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
相关讨论与见解(为特意注明的,均为刘欣师兄回答):
18/
问:按照刘斑竹的逻辑,佛经都是佛境界的流露,我们都不能够说,说了就是妄语了吗?
答(“惭愧僧”师兄作答):
师兄莫要这样理解啊!世尊宣讲的经典,初中后善,是针对不同根器、证量的弟子说的。
佛经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
我们按照世尊的教导,叫人为善,叫人念佛,何过之有?但是,我们如果对于第一义悉檀,如果自己没有理解佛所说的深意的话,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到处为别人演说的话,难免有误导他人之嫌啊!
·····
楼上刘版主的文章,写的真好啊!这里再狗尾续貂,补充一点,《金刚经》原文所说的“··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那么,如来所说的“一切法”是指什么呢?
1、《杂阿含经》所解释的什么是“一切法”:(三二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沙门瞿昙。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
佛告婆罗门。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为一切法。若复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舍。更立一切法者。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痴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佛说此经已。生闻婆罗门闻佛说已。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如生闻婆罗门所问三经》、《有异比丘所问三经》、《尊者阿难所问三经》、《世尊法眼法根法依三经》。亦如上说。
2、《大宝积经》解释的什么是“一切法”:《大宝积经》卷69说:
【真如者即是如来,一切诸法即是真如,是故一切法即是如来。】
3、世尊三转法轮的唯识经论,所解释的什么是“一切法”:
A、《央掘魔罗经》卷四,佛说:
【我为声闻乘说此偈意者,谓如来藏义:若自性清净意,是如来藏胜一切法,一切法是如来藏。所作及净信意法,断一切烦恼故,见我界故。若自净信有如来藏,然后若说若作;得成佛时若说若作,度一切世间。如人见影,见如来藏亦复如是,是故说如影随形。】
B、《大乘百法明门论》(天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说:
【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云何为无我。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
第一心法。略有八种。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
第三色法。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
综上所述,世尊对不同根器、证量的弟子,所说的“一切法”的含义,有所不同。佛学所说的“一切法”,大约可以概括有两种:
A、从“事”上来说,“一切法”的含义,如《杂阿含经》(三二一)经所解释的:是指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的法,这些法:色、受、想、行、识、六根、六尘、六识··这些蕴、处、界及其辗转所生万法,都属一切法所攝。这些法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无常、苦、空,无常、苦、空,故是无我。
B、从“理”上来说,如《央掘魔罗经》卷四所说的“一切法”是如来藏。在理上讲,一切法是指自心如来藏,一切法皆从自心如来藏所生;若离于自心如来,则无一切法。是故,归结一切法时,悉皆汇归于自心如来,若外于自心如来,则无有一切法可言。故说“万法唯心”“三界唯识”!
4、切勿误会《金刚经》所讲的“一切法皆是佛法”的意旨:
世尊说法,是针对不同根器的弟子说的,三转法轮的经典,也是由不同根性的佛弟子所结集的,如《大智度论》卷100所说:
【小物应在大中。大物不得入小。若欲问应言。小乘何以不在摩诃衍中。摩诃衍能兼小乘法故。是故不应如汝所问。复次有人言。如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山中集三藏。佛灭度后。文殊尸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是摩诃衍。又阿难知筹量众生志业大小。是故不于声闻人中说摩诃衍。说则错乱无所成办。】
【般若有二种。一者共声闻说。二者但为十方住十地大菩萨说非九住所闻。何况新发意者。复有九地所闻乃至初地所闻。各各不同。】
卷26:【涅槃法印名为诸法实相。若人善根未熟智慧不利。佛不为说是深无我法。若为说众生即堕断灭见中。】
《解深密经》则是以 广慧、德本、胜义生、观自在、米勒、文殊这些大菩萨为上首而宣讲的法,故世尊在《解深密经》里面说:
【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
这里的“凡”就是指“凡夫”(包括还没有证入圣位的凡夫菩萨、小乘弟子),“愚”是指小乘弟子,包括阿罗汉辟支佛!这是为已经证入圣位的大菩萨所宣讲的法。还有一些法,是为十地菩萨宣讲的,连九地菩萨都不懂的!
同样道理,《金刚经》是讲般若空的根本经典,意旨也很深。是以五祖弘忍大师,在慧能开悟后,才将《金刚经》交给他,以为印证。可见,《金刚经》的意旨,也不是一般佛子能够理解的!
我们这些凡夫,如果没有证入空性,阅读般若经典,可以作为熏习般若的知见的方法,反复理解。
对于理解不了的,最好不要望文生义,如果望文生义,如刘师兄所说的:“把世尊的境界当作了自己的境界”,那么难免会三世佛怨了!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