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五浊恶世度有情
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智慧:但是,若不用心,便会分辨不清、错失良机,因而招来很多障碍自己的缘。
在佛经里有这样的一段故事——佛陀虽已成佛,但在示现人间的过程中也曾碰到九种困难让他困扰、烦恼。当佛陀还是太子时,为了修行,离开了皇宫,五年的参访、六年的苦行,这些都只不过是现八种相于人间,用以引导弟子如法修行就可以成佛的方法。在修行中,太子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迟了六年才成道。六年的苦行,让他受尽了折磨,也碰到很多魔眷来扰乱。
佛陀问弟子们:「为什么我修行的过程,花了那么多的时间?碰到那么多的困难?尤其是天魔来扰乱那么久,因缘从何来?你们知道吗?」
弟子答:「不知,请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说:「迦叶佛的时代,有二位很要好的朋友,从小到大,两人感情很好,他们不管是志向、行动、兴趣,都很契合。有一位叫护喜,他在外面听人说,迦叶佛福慧威德无量,正在化度人间;他听了很欢喜,知道有这么好的法,有尊贵的佛在人间,心想绝对不可错失良机,要赶快去亲近佛陀。
但是他也不愿意他的朋友——火曼错过时机。他欢喜雀跃地来到火曼的家,对他说:「我得到天大的好消息!」
朋友问:「是什么好消息?」
他回答:「很难得的世间圣人——迦叶佛,他已来到我们的城市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我们也应该赶紧去赴会,以接受佛陀智慧的洗礼!」
火曼说:「有什么好看?有什么好听?只不过是一个秃头道人!」
护喜看到他没有一点儿兴趣,也不欢喜,于是等了三天。那时,护喜还是不断听到大家的赞叹,他又赶快去向火曼说:「走!赶快去,机不可失,时光易逝,机会难得呀!要赶快把握时间。」
但是,好朋友还是一样的态度——非常的轻视,也非常的傲慢。他说:「没什么好听啦!再讲也是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这些我们都知道了。」又再拖了三天的时间。护喜越想越不对劲,一眨眼六天的时间已经过去,再拖下去,机会就错失了;所以,又再去找火曼。
火曼还是摆出很骄傲的态度,护喜禁不住火气上升,抓起他的头发,拽紧他的头发说:「由不得你不去,走!跟我走!」火曼发现护喜这么认真地要勉强他去,心想:或许真的值得去吧!他明白应该前去拜访这位世上稀有的圣人。
他向护喜说:「请把我的头发放开,我跟你去就是了,不要生气啦!」
于是,雨人欢欢喜喜地到迦叶佛的面前,护喜向佛跪拜顶礼,火曼看到护喜的虔诚,也一样跟着跪下礼拜。那时,护喜就向迦叶佛说:「佛陀,我这位朋友不知什么是珍贵的佛法,不知道惜缘,请佛慈悲开示化度他,让他提起虔诚之心,奉行佛法。」那时,迦叶佛看到这两位好朋友能互相鞭策成就,他赞叹护喜,然后开示很多的妙法,来转动火曼的心。
释迦牟尼佛说:「那位火曼就是现在的我——释迦佛,当时的护喜就是最初助我越城的天子,他引导我,让我的马腾空越过城去,走出城门。」
佛陀又说:「因缘一点也不能放松,一点也不能出差错,那时我只不过一时怠慢,时间浪费了六天,就招来生生世世都有六年的困扰,一直到现在成佛,这一世也碰到六年的苦行,拖延了六年的时间。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坚守道心呀!」
这就是佛陀成佛之前的六年障碍,原来也是有其因缘:佛陀是出世的圣人,还是要承受因果,何况我们尚是凡夫。初发心只要方向正确,便要步步精进,甚至要感恩周围的环境未障碍我们:最怕的是自己心生障碍和烦恼。除了要自我排除烦恼,也要己度度人。
金地藏的故事
佛陀住世时,有四大菩萨协助应化人间;他们分别是:大智文殊、大行普贤、大悲观音、大愿地藏。直到佛陀灭度后,他们还是本着那分悲智愿力,不断在人间显迹,救度众生。
在中国有十分著名的四大名山,即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九华山:这四座名山就是四大菩萨在中国显迹、度化的道场。而九华山是地藏菩萨所显迹的地方。
地藏菩萨在九华山显迹,大约是在释迦佛灭度后的一千五百年间,那时在新罗国——就是现在的南韩,王族中有一位年轻人,名字叫金乔觉,他因喜好佛学而出家修行。出家后他想:一定要到中国才能求得佛法。所以,他搭船带着白狗「善听」,渡海到中国安徽省,在沿海遇到一阵大风将船吹至岸边。这位年轻的比丘就弃船、带着白狗,向山的方向前进,不知不觉中来到山岭处,放眼一看,山下尽是一片平原,风景十分优美。他就停留在山中以洞穴为家,而且一停留就度过了七十五年的时间。
他在山中的生活过得非常艰难,因欠缺粮食,仅以野草、山果充饥,甚至在传说中他曾吃土维生,称为「观音士」,这是传奇的记载。不过其生活的刻苦由此可以想见。山洞中又缺水,需要到山崖下五百公尺处才能提到一桶水,一天之内为了取水而必须上上下下,非常的辛苦。
在传奇中还有一篇小故事,有一天早上当金乔觉打坐时,忽然被一条虫咬到,他吓一跳出定后,见到一位身穿黑纱的妇人,在他面前叩头跪拜说:「非常忏悔,我的儿子不懂事,冒犯了圣体。为了表示忏悔和恭敬之心,所以在石崖边化出一条清水,供您取用以表示他的心意。」妇人说完话即消失了,之后果然离洞口不远的山崖出现一股清水,源源不断地流下来:听说无论如何的干旱,泉水仍是不断流出,这也是传奇之一。
金乔觉比丘在九华山修行经过多年,有一群诗人到那里游山玩水,想寻找灵感作诗,忽然间在山洞口看到一口破锅子放在石头上,柴火已熄灭了。看看锅内,只有野菜混杂着观音土,大家又探头往洞内看,原来有一位修行者在那里打坐。大家在洞口静静地等待,一直到中午时分,修行者终于出定,走出洞来。他看起来不太像中国人,据传奇的记载地藏菩萨的相貌很特别,他的身高约七尺高,额头很高很宽,所以那些诗人问他从何处来?比丘即自我介绍,并说他来自新罗国。
那些诗人听了觉得很惭愧,因为他们就住在山下,竟然不知道有一位远道而来的修行者已在山上住了好多年,而让他过着这么刻苦的日子,从此那群诗人就成为他的护法,又去禀告山主——闵公。
闵公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知道山上有一位有道高僧时,心里非常欢喜,于是赶紧去拜访。看他住在那么简陋的山洞内,闵公也觉得很不忍心,因此决定和诗人们一起为修行者盖一座简单的精舍。
金乔觉比丘生活安定后,他更加用功修行、研习佛法,护法的这群人也常来请教佛法。尤其是闵公,他非常敬重三宝,每天都要供养一百位僧众;但是,不管如何努力去邀请,总是只有九十九位,一定要专程去邀请金乔觉比丘,才会正好满一百位,长此以往金乔觉比丘经常到闵公家里应供。
闵公对这位高僧非常恭敬,于是让儿子随他出家。有一天,闵公向金乔觉比丘说:「您应该扩大修行的道场,因为前来求法的信众愈来愈多,将来也会有人来此安住修行,是不是要扩建道场呢?」金乔觉比丘说:「只要有足够的地方就可以扩建。」闵公说:「您看,这整座九子山都是我的呀!您需要多大的地方都可以。」
金乔觉比丘说:「我只要有一件袈裟大的范围即可。」闵公说:「那一点点怎么够呢?」金乔觉比丘说:「这件袈裟的影子能盖住的地方,就够用了。」闵公不甚解地答应了。金乔觉比丘就把身上的袈裟脱下来,向空中扬去,一阵乌云遮住了阳光,整座山被乌云遮盖犹如被袈裟遮蔽一般。闵公既惊讶又欢喜地把整座山奉献给金乔觉比丘:这群诗人即思惟着:到底怎么为这座山命名呢?应称为「九子山」还是「九方山」?若以看莲花的心看这座山,它就像九瓣层叠的莲花,于是大家提议以「九华山」定名。
从那时起,护法的人愈来愈多,道场也很顺利地扩建完成,这位金乔觉大师在当时度人无数,从韩国渡海来跟随他出家修行的人也很多,而且一年年增加,后来僧众太多,发生缺粮的情况,而「僧多粥少」这句成语就由该地传衍出来。金乔觉比丘想把僧众分一些出去,但是大家好乐佛法,虽然生活困顿,还是为法忘躯要跟随金乔觉法师,不愿离开九华山,有所谓「枯槁众生」用来形容在那儿好乐求法的人。
为什么后来大家会称他为地藏菩萨的化身呢?因为,白天他为弟子们说法,一到黄昏时他就入定了:据说,到了夜晚九华山的周围常常会发出地狱刑具的声音。所以,很多人传说金乔觉法师夜晚时分,会到幽冥界去度众生,所以称他为「化迹的地藏菩萨」,也有人尊称他为「金地藏」。
他自二十四岁上九华山,直到九十九岁的七月三十日圆寂:在九华山度过了七十五年的岁月,可见地藏菩萨和中国的众生特别有缘。
长者之子悔过记
佛陀住世时,把辅导众生当作一种「社会心理」的治疗,人心有何病症,佛陀就针对其病加以辅导。过去有一位长者子,是独生子,长者非常宠爱他,百般的依顺他;因此,这位长者子仗着大家对他的宠爱,完全不顾礼义,日日花天酒地,无论父母怎么劝导都没有办法改变他。
长者心想,可能是因为没有让他担负责任,所以他天天消磨时光浪费生命,倒不如把家业传给儿子,有了责任,看他是否就会安分守了?
