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示
佛陀有一次从憍萨弥罗国顺着恒河的流水,进入摩竭陀国的罗阅祇城内。这时城内有一位富家的公子,早上起来就来到郊外园中,先湿了衣服,然后湿了头发,恭敬合十,先向东方礼拜,然后再向南西北方,以及上方下方顶礼。
佛陀有一天在托钵行化的途中,无意中见到这礼拜六方的男子,佛陀慈悲关切的向前问道:
『善男子!你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早晨出城,披发湿衣,向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礼拜呢?』
那个男子望望佛陀,惊奇的说道:
『呵!佛陀!我早就知道您,可惜我无缘听闻佛陀的教法,我的名字叫做善生,刚才佛陀问我,为什么要向东南西北上下诸方礼拜,因为这是我父亲去世时的遗言,为着孝顺尊敬我的父亲,所以我每日必须礼拜六方。』
佛陀慈悲而庄严的对善生道:
『善生!你所礼拜的六方,只有名称,在宇宙虚空之中,那儿有东南西北的方向?在我的圣贤法中,也礼拜六方,但不是你所拜的六方。』
善生怀疑的问道:
『佛陀!怎么样才是礼拜圣贤法中的六方呢?请佛陀慈悲给我指教;
佛陀就静静对善生说教道:
『善生!你诚恳的心情我已知道,我很高兴向你说教,你要用忘我的心来思惟我的教法。』
『善生!做人先要知道四种结业,什么是四种结业呢?』
『一、知道杀生是残忍的恶习。』
『二、知道盗窃是损人的行为。』
『三、知道邪淫是痛苦的根源。』
『四、知道妄言是虚伪的欺骗。』
『善生!做人更要不于四处作恶行,那四处?』
『一、永无满足之自私的贪欲。』
『二、嫉妒骄狂之恼怒的瞋恚。』
『三、所作行业之后果的恐怖。』
『四、执断执常之我见的愚痴。』
『善生!人若有这四种恶行,名誉日减,人不喜见,如同下旬的月亮,一天一天的减少;假如能够离开这四种恶行,名誉日增,受人尊敬,像上旬的月亮,一天一天的增满。』
『善生!有六种损财造业的事不要去做,那六种损财造业的事呢?』
『一、耽缅于酒。』
『二、喜好博戏。』
『三、闲游放荡。』
『四、迷于歌舞。』
『五、爱交恶友。』
『六、懈怠懒惰。』
『善生!耽缅于酒的人,常有六失:一是散失财帛,二是常生疾病,三是爱好斗争,四是恶名流布,五是瞋恚粗暴,六是智能日损。』
『善生!喜好博戏的人,也常有六失:一是财产日耗,二是虽胜生怨,三是智者所责,四是人不敬信,五是为人疏外,六是生盗窃心。』
『善生!闲游放荡的人,亦有六失:一是不护自身,二是不护子孙,三是不护财货,四是常自惊惧,五是诸苦缠身,六是喜生虚妄。』
『善生!迷于歌舞的人,亦有六失:一是歌在何处,二是舞在何处,三是琴瑟在何处,四是讲说在何处,五是鼓乐在何处,六是聚会在何处。』
『善生!爱交恶友的人,亦有六失:一是方便生欺,二是好喜屏处,三是诱他家人,四是图谋他物,五是财利自向,六是好发他过。』
『善生!懈怠懒惰的人,亦有六失:一是不肯作务,二是不肯勤修,三是喜好美味,四是妄想纷飞,五是受人轻视,六是事业无成。』
『善生!耽缅于酒乃至懈怠懒惰的这六种损财的业是不能去造作的,假若去造作,家财一定日日损减,名声一定渐渐受人批评。』
『善生!复有四种像是亲朋好友的样子,但实如怨家,这是应当觉察了知,那四种怨亲呢?』
『一、有贪欲而假畏伏的人。』
『二、有所求而说美言的人。』
『三、有谄谀而来敬顺的人。』
『四、有图乐而来交友的人。』
『善生!有贪欲而假畏伏的人,第一你给他少了他望多,第二他给你小利要你报酬大利,第三畏惧你而勉强来亲近,第四为求利益才和你相交。』
『善生!有所求而说美言的人,第一无论你的行为是善是恶,他都顺从,第二等你有难的时候他就离开,第三见人有善事而来求助,他便密为隐藏,不使你知,第四见有危险的事情发生,他便排击你而忘记恩惠。』
『善生!有谄谀而来敬顺的人,第一见你有不好的行为他不劝谏,第二见有善事可作他不协助,第三见到有利可得的事他便趋承逢迎,第四见到有义无利的事他便后退。』
