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三

发布时间:2019-06-25 12:12:27作者:大悲咒原文网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卷第三

【疏】又不退三义。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弥勒问经说。

【钞】大乘不退者。往生彼国。趋入大乘。更不退转。复作二乘故。已得不退者。但生彼国。凡所已得。更不退转。丧失本有故。未得不退者。但生彼国。凡所未得。更不退转。阻其前进故。又弥勒问经云。自分坚固名不退。胜进不坏名不转。今以大乘已得未得三义参之。则前二同乎自分。后一同乎胜进也。

【疏】又同名不退。而有浅深。如起信。妙宗。及慈照所说等。

【钞】起信论云。生彼国者。常见佛故。终得不退。疏明不退有三位。一者信行未备。未得不退。以无退缘。名不退。二者信位满。入十住。得少分法身。名不退三者贤位满。入初地以去。证遍满法身。名不退。又妙宗钞云。不退有三。若破见思。名位不退。则永不失超凡之位。伏断尘沙。名行不退。则永不失菩萨之行。若破无明。名念不退。则永不失中道正念。又慈照宗主。四土图说。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为愿不退。破见思。生方便土。为行不退。破尘沙。分破无明。生实报土。为智不退。破三惑尽。生寂光土。为位不退。则不退名同。而浅深自别。如九品义。

【疏】又四教不退。非今经义。

【钞】四教各明不退。谓藏教别相念不退。通教性地不退。别教七住不退。圆教七信不退。则知自此以前。进退未定。今念佛者。但生彼国。虽恶人畜生。即得不退。岂不胜妙直捷。异乎诸教。

【疏】称理。则自性常住。是不退转义。

【钞】譬如虚空。自古及今。不曾退转。纵欲退转。退至何所。

○二上首。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疏】承上言生彼国者。岂惟不退。复有补处菩萨不可胜纪。深劝求生也。补处者。止此一生。次补佛位。即等觉菩萨也。

【钞】深劝求生者。生皆不退。已超余国。复多补处。可谓超越殊胜。极其至也。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舍身受身。千生万生。未有穷已。乃至证三果者。犹尚有生。阿罗汉地。方断后有。虽断后有。不得成佛。今此唯余一生。次即补佛。前如护明。后如慈氏。菩萨之极位也。又大本云。生彼国者。皆具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义。皆当一生遂补佛处。据此。则如储君暂在东宫。必绍南面。非余百官转展升进。止是位极人臣之比也。此等菩萨。咸皆往生。薄劣西方。不揣甚矣。

【疏】问。彼处观音。次当补佛。次乃势至。势至之后。不闻补者。今言补处甚多。何日当补。又补处者。菩萨地尽。住等觉位。如星中月。何得甚多。而在彼国。答。补处不必定补弥陀之处。十方世界无尽。诸佛涅槃无尽。补处菩萨亦无尽。住彼国中。而待补处。奚为不可。又诸佛尚如微尘。无有穷尽。况复菩萨。其数甚多。无足疑也。如大本中说。

【钞】大本云。佛告弥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亿菩萨生彼。一一已曾供养无央数佛。如弥勒者。诸小菩萨不可胜纪。他方世界。第一光远照佛所。有八十亿菩萨。皆当往生。第二宝藏佛所。有九十亿。第三无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亿。展转至十四佛刹。以及无量佛刹。往生者不可复计。但说佛名。穷劫不尽。况其菩萨当往生者。言如弥勒。则甚多补处。益可为证。

【疏】如上依正二报。或经文中有。本愿中无。或本愿中有。经文中无。互见无碍。

【钞】若据慕佛发愿。满愿成佛。则彼方种种所有。皆彼佛愿愿所成。悉应契合。今明互为有无者。以文虽小殊。而意则具足也。又如法藏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诸天人民。一切万物。皆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者。虽得天眼。不能辨其名数。观此。则正报依报。摄无不尽。不可拘文而限义也。

【疏】称理。则自性决定成佛。是一生补处义。

【钞】圭峰云。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然而本来成佛。非作得故。则但见始觉新来。不知本觉固有。可谓补则决定补。成则实不成。

○二正示愿行令知修证(四)。

初发愿二起行三感果四结劝。

○初发愿(二)。

初劝发愿心二出其所以。

○初劝发愿心。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疏】上陈依正二报。今言众生得闻此者。应当发起大愿。愿生彼国。是为第一重劝。后乃反覆申明。