继承家业之后,长者子不仅没有安分守己,还变本加厉,经常一出去就十天、八天不回家,又结交一群酒肉朋友,整天于声色场所流连忘返。经过几年,家产被他喝光、赌光了,落魄得必须乞讨维生,而过去那群朋友早已不知去向,偶尔在街头巷尾相遇,请求他们接济一餐都不可得。最后,他只好沿街乞讨,有人想施舍东西,抬头一看是他,就把东西再收回去。过去曾被他欺侮过的人,一看到他就赶着追打,实在非常狼狈。
后来,长者之子想回家去哀求父母收容接纳他:家里即使再穷也还有三餐温饱,但是,父母也不认他了……。他听说天下最慈悲的人是佛陀,他的心胸开阔,愿意宽容一切众生。长者子心想:我不如去投靠佛陀,皈依其座下,以后衣食就不必烦恼,也不会受欺负了。于是,他就往佛陀的精舍出发了。
佛陀看到他,问道:「你来这里有什么事吗?」长者子说:「我已经没有居住之所,生活也没有着落,希望佛陀慈悲收留。」
佛陀说:「天底下最慈悲、最关心你、最能容纳你的莫过于父母,只要你能浪子回头,父母必能再接纳你:如果心地不清净,即使在佛门,也一样藏垢不净。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清净你的心,然后趁着父母还健在时,回去向他们求忏悔,让老人家欢喜安心。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勤劳,并好好孝敬父母,调和声色,选择良友、做事真诚信实,回去之后,你一定能东山再起呀!」
佛陀对他谆谆教诲,长者子真的回去了。不管父母怎么赶他走,他心里知道,天下没有比父母更慈悲的心,一时的错误,父母难免会生气:不过,父母一定会宽恕孩子,他还是很真诚地向父母忏悔。
其实,父母心里也担心万一态度太强硬,孩子会真的一去不回;但形式上总是要表现生气的样子,这是身为父母的心理。后来,他的父母看到孩子真心忏悔了,就说:「你如果真心想回来重建家园,我们可以原谅你。」
「知子莫若父」,当初长者并没有把全部的家产传给儿子,还保留部分的产业。现在浪子回头了,长者把剩下的资财拿出来给儿子重整家业。
果然「浪子回头金不换」,他确实彻头彻尾地改过了,而且东山再起。他非常认真工作,讲话有信用,对父母孝顺、对人礼让诚实,行为端正,更博得亲朋好友的好评;三年之后,他完全成功了,变成一个真正的孝子。
雪山仙人的故事
佛陀在世时的社会状况十分复杂,所以佛陀时时教诫四众弟子要好好控制欲心。有一天,佛陀对一位居士说了一个故事,因为这位居士的家庭面临即将破裂的边缘;由于他有了外遇,他的太大受不了,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所以,佛陀对他说了这个故事。
佛陀说「欲心」是最可怕的,不只是在家居士会被「欲」火熏心,就是修行者,哪怕他已得到神通、禅定,一旦遇到「美色」当前,定力不够的也会退失道心、迷惑颠倒。
过去有一位仙人在雪山修行,有一天,他要下山到城里采购一些油、盐、米。那天到山下时天色已经黑了,他就在国王设于城里的房子歇息,就如同现在所谓的「招待所」,可方便远途来的人晚上住宿,那天晚上他就住在那儿。
天刚亮时,他收拾行李、整装搭起身上树皮所编的衣服,担起行李就出门了。正当早晨,他精神很好、走路的姿态很有威仪,走到城门时,国王看到他,觉得这位修行人一副仙风道骨,令人从内心起了敬意,于是向前和他打招呼,又请他进宫内,准备了丰盛的餐点招待他。
国王看到仙人的一切举止动作都令人打从内心生出欢喜,所以等他吃饱之后就向他请法。仙人口才很好,就将自己的心得一一传授给国王。国王听了以后,法喜充满。遂向仙人说:「请你不要回去,希望你留在宫中,便可以时时说法,让我了解人间以外的仙法。」这位仙人也很高兴,因为他觉得在宫中传授仙法也是好事,于是就答应国王的请求。
这一留即过了漫长的十六年,国王和仙人相处得很好,彼此都能受益。有一天,边境的敌人来侵犯,国王将带兵去平定乱象,临出门前,国王交代一位王妃要好好款待仙人。于是,王妃很用心地料理送仙人的三餐饮食。有一天,王妃将中餐准备好之后,仙人迟迟未到,王妃觉得累就先用香水沐浴,沐浴后穿着单薄的衣服,斜躺在床上打盹。
当她正欲入睡时,忽然听到有脚步走近的声音,她知道仙人已经到了,赶紧要起床,而仙人已走到了门前。匆忙之中,她一不小心让那翠薄的外衫滑落到地上,仙人在门外正好看到王妃的肌肤和身体。他的眼睛停留在那儿,刹那间整个人眼前一片空白,只见眼前这女人细嫩白皙的躯体。那时,王妃觉得很尴尬,赶紧将衣服搭好,请仙人进来,招待他用餐:这时虽然有满桌丰盛的食物,但是仙人却心神恍惚食之无味。
仙人吃饱以后,回到休息的地方,躺在床上时他的精神却无法专一了,心绪起伏不定。从那天开始,他七天七夜吃不下、睡不着,躺了七天、病了七天。当时,国王已经平乱回来,还未入宫以前,国王先在皇城的四周巡视了一遍,刚好来到仙人休息的处所,他想先看看仙人。结果,一进去发现里面又脏又乱,看到仙人躺在床上好像病了,国王就命侍卫将里面清扫干净,然后坐在仙人的床沿,关心地问仙人:「你到底得了什么病?」
仙人回答说:「国王啊!我没什么病,但是我的思绪很纷乱烦恼!」
国王又问:「你为什么会纷乱、烦恼呢?」
这位仙人很老实地答说:「我看了王妃的美态,让我的心灵不安。」
国王就说:「仙人啊!只要你想要,我就将那位妃子送给你,起来吧.和我一起进宫去。」
仙人就跟国王一起进宫了,国王将那位王妃召来,告诉她:「从今天开始,妳就跟这位仙人一起生活吧,」
国王又偷偷告诉王妃:「仙人为了妳才生病,妳要好好拯救他。」
王妃答应说:「我知道,我不会孤负你的期待。」
就这样她跟着仙人出了宫门。
王妃就跟仙人说:「你带我出来,要去哪里呢?我们应该要有一栋房子。」
仙人说:「我哪有房子呢?」
王妃说:「你去向国王要一栋吧,」
仙人就真的去向国王要一栋房子,国王答应了,给他一栋城里专门堆积垃圾的房子。他带着王妃去,王妃看了看就说:「你看!房里都是垃圾,那么脏乱必须清理干净。第一、你要将这房子打扫干净;第二、你要将房子四周的墙壁抹干净。」
仙人说:「这么脏,我要从哪儿开始打扫呢?」
王妃说:「你进城里去拿畚箕、扫把,把这些清洁的工具都拿来,然后要把里外完全清扫干净。」
仙人只好又回宫里,向宫里的人拿了清扫的工具回来,又乖乖地将里面仔细打扫一番,弄得满身大汗和污垢,好不容易将房子打扫好了。王妃又说:「现在房里空空的,应该搬一些家具来,要桌子、茶几、床……。」
他真的乖乖地又去向国王要了家具,很辛苦地一一搬来。搬好之后,王妃又说,「浴室里面需要水,我要沐浴,你赶快去搬洗浴用的束西来吧,」于是他又去搬浴具,王妃洗完后,才换仙人去洗。
仙人洗完澡后,坐在床上,那王妃突然将仙人的胡须抓过去,拉近靠着她的脸,告诉他:「你忘了自己是修道的人,现在这么近,你爱看我的脸就看个清楚吧!」
那时仙人忽然间眼前又是一片空白,脸贴着脸,怎么看得清楚她的脸?一天下来又是那么累,当下他恍然大悟了——「美色」真是害人精啊!他想:一整天这么辛辛苦苦的,所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只是一片空白!这种污染的心害我禅定的功夫全消失了,满心的烦恼就是为了女色。
他觉悟了,赶紧离开王妃身边,他跟王妃说:「王妃啊!我想通了,我要将妳送还国王,我还是回雪山去过修行的日子,享受禅定清净的境界!」仙人说完后,立即将王妃送回,不再留恋城市王宫的生活,就这样回雪山去了。
佛陀把这个故事说完后,又向那位居士说:「一位修行仙道者也会为了色欲而失去道心,何况你是在家居士,生活在五浊不清净的环境里面,有时心生色念是难免的,但要赶紧将心收回来,好好回去照顾家庭,照顾你的太大,负起做丈夫的责任,才能建立美好的家庭。」
这是佛陀对一位在家居士所说的一段故事,这也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人都是在「贪欲」中造业受苦报,而「欲」之大患莫过于「色欲」,色欲害人不浅;不管是家庭或是社会的混乱,多数都是由色欲而起,尤其是人伦的破坏也是以「色欲」为因,才会乱了人生的秩序。所以,我们要学习时时制心一处、要把心念照顾好啊!