『善生!有图乐而来交友的人,第一有喝有吃的时候和你为友,第二有赌博游戏的时候才和你为友,第三有有淫逸放荡的时候才和你为友,第四有歌舞出游的时候才和你为友。』
『善生!前四种恶友要远离,因为那些朋友只会自己堕落,我现在再告诉你有四种益友可亲,那四种呢?』
『一、见非即来劝止。』
『二、有同情慈愍心。』
『三、乐于帮助他人。』
『四、苦乐皆不相弃。』
『善生!见非即来劝止的益友,有四事可贵;第一见你为恶,则能遮止;第二为人正直,可作模范;第三慈心愍念,常思助人;第四示人善路,指导迷津。』
『善生!有同情慈愍心的益友,有四事可贵,第一见你获得利益则代为欢喜,第二见你错犯恶行则代为忧急,第三称人名誉道德不言人非,第四见人说恶便能制止。』
『善生!乐于帮助他人的益友,有四事可贵,第一护你不令放逸,第二护你不令失财,第三护你不令恐怖,第四对谈常作忠言。』
『善生!苦乐皆不相弃的益友,有四事可贵:第一永不揭发朋友秘密,第二灾危之时永不舍离,第三为朋友愿牺牲生命财宝,第四常相教诫,济其恐怖之事。』
『善生!你要用聪明的慧眼,去认识这四种益友,和他们相交,人格自会提高。要知贤能的人,他有纯洁清净的心,有正当的行为,像灯火的光辉,可以驱除黑暗。蜜蜂很勤勉的采蜜而富足,蚂蚁不懈怠的工作而积蓄,我望你散去这十分之二的财宝而来交诸善友,以十分之二维持生活,以十分之二经营商业,以十分之二供养三宝,以十分之二积余以备意外之灾。』
佛陀慈悲的法语,像迷途上的指南,听在善生耳中,他好象穷人遇宝,好象黑暗中见到光明,他五体投地的向佛陀顶礼,并对佛陀说道:
『佛陀!您真是伟大崇高的佛陀,您的指教,没有一句不有益于我们人生,您才是我们人间真正的导师。佛陀!我惭愧忏悔,我怎么到今天才拜见佛陀,我现在愿意把过去的一切迷妄舍去,请佛陀指教我,在佛陀的贤圣法中应如何来敬礼六方?』
佛陀知道善生诚实的心,当即说道:
『善生!在我的圣贤法中,亦当礼敬六方,是那六方呢?』
『一、父母为东方』
『二、师长为南方』
『三、夫妻为西方』
『四、亲朋为北方』
『五、僮仆为下方』
『六、沙门为上方』
『善生!若是为人子者,当以五事侍奉东方的父母:第一、供养父母,不令缺乏;第二、凡所有为,必先禀白;第三、父母所为,恭顺不逆;第四、父母正令,不敢违背;第五、父母正业,不为中断;立宗祠守遗产,父母死后要布施。做东方父母的亦应以五事对待子女:第一、教育子女,不让为恶;第二、指其善处,使有高尚品格;第三、慈爱入骨,教其广博学问;第四、善为婚嫁,务使满意,第五、随时供给所需,协助事业成就。父母子女若能如此,则彼方安稳,没有忧畏烦恼之苦。』
『善生!弟子敬奉南方的师长,亦有五事:第一、师来时起立欢迎,善为承顺其意;第二、礼赞供养,恭敬受教;第三、尊重仰戴,不违其意;第四、师有教敕,敬顺无违;第五、从师明理,善持不忘。做南方师长的亦应以五事爱护弟子:第一、顺法调御,以爱教导;第二、诲其未闻,增广知识;第三、随其所问,令善解义;第四、示其善友,乐于交游;第五、尽己所知,诲授不吝。师长弟子若均能如此,则彼方安稳,无诸忧畏烦恼之苦。』
『善生!为人夫者敬爱西方的妻子有五事:第一、相待以礼,相敬如宾;第二、守贞不二,使妻信任;第三、衣食随时,不使缺乏;第四、威严不亵,体贴其爱;第五、委付家内,悉任主使。西方的妻子亦应以五事爱敬其夫:第一、早晨先起,打扫家内;第二、请夫先坐,然后入席;第三、和言爱语,不谈粗言;第四、敬顺其意,不可违背;第五、先承意旨,而后作为;夫妻若能如此,则彼方安稳,没有忧畏烦恼之苦。』
『善生!为人当以五事亲近对待北方的宗族朋友;第一、若有缺乏,布施给济;第二、温和爱语,恭敬礼遇;第三、利益均分,有我有他;第四、困难之事,助其成就;第五、诚实相待,不可欺骗。宗族朋友亦应以五事对待其人:第一、不令放逸,常常鼓励;第二、不令失财,劝其惜物;第三、不令恐怖,助长其威;第四、屏相教诫,不令作恶;第五、常相称赞,隐恶扬善。宗族朋友若能互相如此对待,则彼方安稳,没有忧畏烦恼之苦。』
