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梵文:,Avalokite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据《悲华经》的记载,观世音无量劫前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愿,生大悲心,断绝众生诸苦及烦恼,使众生常住安乐,为此,宝藏如来给他起名叫观世音。《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在佛教传入中国时期,供奉的观音菩萨都是男性,而到现代为什么世人所供奉的观音菩萨都是女性了呢?佛教经典记载观音大士,周游法界,常以种种善巧和方便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何身得度,即化现之而为说法,即是三十二应,其女性形象可能由此而来。在这里有民间故事:
话说在北宋时期有个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
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世人结合佛教救苦救难的形象,把妙善公主就和佛教观世音菩萨画上了等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又因妙善公主成道香山紫竹林,南海普陀现金身。从而世人传言为南海观音,观世音菩萨救度一切众生,如慈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观世音应现女身,扩大无私的大爱,泛爱广大众生成为菩萨的平等慈悲。相传,很久以前,长白山余脉的龙凤山脚下,住着一户伏姓人家。夫妻虔诚拜佛,乐善好施,所憾已过中年仍膝下无子传承家业。某日,夫妻俩拜佛求子时恍入梦境,天空忽现七彩祥云,观世音菩萨端坐莲花之上,左手托净瓶,右手柳枝轻蘸瓶中甘露洒向一株千年红松树,枝头松塔应声裂开,熟透的松子飘然落下。如梦方醒后,佛龛上果然有三粒已开口的松子。妻子照梦中点化吃下松子仁,十月之后,竟喜得龙凤子女一双。从此,“松子”和“观音送子”的佳话流传开来……
从这些民间故事可以看出,中国的观世音菩萨形象都经过后期加工,演变,揉进了儒家的"孝"“仁”和道家的神仙思想是儒释道三教合的产物。对中国而言“慈”泛指仁爱、母爱,从而在佛教男性观世音菩萨传入中国后转变为了女性观世音菩萨。
如果大胆假设,是否可以认为佛教男性观世音菩萨与中国现在所供奉的女性观世音菩萨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存在,是世人把他们混为一谈呢?小编脑洞奇开,不知各位有何见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