆地上游泳了。”乌龟说:“不对,陆地是坚硬的,不能在上面游泳,只能在上边走路。”鱼坚持说:“怎么会有这种东西!陆地不也是一种水吗?就像这大海似的,可以游上游下。。。”乌龟费尽了口舌,怎么讲,鱼也不明白。
自古以来作为达摩学说而传的许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论”是达摩真正思想所在。
达摩祖师提出了“理入”和“行入”的“入道”途径。
理入就是依靠经典明白成佛的大道理(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万物)都有佛性,只是被客尘所障,因而必须舍伪归真,凝心壁观,明白“二无我”(人空、法空),并加以坚持不疑,这样就能得到平等的真如。
行入又分四个层次,即“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大意是说:修行很苦,但这是往劫的业报,必须心甘情愿,不能有所怨恨;而人生荣辱,贫贱或富贵都是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不必喜怒,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世人长迷,贪恋名利,贪恋美色,天天在追求,但“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三界皆苦,只有跳出这轮回的怪圈;能悟到真理,六根清净,无忧无虑,就是称法行,就可以“理事兼融,苦乐无滞”了!
达摩祖师开示的“二入四行论”,便是契悟佛心的妙法。若能时时刻刻以其中的道理来反照自心,融会贯通,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则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佛法,一直达到性净之理现前,如此即是解脱之道。
8.【卓锡得泉】
在少林寺山门外西南约二里许的地方,有一圆形的山峰,好象一个钵盂口向下在地上扣 着,人们根据其自然形态,取名 钵盂峰 。
钵盂峰上边,地势平坦,森林茂密,山姿秀丽,风景宜人。传说二祖立雪断臂后,实现了他一生最大的心愿: 臂断心安 。但严重的伤势,使他坐卧不宁,经行不成。为了使慧可尽快恢复健康,达摩就让他在这个山峰上禅养臂伤,并挑进了两个得力寺僧,作为近身扶待。
钵盂峰稍偏西南靠近少林寺右壁的地方,有一块巨石,面积有数平方米,右平如桌案,二祖就在这块石头上休息,面壁坐禅。飞鸟为他唱歌,野花为他做伴,鸟语花香,别有乐趣。
达摩经常从常住院到钵盂峰探望慧可,询问他伤口愈合情况和生活状况。达摩发现扶持二祖的寺僧,常常从山下往山上抬水吃。
一位寺僧说: “水在山下边,约有一里余,要是山上有水泉,该多好啊!”
达摩听了,觉得确是个难题,山高路陡,行走不便,若遇风雨,可怎么办?
于是他就在距离慧可禅栖的大石头西北不远的草坪上,用自己拄的锡杖在草坪上角扎了四个窟窿,霎时四股清泉涌地而出,清洌异常,终年不涸,因为这是用锡杖扎地成泉,所以叫做 卓锡泉 。后人用砖石砌加固井壁,现在四井尚存。
达摩卓锡泉的四眼水井,分布在小院的四周,近在咫尺,但水味苦、辣、酸、甜各不相同。寓言二祖慧可在修禅的行程中,历尽人世艰辛,犹如苦、辣、酸、甜也。
9.【达摩传衣钵】
魏孝庄帝的天平三年(公元536),也就是梁武帝的大同二年。一天,达摩祖师忽然对门徒们说:
“我不久就要西归了,你们把自己所学的心得说来听听。”
于是,道副便首先说道:“我觉得我在师傅这里所学的是:文字在阐明佛法真谛,不可执著文字,但也不可舍离文字,一切都应该为道所用而已。”
道副说完,达摩祖师便说:“道副,你所得到的太浅少了,你只学到了我的一点皮毛。”
达摩祖师对于道副所说的作过评语以后,比丘尼总持站了出来说道:“据我了解,好像阿难尊者看见了阿閦佛国,惊鸿一瞥,随即消失。”
达摩听到她的话便说:“总持比丘尼,你所体会到的较之道副又多一点点了,世事原是虚幻的。但却只算是得到我的血肉而已。”
道育接着便说:“师傅!我觉得是:四大皆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注:地水火风,四大皆空,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受也非实有,整个世界却无一法存在!只有在言行道断,心行处灭可以得到一丝消息。)
祖师听到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道育的成就又大些!可算得到了我的骨骼!”
