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僧团中的生活
从巴利经藏中可以看出,相对于沙利子(Sariputta)、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阿难达(ananda)等比库,阿奴卢塔(Anuruddha)比较喜欢安静独处的生活,他不是个积极涉入僧团事物的人。因此,不象上述那些长老,他较少出现在和佛陀有关的传法事件中。
偏好头陀行
从他在《长老偈》的偈中也可看出,他和最具代表性的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一样,非常偏好头陀行①:
托钵乞食回来时,
圣者无伴独安居,
诸漏已尽阿奴卢塔,
寻遍破布做僧衣。
圣者哲人阿奴卢塔,
诸漏已尽解脱者,
挑捡清洗与杂色,
然后穿著粪扫衣②。
若人欲贪不知足,
喜好群居易激动,
于彼心中已生起,
邪恶染污之特质。
但若正念且少欲,
知足并远离纷扰,
喜好独居与禅悦,
经常声起精进心。
于彼心中将出现,
趋入觉悟之善法,
此人乃是漏尽者,
此为大圣所宣说。
五十五年吾遵行,
常坐不卧③之苦行。
已经历二十五年,
睡眠从此已断。 (Thag.869-900,904 )
阿奴卢塔在这些偈(gatha)里提到三种头陀行:托钵乞食、著扫粪衣、常坐不卧,最后是不躺卧,而只在禅定坐姿中睡眠的发愿。在最后一首偈中,阿奴卢塔暗示他有二十五年完全没有睡觉。但在注释书中提到,在最后一段岁月中,阿奴卢塔允许自己有段短暂的睡眠,以消除身体的疲劳。
与善知识讨论佛法
虽然阿奴卢塔尊者喜欢独居甚于群居,但他也并非完全的隐者。佛陀在某部经中说到,阿奴卢塔有许多弟子。他训练他们修习天眼(SN.14:15).注释书说他游方行脚时,随行弟子有五百名--也许数字有些夸大。
他也和其他比库及及在家善知识一起讨论佛法,很幸运地,巴利藏经为我们保存了几次谈话。例如有一次,沙瓦提国的宫廷木匠五支(pancakanga)邀请阿奴卢塔与一些比库吃饭。从其他经我们知道,五支精通佛法并且致力于修行,因此,在饭后他问了阿奴卢塔一个比较深入的问题。他说有比库建议他修习“无量心解脱”(appamana cetovimutti),另外有人建议“广大心解脱”(mahaggata cetomimutti),他想知道两者是否相同。
阿奴卢塔回答这两种禅法不同,“无量心解脱”是修四梵住(brahmavihara)④--无量慈、悲、喜、捨。但“广大心解脱”则是拓展内心的认知,从有限的范围进到浩瀚无涯的范围;它是藉由扩展遍处(kasina)的似相(patibhaga-nimtta)⑤达成,即,从专注于地、水、色盤等有限的表面范围生起。
与天人谈话
阿奴卢塔接著说,有种天人名为“光音天”(abhassara deva)(1),他们虽然隶属于同一个天界,但彼此之间的光并不相同,根据他们转生到那个世界的不同禅定特质,所散发的光可能是有翔的或无量的,纯净的或有染的。
当有比库问到时,阿奴卢塔证实他所说的这些天人是出自自己的经验,因为他曾出现在他们之前,并和他们谈话(MN127)
佛陀的赞叹
另一次,佛陀露地而坐,正对围绕身边的许多比库开示。然后他转向阿奴卢塔,询问他是否满足于苦行生活。当阿奴卢塔证实这点时,佛陀称赞这种知足,并说:
那时年轻是便出家,在生命的黄金时期成为比库者,他们并非因怕国王惩罚,或因怕失去财产、躲债、忧虑或贫穷而如此做。他们过苦行生活,是出于对佛法的信心,以及受到解脱目标的激励。这种人应该如何做?如果他们尚未获得禅定的平静与喜悦,或更高的境界,那么他应努力去除五盖与其它烦恼,如此才能禅悦,或更高的平静。
在结束开示时,佛陀说之所以会宣布去世弟子们的成就与未来命运,是为了激励其他人效法他们。世尊这些话,让阿奴卢塔感到非常知足与喜悦。
获得梵天与亚卡(yakkha,古译:夜叉)的敬佩
有次某个梵天⑥心想,没有沙门⑦可能进入梵界。当佛陀洞见这个天神的心思时,便在一片强光中出现在他面前。那时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马哈咖比那(Mahakappina)与阿奴卢塔(Anuruddha)等四大弟子,心想世尊可能身在何处,便以天眼看见世尊正身处梵界。于是以神通力到达天界,恭敬地坐在佛陀身旁。那天神看见这情景,遂收起慢心,承认佛陀与其弟子们的殊胜力量(SN10:6)
佛陀为阿奴卢塔辩护
当高赏比(Kosambi)的两群比库发生争吵之时,阿难达尊者去见佛陀,佛陀问他争吵是否已平息,阿难达说仍在继续,阿奴卢塔的某个弟子坚持破坏僧团和合,而阿奴卢塔并未责备他。此事发生在阿奴卢塔和难提、金毗罗一起去牛角娑罗树林,全心投入严格禅修时,阿难达暗示,这都是阿难达律隐居的错,他放任弟子制造纷争。