【钞】第一重劝者。经中反复劝闻。劝信。劝愿。约有四重。今当最初。是闻依正庄严胜妙功德之说而发愿也。二言闻是说者。是闻一心持名决定往生之说而发愿也。三言闻是经者。是闻持名佛护不退菩提之说而信受也。不言愿者。信受即愿故。四言若有信者。是总结闻已深信。信有愿者无一不生之说而发愿也。闻闻转深。愿愿倍切。语虽反覆。义不雷重。悯物情深。诲人不倦。

【疏】又闻摄信义。愿摄行义。三事资粮。悉备于此。

【钞】闻然后信。匪闻则信自何生。愿然后行。无愿则行何繇起。下文信行。此为本原。信行愿三。净土资粮。充足无欠。

【疏】又愿之为力。不可思议。彼佛净土。亦繇愿故。临终往生。惟仗愿故。三界因果。悉随愿故。诸大菩萨。皆愿生故。

【钞】彼佛净土者。法藏以因中四十八愿。今成佛道。广度众生。则如来无尽功德。皆从愿生。故云不可思议。临终往生者。行愿品言。是人临命终时。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以致亲属威势。象马珍宝等。悉皆散灭。惟有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云不可思议。三界因果者。愿受天乐。则贫母上生。愿作冥王。则岳神治鬼。种种随愿。莫为而为。故云不可思议。菩萨愿生者。普贤颂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乃至愿蒙授记。广利众生等。至如文殊发愿往生所说之偈。亦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弥陀佛。往生安乐刹。与普贤若合符节。他如天亲龙树等。多难悉陈。故云不可思议。

【疏】称理。则自性还归本体。是愿生彼国义。

【钞】若知本体不离当处。则非生彼国。乃生此国耳。虽云十万亿程。何曾咫尺动步。故谓不劳弹指到西方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则是穷子旅泊他乡。应归故里。

○二出其所以。

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疏】此蹑前征起。何故教人发愿生彼。以彼国是诸上善人同会之处。得生彼国。则入如是胜会。故当求生。

【钞】征有二义。一者娑婆亦是佛邦。何必远离故国。二者十方无尽佛刹。若为偏向西方。故征其繇。今融而答之。复有三义。一者。或有国土。人畜鬼狱。之所共居。未必皆人故。二者。或有国土。虽纯人所居。未必皆善故。三者。或有国土。虽纯善人所居。未必皆上善故。今曰诸上善人。则不独为人中之善。亦复善中之善也。如上所列声闻菩萨。乃至补处。此等诸上善人。今得往生。即与俱会一处。所谓观音势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贤。亲为胜友。喻如登龙与瀛。世所希故。是以大士求登莲录。况复凡夫。卜居犹择里仁。矧云学道。如斯胜会。可勿愿欤。

【疏】问。生极乐者。其类不一。何得概称上善。答。以皆得不退转故。

【钞】类不一者。谓有圣有凡。有大有小。上中下品。分位秩然。乃略其中下。概曰上善。故为此难。今明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则究竟皆成无上正觉。是佛境界。故无别也。

【疏】称理。则自性万善同归。是同会一处义。

【钞】百川会于一海。众景会于一空。诸上善人。不会此之一处。而将奚会。

○二起行(二)。

初拣余行二示正行。

○初拣余行。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疏】承上言凡群易就。善聚难亲。何况最上善人之会。岂可以少善少福而得生也。于中灵芝。以善根为正行。属之持名。以福德为助行。属之净业。三福。海东。则总以多善多福为正行。云是发菩提心。以少善少福为助行。云是执持名号。二义相违。今双为和会。谓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谓发菩提心。而为生彼国之大因缘也。

【钞】相违者。一以持名属正。一以持名属助。二说矛盾。而此经大旨。正重持名。若持名为助行。则下文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义云何通。助行持名。断无此理。又灵芝以观经三福配此福德。则第三福发菩提心。乃成助行。与海东菩提心为正行。二亦矛盾。而观经以三福为净业正因。则助行菩提。亦无此理。今双为和会者。还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则双取两家。而和会其义也。善根者。观经。则如上第三福发菩提心。大本。则三辈往生。皆言发菩提心。据此。则发凡夫心。是谓无善根。发声闻心。不发菩提心者。是谓少善根也。福德者。观经。则孝养父母等。大本。则修诸功德等。据此。则施戒等。乃至立寺造像禅诵苦行一切福业。舍置不作。是谓无福德。但作此福。种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谓少福德也善中善者。自有五义。以具智论五菩提心故。一。发心菩提。谓于无量生死中。发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于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觉故。二。伏心菩提。谓断诸烦恼。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则正念才彰。烦恼自灭故。三。明心菩提。谓了达诸法实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诸法实相故。四。出到菩提。谓得无生忍。出三界。到萨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趋一切智故。五。无上菩提。谓坐道场。成最正觉也。而持名。则得不退转地。直至成佛故。又海东疏引菩萨心地品云。诸菩萨初发心。能摄一切菩提分法。殊胜善根。瑜伽第三十七云。菩萨所集善根。以纯一净妙信心。回向无上菩提。梁摄第十云。所作善根。悉以回向无上菩提。则皆以菩提为善根。而今经持名。正回向无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故。是则善中之善。名多善也。福中福者。亦有二义。一者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则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疏】因缘者。清凉以亲能发起为因。假之助发为缘。今此复有二义。一者善根为因。福德为缘。二者善福各有因缘。