该轮到慧可说了,可是慧可并不说话,只是很敏捷的跑到师傅面前,一语不发。他拜了几拜,便又退回到原来的位置,还是一语不发。达摩祖师当时的表情既是愉快,又是严肃。他语气极其沉重的说:
“慧可!你可以算是得到我的神髓了!”
达摩祖师说过这话以后,便取出一件袈裟和一个钵子,郑重的授予慧可。
慧可知道达摩此刻的心意,但他问道:“既然佛陀的大法是无人无我也无相,既然您的禅法不立文字,以心穿心,这件木棉袈裟又有什么意义呢?”
“非也”,达摩说,“你随我六年(有传随师九年),我对你内授禅法,以印证悟心,今又外传袈裟,以确定禅教的宗旨。袈裟不在禅法之上,禅法也不在袈裟之内,但释教的三世诸佛,都是以这种方式来递相传授法信的。今天我同样也以这种方式表明法信,使后代的传法者有所秉承,学道的人能确知宗旨,断除众生的疑虑。”
慧可的心中涌起一阵涟漪,他伏身拜倒在达摩祖师的面前,久久不肯起身。
达摩祖师说到这里便停住了,只见他屈着手指头在那儿好像计算数目一般。片刻,他又提高语气说:
“慧可!我告诉你:当我逝世两百年以后,衣钵便需止而不传。{按六祖慧能入寂传法时,为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不传衣钵,正此后二百年事},因为那个时候法已大盛,不需要传授衣钵,人们也会相信无疑。”
说到这里,达摩祖师又似乎有些感慨了,他说:“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是知“道”的人多,而行“道”的人少;说“理”的人多,而悟“理”的人少,但潜通密证,千万有余,所以你应勉力为之,切不可轻视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啊!
达摩祖师这样的叮咛嘱咐几番以后,他忽然大声说:
慧可,倾听我四句偈言:“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说完这道偈语,他将《楞伽经》一并授予慧可。
“慧可,这四卷《楞伽经》,是佛祖如来的最高法要,“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可渡世,可以拿去开悟世人。现在,一并交给你。”
达摩祖师娓娓的嘱咐着,慧可、道副、道育、尼总持等便静静的听着,这次课徒传道的讲授是中国文化史上灿烂的一幕。
第三章 祖师西归意
10.【少林武功】
达摩祖师在少林寺习武广场与众僧侣讲话。
达摩祖师: 你们体质虚弱,在我离开之前将传授你们一些煅炼筋骨之法,以收强身健体之效,武功和文字都是一样的,有动态和静态一面,其实我们日常生活的表现,如吃饭、睡觉也离不开这个范围。你们欲想参悟禅机,只要用心观察,一举手一投足也有其禅意存在 。
当初达摩祖师看到和他一起坐禅的出家人和居士长期打坐会昏沉,甚至一些人因为姿势不正确变得弯腰驼背,而且还有少数一些情况,比如气血淤塞,甚至吐血的现象,达摩祖师出于慈悲,所以创立了“易筋经”。这个功法是达摩祖师到中国后,在传统瑜伽的基础上改编的。
《达摩易筋经》是少林寺众僧演练的最早功法之一。
修行“达摩易筋经”,可以使人体的神、体、气三者周密地结合起来,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及全身得到充分的调理,有能平衡阴阳,疏筋活络,增强人体各部生理之功能,从而达到健体,抗疫祛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之目的。能使人神清气明,通身舒畅,经由 导引 更能强化人体细胞组织之新陈代谢,每日运行,日久自然于运劲上挥霍自如。长时间较技时亦不感到呼吸困难。同时,於拳术演练上更能增进动作的速度,而拳法的劲道亦能相对增强,实乃习武之人不可缺少的练功心法。为中国武术界中最负盛名的内功心法,经典养生禅功。之所以神秘,则源之於千百年来达摩易筋经向来只传内门弟子 。
11.【携只履而西去】
达摩祖师传授衣钵过后,没有多久,便偕着他的门徒到了禹门(即龙门,在山西省河津与陕西省韩城之间,为大禹所凿)的千圣寺。他们这次到千圣寺与地方主管官员--杨炫之太守有过一段故事。这是达摩祖师在往生之前,收的一位居士门徒。
达摩祖师传授衣钵之后,来到杨太守辖区的千圣寺。杨太守原本就是一位佛教徒,得知几个大皇帝都请不动的达摩祖师前来,又怎能不去见一见呢。
杨炫之便赶到千圣寺,当时达摩祖师正坐在大殿的蒲团上双目紧闭,似乎已经入定。杨炫之上了大殿,先礼过了佛,然后再向达摩顶礼说:“弟子杨炫之,向祖师顶礼。”
达摩双目微启,并没有作声。杨炫之又问:“西土五天竺,代代相传,这道法究竟是怎样的?”
