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第九章 佛陀最后的日子

发布时间:2023-10-01 13:19:53作者:大悲原文

  第九章 佛陀最后的日子

  凸显阿难达与佛陀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一部经是《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bbana Sutta,DN 16)——佛陀最后那段日子与般涅槃的记录。㈠

  这些记录传达了一种特殊的分离情感,那对阿难达来说尤其痛苦。那也是佛法衰弱的第一个小征兆,随着距离佛陀的年代愈来愈远,它会逐渐消失,直到一位新的佛陀出世为止。

  这整部经的主旨,是劝人要把握时机,修行佛法。它再度反应了阿难达的完整性格,因此我们将跟着它的脚步前进,强调以阿难达为主的那些段落。

  佛陀拯救瓦基族

  这部经的第一节是从马嘎塔国的首都王舍城开始,七年前迭瓦达答(Devadatta)试图分裂僧团,结果失败。阿迦答沙都王仍统治着马嘎塔国,巴谢那地王(Pasenadi)刚被推翻,释迦族面临悲惨的结局,阿难达的许多近亲都被杀害。

  那时,三个著名的刹帝利族——拘利族(Koliyas)、马喇族(Mallas)与瓦基族(Vajjians),住在靠近喜马拉雅山区的恒河北方,他们都独立于阿迦答沙都王之外。阿迦答沙都王想要灭掉瓦基族,将其土地并入日益茁壮的帝国中。

  佛陀无法阻止那些未进入僧团的释迦族人被消灭,他们有自己的业报要偿还,但他帮助了瓦基族,后来也间接帮助了马喇族。这是佛陀晚年时,外部的「政治」背景。此事的细节,详述如下。

  瓦基族能继续存在的七项特质

  阿迦答沙都王命令大臣禹舍(Vassakara)去找佛陀,宣布想入侵瓦基族的企图。禹舍来传达讯息时,阿难达尊者就站在佛陀背后为他摇扇。佛陀转向阿难达,问了他七个关于瓦基族生活方式与情况的问题。

  阿难达回答,瓦基族经常召开集会并和谐地商议;不会毁弃制定的国法;遵从长老的训言;不会强奸妇女;尊敬寺庙与圣地;不会撤回对道场的布施;对于一切阿拉汉与沙门都给予保护与护持。

  佛陀说,以这七项特质,人们可以预期瓦基族会兴盛,而非衰亡。佛陀先前曾给他们这七项规定。禹舍回答,这七个特质中的任何一项,都足以确保此族的继续存在,只要瓦基族能继续遵守,国王就不可能征服他们,除非透过内部失和或背叛。

  禹舍信服地离开,并向国王报告,若贸然对瓦基族开战不会成功。那时的印度人对具有心灵力量者有很大的信心,因此道德优越的暗示就足以阻止一场战争。一直到后来,在佛陀入灭后,国王才可能侵入瓦基族,因为那时他们已背弃了完善的道德。

  使僧团兴盛的七项告诫

  佛陀曾以这高度政治性的讨论作为教育的机会,他请阿难达召集当地所有比库,给他们能使僧团兴盛的七项告诫:

  比库们应经常聚会;并和合地尽力于僧团的职务;他们不应制定新的律法,而应遵守已制定的律法;他们应尊敬赞叹的长老,并听受其忠告;他们应抗拒渴爱;乐住林野(aranna);并随时保持正念。那么,志同道合者就会被吸引前来,那些已在过清净生活者也能安住。

  在佛陀对比库们说完这些话之后,以如下精简的教法总结,它在这个故事中重复出现了许多次:

  有关此是戒、此是定、此是慧。修习戒成就,则定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定成就,则慧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慧成就,则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见漏及无明漏①等之诸漏解脱。