【钞】善因福缘者。菩提善根。入道正因。如诸经言。不发正觉菩提之心。虽行六度万行。经恒沙劫。终不成佛。故知万善之所根本。是之谓因。然须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济慧。以事实理。辅翼入道。是之谓缘。各有因缘者。善根福德。其所繇来。从何发心。均名曰因。而善根发起。必有种种善缘为助。福德发起。必有种种福缘为助。是各有其缘也。

【疏】问。何故观经发菩提心在第三福。答。以福有事理。不专事故。

【钞】观经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难谓云何发菩提心。而与上之二者同名曰福。今明福有事理。此菩提心。是般若中如虚空不可思量之福。非达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故前二福犹共凡小。此独擅大乘耳。然今疏不以配福。而属之善根者何。良以善之与福。别之则二。总之则一。别而言之。则菩提心偏属善根。总而言之。则菩提心。亦可云福。观经总举言福无碍。问。宝积大本云。欲见无量寿佛者。应发无上菩提心。复当专念彼国。积集善根。则菩提善根。似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属菩提心。答。彼但言善根。此乃云多善根。多之一字。非菩提心。何以当此。

【疏】问。即持名为多善根福德。此经之外。别有证据否。答。历历可证。如大悲大品等说。

【钞】证善根者。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又云。我灭度后。北天竺国。有比丘名祈婆伽。修习无量最胜善根。已而命终。生于西方过百千亿世界。无量寿佛国。以后成佛。号无垢光如来。又大庄严经论。佛世一老人来求出家。舍利弗等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观彼多劫无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证道果。因告大众。此人无量劫前。为采薪人。猛虎逼极。大怖上树。称南无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华严第十回向云。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去来现在一切诸佛。而次云。以此念佛善根。凡此。皆持名为多善根之明证也。证福德者。大品般若经云。若人散心念佛。亦得离苦。其福不尽。况定意念。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刹。智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满一千岁。七宝奉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增一阿含经云。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毂乳顷。功德过上。不可思议。凡此。皆持名为多福德之明证也。又宝积十九经云。时一比丘。闻佛赞扬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心生贪着。而念生彼。佛言。不以爱恋之心。遂得往生。惟有植诸善本。修诸梵行。得生彼刹。善本即善根。梵行即福德。此又双显持名。为多善多福之明证也。诸经交赞。可弗信受。

【疏】问。此土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宁可谓之少善根耶。答。圆顿行人。虽悟一心。尚余后有。正宜求生彼国。亲近弥陀。喆老青公。皎然覆辙。若其自负圆人。不愿往生。当知亦是善根薄故。如华严中说。

【钞】后有者。后阴也。即来生也。圆人见地虽与佛齐。然而粗细无明。犹未尽除。恒沙性德。犹未悉备。有惑润生。宁无后有。既存后有。则有生方。不离六道。除彼已登实报。余或未免人天。而天上多欲。人间杂苦。堕落者众。解脱者希。不生净土。而将焉往。喆老青公。俱称有悟。而喆老后身。耽恋富贵。青公后身。多历苦忧。皆繇不慕往生。自失善利。致使淹滞多生。旷菩提路。岂非善根凉薄。乃致如斯。言华严者。入法界品云。遮那会上。诸大声闻。不见佛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自在善根故。故知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疏】称理。则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义。自性富有一切法。是福德义。

【钞】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二示正行。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疏】承上多善多福。乃至彼国。而善根难植。福德难修。况复云多。累劫劬劳。莫之能办。如宝积十心。华严十愿等。今有一法。直捷简易。即为多善多福。故显持名功德殊。

