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盂兰盆节最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节日之一。进入农历七月以来,香港各地用竹、木、铁皮等材料搭建花牌彩楼、祭堂戏台,与周围的现代化建筑相映成趣。人们相聚在此,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盂兰盆节和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佛教典籍中有本经书,名为《佛说盂兰盆经》,其中有种这样的经文“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 方大德众僧。
盂兰盆节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 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 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盂兰盆节”又称“盂兰盆会”,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香港从二O一二年起,每年举行祭祖大典。这一切都是为了普遍提倡孝敬老人的美德,希望大家都能够提起孝敬之心,建立起德行的根本。
盂兰盆节《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两句话讲的是祭祀的效果,古人懂得慎终追远,让人民养成一个厚道的心、孝敬的心、感恩的心。所以古时候人心淳厚,社会风俗非常好。因此,祭祖是一种教育,不是迷信,不能疏忽。
香港潮籍人士约一百二十多万。旅居香港潮人思乡念祖之心深切,一年一度历时一个月的中元节,举办盂兰胜会,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整个香港最隆重及大规模的民俗活动。盂兰胜会既包含了传统民俗文化、宗教习俗,又蕴藏了华侨、移民及香港发展的历史,超越了单一的传统文化活动本质,具有香港本土传统文化活动的特色。
盂兰胜会的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包括烧街衣、盂兰节忌讳、盂兰节神功戏、大士王、平安米、福物竞投等内容。活动地点设在公园、广场或球场等宽阔的地方。全港分成几十个街坊会场举行,各会场设有施孤台、建醮台、戏台、大士台、神坛等。大士台上的“大士爷”,高四米左右,是施孤的主持神。
盂兰盆节会场周围竖着一面面龙旗,上绣“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太平盛世”、“广结善缘”、“恩泽同沾”等字样。各街坊的戏台,以潮剧演出为主。还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和手工技艺作品展示,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参观。
盂兰胜会期间,许多商号纷纷慷慨解囊,捐赠资金、粮油和艺术品,力促胜会圆满。盛会结束,举行拍卖“福物”活动。
所谓福物,皆为供于神案上祭祀神灵之物,包括金银饰品、玉石陶器、花木盆景和食品酒类等。买者人山人海,皆为善男信女,人们认为有幸标得福物,不论大小,均是奉公为善。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文化方面也源于祖国母亲,香港的盂兰盆节于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心目中的盂兰盆节应该怎么过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