  佛陀教导阿难达自作皈依

  在这番告诫后,佛陀便展开最后的旅程。他总是前往那些想要了解佛法,或需要澄清误解,或可以阻止暴力的地方。

  在这段最后的旅程,他先朝恒河方向走到那烂陀(Nalanda),它后来成为佛教著名的教育中心。它靠近沙利子的出生地,沙利子就在出生地离开佛陀,因为他想在般涅槃前,待在此处教导母亲佛法。㈡在道别时,沙利子再次赞叹佛陀:「世尊!我对世尊有如此的信心:没有任何人拥有比世尊更高深的智慧。」②

  然后,佛陀便和比库们前往瓦基国的首都吠舍离,他曾称赞过该族的美德,而阻止阿迦答沙都王入侵。他在那里罹患重病,完全以意志力压抑疾病,因为他不想在未再次召集弟子之前辞世。③佛陀会生病,是因肉体的不圆满,但能以意志力控制疾病,则是因心灵的圆满。

  阿难达为佛陀生病而沮丧,情绪低落到无法正确地思考。他对佛陀说,只有想到佛陀不会在未给比库们一些僧团规定就般涅槃时,才稍感安慰。但佛陀却反驳他:

  阿难达!僧团还能期待从我这里多得到什么吗?我教导佛法从无内、外区别,如来绝无任何藏私。只有自认为应该领导比库僧团者,或比库僧团得依靠他者,这样的人才必须给予弟子最后的指导。但如来并无这种想法,因此他必须给予比库僧团什么指导呢?

  佛陀接着说:

  阿难达!如今我差不多八十岁了,生命已走到尽头,我只能勉强维持这个身体,就如有人维持快要瓦解的旧马车一样。我的身体只有进入安住于无相心解脱㈢时,才会自在。

  但大师随即又给了阿难达一贴良药,以对治由这些话引起的悲伤:

  因此,阿难达!要作自己的岛屿,作自己的皈依处;要以法为岛屿,以法为皈依,不要寻求其他的皈依处。

  阿难达未请佛陀继续住世

  此经的第三节是佛陀停留在吠舍离度过雨安居。

  有一天在雨后,他嘱咐阿难达拿着坐具,陪他到遮波罗(Capala)庙禅修一天。当坐在那里时,世尊看着面前的美景,提醒阿难达附近许多美丽的景点。这段乡间叙述的原因看似不明,但到后来就会变得清楚。

  阿难达受魔罗扰乱,不解佛陀的暗示

  佛陀接着说:

  任何成就四神足㈣者,都能让它们成为他的工具与基础,如果他有意愿,将能活过一劫或活满一劫。㈤如来已完成那一切,因此如果受到请求,他可以活到这劫结束。

  虽然佛陀以给予阿难达如此明显,且完全符合他期望的暗示,但阿难达并未请佛陀为了众生而慈悲住世。佛陀不只一次,而是三次都是以同样的方式对阿难达说,但每次他都未会意。因为他的心受到魔罗蛊惑,魔王对他仍有某种程度的影响力。

  过去一直都很谨慎小心的阿难达,此刻已迷失正念,这种情况先前也曾发生过,但都只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否则我们这一劫将会截然不同。是否有可能在那一刻,阿难达只沉湎于陪伴佛陀的喜悦中,因此听不进佛陀的暗示呢?也许就是贪著于陪伴佛陀,再加上诱人的黄昏与平静的森林,更加深他的贪著,以至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最符合他深切期望佛陀活久一点的反应。

  如果没有魔罗的扰乱,阿难达就会请佛陀接受延长寿命的重任,而佛陀出于对世人的慈悲也会同意。但魔罗害怕无数众生会逃脱他的掌握,急于阻止此事,将历史的轨迹封存下来。这个如此戏剧化且引入联想的场景,是属于巴利经藏的神秘事件,人们可以无尽地想像它。

  魔罗提醒佛陀实践诺言

  让我们继续这件事:佛陀请阿难达离开,而开始入定,阿难达则坐在附近树下。然后魔罗出现在佛陀面前,提醒他四十年前刚觉悟后不久的一个承诺。

  当时,魔罗请佛陀般涅槃而不要传法,但佛陀回答,除非他已彻底训练与指导比库比库尼、近事男与近事女,并已妥善建立清净梵行,否则他不会般涅槃。

  然而如今,那些事都已完成,魔罗也来提醒他该是实现诺言的时候了。佛陀回答:「魔罗(mara)!你且安心,不久之后如来便会般涅槃。从现在起三个月后,如来就会般涅槃。」