王子与仙人
有一回,佛陀看到弟子们围在一起谈论着,他走向前去和弟子们围坐,聆听他们探讨的主题——谈心。
有一位弟子请问佛陀:「为什么有的人终身都抱着感恩心,却有人不知道要知恩图报?这样的人实在很矛盾、很可怜。」
佛陀说:「你举个例子,是谁这么矛盾和苦恼?
弟子说:「是您的堂弟提婆达多,在俗亲算来他是您的堂弟,出家后便是佛弟子,为什么他却常常要害佛陀、破坏僧团?像他这样的人生不是很苦吗?」
佛陀就说:「对啊!是很可怜、很值得怜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怨恨、充满烦恼。而知情达理的人会唾弃他,所以他很不快乐、很可怜。」
那位比丘说:「正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想不通,他已接受佛陀的教法,了解一些人间出世的道理;他应该感恩,但为什么做不到呢?」
佛陀说:「这是他长久累积的习惯,不是今生此世才如此,过去生无量劫来,他就不知感恩,甚至还恩将仇报,我告诉你们提婆达多过去世的因缘。」
在过去无量劫以前,有一个国家的王子生性充满嫉妒,对人都以怨恨之心对待,对宫中的佣人很刻薄。不论别人多么爱护他,他都没有一点点感恩心,对人无丝毫爱护之意。随着年纪增长,他的嫉妒怨恨和瞋怒也同时增长,全宫中的人都敢怒不敢言,连大臣们也都知道王子生性非常凶恶。
有一天,他心血来潮想到湖边游泳,但是当时天色已暗,可是他不听别人劝告,执意一定要去,大家也只好随他的意思。到了湖边,那些长久受到王子欺负的人早已埋怨于心,当风雨渐渐变大时,他们就趁机把王子推落湖中,那时风大雨大雷声也大,而王子的随从却一转身赶快回去了。
大臣问他们:「怎么只有你们回来,王子呢?」
王子的随从说:「风雨太大,大家就四散了,王子还没回来吗?」大臣心想:这可能凶多吉少了,他赶紧到宫内去报告大王。大王很烦恼,立即命令大家开城门去找王子,但是寻遍了还是找不到。
当王子被推到湖中时风雨很大,他在水中挣扎,正好抱到一根大木材,好不容易挣扎爬到上面,正巧有一条蛇也游到木材之上,另有一只老鼠也暂栖于上,还有一个鸟巢被风吹落,小鸟也停留在木材上面,他们在湖中漂浮:王子害怕地大声呼救,那声音非常凄厉。
当时,湖边有一个茅棚,里面住着一位修行的仙人,他听到有人求救的声音,看到外面风雨很大,天色一片黑暗,他认为生命宝贵,所以赶快跑到湖边去。他看到呼救的人飘摇于湖面,工即不顾自身的安危,跳入湖里用力将木材推上岸,他先将人拉起来,又看到蛇、鸟和老鼠也被水打得伤痕累累,于是小心翼翼地把牠们救起来,带到茅棚里。
仙人立即生起火堆,先料理蛇、为牠敷药,再料理老鼠、鸟,最后才为王子敷药,向他问安。那时王子不但没有感恩心,还生起一分瞋怒;他觉得自己受到轻视,认为这个仙人很奇怪,他想:我是一国的王子,你不先对我好,倒先去关心鸟、蛇、老鼠;当下,他内心就很不平衡。
那位仙人很有爱心地准备好食物,同样也是让鸟、蛇、老鼠吃完后,才拿另一份给王子吃。经过一天一夜的疗养,他们体力都已复原,仙人就说:「现在你们都已复原,可以各自回去自己的地方了。」
那条蛇就对仙人说:「你的恩德我永远难忘,你有困难时,不论在何处,只要叫声:『蛇啊!蛇啊!』我就马上来帮助你。」
老鼠也说:「我也感恩你的恩德,我应该回报你:你需要我时,只要叫着:『鼠啊!鼠啊!』我就马上来。」
小鸟也说:「不论你在何处,需要我的时候,叫:『鹦鹉啊!鹦鹉啊,』我就会马上来。」然后牠们都各自回去了。
王子也说:「谢谢你救我、帮助我,我若登基后,你来找我时我会好好报答你。」王子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准备等他来时,要回报他的是仇而不是恩。王子回去后不久,果然继承王位了。那位仙人想看看人心、兽心和众生心到底有什么不同?因此预备到城里参加王子的登基仪式。
走在路上时,他想看看蛇是不是会依约出现?他就叫:「蛇啊,蛇啊!」蛇真的就出来了,蛇对仙人说:「很高兴看到你,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告诉你,我在过去生中存了一些金条埋在地下,因有这种贪执才会生为蛇身,守护我的金条。希望你救救我,我把这些金条给你之后,我就能心无挂碍,才得以解脱。」
仙人说:「只要你有这分心,这些金条就暂时放着吧!」他表达对蛇的谢意,也祝福蛇能早日解脱。
又走了一段路,他心想老鼠不知如何?就叫:「鼠啊!鼠啊!」那只老鼠也很快就出现了,牠说:「我过去生和蛇是好朋友,彼此都想赚取金钱,并且希望永远为己所有。但人生无常,生命有限,不多久我就往生了,为了守护这些钱财才沦为畜生类,我现在觉得很痛苦,希望你能接受这些钱,让我能心无挂碍。」仙人也告诉他:「先放着,将来用得到时我会来。」并对牠表示敬意。
再向前走,仙人又想鸟不知会怎样?他就随口再叫:「鹦鹉啊!鹦鹉啊,」鹦鹉真的也及时飞来,鹦鹉说:「恩人啊,你若需要时,我可以召来一大群鸟,将稻种集中在一起来回报你。」
仙人说:「你有这股力量,我当然是很感恩,等我需要时再招唤你,希望你们全力来支持。」
仙人继续向前,进城时,正好遇到王子登基后在街上游行。王子远远看到他,就向侍卫说:「前面走过来的是个很怪异的人,不要让他走近我面前,你们把他捉起来打,再把他赶出城,不要让他见到我。」侍卫真的走到仙人身边,不由分说捉起来就打,仙人向前跑,他们就边追边打,追打出城外,当仙人被打得遍体鳞伤时,他喊道:「古圣先贤说——人心、兽心同一类,我救的人竟然叫人毒打我!」
打他的人听到仙人这些话时觉得很奇怪,其中一位就叫大家停手,问他为什么说这样的话,问明原由之后,大家才知道原来前不久王子落水就是被他救起来的!侍卫回到城里就对王子游行的队伍宣布真相,又向百姓宣布说——可敬的人是城外那位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人,而新登基的国王是个凶狠阴毒的人。于是大家对国王凶狠的心态都很厌恶,不禁哗然。
众人就将国王从马上拖下来赶出城外,将仙人接进城里,为他敷药疗伤,复原之后即拥戴他登上国王之座,很受人民的爱戴。后来仙人想到之前老鼠和蛇说的话,就告诉人民说哪个地方埋藏着金条,要赶快取出来布施,随后又举行一个「无遮大会」把财物布施给全国穷困的人。
故事说到最后,佛陀又说:「当时那位王子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而仙人就是我:累生累世以来,恩恩怨怨一直延续到今生,而提婆达多恩将仇报的习气仍未断除。」人心就是这么善变,众生心也是一样,有的人懂得感恩图报,有的却比兽类还要来得凶狠,无法体会他人的恩德,这就是善变的心啊!
佛陀与提婆达多的宿世因缘
佛陀时代,每位弟子对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婆达多常常在僧团中搬弄是非,他虽然出家但对佛陀却有嫉妒的心理,所以,常故意制造是非使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分离,甚至诽谤佛陀的言语举动,若听到有人赞叹佛陀时,他就想尽办法挑拨离间,这就是提婆达多的习气。
那天比丘们聚在一起议论道:「为什么提婆达多对佛陀那么不满?为什么他要在外面散播许多谣言呢?」
佛陀刚好走过,问道:「你们在议论什么?」
有一位回答:「佛陀,我们都很疑惑——提婆达多和佛陀是堂兄弟,又是您的弟子,为什么他事事都要障碍佛陀,甚至听到有人赞叹您时就想尽办法散布谣言、诽谤佛陀,提婆达多和您曾结了什么样的因缘呢?」
佛陀说:「提婆达多诽谤我不只是在今生此世,在过去生中他就一直抱着嫉妒心,常以险恶之心加害我。」佛陀接着又说:「你们坐下来,我告诉你们过去生中的提婆达多。以前有一个摩伽陀国,国王养了一头大象,是一头洁白的大象,不论行走、外貌都是上等之选。国王请了驯兽师来调教,这头白象很聪明、人见人爱备受赞叹。有一次在祭拜大典上,国王骑着这头白象在人群中巡视祭拜的队伍,大白象一走出来,全国的人民都大开眼界,每一个人都赞叹牠,因为牠的动作优雅稳重,让人一见就生欢喜心。」
国王看到这么多人赞叹白象,他心中很不高兴——大家竟然都只赞赏被我骑的大白象,却没有人赞赏我的英姿焕发。于是国王就想尽办法要置牠于死地。
国王问驯兽师:「这头大象驯得如何?」
驯兽师说:「很好啊,这头象聪明伶俐,很好教。」
国王说:「如果牠站在最高的断崖上,是不是可以表演被调教的技术?」
驯兽师说:「没问题,因为牠很聪明。」
国王就说:「好,我要看大白象献艺。」
于是,国王就指定在摩伽陀国最高的山顶上,那山间还隔着很危险的断崖,国王要大象在那里献艺。驯兽师随着国王牵着大象到那里,国王和许多大臣百姓都等着要看大象表演,国王命驯兽师骑在大象背上指挥。国王下令说:「你要牠缩一脚,用三只脚站在山尖上。」驯兽师就指挥象用三只脚站立,大象就开始表演,姿态真是美啊,在场的老百姓都很赞叹大白象;国王愈听愈气,又说:「要大象缩起两脚,用两只脚站立。」大象真的做到了,赞叹的声音更大了。国王更是嫉妒了,又要大象用一只脚站立,其它三只脚都缩着,没想到大白象竟然也做到了,此时赞赏的声音真是震动天地!