【钞】善根难植者。如前身子发大乘心。因婆罗门乞眼退失等。福德难修者。如涅槃三十四经云。五品心修十善。谓下。中。上。上中。上上。各十善而成五十。始修终修。方成百福。则福之不易修明矣。宝积十心者。一。于众生起大慈。无损害心。二。于众生起大悲。无逼恼心。三。于佛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乃至十。于诸佛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具此十心。往生净土。华严十愿者。一者礼敬诸佛。乃至十普皆回向。亦以此十生彼国土。以上皆菩萨广大智行。非可易植易修。今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备。十愿未齐。净业一成。便生彼国。既得往生。此心此愿。自然成就。岂非多善根福德乎。不经迂曲。是谓直捷。无诸烦琐。是谓简易。直捷而深造。简易而广获。诸余法门之所不及。是谓殊胜。

【疏】善男子女人者。善有二义。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类。男女者。通指缁素利钝。及六道一切有缘众生也。

【钞】宿生善因者。大本云。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一闻佛名。慈心喜悦。志意清净。毛发耸然。泪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方佛所菩萨。固非凡人。则信心念佛者。皆宿修善本者也。今生善类者。如华严云。宁在诸恶趣。恒得闻佛名。不欲生善道。暂时不闻佛。夫不以人天为善。而以得闻佛名为善。则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俦类也。缁素利钝者。净土法门。一切收摄。如大本云。其上辈者。舍家离俗而作沙门。亦有不舍家离俗者。即出家五众。在家二众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缁素。又莲分九品。上该盛德菩萨。下及悠悠凡夫。乃至恶人等。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钝。又鬼畜地狱。雌雄牝牡。亦可均名男女。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众生也。往生集中。稽古验今。颇载一二。愿详览焉。

【疏】次文有三。谓弥陀名号。是标念境。执持一心。是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克念期。

【钞】非境。则法无所施。非法。则境为虚立。非期。则虽境胜法强。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净业决定成就。

【疏】标念境者。彼佛万德成就净土摄生。故以阿弥陀佛四字洪名。为所念之境。依之修行。有所指故。

【钞】极乐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亦言名便周。故以四字名号为境。依于此境。而加执持。然后向往有地。诣。至也。谓至于彼国也。或谓心外无境。观心即足。何以境为。不知心境一如。亦复互发。先德谓有三昧直观三道。显本性佛。有三昧兼持咒。有三昧兼诵经。有三昧兼念佛等。今标念境。即是兼念佛三昧。皆助显本性之佛也。或直显。或助显。其致一也。况初学凡夫。障染浓厚。全资胜境。发我妙心。实为修行要术。不可忽也。

【疏】明念法者。谓既闻圣号。要在执持。执者。闻斯受之。勇猛果决。不摇夺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贞固。不遗忘故。

【钞】执持分释如上。单言持。则摄执。总之为专念不忘意也。又持复有数种。一者明持。谓出声称念。二者默持。谓无声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谓微动唇舌念。咒家名金刚持是也。又或记数持。或不记数持。具如密教中说。随便皆可。而各分事理。忆念无间。是谓事持。体究无间。是谓理持。下当详辩。以是为因。后一心不乱。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钝根。参禅乃能悟道。初机闻此。莫能自决。不知体究念佛。兴前代尊宿教人举话头。下疑情。意极相似。故谓参禅不须别举话头。只消向一句阿弥陀佛上着到。妙哉言乎。

【疏】又执持。即归命义。

【钞】归命者。梵语南无。解见前序。若不委身归命。焉能一心执持。故义同也。归复二义。亦如前序中说。一者归投义。执持名号。一心向往。即事一心。二者归元义。执持名号。还归一心。即理一心也。

【疏】以上境法二中。复有三义。一者闻说佛名。是为闻慧。二者执受在怀。是为思慧。三者持守不忘。是为修慧。

【钞】闻慧者。阿弥陀佛。虽有无量功德。而此功德。非闻不知。非说不闻。故华严云。得无生慧。先赖多闻又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或闻经论之所宣扬。或闻知识之所开示。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是之谓闻。而言慧者。闻即是慧。对木石说。顽不闻故。对愚人说。闻不餐采。如不闻故。故曰闻慧。思慧者。既入乎耳。须存乎心。谛审谛观。是何法门。是何义理。是之谓思。而言慧者。思即是慧。禽畜虽闻。不解思故。愚人虽闻。入耳出口。不忆想故。故曰思慧。修慧者。既深思之。宜力行之。是之谓修。而言慧者。修即是慧。狂人虽思。蔽精役神。不实践故。问。此指三慧。有何证据。答。佛地论云。菩萨履三妙慧。净土往还。释云。以闻思修。得入净土。故知念佛必有三慧。