  于是世尊以正念、正知,放弃继续住世的意愿,就在如此做时,大地剧烈震动,天上雷声隆隆。那是当他宣布放弃这些自然元素作为其生命基础时,它们的强烈反应。

  佛陀放弃住世的意愿

  当阿难达察觉地震与雷声时,他问佛陀这现象的原因,佛陀回答有八个原因。

  第一是当巨大力量移动的场合:④其次是当拥有神通的比库或婆罗门进入某种禅定时⑤:后六个分别是菩萨入胎、出生;如来觉悟,初转*轮,放弃继续住世意愿,以及般涅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切众生最高者的佛陀和整个宇宙之间,有多麽深的连系。

  接着,有关八众⑥、八胜处⑦与八解脱⑧的说明,似乎有些离题。表面上看来,这些似乎是互不相干的开示。学者们说它们会被插入经文,是因为一开始有八种地震的缘故,于是其他三个「八种」就顺势被带进来。事实上,其中有更深的连结,它们是被设计来让阿难达由浅到深逐步地深入,并让他知道佛陀正快速地趋近死亡,不会让他措手不及。

  在佛陀帮助阿难达导向觉悟之道后,他提到自己在四十五年前曾告诉魔罗,于妥善建立佛法之前,都不会般涅槃。如今魔罗出现在面前,而他也告诉魔罗只会再活三个月。因此,如今他已放弃继续住世的意愿,那就是地震的原因。

  阿难达恳求佛陀继续住世

  此时,阿难达毫不犹豫,三度恳求佛陀继续住世一整劫。但佛陀回答,最适当的请求时间已经过去。当安阿难达第三度请求时,佛陀问:「阿难达!你对如来的觉悟有信心吗?」当阿难达肯定这点时,他又问:「那么阿难达,为什么你要持续违逆如来至第三次呢?」

  然后,佛陀向阿难达说他已让机会悄悄流逝:

  这是你的过失,阿难达!你并未把握如来所给予的请佛住世的明显暗示。阿难达!如果你这么做,如来可能会两度婉拒,但第三次一定会同意。

  佛陀也提醒阿难达,不只是现在,之前已有十五次表明自己能住世一整劫,但阿难达每次都沉默不语。

  最后,佛陀又补充有关无常的告诫:

  难道从一开始我就未教导,一切我们所爱的事物都会变化、分开与离散吗?一切都会成、住、异、灭,没有任何事是不会消散的。此外,如来也不可能收回说过的话:三个月后他将会般涅槃。

  因此,他请阿难达召集当地比库前来。他劝与会大众要学习与修行觉悟之道,这他在传法期间都已教导得很清楚了,如此一来,「为了众生的福祉与快乐,出于慈悲,为了世间与人、天的良善、福祉与快乐,这个梵行将可长续久住。」在开示结束时,他宣布「从现在起三个月,如来将般涅槃。」他并给予比库们一些思维的偈:

  余日无多吾寿尽,

  离开汝等自依止。

  精进正念持净戒!

  坚定守护汝自心!

  于此正法律中人,

  安住正念与正知,

  应断生死之轮回,

  并能抵达苦灭边。

  准达(Cunda,古译:纯陀)的供养

  此经的第四节记载,在雨安居结束后,佛陀继续旅程,并宣布不会再返回吠舍离。

  以律或经印证佛法

  途中,佛陀对比库们开示之前说过的相同主题,他说他们会轮回生死,是因为并未洞见四法——圣者的戒、定、慧与解脱,并再次如他在最后旅程中经常说的,强调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在下一个休息处,他向比库们解释,如果有人意图引用他的话时应如何做。佛陀说,他们应记住这些句子,并在律或经中寻求印证,如果在其中无法找到,那么就可以断定它们是那人误学来的,便应拒绝它。