那时,国王除了嫉妒之外又加上痛恨,他咬牙切齿、无理地告诉驯兽师:「要牠四只脚都缩起来,悬空在山顶上!」
当时,驯兽师就贴近大象的耳朵说:「国王有心要置你于死地,像这种无道的国王不值得为他服务,你是否能展现神力,将四只脚都缩起来,腾空飞到婆罗奈国去?」结果大象真的四脚悬空、身体轻飘飘地载着驯兽师飞过断崖,一直飞到婆罗奈国的城门上空。
婆罗奈的人民抬头,突然看到一头白象轻飘飘地载着一个人在天空中飞翔,大家都喝采说:「啊!好神奇的大白象,牠带着福气到婆罗奈国,这是个好预兆!」那里的百姓都跪在地上喊。国王在宫中也听到了,就和大臣们出来观看,看到那大白象果真是良象,国王说道:「不知牠是否和我国有缘,希望大白象能降临到这里来。」
大象就真的降落在婆罗奈国的宫殿旁,国王问那位驯兽师:「你们从哪里来的?」
驯兽师说:「我们从摩伽陀国来。」
国王说:「这头象到我的国家来,必能带来吉祥,希望能让牠留下来。」
驯兽师就对大象说:「这是一位仁王,我们应该投靠他,为他服务。」于是他们就留下来了。国王很高兴,封大白象为象王,又为象盖了一所很好的屋子让牠住,而且喂食最好的食物。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又对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吗?那位怨恨嫉妒心强的国王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婆罗奈国的国王就是舍利弗,那位驯象师是眼前的阿难,而大白象就是我——释迦牟尼。提婆达多生生世世不断用嫉妒和怨恨之心结怨连仇,直到现在还要不断地逼害,这就是他过去生无量劫前、生生世世累积的嫉妒心。」
佛陀又说:「大家修行就是要把内心的怨恨和嫉妒心扫除,心中的这分无明、黑影若能拨开,才能透彻了悟真如本性。
伟大的教育家
佛世时僧侣过的是出门托钵的生活。佛陀于弟子中选了陀骠摩罗子比丘来管理分配托钵事宜,他为人正直也很有修行的风范,因此,佛陀请他管理僧团。僧众每天出去托钵都经由他调整,当时陀骠比丘也分配得很好,东南西北大家各自分头前去,每一位托钵的对象也都固定,然后三天换一次。
当时僧团中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叫密多求,他出家不久,仍带着习气于僧团中生活,他也和大家一样出去托钵。有一次,他被陀骠比丘派到某乡村去,那位施主生活并不富有,所以只给他很简单的粗食,他看到钵中的食物,内心就很不欢喜,尽管不高兴,但是仍然要吃呀!第二天接到的食物比前一天的还差,第三天的食物又比第二天的粗糙,他心里非常埋怨,即迁怒于陀骠比丘,认为陀骠比丘故意分配这种无诚心的施主给他,为此怀恨在心。
密多求比丘有一位妹妹密多罗也在比丘尼僧团中出家。有一次他到比丘尼僧团去找妹妹,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宣泄出来,妹妹年纪仍轻,不会分辨事理,哥哥讲的话,她也信以为真,还为哥哥抱不平。密多求看见妹妹如此,忿恨不平的心愈难化解。
他向妹妹说:「你要为我出这口气!」
妹妹说:「你说说看,我若能帮忙,一定尽力!」
密多求说:「唯有一项办法——你到佛陀面前告状,说陀骠比丘对你非礼、不守梵行。」
妹妹大惊,说:「这怎么可以?明明他是守清净戒的人,我却要诬赖他不守梵行,这种事我不敢做!」
密多求即威胁妹妹说:「你如果不愿意,那以后你就不要认我是哥哥,我也不认你是妹妹!」密多罗很为难,最后终于答应哥哥的要求。
密多求在妹妹还未到佛陀住处前,他就先向佛陀顶礼,接着妹妹来了,也上前向佛陀顶礼,说:「佛陀!僧团之中,有一位不守梵行的比丘!」
佛陀问:「哪一位?」
比丘尼说:「陀骠比丘到我们比丘尼团中,违犯了清净戒!」
密多求接着说:「佛陀!这是事实!」
佛陀看到陀骠比丘也在场,于是把他叫出来,问:「刚才这位年轻的比丘尼所讲的你听到了吗?这是真的吗?」
陀骠比丘说:「是不是事实,佛陀您知道呀!」
佛陀说:「你这样的回答不对;有,就说有;没有,你要说没有!」
当时罗睺罗起身说:「陀骠犯不清净行,密多罗比丘尼挺身指认,尤其密多求也来做证,难道陀骠比丘一句『没有』,就能认定他没做吗?」
佛陀就向罗睺罗说:「罗睺罗,如果密多罗比丘尼来我的面前说:『罗睺罗不净行!』再加上密多求比丘来做证,那你要做何回答?」
罗睺罗说:「我如果没有做,当然回答没有,佛陀应该知道。」
佛陀说:「那和刚才陀骠比丘回答的还不是一样吗?年轻人看事情应透彻,凡事要冷静分辨。」于是,佛陀向僧众说:「希望你们好好求证这件事,让密多罗到外面,然后大家好好求证。」说完,佛陀就离开现场。
那时,比丘们就追问密多求这件事,说:「陀骠比丘非礼你妹妹,到底你什么时候看到?其中还有人在场吗?或者只有你单独一人看到?」
比丘们你一言、我一语非常用心地追问,问得密多求比丘无话可答。他想想自己错了,生起忏悔心,承认自己和妹妹是诬赖陀骠比丘,而妹妹是受他唆使的;因为他被派到乡村托钵,所得的均是粗食,因此,心生怨恨。
至此真相大明,佛陀才又进来,比丘们向佛陀报告,已还陀骠比丘的清白,而密多求也已经有忏悔之心。
密多求非常忏悔,跪在佛前真心发露,佛陀说:「一个人的心念如果没有好好照顾,贪、瞋、痴三毒很容易现形。为了求美味,这就是贪心呀!既已出家,食物只是为了疗身,而你却贪着美味,为此内心起瞋怒,又把怒气出在服务僧众的人身上,甚至心生愚痴,唆使你的妹妹诬告,这样是不是贪瞋痴三毒在你的心中作怪呢?」
密多求比丘惭愧得无地自容,而决心痛改前非,精进修持。
在佛陀的僧团中,已难避免有这样的事发生,何况距离佛世那么
遥远的现在社会,一般人难免心随境转。贪、瞋、痴「三毒」常常现形于日常行为中,唯有学习佛陀不散乱心念和行为,才能清净如水。
「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中。在佛世时,有一位从小和给孤独长者一起长大的青年。给孤独长者的财力很丰厚,上至国王、王子都很敬仰他,其它士、农、工、商的人更是敬佩他,可是他这位朋友却一直都很困顿坎坷,他的名字叫「不幸」。
给孤独长者看到他这么潦倒就把这位朋友找来,请他帮忙料理家务,可是给孤独长者的家人、朋友若要叫他就得开口闭口都是「不幸」——比如:「不幸来!」、「不幸坐!」、「不幸吃啊!」因此,长者的家属亲友都不太喜欢他,就跟给孤独长者说:「你把他辞掉吧,最好远离他。」给孤独长者不解地问:「这个人很好呀,为何要辞掉他、远离他呢?」大家都说:「因为他的名字叫做不幸,天天看到不幸,听到不幸,口里又叫着不幸,这对我们好像不太好吧!」
长者就说:「你们错了,佛陀曾开示——人的命运好坏是从业而来,人生在世是幸或不幸,要看过去生的所作所为,过去生若有造福,现在面对的就是福缘;过去生若没有造福,今生的遭遇就会很坎坷。若是带着福业而来,即使他的名字叫做不幸,也仍是有大福的人。若没有福德,虽然他的名字叫做『贤人』,也不见得有贤德,更不见得会幸运!所以我们不要迷信名字,重要的是看过去生的因和现在生的缘啊!因为长者经常听佛陀的开示,所以他了解祸福的业力因缘。长者既然这么说,大家也就没话说了。
经过一段时日,给孤独长者有事带着家人出门去了。有一群强盗知道长者带着家丁出门,于是计划要趁机抢劫。他们定好时间,有一天晚上,强盗都埋伏于长者的家园四周,等待下手的机会。而这位「不幸」很尽责,因为他知道长者给他很大的恩惠,尽管有那么多人排斥他,但长者仍然庇护他,让他能够留下来,所以他对这个家庭,不管是时间或力量上,都是加倍的努力,每天天未亮就起来巡视,直到天黑了也仍用心在四周巡逻。
那天他发现外面有一些人行迹非常可疑,可能有不良的企图,赶紧叫其它人把锣、鼓等全都拿出来,大家打鼓的打鼓、敲锣的敲锣。刹那间,锣鼓喧天,把那群小偷强盗一个个吓得逃之天天,匆忙之间他们的武器、石块、棍子全都弃置于地。
隔天长者的佣人出来一看,大家都非常吃惊,因为看到那些武器横竖地散落一地,好险呀!那群小偷强盗如果进入抢劫的话,家里所有的宝物一定被洗劫一空!长者回来后,大家就赶紧告诉他,并且赞叹说:「『不幸」是一位有智者,这个家要不是有他这么用心的看顾,一定会损失惨重。」
给孤独长者听了很高兴地向「不幸」道谢,又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报告家里发生的事。佛陀说:「对啊!这就是因为你有智慧,能够说服家人朋友的猜疑,把这么好的人留下来;如果你也跟他们一样迷信,那么你这一劫就难逃了。因为你能够识人,知道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而不以名取人,所以有这种福分。」这是佛陀对给孤独长者的赞叹