【疏】复有三义。闻说佛名。心不疑贰。是之谓信。信已而执。心起乐欲。是之谓愿。愿已而持。心勤精进。是之谓行。

【钞】信。愿。行。下文中当辩。

【疏】名号者。阿弥陀佛四字洪各。不兼色像等。如文殊般若。及毗婆沙论中说。以色像等摄名中故。

【钞】不兼色像等者。正明此经专主执持名号也。文殊般若经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与念无量佛功德无二。阿难所闻佛法。犹住量数。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昼夜宣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阿弥陀佛本愿如是。摄名中者二义。一者名必有相故。二者名相皆不离一心故。则一举佛名。正报依报摄无不尽。何疑色像。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执持。乃至一心故。

【钞】障者。遮也。以此四种。遮障念心。不肯执持。故须破除。四障者。一谓即心是佛。何必舍己念彼。不知即佛是心。不妨念佛故。良繇即心是佛。岂不即佛是心。但执念心。不许念佛。则心佛是二。即义不成。是以念佛念心。两不碍故。二谓何不遍念诸佛。而唯念一佛。不知心专志一。乃成三昧故。良繇众生智浅。繁则不胜。故用志不分者神凝。役心行岐者功丧。如普广大士问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独赞西方。佛言。阎浮提人。心多杂乱。令其专心一境。乃得往生。以诸佛同一法性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三谓佛佛可念。何不随念一佛。而必念阿弥陀佛。不知彼佛与诸众生。偏有因缘故。良繇彼佛名号。人所乐称。就令恶人。有时不觉失声念佛。乃至人逢善事。不觉念佛。欢喜赞叹。人逢恶事。及与苦难。不觉念佛。伤悲痛切。机感因缘。莫或使之而自然故。四谓何不念佛功德智慧。相好光明。而但念名号。不知持名。于末法中最逗机故。不思议故。逗机者。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不思议者。如前所明一行三昧。则不但逗乎钝机。神用不测故。如遗教经言。心者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今制心佛号。而至一心。何可思议。

【疏】克念期者。一日至七日。是所克定之期要也。七日者。世出世间。重其事者。恒以七故。七日称佛。免地狱故。又七日之期。复有二义。各分利钝。又多则大本十日。声王十日。大集七七日。般舟九十日等。少则大本一日。观经十念等。言日者。以经天道晦明之一周故。

【钞】期要者。若据如来得菩提。实不系于日。则非日非劫。焉有七日。若据菩萨修行。动经尘劫。则无穷无尽。何止七日。今立期要者。以末法众生修诸功德。精进恒难。废弛恒易。应须克限。乃发胜心也。七为世重者。如礼忏曰七夜。持咒曰七遍。此经栏网行树曰七重。乃至国家记祖曰七庙。教民曰七年。竭诚曰七日斋戒之类。是也。免地狱者。经律异相云。有王害父。七日当堕地狱。一尊者教其称南无佛。王便一心称佛。七日不懈。命终。至地狱门。称南无佛。遍狱罪人。皆得解脱。利钝者。有谓利根一日。钝或至七。今谓利钝二根。各一至七。利根者。性敏捷故。一日功成。即得一心。便无所乱。其稍钝者。或二或三。乃至七日。方得纯一。亦有利根。经于七日。端然一心。终不少乱。其稍钝者。仅六仅五。乃至一日。或便散乱。是故各有利钝。不应偏属。十日者。大本云。斋戒清净。一心常念。十昼夜不绝者。命终必生我刹。又鼓音王经云。若受持彼佛名号。坚固其心。忆念不忘。十日十夜。除舍散乱。必得见彼阿弥陀佛。七七日者。大集经云。若人专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现身见佛。即得往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经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系念。于三昧中。得见阿弥陀佛。又文殊般若云。九十日中。端坐西向。专念于佛。即成三昧。一日者。大本法藏愿云。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一昼夜不绝。必生我刹。十念者。观经下下品云。其人苦迫。不遑念佛。十声称佛等。则知一日至七。随日多少。皆往生期。顾力行何如耳。晦明一周者。从子至午。乃自晦而明。从午至子。乃自明而晦。是为天道一昼夜。夫心固刹那生灭。咒昼夜乎。于此一心。所谓二六时中念念无间者也。

【疏】又此七日。不必定是临终七日。以平时有如是定力者。必生彼国。

【钞】平时者。恐人执七日之文。谓必一日至七而便命终。方名七日。故言或临终。或平时。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谓闲时办。忙时用。后至命终。因果相符。必生彼国。

【疏】一心不乱。言执持之极也。是为一经要旨。

【钞】心者。拣口诵而心不念也。一者。拣心虽念而念不一也。不乱者。拣念虽一而有时乎不一也。一心不乱。净业之能事毕矣。

【疏】释此四字。先总明大意。次乃详陈事理。大意谓一往是正反语。正语一心。反语不乱。

首页1234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