  这项告诫,对于忠实传递佛陀的话,是非常重要的,直至今日,它仍是人们分辩是否为佛陀所说,或是新编、伪造经典的根据。

  佛陀严重腹泻

  之后,佛陀游行的喜马拉雅山旁刹帝利族的所在地——马喇国。这段期间,他可能也到过沙瓦提国,因为他就是在那里听到沙利子的死讯。

  在释迦族的邻居马喇国境内,金匠准达邀请他和比库们应供,主食是一盘旃檀树耳(Sukara-maddava)㈥,佛陀要求准达,这盘食物只供养他,而比库大众则供养其他食物。然后,他要求将剩余的旃檀树耳埋起来,「因为除了如来一人之外,我没有看过其他能吃完它而完全消化的人。」

  在这顿饭后,佛陀便罹患严重的腹泻,但他平静地忍受它,并未因此中断行程。沿途他都吩咐阿难达摊开他的僧袍,因为他已筋疲力尽想要休息。他请阿难达到附近溪流取水,但阿难达说宁可到河边取水,因为溪水已被许多马车搅动而浑浊了。在佛陀三度要求下,顺从的阿难达便前往溪流,此时溪水竟奇迹似地变清澈了。

  福贵供养金色衣

  在路上,佛陀遇见马喇族人福贵(pukkusa),他是阿罗逻迦兰(Alara Kalama)⑩的弟子,佛陀以禅定力赢得福贵的信任,使他皈依,而成为佛陀生前最后一位在家弟子。

  福贵供养佛陀两套金色衣,佛陀收下一件,另一件请福贵供养阿难达,在此情况下,阿难达并未拒绝礼物。

  阿难达说,衣服的金色和佛陀皮肤的光泽相比暗淡许多,于是世尊说有两种情况,如来的肤色会变得分外明亮,那就是在他觉悟与般涅槃的那天。在当晚的最后几个小时,他就会般涅槃。

  最好的供养

  沐浴后,佛陀告诉阿难达,任何人都不得因为佛陀吃了金匠准达供养的食物后死亡,而责备他。

  世上有两种最后的供养——供养之后,菩萨获得觉悟;供养之后,佛陀般涅槃。准达会从他的供养中得到很大的福报:长寿、健康、权势、名声与转生天界。

  娑罗树林间的最后法音

  此经的第五节一开始,佛陀要求阿难达陪他去古西那拉(Kusinara,古译:拘尸那罗),到马喇族的娑罗树林。

  最高的礼敬是安住于法

  当他们抵达时,阿难达为他在两颗大娑罗树之间,安排了一张头朝北方的卧榻。虽然并非开花时节,但满树花开,并散落在世尊身上。天上的曼陀罗花也飘落下来,并伴随着天香与天乐。佛陀接着说:

  阿难达!这样并非向如来表达最高礼敬的方式。若有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安住于法,如法生活,如法而行,这样的人才是向如来表达最高的礼敬。

  那时,尊者优波摩那(Upavana)正在为世尊摇扇。佛陀要求优波摩那站在一旁,阿难达问佛陀为何要他立即让开。佛陀解释,有无数天神从四面八方前来,想见世尊最后一面,因为这是难得一睹的。但由于杰出的优波摩那比库站在他前面,使得他们看不到他。由此可见,优波摩那内心的光明一定比诸天的洞见力更强。

  值得礼敬的四个地方

  阿难达进一步问诸天的细节,并得知有些尚未解脱烦恼者,正在哭泣、悲叹;而有些解脱烦恼者,则安定与平静。佛陀又指示阿难达:

  世间有四个地方值得礼敬,能鼓舞忠实的信众,那就是佛陀的出生地伦比尼(Lumbini)园、成道处布德嘎亚(Buddhagaya)、初转*轮处鹿野苑与般涅槃处古西那拉(Kusinara)。凡是以信心到这些地方朝圣者,命终之后将转生天界。