有些人遇到一点点坎坷就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的命运不好,就急着要找人改运,希望把命运改好,这是错误的。其实,最重要的是过去生中造了什么样的业;今生父母给我们的名字跟命运无关,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行为,因为今生所造的业又会带到来生。现在如果能把言行调好就能得到福缘。总之,有过去生的因,才有今生的果,唯有多造福修慧、福德具足才能去掉灾难、逢凶化吉。
只园的兴建因缘
嫉妒是很难去除的习气,多数人看到别人有成就,即嫉妒难平;看到别人受到赞叹,心里就不是滋味,希望别人赞叹的是我,而不是他;甚至于「自赞毁他」。为什么会如此呢?都是因为「嫉妒」所致。现代人如此,以前的人也是一样,眼看别人即将成功,往往加以障碍。
佛陀在世时不断弘扬佛法。给孤独长者希望佛陀能够留在舍卫国弘法、度化人群;于是,不惜巨资——以黄金布地,向祇陀太子买了一块地。正当他在兴建「祇园」时,外教徒知道了非常震惊,他们认为那是他们的地盘,如果瞿昙沙门来此,信徒的信念就会受影响,供养他们的人也会减少;因此,外教徒想尽办法要阻碍这件工程的进行。
第一个行动是向给孤独长者抗议,说:「瞿昙沙门何德何能可来这里?他已有安定的住处,为何还要请他来此?到底他有什么能耐呢?」外教徒议论纷纷。但是,恭请佛陀到此弘法是给孤独长者的一大心愿,因此他不受议论的影响。
外教徒抗议无效,于是又向国王提出抗议,国王对佛陀时有所闻,他好乐佛法,所以也不听外教徒之言。外教徒只好又回头找给孤独长者,说:「如果你要邀请瞿昙沙门的团体来这里,必须答应一项条件,否则我们不会信服。」
长者问:「你们有何条件?只要将来大家能和睦相处,不管你们提出任何条件,我都会尽量想办法。」
外道徒众说:「瞿昙沙门座下有一位舍利弗,据说他智慧第一,请他来和我们较量一番,比比高下。」
长者认为这不困难,便前往王舍城,向佛陀说明此事。佛陀认为要教化舍卫国必须有个开端,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派舍利弗前往,佛陀说:「当地的工程正在建设,你最好先去安抚当地的人心!」舍利弗欢喜地答应了。
给孤独长者请教舍利弗说:「尊者什么时候可以和外教徒论理较量呢?」
舍利弗说:「七天后吧!给他们七天的时间准备。」长者即和对方联络。
外教中有一位最被尊重的领导者,他认为这是一件大事,胜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较量,如果输了,沙门僧团进入城内,他们原有的利养和地位就会大受影响,所以,这场辩论一定要非常慎重。七天之中,他们到处纲罗最好的人才,也召集许多人在当天助阵。
给孤独长者对此事也很慎重,他搭设大讲台,用心安排舍利弗和外教徒的座位。较量的日子终于到了,外教徒浩浩荡荡地排开阵容走来,而舍利弗却是单独应阵。
舍利弗向众人说:「好吧,时间到了,你们要选择以辩论或神通来比较?」
外教徒说:「道理从何辩起?还是比神通较快吧!」
外教徒随即幻化出一片非常美丽的花园,花朵盛开芳香四溢。舍利弗即化出一阵清风,花园里的花摇曳生姿,犹如仙境;可惜,没多久花办、叶子纷纷掉落,这一比外道教输了!
接着,外教徒化出一座清净的池塘,里面的水清澈见底。舍利弗便化出一头大象到池里洗澡,大象一翻身滚动,池水立即混浊,这次评分,当然又是外教输了。
那时外教徒非常生气,于是化出一条凶恶的九头龙冲向舍利弗,舍利弗立即化出一只大鹏金翅鸟,牠飞翔自在,然后稳稳地坐在九头龙的头上。此时,外教徒非常惶恐,就认输了;有些人立即请求皈依,但是,也有一部分较顽强的人不服气便离开了。
那些顽强者仍然要阻碍工程的进行,即假装成工人,要求长者让他们工作,长者心里有数,知道外教徒可能会混入工人群中,于是告诉舍利弗,舍利弗说:「工程若想加快进行,当然必须号召许多工人,好吧!让他们来。」舍利弗就亲自监工。
有一天,舍利弗于大树下看到一群工人来了,工人手里拿着棍子、锄头、铲子等等工具向舍利弗走来,但不知为何忽然人人满心疲倦,好像即将睡着一般,他们挣扎向前;但是,脚却愈渐沉重,不听使唤。
他们累得坐在地上,并且向舍利弗求救,舍利弗即向前为他们宣说「四谛法」,工人听了如梦初醒,大家都被舍利弗降伏。从此工程进行顺利,如期完成祇树给孤独园的兴建。也正因为有这一段兴建的过程,佛教的经典里才会常常看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的经文。
这段工程的建设,真是倍受障碍,而障碍源于外教徒的嫉妒,但到头来他们还是被降伏了,心魔终究无法于正道法中生存啊!
一位年轻比丘的遭遇
在佛陀的僧团中曾发生一件事——有一位好乐佛法的年轻比丘,原本对佛法很精进,很用功追求真理,心境也常在静定之中。但是,人的心念有时却像海浪一样,遇到强风就兴起狂涛大浪。
有一天,他出去托钵,走到城里时,看到一群穿着很艳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当他的眼睛扫视过这群女人时,被一位身材、面貌、穿着都很美丽的少女吸引住了,这位比丘顿时被色欲摄住,一直注视着那群嘻笑的女人,直到她们走远了。
从此他的意识中常常有那位少女的倩影浮现,那群艳丽美女的影像也一直在他的脑海中重现。
他日思夜暮,以致日常生活失去正常的作息,他食不知味、辗转难眠、仪容不修,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他的同伴不忍心看他堕落,都关心地问:「你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这么没精神呢?看你现在落魄邋遢成这样,和以前精进用功的样子实在判若两人,到底为什么?」经过很多人的关心探问,他才将心事说出来:「我很惭愧,因为我的眼根被色所迷,那色相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无法消除,我很痛苦,也很懊恼啊!」
比丘们觉得他很可怜,但是他们无法辅导他,于是劝他去见佛陀。但是这位年轻的比丘说他不敢见佛陀,比丘们就半强迫地带他到佛陀面前。佛陀看到他肮脏邋遢的样子,就问比丘们:「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位比丘回答:「佛陀啊!他被色相所迷惑,现在心中充满了苦闷。」
佛陀很慈悲地问那位年轻的比丘:「你是不是如他们所说的被色所迷,因此心生苦闷呢?」
那位比丘抬起头,注视着佛陀,佛陀鼓励他说:「你尽管说吧!」
他看到佛陀的慈容,忍不住从内心发露忏悔、泪流满面。他说:「佛啊!确实是这样,我的眼根没守好、被女色吸引了,现在内心充满烦恼,觉得很不快乐。因为觉得自己很不清净,看到人就抬不起头,为何内心会有污秽的念头呢?我很忏悔,所以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自在。」
佛陀慈祥地说:「只要你懂得忏悔就能恢复清净,就像你现在流下的眼泪一样,可以把邪念完全洗清。你还年轻,定力还不是很坚固,难免有凡夫之欲。以前也有修行很久,已得五通、具有禅定的人,因为短暂散心而迷失;你才出家不久,凡夫之欲短暂的现前,这不算什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要赶快面对现实,整理好仪态、调整好心念,多亲近僧团的道侣,心里不要有挂碍就可以恢复以前无欲自在的日子了。」
年轻的比丘听到佛陀的教导,他想:佛陀说比他修行更久、功夫更深的人,有时也会遇到这种境界,何况他自己修行尚浅,所以就比较安心了。于是脑海中的那些形象忽然间随风飘散了,忏悔惭愧的眼泪,真的洗净了他心中的污点。烦恼扫除后,他抬头挺胸、露出和以前一样欢乐自在的笑容,他顶礼佛陀,也向同修们致谢感恩。他说:「我不再被色所迷了,我会好好顾守心念,稳住定力,希望从此可以净心向道。」
佛陀所教导的也就是「净心向道」,这是佛陀弟子中的一则公案,因为大家都是由凡夫地而入佛门,凡夫的习气谁能没有?只是有的人较少现前,有的人则长久无法排解,一直让外境困住心境。而学佛就是要学得境界现前时,能够明朗地透视它,心不被境所转,这才是真功夫。
频婆娑罗王捐林地
佛陀开始宣扬佛法时,弟子渐渐增加了,僧团也逐渐扩大。不过,他们的生活非常简单——日中一食、树下一宿,居无定处。有一次佛陀带着僧众来到首都王舍城。那里有一片竹林,国王频婆娑罗王听说悉达多太子已成佛,而且来到竹林一带正要度化众生,国王很欢喜地去迎接。
见到佛陀,频婆娑罗王欢喜地说:「很高兴见到大觉圣者,记得您要出家前曾和我约定——您成道后要回来度我。现在您终于来了,所以我赶紧来拜望,您的威仪德行,真的让我无比敬仰。」
佛陀说:「久违了,当时你以喜舍之心,愿意分半个国家予我,可见你真的有大舍之心,能够大舍,即有大福!」