『善生!做主人的当以五事对待下方的僮仆:第一、每呼使役,莫令过份;第二、饮食以时,彼饥如己;第三、劳动定时,有暇令息;第四、病与医药,速令康复;第五、多余财物,常为赐予。做僮仆的亦应以五事敬对主人:第一、早起作事,勤劳为本;第二、为事周密,绝不敷衍;第三、不与不取,忠实事主;第四、工作热心,次第完成;五、称扬主名,说其善事。做家主及僮仆的若能互相如此对待,则彼方安稳,定无忧畏苦恼之事。』
『善生!做檀越的人,当以五事奉敬上方的沙门:第一、身常行慈,不杀不盗;第二、口常行慈,不说妄语;第三、意常行慈,不贪不瞋;第四、供养四事,不令缺少;第五、门不制止,自由进出。沙门亦当以六事而教授檀越:第一、善为防护,不令为恶;第二、指授善处,多作好事;第三、教怀善心,不起恶念;第四、未闻令闻,常教正法;第五、闻者令解,多施法益;第六、多为讲说,得救之道。做檀越的和做沙门的若能如此相待,则彼方安稳,定无忧畏苦恼之事。』
『善生!礼拜这圣贤法中的东方父母,南方的师长,西方的妻子,北方的亲友,下方的僮仆,上方的沙门,则行为端正,心离顽愚,努力工作,精进行道。他一定更会广交善友,亲近善知识,多行慈悲喜舍,发四无量心,多作布施爱语,行四摄法,这才是真正的孝养之心。』
善生听了佛陀的教示,开智能眼,无量欢喜,信受奉行。他当即皈依佛陀,从此舍弃他过去那愚昧的礼拜六方,做了三宝的信者。
佛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么?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五蕴(khandha)无常、无我(anatta)”,每个个体都是由五种聚集物──五蕴组成。身的聚集物称为“色”(rupa),乐、苦等感受的称为“受”(vedana),记忆与感知能力称为“想”(sanna),造作思考称为“行”(sankhara),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vinnana)。如此,色、受、想、行、识称为五聚或五蕴。{受蕴:(由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感受、情绪、情感。想蕴:记忆、较低级的(?)思维(比如分辨、判断)。行蕴:意志、言行,带有目的性(?)的思维活动}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份。五蕴无常,因它们持续地流动、变迁着;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我”或“我所有”。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佛陀最常强调的教义是:所有事物都是无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佛陀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四圣谛法
弘法利生
佛陀成道之后,决意把他所证悟的真理来教化众生,让他们也能同样地得到解脱。
教法网要
他所证悟的内容是因缘法--即一切事物都是由种种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而灭,其中并没有常、一、具主宰的实体。佛陀最初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五蕴、八正道等教法,乃至后来的、大、小乘经论,便是秉承了这个因缘法而开展出来的。
四谛内容
苦、集、灭、道合称为四圣谛。
佛陀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第一次说法时,便向五比丘讲解这四谛法,以后在他弘法的四十五年中,不厌其详地一再为弟子解说,并且勉励他们努力实践,以达到大彻大悟,解脱生死的目的。四谛的内容如下:
一、苦谛
是阐明一切众生都是痛苦的。我们的身体,乃至一切事物,全是无常的、会引致痛苦的。《中阿佁经》说:
『云何苦圣谛?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