  如何为佛陀举办葬礼

  接着似乎有些突兀,阿难达问了前面已叙述过的问题,即应如何与女人相处。

  然后,他问如何处理世尊的遗体。佛陀的回答很直接:

  阿难达!你不应担心此事,但自思维,努力护持正法。有智慧的长者,当供养如来之身。

  然后,阿难达希望知道在家居士如何举办葬礼。佛陀对于荼毗与造塔㈦给了详细的指示。他说有四种人值得造塔:无上的佛陀、独觉佛、声闻阿拉汉与转轮圣王⑧。供养这些佛陀,也会获得很大的福报。

  佛陀鼓励阿难达解脱烦恼

  然后,阿难达悲不可抑,悄悄地离开而入于精舍,闩锁门栓,暗自饮泣。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他慈悲有加的世尊很快就会不在了。他二十五年的服侍结果还剩下些什么呢?这个著名的场景在佛教艺术中经常被描绘,让人不禁想起在十字架背后哭泣的基督徒。

  当佛陀见不到阿难达时,便询问他在哪里,并召唤安陀前来,佛陀对他说:

  阿难达!不要悲伤,难道我不曾多次告诉你,一切都会变化消失吗?诸法怎么可能有生而不灭呢?阿难达!长久以来,你一直以慈悲的身、语、意,愉快、敏锐、认真而毫无保留地照顾如来,你已积聚了大福德。阿难达!继续努力,你很快就能解脱一切烦恼!

  然后,他说了一件很久以前的事,在过去世阿难达也曾服侍过他,并获得许多世间福报(Jat .307)。

  佛陀赞叹阿难达的特质

  在佛陀第二次预言阿难达很快就会证得阿拉汉果之后,他便转向比库大众,再次赞叹阿难达:

  过去一切诸佛都曾有过如此优秀的侍者,未来诸佛也是如此。他待人处事的方法令人钦佩,如果有比库同伴去见阿难达,见已皆心生欢喜;如果他对他们谈论佛法,他们对他的开示也一样欢喜;当他沉默时,他们则怅然若失。而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也都如此,他们听到阿难达的教导总是很喜欢,每个人都想再进一步聆听。

  阿难达就是具有这些卓越非凡的吸引人的特质,这种特质除了他之外,只有在转轮圣王身上才能看得到。

  经典中经常出现这种方式,我们在这里也可见到,佛陀对阿难达说话的两种互补方式:一方面盛赞他,并告知比库其未到之处;另一方面,则提醒他要克服最后的烦恼。

  于古西那拉(Kusinara)举行葬礼

  在这赞叹之后,阿难达转移话题到另一个主题上。他建议佛陀最好不要在这荒野山林,而是在沙瓦提城、王舍城、高赏比或巴拉纳西等大城里般涅槃。

  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未提议回佛陀的家乡咖毕喇瓦土(Kapilavatthu)城,因为它最近才遭巴谢那地王之子劫掠与破坏,所以阿难达未曾提到它,就如他也未提到吠舍离,因为佛陀已说过他不会再回去那里。

  阿难达认为葬礼在大城里举行,可以由住在该城的在家信众办好一点,但佛陀躺在临终的病床上,详细解释为何古西那拉(Kusinara)并非泛泛之地。佛陀很久以前曾在此作过转轮圣王大善见(Maha Sudassana),且曾在此以转轮圣王的身份留下遗骨不下六次,这次是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那个王国的显赫与庄严都已遭到破坏,消失而不复存在。这确实足以让人对世间的有为法,生起厌离之心。

  最后一位弟子——须跋陀比库

  佛陀关于大善见的开示,是他所给最后的伟大教法。随后他就吩咐阿难达召集古西那拉(Kusinara)的马喇族人,好让他们可以向他道别。那时游方行者须跋陀(Subhadda)正好在古西那拉,听到佛陀即将般涅槃的消息。他想到佛陀出现于世是多么难得,便想把握最后机会请他释疑。