国王说:「我平生有五个愿:第一、当我身为太子时,希望有一天加冠接掌王位,此愿已满。我接掌国政后又立愿要以德领政,使人民安居乐业,这第二愿也已达成。第三个愿,希望能有圣人出世,而且能够亲见圣人,现在我有幸遇见大圣世尊,所以,这个愿也达到了。第四个愿,希望世尊能给予开示。第五个愿,希望不只听闻佛法,还能彻底领会,从内心深刻地体会真理。」
国王又说:「今天似乎能完全满足这些愿望。『人生无常,无一物实为我有』——佛陀讲的道理,我已深深体会。不过,现在我又有所求。」
佛陀问:「你还有何愿未满呢?」
国王说:「希望佛陀收我为在家弟子、拥护佛法。」佛陀即为他皈依。国王又说:「我另有一个心愿,但愿佛陀慈悲应允……,希望明天能迎请佛陀和僧众到王城接受我们的供养。」佛陀也答应圆满他的心愿,这是佛陀第一次接受国王的供养。
隔天,浩浩荡荡的队伍进入王宫,频婆娑罗王非常虔诚地以弟子之礼供养佛陀和僧众。供养之后,国王又说:「佛陀,我非常欢喜,因为,所求的愿都已满愿了,现在想再求一愿。」
佛陀问:「你还有什么心愿呢?」
国王说:「佛陀您带着僧众居无定所,这不是很辛苦吗?这次您来到王舍城住在那片竹林中,那个地方您喜欢吗?我想把这片竹林捐出来,让您和僧众安住在那里,」佛陀欢喜地说:「难得你有喜舍之心,从最初见面直到现在都是如此,你有这喜舍的大愿,我当然很欢喜!」
从那时起,佛陀和僧众就在竹林安居弘法修行,于是有很多人到那里听经闻法。有一位长者也常常去听闻佛法,他看到佛陀和僧众住在林中,下雨时就会受到雨露的侵袭,他很不忍心,因此向佛陀要求说:一是否容许我向居士们呼吁,在竹林下建筑房舍来供养佛陀和僧众?」
佛陀问比丘们意见如何?大家都很欢喜。于是,竹林中房舍一间间地盖起来了,总共有六十间静室,这是佛陀和僧众第一个安居之所,一切建设都来自听法的居士,他们闻法欢喜捐弃贪念、布施供养,这都是由「喜舍」之心所成就的,也因此佛法可以久住人间教化众生。
圣者的真谛观
佛陀出生于娑婆世界,他所拥有的是富有、幸福的人生,但也目睹印度四种阶级悬殊、待遇不公平的族姓。所以,他不求自己的享受,想追求人们心灵的解脱。终于,他离开王宫,探寻超越人生价值观的真谛,追求真理、追求妙法!
除了佛陀有超越常人的智慧之外,也有不少人有探求真理的心愿。悉达多仍在王宫时,他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辛苦挣扎,他有父亲、姨母、妻、子、有家业国政,种种责任都落在他身上。他发心出家时,要费尽多少心思?家庭、父王、姨母怎肯放人呢?在他未出家时,王族亲眷知道他有这种倾向都非常苦恼。最后,太子终以智慧突破名利亲情的束缚。
他离开王宫出城的消息不径而走。其中,有一位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他是国师之子,其族姓也很高贵,但他常想:净饭王是一国之王,太子将来是掌政之君,而我本身将来也是国师(因为,当时印度的身分地位是世袭的)。但是,人生即使是一国之尊,也不过是忙忙碌碌;像父亲贵为国师,同样整天烦恼忙碌,最后又能得到什么?人生的价值为何?
太子出城的消息传来,他非常震惊,对于太子的勇敢、毅力,他十分敬佩,也很向往。那时,他有三十位知友,常常在一起研讨婆罗门教的道理,这三十位当中,弥多罗尼子的智慧才识最超群,他不只透彻暸解婆罗门教的道理,而且会讲解,所以,他们皆以弥多罗尼子为领导者。
太子出家的消息带给他心灵强烈的震撼,所以,他和朋友们讨论研究——从世间的财、色、名、食、睡,一直到名利、地位,这些到底能给人什么?又讨论到人除了生、老、病、死,其它一切都很不平等。而他们也曾立志要解决人生不平等的观念和事实,但要如何平息人与事的竞争呢?讨论的结果是:对于人生的假相必须看开。于是,三十人约好一同出家去了。他们离家之后,到很多地方参访,然后皈投于婆罗门教之中,于灵鸶山的附近建精舍论道修行。
悉达多太子历经五年的参学:六年的苦行,终于证悟人生宇宙的真理,成为大觉者,然后他先到鹿野苑度化五比丘,接着度化耶舍长者子,这消息又传开了。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得知后很欢喜,因为太子已经成佛,他告诉其它朋友,并提议大家一起亲近佛陀。于是三十人就前往鹿野苑求佛陀为他们皈依,皈投于佛陀座下,和五比丘等一起修行。
自从他们加入僧团后,佛陀向大家说:「你们都知道弥多罗尼子智能超群,他的记忆强盛、辩才无碍,将来我的弟子之中,他是说法第一。」弥多罗尼子初到僧团,佛陀即对他寄予厚望,期望能借重他的智慧辩才,以佛法来教化众生。
这群圣者对人生的看法是如此超然,对世间的名利富贵,一点也不眷恋,他们心中所系念的是苦难的众生,一心追求解脱苦恼的方法,也是为了度人而出家;他们为心灵苦闷、流转生死的众生而修行。像这样的圣者,他们了解自己、看透人生,进而为救度众生而努力!
学佛者也应该如此,世间什么最有价值?其实,外在的物质没有一项是人们能「永久」享有的,所以,我常常说「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最重要的是:追求真理,唯有真理才有无量无边的价值!
长者布施的故事
当我们在发挥良能时即是最快乐的时候,如果执着于「所拥有的」就会很苦。佛陀在世时,常常告诫、警惕弟子们心中要时时存有慈悲,时时要口说好话、心存善念,并精进做好事,这是佛陀时时教化我们的,他也讲了一个小故事,警惕当时的弟子们。
佛陀说:「人生,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在因果中着重的是一个『缘』字,我们要时时与人结好缘;要结好缘就要时时做好事,才会有善的因缘果报。」可见有「如是因缘」才会产生「如是果报」。
在王舍城内,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长者,这位长者的历代祖先都十分乐善好施,但是,传到第八代时,行善的工作却完全停顿下来,因为第八代的主人认为——自己的产业为什么要不断地去布施?家财应该要不断地累积下来才对,为什么要不断地消耗掉呢?他一直想都想不通。
他执着于自己的想法,认为现在有一万贯的家财,可以累积为二万、三万、五万,不断地累积。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将祖先留下来的一间大斋堂烧掉,这个斋堂有很大的厨房、食堂,原本是供贫困者用餐的地方;每隔三天即发动很多人来煮食粥饭,供应城内贫困的人,这是他的祖先代代传下来的布施方法。
第八代主人认为这太浪费了,因此,他就一把火烧掉了斋堂,决心不再行善布施:除此之外,还一毛不拔,三餐都吃腌渍的食物,连一滴油都舍不得拿出来用。他对自己都这么严苛,可以想象,他对妻女、佣人更是十分刻薄。
有一天,他在路上看到一位衣服穿得很破烂的人,手中拿着已酸掉的酒,坐在石头上喝着酸酒自得其乐。当他走过时,闻到一股酸酒的味道,突然觉得十分羡慕,心想:如果有一口酸酒喝,一定非常的过瘾。但是,又想:如果在家中喝酒,酒味被闻到,每个人都想来喝一杯,那家里的酒很快就会消耗完了。所以,他就忍着不喝;这种忍馋的心态,比没想到喝酒时还要苦上好几倍。
过去他都没有想到酒窖里有酒,日子也是一天天的过了。现在让他想起地窖的酒,他一路走肚子就愈觉得饿、愈觉得口渴,一直想:如果有一杯酒下肚,一定可以精神百倍,体力大增。他愈想身体愈无力,也愈无精神,好不容易走到家门,一进房里整个人就倒下了,无力、饥饿、口渴,只求一杯酒喝下——这种心态使他仿佛得了重病一样。他太太看到丈夫的模样吓了一跳,以为他病得很严重,急忙叫唤他,这第八代主人却有气无力地说:「现在我很想喝一杯酒!」
太太说:「这很简单啊!我们家的酒非常多!」
他赶紧摇手说:「不、不,我不能在家里喝,如果在家中喝酒,酒味一出,别人闻到会去酒窖偷酒,那些酒就会消耗掉,所以我不能在家里喝酒。」
太太说:「要不然到阁楼上喝也可以。」
他又说:「那也不行,我还是到离家远一点的树林内去喝,你用密封的瓶子去取一瓶,然后帮我做一些菜,千万要记得盖好,不要让任何油味、菜味、酒味跑出来,然后送到树林内让我享用。」太太觉得很无奈,但也只好照着他的话做了。
这第八代主人走到离家有一段距离的树林内,四处看看确定毫无人影,才叫太太将酒菜摆在树林内,独自一人饱餐了一顿既油腻又丰盛的酒菜,他吃得十分安心,因为没有被人闻到香味。
此时,有一位天人乘机化成那位主人、外形简直一模一样,从大门直入,向守门及每位佣人露出祥和的笑容。他向管家说:「我今天想打开大门,开粮仓、酒库,将大半的财物做一个大布施。」
管家和家丁们听了都非常惊讶、面面相觑。他看到夫人也告诉她:「我今天要做大布施。」太太也十分惊讶,心想:可能是丈夫喝酒后,柔和了他的心,所以才会想到要布施。太太非常高兴,急忙取出钥匙请管家、佣人打开粮仓、酒库、财库,又听丈夫的话,叫人敲着鼓,至城内宣布某某长者今日要大布施。