达摩回答他说:“这代代相传的,都不过是明佛心宗,确是绝无差误的传授。”
他又解释道:“学佛的道理,不过是信、解、行、证四个阶段。由解而信,由信而行,然后师徒之间,以心印心,那便是证了。这与儒家的“相尚以道”、“同声相应”的道理是一致的。”
杨炫之听了这样的回答,他又进一步问:“就只这一个义理,还再有别的吧?”
达摩祖师说:“不贤不愚,无迷无悟,假若能够做到这种境界,便可以作祖了。”
杨炫之再问:“弟子业在俗世间,很少遇见善知识,而自己又复愚昧太甚,更为俗尘所蒙蔽,未能见道,乞祖师开示,使弟子能遵守某项道果,能以某种心得,而接近佛道。”
达摩祖师便说:“杨居士!你听我的偈语吧!”
之后,他便说着偈语说: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愚而近贤,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杨炫之听完了偈语,很高兴的向达摩顶礼说:“祖师的说法,实在为众生造福不少,希望增年增寿,长为世造福。”
这之后,他们住在千圣寺的时间并不算很久,达摩祖师便安然坐化了。他的门徒们便用棺材将他的尸体葬在熊耳山上,魏帝还为他造了一所定林寺。
据说达摩圆寂之年,为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这年正是东魏孝静帝的天平三年。
孝静帝将达摩祖师在禹门千圣寺圆寂的消息报到南梁。于是,梁武帝即诏命宗子和王公大臣,祭之以礼,并由梁昭明太子撰著文告,其大略为:
“洪惟圣胄大师,荷十方之智力,乘六通而泛海,运悲智于梵方,拯颠危于华土……。”
本来,故事写到这里,算是完结了,可是,并没有完结,而要转出一段神话来:
就是东魏的使者宋云从西域回来,正在葱岭的山道上,见到达摩祖师手上提着一只鞋子,翩翩独行。于是宋云便问:“大师一个人到哪儿去?”
“呵!我要回西天去了!”达摩祖师回答说。
“为什么一人独行呢?”
“你回去就知道了了!”达摩祖师答了这一句。
及至宋云回抵国境,才知道达摩竟已经圆寂。他便将这离奇的事件报告了魏帝,魏帝派人揩着达摩祖师的门徒到熊耳山上将坟墓掘开,只见一具空棺,空棺里面留下一只鞋子而已。
后序
12.【立雪断臂,留待后人论】
在一条荒莽的北方山道上,急匆匆地走着两位形色的僧人。
当时的情形可想而知,在他们的面前,是一条无尽的布满荆棘的山路,在他们的后面,是滚滚而来的废佛的潮流。他们生死未卜,前程难料。为了躲避追行者的目光,他们早已俗衣在身。他们时而混迹于逃难的人群中,时而择小路单独而行。现在我们知道,这两位衣着古怪的中年人一个就是后来被人们尊为禅宗二祖的慧可,另一位则是慧可刚刚相识的僧人昙林。而且,我们还知道,慧可身上揣着两样极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菩提达摩作为衣钵而传授的信物木棉袈裟和四卷本《楞伽经》。
这是发生在公元574年前的一幕场景。北周武帝鉴于佛教的滥觞给当时的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在经过近十几年的精心准备后,决定废除佛教,改信道教。当时无数的经卷被烧毁,当时四万所寺院被当作贵族们的宅邸,当三百万僧尼被迫还俗的时候,对于慧可和昙林这样的僧人来说,唯一所能采取的措施只有逃走。有人认为,正是在这条逃难的路途中,慧可失去了他的一条胳膊。
关于慧可的那一条胳膊,唐道宣在《续僧传》中坚持认为,慧可的胳膊是丢失在公元574年那条逃生的山路上而不是当初达摩洞窟前的立雪断臂。道宣认为,折磨肉体的所谓“苦行”并不是求得究竟解脱的根本途径,否则当初的释迦摩尼就不会从他的苦行林中走出来了。
宣还认为,在这条逃难的山路上丢失一条胳膊的不仅仅是慧可,还有他在路途中匆匆相识的另一位僧人昙林。因为天热,昙林的臂伤业已化脓,从认识昙林开始,一股难以遏制的腥臭就驱之不去地追随在他们的身边,再加上禁不住断臂之苦的昙林日夜哭号,慧可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他斥责说:“同在逃难的路上,一样饱受颠簸之苦,仅只失去了一条胳膊,又何必日夜号哭不休?”