  他恳请阿难达让他接近佛陀,但遭到阿难达拒绝,他说临终病床上的大师不应受到打扰。出于对佛陀的关爱,阿难达三次拒绝他。但佛陀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便告诉阿难达让他进来:「他前来问法是为了求知,而非制造麻烦。」

  于是须跋陀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所有老师都声称已觉悟,但他们的教法却相互矛盾。到底哪些人是真的觉悟呢?」佛陀不回答这个问题,并说:

  哪里能找得到八正道,那里就有真正的清净梵行,并能得到沙门四果。如果比库们活在正道中,这世间就不会缺少阿拉汉或真正的圣者。我出家与说法已超过五十年,只有亲近正法,才有清净梵行。

\

  这个简短的开示,就足以让须跋陀了解佛法的各种观点,并皈依佛陀。当须跋陀请求准许加入僧团时,佛陀告诉他,根据规定,其他教派的沙门必须先通过四个月的见习期。须跋陀随即表示,即使得等上四年的见习,他也愿意。

  于是佛陀立即接受他,做了最后一次破例,在几分钟内,这位佛陀最后的比库弟子,便证得了阿拉汉果。

  佛陀般涅槃

  此经的第六节从佛陀的最后教导开始。

  最后的教导

  首先,佛陀建议比库们永远不要认为他死后就不再有老师,「因为我去世之后,法与律就是你们的老师。」即使到今天,对他的信徒来说,佛陀在经中的这番话仍具有关键性。

  其次,在他死后,比库们不应再无区分地称呼彼此为「朋友」(avuso),瓦萨(vassa,戒龄,古译:戒腊)较长的比库可称呼短戒龄者为「朋友」或直呼其名,而短戒龄者则应使用「尊者」(bhante)。这规定确认德望是根据僧团中的瓦萨(vassa,戒龄),而非比库或比库尼个人的身分。

  第三,同意比库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舍弃微细戒与相关规定。

  第四,同时也是最后的教导,对闡那比库实施默摈(brahmadanda,直译为「梵罚」)。阿难达问这应如何理解,佛陀解释,不应对闡那说话、劝告或教戒,除非他忏悔。

  询问有疑者

  在交代完这些有待阿难达去完成的根本外在指示之后,佛陀再次转向与会僧众,问他们对佛、法、僧与修行之道是否有任何疑问。他们应趁佛陀尚未寂灭之前,赶紧提出问题。但连问三次,都没有人回应。于是阿难达说这真是令人惊讶,竟然无人有任何疑问。

  佛陀再度更正他,因为阿难达并不确知所有的人真的毫无疑问,该比库可能只是不希望将它说出来,或在这最后的时刻并未察觉到它,只有拥有一切知者才能以这种方式说话。

  但其实当时的情况正如阿难达所说,而佛陀会如此说,只是为了显示阿难达的信心与正觉者的真实洞见不同。在场的五百名比库至少都是入流者,因为这个成就的表征之一,正是断除疑结。

  世尊再度转向与会僧众,给他们临终的遗言:

  现在,比库们!我对你们宣说此事:一切有为法的本质终归于灭,应朝解脱目标精进不放逸!

  佛陀于第四禅般涅槃

  在世尊说完这些遗言之后,他便进入四种禅与无色定,最后进入灭尽定。当阿难达见到佛陀入灭尽定时,便对阿奴卢塔说:「尊者!世尊已般涅槃。」他不再称呼他为「朋友」,而是视之为瓦萨(vassa)长的比库,虽然两人是在同一天出家。

  然而,阿奴卢塔具有天眼通,于是纠正他:「佛陀是在灭尽定中,他尚未般涅槃。」只有像阿奴卢塔这样的阿拉汉,才能认出这最后微细心境的差别。随后佛陀便反向进入九次第定,回到初禅。然后再从初禅逐步进入第四禅,最后就在第四禅中般涅槃。