在短短的一生中,所有众生都没法避免下列生理上的痛苦:
(1)生苦我们在出生时,肢体受到压逼、生存环境的改变等痛苦。
(2)老苦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听觉、视力也会逐渐衰退,容颜枯槁,行动也觉得艰难。
(3)病苦一生之中,人人也难免患病,那种痛苦实在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
(4)死苦至于死亡,更会带来痛苦、恐怖、离别与哀伤。
我们除了要忍受上述生理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痛苦:
(5)爱别离苦自己喜爱的人偏偏要分离。
(6)怨憎会苦自己觉得讨厌甚至有宿怨的人偏偏要跟他会面。
(7)求不得苦自己喜欢的东西偏偏得不到。
(8)五蕴炽盛苦我们有了这五蕴构成的生命,身体上和心灵上都有很多需求和不安,引致烦恼重重而产生痛苦。
佛陀要我们深切体会人生就是痛苦这个事实,从而找出解除痛苦的方法。
二、集谛
又名苦集圣谛。集是积集、生起的意思。集谛便是分析痛苦生起的原因。我们有八苦是基于有无明,它是与生俱来的盲目冲动,能够障蔽真理,驱使我们盲目地去贪求。上述的无明和贪欲,合称为惑。如果我们不设法去除无明、克制贪欲,而漫无节制地去追求满足,作出种种善恶的行为,积集不同的业力,我们生命便会在业力的牵引下,一期又一期地相续下去--即过去世的苦果。我们便是这样不断地起惑、造业、受果报,在六道中不断轮回。
三、灭谛
又名苦灭圣谛。从上文可以理解到,当我们断除了苦因之后,便不会产生苦果;换言之,就是从生死轮回转向解脱,这便是灭谛,又称为涅槃。
涅槃意译为圆寂或寂灭。原始佛教按照解脱的情况,把涅槃划分为两种:如果我们依循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修道,当一切烦恼都完全断除后,这时,生死轮回的动力停息了,心灵处于安稳寂静的境界,但寿命未尽,过去世惑、业所招致的肉体,仍然作为生命的依止,称为有余依涅槃。到年老去世的时候,肉体和心灵都得到永远的解脱,不再在三界中生死轮回,称为无余依涅槃。
四、道谛
又名苦灭道迹圣谛。道的意思是门径或实践的方法,因此道谛是指通向涅槃的门径或实践的法。它的内容是能够使人去恶向善,培养正智的八正道法,我们如果能够努力修习,到了烦恼净尽,便可以圆满地证入涅槃了。
两重因果
上述四谛中,集谛是苦因,能招致生死轮的苦果,两者都是和轮回有关的,称为世间因果;道是乐因,能招致清净涅槃的乐果,这两者都是和解脱有关的,所以称为出世间因果。现在再以列表方式说明:
┌苦谛--世间苦果┐
│├──世间因果
│集谛--世间苦因┘
四圣谛───┤
│灭谛--出世间乐果┐
│├──出世间因果
└道谛--出世间乐因┘
四谛作用
佛陀说四圣谛法,目的是要治愈我们生死轮回的重病,获证清净解脱的涅槃。我们在生死轮回之中,如同病者;佛陀为我们说法,好比医生;苦谛是我们的病征;集谛是我们的病源;道谛是治病的良方;灭谛是病愈的情况。如果我们看了医生而不服药的话,那是毫无益处的。因此,在四圣谛中,道谛的八正道法是我们用功的地方。
十二因缘
基本内容
因缘法既是佛陀悟道的主要内容,也是佛法的根本原理。它应用在解释生命现象时,则可归纳成十二有支,即把生死循环的过程,划分成十二个环节,前支为因,后生支为果,所以又称为十二因缘。它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老死
人到年老的阶段,生理机能逐步衰弱、退化;心理上时刻受着死亡的威胁。而『老死』是由甚么引机发的呢?
二、生
『老死』是由『生』引发的。有生才有老死,可见在出生的同时,便已经埋伏有死亡的危机了。而『生』又是由甚么引发的呢?
三、有
『生』是由『有』引发的。有,是我们造下身、语、意的善、恶业而积累的潜伏力量;有了业力为缘,使生命不会一期便断灭,死后再在三界六道中受生。而『有』又是由甚么引发的呢?
