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代在太行山下住着一位老人,名为北山愚公。他们一家人每次出入时,都会被家门前的大山挡住出路,非常不便。一天,愚公与家人决议要铲平那座山后,便很快地付诸行动。村人们知道后,纷纷前来劝说他们打消这个念头,但老翁毅然决然地说:“我的身体还很硬朗,再干几年活儿不成问题。就算我老到做不动了,还有我的孩子,孩子们还有孙子,这样代代相传下去,我就不信没办法把这座山移开。”那天夜里,突然吹起一阵狂风,伴随着天崩地裂般的巨大声响,原来老翁的决心感动了帝释天,便命令山神自己搬走。
虽然,最终是天神的帮忙,但愚公移山的精神却一直活在人们心中,也很值得佛弟子学习。因为修行的路上,同样有着一座座的高山,例如贡高我慢、悭贪不舍、愚痴无智、无明邪见,以及种种的人我是非,都在等着我们去移除。无始劫来,这些习气高山逐渐盘踞在心中,障蔽我们的清净自性。所幸,佛法教导我们要观照自心,觉察这些令我们不得自在的重重烦恼,而谋求化解之道。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是多生多世的尘垢累积而成,要将烦恼破除,找回本来面目,当然也就不是一蹴可几的事了。
因此,很多人初初接触佛法,在听闻个中道理后,自然发起上求下化、精进办道的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便因种种因缘而逐渐忘失初心。分析起来,不外乎几种类型:有些人是因为经历世事沧桑,明白人生的苦、空、无常而学佛,出家后却在檀越恭敬、一切现成的生活中,模糊了应有的方向;有些人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由于身心的转变与锻炼远超乎想像之外,无法直下承担而打了退堂鼓;有的则是因知见、观念的遍差,而导致走错路、走远路;而较为令人惋惜的,则是入道时不管是信心、道心、决心等各种条件都很足够,身体状况同参道友也好,但是,久而久之,最初那股豪情壮志,终究抵不过业力的冲击,而逐渐消耗殆尽;另一种类型,则是因崇仰祖师大德,但却未能值遇明师,无从接受正确、良善的指导与训练,又缺乏相互提携的精神与成就,故在初发心时,对于个人的身心调适、福德因缘及用功方法上,尚未有足够的认识与理解,结果导致身心失调,落得“出师未捷身先死”,抱憾以终。
《大智度论》里有首偈子:“菩萨发大心,鱼子庵树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