  在他生命结束的时刻,大地震动,雷声隆隆,如他所曾预言的一样。曾请佛陀转*轮,本身也是个不来者的梵天娑婆主(Sahampati),说了一首偈,指出即使连佛陀的金刚身也是无常的。身为入流者的沙咖天帝(Sakka-devanam-inda)也说了一首偈,重复佛陀自己说过的名言;「诸行实无常」。阿奴卢塔平静地说了两首偈。但阿难达则悲叹:

  其时甚恐怖,身毛皆竖立;

  具一切慈悲,此等正觉者。

  阿奴卢塔安慰大众与阿难达

  尚未达到究竟解脱的五百位比库,也和阿难达一样悲泣。阿奴卢塔尊者则安慰全体大众,为他们指出永远不变的无常法则,并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在场的无形诸天上,他们之中也有悲戚者与解脱烦恼者。

  阿奴卢塔彻夜都和阿难达谈论佛法,在他们四十三年的出家生活中,这两位个性截然不同的兄弟之间,似乎未曾有过一次佛法对谈。但如今阿奴卢塔全心全意地投入照顾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他是如此地需要安慰。

  到了早上,自然被视为亲近弟子间指导者的阿奴卢塔,请阿难达通知马喇族(Malla)人佛陀般涅槃的消息。

  佛陀荼毗与立塔供养舍利

  阿难达传达讯息之后,马喇族人筹集盛大葬礼所需的一切用品,如花、香等,然后便前往娑罗树林。他们持续七日,打偶以庆祝的舞蹈、歌唱与音乐,以及旗、帜与花、香,礼敬佛陀的遗体。

  人们可能会质疑他们怎么会在此时想到庆祝,但他们为何应该哀悼呢?那并无法改变什么。他们以歌声与舞蹈表达对佛陀的尊敬:庆祝佛陀已出现于世,庆祝自己已听闻佛陀的法,庆祝佛陀长久以来已走遍印度教导了许多人,以及庆祝他已建立守护佛法的僧团。

  第七天,他们搭起荼毗的柴堆。当马喇人想要点燃柴堆时,却总是点不着。阿奴卢塔解释那是天神在阻止,因为他们想等到马哈咖沙巴尊者抵达,他在佛陀最后的日子里并不在场,如今和一群比库正在赶来古西那拉(Kusinara)的途中。当马哈咖沙巴抵达时,他和同伙比库一起绕佛三匝,表达对世尊最后的敬意。然后,柴堆自行点燃,遗体烧到只剩骨头,没有任何灰烬。

  当邻族听到佛陀逝世的消息时,纷纷派遣使者来迎请舍利,以便为它们建塔。但马喇族人欲说舍利是他们的,因为佛陀是在他们的土地上入灭。最后,一个聪明的婆罗门劝他们,别为这最伟大和平缔造者的遗骨而争吵,并建议他们将所有舍利等分成八份,这才平息了纷争。这位婆罗门要求拥有装舍利的容器,最后赶到的另一族人则得到煤灰,如此就建立起十个纪念塔。

  原注

  ㈠见瓦吉拉(Vajira Story)所著,《佛陀最后的日子》(Last Days of the Buddha,BPS,1988)。

  ㈡见巴利佛典【佛陀的圣弟子传】(1)《佛法大将沙利子·神通大师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页138-139.

  ㈢无相心解脱(Animitta-cetocimutti)甚深禅定,超越有为法的象征或符号。

  ㈣同注㈡,页120.

  ㈤《长部注》与《弥林达(Milinda)王问经》141页解释,在此的「劫」(kappa)意指「命劫」(Ayukappa),人类自然寿命完整长度的一百二十几岁【见《佛陀最后的日子》(Last Days of the Buddha,p.106,n.21)】。然而在藏经中,总是使用指宇宙一劫的kappa_一个世界的完整持续时间,而且似乎没有理由赋予它其他的意义,但那并不符合本段的上下文意。佛陀精通四神足,当然有可能延长寿命远超过短短的四十年。