昙林说:“你好好的身子,自然不懂受伤之苦了,要是你也像我一样丢失了一条胳膊,你还会出那种不知寒热的话吗?”
听了昙林的话,慧可突然甩掉披在身上的衣袍,将那空荡荡的身体一侧展示在昙林的面前。
昙林见了,顿时大惊失色,惊呼道:“啊,原来你也曾有过断臂之苦?说说看,你是怎样丢掉这只胳膊的。
慧可并不言语,天色已晚,他将随身的行囊放在地上,从附近捡来一些干硬的松枝,又以石击火,将松枝点燃。当大火熊熊燃烧之际,慧可拾起一截通红的炭火走到昙林的面前。
“干什么? 昙林大惊失色地向后退缩着。
你的臂伤已经发炎,正危及性命,你如果不想丢掉这色身肉躯,就请让我来替你治疗。”慧可说着便掀开昙林的衣袍,接着就不由分说,将那截通红的炭火按到昙林的臂伤处。随着一阵火与肉相煎所发出的“嗞嗞”声,昙林一声大叫昏死过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昙林苏醒过来。睁开眼来,只见慧可正将刚刚从林中采来的药草敷在他的臂伤处。药草让昙林的伤处有一种凉爽而滑润的感觉,昙林感动地说:“仁者,逃亡的路上,难得有你这样的僧侣相伴啊。说说看,你的臂是怎么断的?”
慧可说:“臂怎样断的,让后人去猜测吧,总之那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伤痛,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但我以为,对于一个求法者来说,既明佛理,当不以肉体为苦,无数大德为了求法,甘愿断送性命的不是大有人在吗?”
昙林不再言语,他的脸上露出羞惭之色,从此不再为断臂而号哭。
13.【如何是祖师的西归意】
曾经,达摩祖师“只履西归”,却将禅的智慧深植于汉土。他是禅宗的高手、密行的高手,他愿意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愿意活多大岁就活多大岁,可以示现末法时代一万年。他是来完成在这世间渡化的任务。众生贪求寿者像,认为是好事情,实际上是很苦的事情。这就是达摩祖师来中国留下的玄妙。
而今,当我们沿着往来过无数高僧大德的佛法弘传之路以及修学佛法的心路回溯往昔、相聚古国时,不免疑情再起,禅宗何时能回到家乡?大乘佛法能否有机缘回哺故土?或许,“如何是祖师西归意”将成为今日禅人、诸乘佛子参究的话头。
我们今日能够接触佛法,真的要感谢达摩祖师、历代祖师以及历代高僧大德、历代弘法之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今日才会接触到禅宗的大智慧。
注:(由于刘宋和北魏两译的《楞伽》学说之争,牵涉到菩提流支,后世智炬的《宝林传》等书就出现诬蔑菩提流支因禅学思想不同而毒害达摩的记载,纯属子虚。所以,此文里没有载入关于菩提流支毒害达摩祖师的虚构故事,以免造下罪业。)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