然而,佛陀却为阿奴卢塔辩护,他说对阿奴卢塔而言,无须事必躬亲地去担心这些事,其他比库如沙利子、马哈摩嘎喇那与阿难达,都很有能力解决纷争。此外,他补充说,有些顽劣的比库乐于看到别人争吵,因为这会转移别人对其恶行的注意,这样他们就不会被驱离(AN4:241)
阿奴卢塔的友谊
关于阿奴卢塔的友谊,做有名的例子是出自《牛角林小经》(Culagosinga Sutta MN31)。有一次,阿奴卢塔和难提与金毗罗住在牛角娑罗树林中,佛陀来探望他们。在他们礼敬大师之后,佛陀问阿奴卢塔是否与同修和谐共住。阿奴卢塔回答说:“当然,世尊!我们相处和谐,相互欣赏,没有争吵,如水乳交融,体谅彼此。”
于是世尊问他们如何维持这种完美的和谐。在最那处理的人际关系艺术中,阿奴卢塔的回答是完美的一课:
我能如此做,是籍由四惟:“能与如此的梵行道侣共住,真是幸福和幸运!”在身、语、意上,我对同修都保持慈心,并思惟:“让我抛开自己想做的事,而去做这些尊者想做的事。”如此一来,虽然我们的身体不同,但心却是一致的。
在佛陀认可后,接着就问他们是否有达到“任何超凡境界,任何堪为圣者的智、见特质。”阿奴卢塔回答,他们都已达到四色界定、四无色界定与灭受想定,甚至都已达到阿拉汉果,诸漏已尽。
佛陀离开后,其他两位比库询问阿奴卢塔他们从未说过自己的禅定成就,他怎么会如此肯定的断言,阿奴卢塔回答,虽然他们从未说过已达到这些境界,“藉由我的心,能悉知你们的心,我知道自己已达到这些境界与成就,且诸天神也曾对我说起过此事”
在此同时,鬼药叉提迦(Digha Parajana)来找佛陀,赞叹阿奴卢塔、难提与金毗罗三位比库⑧。佛陀对鬼药叉的话先表达赞许,然后自己说不过去了一段特别的赞颂:
确实如此,提迦,确实如此!若有来自这三个年轻出家人前的族姓者,以信心记得他们,将会为那个族人带来就远的利益与快乐。若有来自该村......该镇......该城......该国者,能以信心记得他们,将会为那国带来久远的利益与快乐。若一切刹帝利(贵族)......一切破罗门......一切吠舍(商人)......一切首陀罗(奴隶)记得他们;若世间的一切天众、魔众与大梵,这一代的沙门、婆罗门,王子与人民,能以信心记得这三个年轻人,将能为全世界带来久远的利益与快乐。瞧!长魔,那三个年轻人如何出于对世间的慈悲,为了众生的福祉,以及人、天的利益与快乐,而在精进修行。
原注
(1)光音天(abhassara deva),他们的领域是在色界内,对应于第二禅。(译按:光音天都是口中发出净光来沟通,不用话语,没有声音,他们也能以光教化人,故称“光音”。佛经说劫出的人类,即由光音天而来。
译注
①头陀行:“头陀”(Dhuta)意指“去除”比库(bhikkhu)因受持头陀行而能去除烦恼,这是佛陀所允许超过戒律标准的苦行。《清静道论》列举有十三支:扫粪衣、三衣、常乞衣、次第乞衣、一座食、一钵食、时后不食、林野(aranna)住、树下住、露地住、冢间住、随处住与常坐不卧。这些苦行有助于比库开发知足、出离与精进心。
②扫粪衣(pamsukula):即“尘堆衣”,十三头陀支之一。“扫粪”意指置于道路、墓冢、垃圾堆等尘土之上的,或指被视如尘土可厌的状态。比库(bhikkhu)受持扫粪衣,可捨弃对多余之衣的贪著,而能少欲知定。
③常坐不卧:十三头陀支之一。受持此法者,于夜的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之中,当有一时起来经行。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只不宜接受床席而卧。修此法可捨离横卧水眠之乐,增长正行。
④四梵住(brahmavihara):即慈、悲、喜、舍四无量。因为梵天界诸天的心常安住在这四种境界,所以称为“梵住”又因为在禅修时必须将之遍之十方一切无量众生,所以也称为“无量”慈梵住是希望一切众生快乐;背梵住是希望拔除一切众声的痛苦;喜梵住是随喜他人的成就;捨梵住是无厌恶而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心境。
⑤似相(patibhaga-nimtta)三种禅相(遍做相、取相、似相)之一,禅相即禅修时内心专注的目标。禅修者观察地遍圆盤等时,该目标即为“遍作相”在观察遍作相后,心中生起与肉眼所见相同的影相,即为取相。专注于取相时,与之类似、更为纯净的一种概念--“似相”就会升起。似相只出现在遍处、三十二分身与入出息(anapana)念等修法,同过似相而生起近行定与安止定。
⑥梵天:因持续稳定的禅定力而转生梵天界的众生。梵天界有二十层天,十六层是色界天(色梵天);四层是无色界天(无色梵天)。在那里的众生称为“梵天”或“梵天人”。
⑦沙门:意译为”息恶“、“息心”,即指出家求道者。
⑧鬼药叉提迦向世尊说:“世尊!实瓦基人荣幸也,瓦基族是幸福。此处有住世尊、阿拉汉(应供)、正自觉者,及此等三善男子,即尊者阿菟楼驮、尊者难提、尊者金毗罗。”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