自从他承继家业后,已经很长的一段日子,不曾有贫困的人跨进他们家大门,好不容易今天要开大门、行大布施。因此,全城的贫困人家都来得十分踊跃,他们很快地把酒库的酒一坛一坛搬出来分发,一会儿就送完了;粮仓的米也是一包一包的布施出去;还有金银财宝也同样做大布施。
贫困的人拿到东西都欢天喜地的回去了,经过树林时,阵阵人声喧哗——有人说:「感恩长者大发慈悲,今天我所得的东西,让我一辈子都不用愁了。」又有人说:「对啊!长者自他的祖先以来都非常的慈悲,难怪他的家园会如此富有。」有人说:「原本以为这第八代的长者是一毛不拔的人,他祖先所累积的德被他给败掉了,今天却出乎意料之外,能够开大仓、做大布施,他的善念原来是要累积在一起才布施出来……。」那一群群的人都不停地赞叹第八代的长者。
当时他喝得醉醺醺,可是听到那么多人一个接一个走过时都在赞叹他,这时他忽然惊醒了,急忙跑回家,一看——竟然门户大开,空米袋都聚集在门口,酒桶也散落满地,尚未收拾。他气得破口大骂,质问道:「是谁出的主意,为什么要做大布施?」大家看到另一位主人回来,都怔在那儿,非常莫名其妙。主人不断地叫骂,进到房内,猛然看到一位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坐在主位,他大声说:「你为什么进入我家?为什么将我的财物布施出去?」
坐在屋里的长者故意对他说:「你是谁?这个家本来就是我的啊!」悭贪的主人气急败坏地说:「谁说的?这家产是我的,叫我太太出来问就知道到底谁是她的丈夫!」
太太走出来一看,为何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但是屋内这一位是这么的柔和、慈悲、懂得施舍,让大家欢欢喜喜的,她就指着屋内的这位说:「当然这位才是我的丈夫。」
看到太太不承认他,于是又叫管家来,对他说:「我每天请你做帐,与你接触,你认清楚谁才是你的主人。」
管家就说:「当然是原本坐在屋内这位才是我的主人,他的祖先都非常仁慈,这位长者才像他的祖先,所以他才是我的老板。」
长者又急着问仆人:「你们说,到底是哪一位才是你们的主人?」
此时,所有的仆人也一致认为大开酒宴,让他们吃一顿饱、又喝了酒的这位和善的长者才是他们心目中的主人。
这第八代主人顿时觉得万念俱灰:竟然自己的太太、管家、奴仆都不认我!这时他想:能做主的只有国王,所以急忙跑到王宫向国王投诉。国王认为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即派人去请另一位长者来,天人化成的长者来到国王的面前,即说:「第八代的主人是他,不是我;不过,他的祖先非常有善心,长年来都在国内帮助国王照顾贫困的人,但是,他们的子孙不懂得祖先传下来的德意,守住财物,不肯善加利用,违背祖先的本意;我觉得这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代替他的祖先来教训他。希望他能继承祖先的德业,爱护国内的人民。」
第八代的长者听了十分惭愧,领会到:人生确实没有所有权,没有永久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往一直与人结恶缘,因此碰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人肯认我,这样守着万贯的家财又有何用呢?他如梦初醒,知道应该利用自己现有的一切,好好的布施与人结一分善缘。于是向国王发誓:「今后我要好好做一位真正护国、助民的好长者。」
佛陀说:「尽管他的祖先已替他播下许多的福因,他本身如果不会造福缘,果报也是不堪设想啊!」
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爱惜这分好缘,用这分好因努力经营福缘,才能修得福慧之果。
末利夫人的故事
有一段时间佛陀带着弟子们来到摩伽陀国宣扬佛法,许多人都接受了佛法的教化;包括平民、生意人乃至高阶层的人士也纷纷来求法。连皇后末利夫人和宫中的采女也虔心求法,并且皈依佛陀座下,成为在家的护法居士。末利夫人非常崇奉教法,甚至在初一、十五都严持斋戒。
那时有一位商界的领导者——波利;当时的大商人都在海上贸易,不然就在海中取宝。有一天,波利带队出海了,忽然海神出现在海面上,挡住了船的去路,海神向波利说:「如果你可以答出我的问题,船就可以通行;如果回答不了,就休想通过。」
这位商人的领导者波利就说:「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吧!」
海神就用两手捧起海水,刁难地问道:「大海的水比较多,还是捧在我手中的水比较多?」
波利回答:「我的看法是——你手中的水比大海的水还多。」
海神说:「海水那么多,你为什么说我手中的水比海水多?」
波利机智地说:「假如你手中的水是一股清净的泉水,这些水就可以救人;人在饥渴时,只要喝你手中所捧的水就可以得救;海水虽然量多,但是人们口渴或饥饿时却没有用。所以,可以救命的水就是最有用的,更胜过量多而『无用的水』。」海神听了,心里很佩服,他很欢喜就从身上拿下一个八宝做成的「香珞」,此物不只美丽,而且价值连城,非世间一般的宝物可以比拟,把它献给波利后,海神就消失了,船队也得以通行无阻。
波利得到这件宝物时思量着:我到底有什么德行,能够得到这么宝贵的东西?我哪有这个资格呢?于是,他打定主意,要将香珞献给全国最尊贵的国王。因此就将这件宝物进献给国王,国王接到香珞,也叹为世间最稀奇的宝贝,到底谁有资格替他保管这东西呢?当然是由妻妾保管了,但是后宫佳丽那么多,要给哪一位呢?国王即传令下去,让后宫佳丽都知道有这件宝物。并且要她们装饰自己,让国王看看哪一位是最美、最中意的人,就将这件稀有的宝贝送给她、请她保管。
这时后宫的佳丽都很高兴,个个都装扮得很艳丽,欢欢喜喜、争先恐后地来了,虽然有众多的妃子,但是国王却看不出哪一位是最美的,因为再怎么比也都有一些缺点;那时候国王发现少了一位末利夫人。国王就问侍卫:「为什么末利没有来呢?」
侍卫报告说:「今天是十五,是末利夫人斋戒的日子,她今天不能穿艳丽的衣服,所以没有来。」
国王有一点不高兴地说:「她的斋戒难道比我的命令更重要?跟她说她一定要来。」
但是末利夫人接到传令时,仍坚决不想参加,她说:「平常的日子,我都可以应国王的召唤;但是,一个月当中只有一天是十五,这斋戒的日子很难得啊!」所以她还是坚守她的斋戒,没有去见国王。
国王等了好久,还是没看到夫人,于是很生气地再传令下去,当末利夫人听到国王真的很震怒时,她只好不施脂粉,也没有换穿艳丽的衣服,只穿着干净的素服就到殿前来了。
国王一看,忽然眼前一亮,因为周围都是打扮得五光十色的女人,大家都争相斗艳,让他看得眼花撩乱,唯有末利夫人忽然间从殿外进来——全身的素服、满面的清净,平时不觉得她很美,今天怎么特别美丽呢?国王很高兴就将香珞送给末利夫人。
末利夫人接到香珞后说:「我何德何能呢?生为女人已经是业重了,加上平时在宫中享乐没有造什么福,我哪有资格接受这么稀奇贵重的东西呢?」
国王说:「可是我已经说了,这个东西就是要给我最心爱的人:要给我最中意、最美的人,妳就是我最心爱、最欢喜、最中意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将这东西给妳,不然我要将这给谁呢?」
末利夫人灵机一动,说:「你要给心中最爱的人,我接到香珞也要献给我最恭敬的人。希望您答应我的请求,这样才能表示您心中的最爱是我。」
国王说:「好,只要是妳心中的愿望,我愿意帮妳完成。」
末利夫人就说:「我要将这个宝物奉献给佛陀,真正难得的是世间能够有佛住世,更难得的是佛陀游化到我们的国家,在此为人民说法教化,让我们的社会能够很祥和,所以将这个宝物献给德高望重的佛陀,才算是功德圆满啊!」
国王听末利夫人这么说,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他听到很多大臣都去听闻佛法,又听说佛陀来到他的国家感化很多人,所以国王同意了,又跟末利夫人去觐见佛陀。见了佛陀,他们很虔诚地作礼,然后就将香珞呈给佛陀,供养佛陀。国王又要求佛陀开示,佛陀即为他说法。于是国王也皈依在佛陀座下,成为佛陀的在家弟子。
这段故事,可以说明——在人间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真正的「美」要从我们的内心散发出来,而真正的「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
因为再怎么刻意装扮的「美」也挡不了「老态」来临之时,年轻时可以说「美」,老的时候再怎么装扮也都不美了,可见装扮出来的美只能欺骗一时而已;但如果有内心真实的「美」,则不管年轻、年老,人人见了都会产生欢喜心;让人一见就欢喜安适,这才是真正的「美」。所以说——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厘出清净、智慧的心,从内心「真、善」发出的「美」才是世间真正的「美」!