  ㈥有关这盘食物性质的讨论,见《佛陀最后的日子》(p.109,n38)。

  ㈦塔(stuoa):舍利纪念塔,里面放置佛陀或杰出比库的圣骨。在佛教国家,几乎所有寺院都可以发现它们,被当作人们尊敬的对象。它们也被称为「支提」(caitua),在斯里兰卡则称为「达歌巴斯」(dagobas)。

  ㈧转轮圣王(cakkavatti-raja)是佛教典籍中的理想君王,他的统治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

  译注

  ①「漏」的原意是指脓疮流出的脓,或已发酵许久的酒,将烦恼被称为漏,既是指它们如脓、如酒。欲漏是对欲乐(欲界)的贪;有漏是对存在(色界、无色界)的贪;见漏是邪见;无明漏是指对三界的无明。断除诸漏就称为无漏,既是阿拉汉的境界。

  ②有关沙利子向佛陀道别的详细情形,请见巴利佛典【佛陀的圣弟子传】(1)《佛法大将沙利子·神通大师马哈摩嘎喇那》,页139-143.

  ③那时,佛陀如此思维:「若我不告弟子,不教示诸比库而入灭者,与我不相应。我今依坚强之精进,忍耐此病,以留住彼寿命。」世尊依坚强精进,忍耐此病,于是病愈。

  ④佛陀告诉阿难达:「此大地止立于水上,水止立于风,风止立于空。阿难达!空中起吹大风时,风起则水动,此为大地震出现之第一因、缘。」

  ⑤谨以「地」为所缘而修地想,但少以「水」为所缘而修水想时,此地则大震动。

  ⑥八众:既指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众、四天王、三十三天(Tavatimsa)众、魔众、梵天众。佛陀说,他以与者八种众生相同的容貌与声音,为他们宣说教士,而令其欢喜。

  ⑦八胜处:八种能引发胜知胜见,以舍弃贪爱的禅定,因它是引发胜知胜见的依处,所以称为「胜处」,即:(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五)青胜处(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前四胜处是不净观,后四胜处是净观。

  ⑧八解脱:八种舍弃三界烦恼束缚的禅定,即(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处解脱;(八)灭受想解脱。定力极深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拉汉能获得八解脱。

  ⑨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例如,王舍城的灵鹫山、拘律树园、盗贼谷、以及迦蓝陀竹林等处。

  ⑩阿罗逻迦兰(Alara Kalama):当时著名的数论派先驱,教示以苦行或修定为主,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解脱,最终以生天为目的。佛陀曾依阿罗逻迦兰学习禅定,达到无所有处定。

  佛陀告诉阿难达要「勿见妇女」;若见到了,则「勿与交谈」;若妇女来攀谈,则「时当自警戒」,以这些原则来自处。

  人只要思念这些塔,就能使内心清净,于身坏命终之后,生于善趣、天界。

  汉译《大般涅槃经》说,即使阿难达保持沉默,对方也很喜欢,只有在告退时,他们才恋恋不舍,与此略有出入。「闻其说法及见默然,亦复欣悦。辞别而退,恋德情深,不能有已。二者比库尼,三者近事男,四者近事女,亦复如是。汝等当知,阿难达有此四奇事。」(《大正藏》卷一,页200c)

  闡那比库:(Channa)或古译「车匿」,是佛陀身为王子时代的侍从,在律中是位恶口比库。他曾做错事,比库们劝他改正,他反而恶口相向,不加理会。佛陀因此制戒,若比库犯恶行,经比库们劝告三次,仍不舍恶行,即犯桑喀地谢沙(sanghadisesa,古译:僧残)罪。

  汉译《大般涅槃经》提到佛陀入灭前说了一首著名的偈,经文如下:「于是如来即便说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尔时如来,说此偈已,告诸比库: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我般涅槃,其时已至。」(《大正藏》卷一,页204c)

  这首偈是:「一切诸有情,皆舍世诸蕴;大力正觉者,如来般涅槃。」

  这首偈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这两首偈分别是:

  「净灭诸贪欲,心安救济者,得证般涅槃,牟尼寂灭时。」

  「决定心不动,善忍诸痛苦,犹如灯火灭,心解脱亦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