四、取
『有』是由『取』引发的。取,是执取。我们由于不了悟因缘法,对于自己及外在的世界,执着以为有实体,贪恋不舍,我们为着满足自己的需求,因而有身、语、意三业。而『取』又是由甚么引发的呢?
五、爱
『取』是由『爱』引发的。爱,是强烈的欲望。我们对厌恶的丢弃惟恐不及;对喜爱的务求获取过来,可见爱是造业的原动力。而『爱』又是甚么引发的呢?
六、受
『爱』是由『受』引发的。受,是内心受到外界的剌激,于是产生感受。感受可分为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舍爱三种。由于苦、乐的感受,激发生命的欲求,因而引生渴爱。而『受』又是甚么引发的呢?
七、触
『受』是由『触』引发的。触,是指心识藉六根而和外在世界相接触,因此产生渴爱。而『触』又是甚么引发的呢?
八、六入
『触』是由『六入』引发的。六入,即胎儿发育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感觉系统,出生后称六根,能够感觉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外境。这是说生命形成之后,便有种种湩动。而『六入又是由甚么引发的呢?』
九、名色
『六入』是由『名色』引发的。名,是指受、想、行、识四蕴,即心灵;色指色蕴,即肉体。名色,即生命在母体内初阶段的身、心组织,日后进一步特化出六入。而『名色』又是由甚么引发的呢?
十、识
『名色』是由『识』引发的。识,是指入胎时的心识。它既是名色的中心,也是精神活动主体,没有了它,名色的活动也无从产生。而『识』又是由甚么引发的呢?
十一、行
『识』是由『行』引发的。行,是过去造作的业所形成的一股潜伏力量,具有引生下一期生命的功能。我今生的识和名,色便是过去生的业所引发的了。而『行』又是由甚么引发的呢?
十二、无明
『行』是由『无明』引发的。无明,是先天性的盲目冲动,它使我们不了解因缘法的道理,产生种种错误的世俗见解,造作种种的善、恶业,从而不断生死轮回。因此,无明是我们生苦恼的根源。
三世因果
由于过去的无明和行为因,引发心识入胎,形成名色,即胚胎的时期。胚胎渐渐发育,眼等六入随着成熟,婴孩出生后,接触外境而产生苦、乐的感受,这是过去的二因,引发现在五果的第一重因果关系。由于现世的触、受作用,引起爱、取、有而有业的存在为因,产生未来生和老死的苦果,这是现在的三因,引发未来世二果的第二重因果关系。综合来说,十二因缘中含有三世两重因果的关系,现在再以表列的方式说明如下:
顺逆二观
十二因缘的因果关系,可从顺、逆两个角度来观察:如从现实的生和老死出发,反省到生死轮回是以无明为因,这种由果推因的观察,称为往观,又称为逆观法。如果从实践修行来说,要是能灭除无明,则行也被灭除,以致生和死也被灭除,达到涅槃的解脱境界,这种由因至果的观察,称为还观,又称为顺观法。
五蕴无我
『我』的执着
我们由于不了解因缘法的道理,而误以为世间是永恒存在的;身、心是我,或属于我所保有的。我们为了满足这个『我』而去追求名、利;为了保有这个『我』而不惜损害他人,造种种业,因而不断地轮回生死,承受苦果。
五蕴意义
佛陀为了消除我们对『我』的执着,所以用五蕴来分析身、心的构成和活动。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即是:
一、色蕴
狭义来说单指由四大元素所成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即我们的肉体;广义则包括五根及所对的、声、香、味、触五境,即泛指一切的物质现象。
二、受蕴
指受外界影响而产生心理上的苦、乐、舍三种感受。
三、想蕴
指取像作用。即六根对六境时所反映的各种像貌;亦包括从记忆中所唤起的各种像貌。
四、行蕴
狭义来说,是指推动身、语、意三业的意志作用,它是心理活动的原动力;广义则包括一切精神现象。
五、识蕴
即精神的主体,有了别、认知的作用。可依它的功用分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没有实我
我们以为『我』是一、常、具主宰性的,其实分析起来,不外是这五蕴组合而成的。其中的色蕴,是构成肉体与精神的总称。而每一蕴并不是单的独立体,可见一、常、具主宰性的『实我』是不存在的,我们不过是物质与精神的『五蕴假体』罢了。因此,我们是无常、无我和苦的,如果能够依循这个道理去思惟观察,便可以去除种种执着,从而证得涅槃的境界。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