五百采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座小村庄,村里有五百位女众修行者住在小山丘下。
这五百位修行者,所修行的是外道的教法。她们体会到人生之苦、生命的短暂,尤其生为女身,事事不得自由,因此她们有了出世的思想——希望能够求得解脱的道路。所以,这五百位妇女就在一起修行,一心向道,可惜的是她们不曾听闻佛法,所奉持的是外道教法。
她们每天都要爬到山丘最顶端的地方,去采集一种名叫「天香」的香料。然后设台祭天,每天叩拜祈求梵天加被她们,祈求有一天她们过世时,可以生到梵天,永远不要再来做人。所以她们每天都不辞辛苦山顶、山下两头奔波,还花费很多其它的物资来祭天。
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佛陀知道这群妇女求道心切,便决定去度化她们,将她们求道的热心,转向正知正见的道路去实行。于是带着弟子们,浩浩荡荡地过了河,抵达那个小村庄。
当时,刚好是这些妇女祭天的时刻,佛陀带着弟子们忽然间降临,这些祈求膜拜的妇女,一看到佛陀庄严的形象,眼前又是一片光芒,以为是梵天王降临,大家赶紧膜拜,求梵天赐福!
那时,有一位天神说:「他不是梵天王,而是三界的导师、世间的慈父——释迦牟尼佛。」这些妇女修道者,虽然以前不曾听过佛陀的名号,也不知世间有这位圣者;不过,现在佛陀出现在她们面前,又听到「释迦牟尼佛」这个名称,她们内心欢喜雀跃,无法自制地膜拜!
佛陀慈祥地对她们说:「久违了,」
这些女众修行者听了心想:我们从来不曾和佛陀见面呀,为什么佛陀会说『久违了』呢?但是她们觉得像是迷失的子女在外面流浪,忽然看到慈父慈母那般亲切。大家不由自主地痛哭流泪,请求佛陀救她们、为她们皈依。佛陀就慈悲地为她们皈依和说法,让大家心会意解,当下很多人就证果解脱了。
那时,佛的随行弟子们看到这些妇女,心想:她们为何这么有福呢?让佛陀亲自来到这里度化她们,又为她们说法,而且立刻有这么多位能心会意解、证得果位,大家觉得很不可思议;尤其是佛陀说:「久违了!」这句话让大家心中都有疑问,所以便请佛陀为大家开示这段因缘。
佛陀说:「对呀!众生会与佛相遇,一定有其因缘。」佛陀就为弟子细说过去的因缘——在迦叶佛的时代,当时有一位长者非常富有,称得上是「富甲天下」,他的家中有很多奴仆,他的夫人身旁就有五百位采女在伺候她。
这位夫人向来善恶分明,她知道人应该向善,假如有人不守本分、心中有恶念、行为不端……,她一定是嫉恶如仇;因此,平时她和这些采女,生活在自己所设定的境界范围之内,很少和外界接触。
有一天,国王设宴招待大臣,也邀请地方上的长者,当然,这位长者也是被邀约的对象。长者接到国王的邀请函,就向夫人说:「这是国王的邀请,不得不去参加呀!」他恳切地要求夫人和他一起到皇宫去,他的夫人只好随着长者带着这五百位采女去赴宴。
当时,国王也很尊重迦叶佛,所以迎请迦叶佛来为宫中的大臣和长者说法。在皇宫说法时,迦叶佛身旁有一位弟子精严戒律,是智慧慈悲具足的修行者,他也度化了很多人。
迦叶佛演说妙法之后,旁边的弟子也在那里助缘,这位长者的夫人听到佛法,心生欢喜。迦叶佛就向大家说:「你们看!这位长者的夫人多么端庄!她的心行端正,谨慎分辨善恶,她是有善根的人,若是一路精进修行,将来必能解脱终至成佛!」
这位夫人心里很欢喜,赶紧叩问迦叶佛:「佛啊!我可以修行是吗?将来谁可以度我?」
佛就指着旁边的弟子说:「你看,这位比丘将来要在娑婆世界成佛,是未来的释迦牟尼佛。你若能好好修行,一路精进,到那时,即可适逢释迦佛在世,释迦佛可以引度你,化导你的道心,你们的因缘就是——在娑婆世界相会呀!」当时,迦叶佛旁边的修行者听到佛陀为他授记,他也心生欢喜。
释迦牟尼佛说到此,就回过头来对他的弟子们说:「这就是过去的一段因缘。我和这五百位妇女是在迦叶佛时就见过面,从那时候见面到现在,已经过无量劫——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所以我说『久违了!』」
弟子们听了,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人与人之间,会相遇真的都是有因缘的。
神射手的王子
《阿含经》里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小国家,国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长得一表人才,而且箭法无人能胜,文武双全。所以,得到全国人民的敬爱。
二儿子则不同,他一事无成,只有强烈的贡高嫉妒之心。这两个兄弟虽然是同父同母所生,但资质的差异却很大,国王对此也很瞭解;因此,当国王年迈时,便想把王位传给大儿子。
有一天,老国王即向大臣宣布这项消息。但是,太子对名利看得很淡泊,他考虑到弟弟平时的嫉妒之心,心想:如果接下王位,可能对全国不利!他不愿意兄弟之间为了王位而伤害手足之情或引起内战。因此,坚持不接受王位;所有的大臣费尽口舌劝他,但太子却不为所动。于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老国王才把王位传给二儿子。
次子接受王位之后,心里并未感到欢喜;因为,全国人民的心均向着太子。他暗自立誓要除掉哥哥,才能称心如意,」朝中也有少数奸佞之臣从中挑拨,故意向新国王说:「太子一直在收买人心,将来一定会夺取王位!」火上加油的结果,新王就下令要缉拿太子,抓到后马上处死,
国王的侍卫得知消息,赶紧通报太子。太子觉得非常无奈,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退让一步,并抱着与世无争,只求能平安度日、让百姓生活安乐的想法,怎奈竟连这种期望也无法达到。他知道自己的安危事小,然而可能引来全国的不安事大;于是决定暂时离开自己的国家。
太子只带着自己的弓和箭离去,到达邻国时,邻国的大臣看到这位一表人才的武士,虽然不知道他是邻国太子,但对他的才貌很有信心,于是邀请他回朝,也建议国王挽留他。太子只求有个安身之地即可,而国王看到他也很欢喜,就礼聘他担任侍卫。
从此,这位太子隐姓埋名于邻国当国王的侍卫。而国王身边原有的侍卫却开始嫉妒;因为他来路不明,却深受国王赏识,大家心里忿忿不平,于是商议要把他驱逐出境。
有一天,国王带着侍卫到花园游赏风景,当国王走累时,就在一棵果树底下休息,国王看到串串的果子都成熟了,灵机一动,便向所有的侍卫说:「看,那累累的水果都已成熟,谁能够用弓箭把成串的果子射下来,我会重重有赏,」其它的侍卫都认为机会到了,向国王说:「这位由他国来的侍卫,我们都不知道他的箭术如何?现在正好可以请他表现一下,我们也可以见识见识他的箭法。」
国王向新来的侍卫说:「你有办法吗?」
新侍卫说:「可以呀,这很容易,不过请问国王想看箭头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射法?」
国王说:「平时的箭法都是向上的,难得看到向下的。」新侍卫就说:「好,我的箭从射出到落下会有一段时间,您可以等吗?」
国王说:「能够看到箭慢条斯理从空而下,这也是难得的享受呀!」
于是,国王指定一串水果,新侍卫射出一箭时,只见箭由下而上,从果子的正中心射入,然后飞出再由上而下把果蒂射断,水果纷纷落下,而且果蒂断得整整齐齐。大家看得眼花撩乱,不知要看箭或是看果蒂?还是看纷纷落下的水果?如此高超的箭法,真是难以言喻。大家都心服口服,至此,这位新侍卫才能安然住下。
他的弟弟登基之后,不但领导无方,又不施行德政,只是贡高我慢,使得百姓积怨不平,而其它国家打听到——拥有神箭法的太子已离开本国到了别国,就想连手并吞这个小国。
新王得知消息后,心里非常惶恐;平时他耀武扬威,现在灾难临头,他非常恐惧,心想:「如果大哥在国内该有多好!」
他起了思慕之心。于是派人四处去寻找太子,大臣也听说邻国有位神射手,就去找这位侍卫,大臣看到他时,发现原来他就是太子。太子听到这位大臣的报告非常忧心,因为他仍然很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因此他立刻向国王请假,回到自己的国家。
已登基的弟弟看到哥哥回来,非常欢喜地展开双臂拥抱哥哥,向哥哥诉苦。哥哥安慰他:「没有关系,我有办法!」
于是,他登上城墙,然后往敌车的阵营射出一箭,这支箭飞得很远,正好射中敌军宴席的正中心。当时,七国联军的庆宴,正再计划着明天发兵之事,七位国王和大军突然看到这支飞来的箭,大家都吓了一跳,定睛一看,箭下附着字条,说:「太子已回国,请诸位大王熄掉侵犯之心!」
这些国王看了大为吃惊,只得知难而退,于是终于平息了这场灾难。弟弟也知错了,决心要把王位还给哥哥,但太子不肯接受,他说:「我爱的是你的心和宽谅,希望你也用宽心爱人。」弟弟很感动,更加敬爱哥哥,并由哥哥护持弟弟领政,此后其它国家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
这就是告诉我们,平时待人要时时退一步,爱心要时时宽一寸,必能保有海阔天空的胸襟。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