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观音寺胡同往昔
观音寺胡同,位于朝阳门外大街南侧,是一条南北方向较长的胡同,大约有1公里,胡同并不宽,大约七八米。胡同北口是朝外大街,南口与南下坡胡同接壤。胡同两旁都是老旧的平房,是回族汉族居民共同生活的地区。
和北京城的其他胡同一样,每条胡同都能四通八达,每条胡同又挂串着一些小胡同。进观音寺胡同北口,东侧有一条小胡同叫喇嘛寺,再往东是黄庙;胡同北口西侧是水门关胡同,胡同北侧有民国初年开办的“水门关清真女寺”,这条胡同西通南中街胡同。
有两条较宽的东西胡同把观音寺胡同分成北段、中段、南段。北段西通南中街,东通朝外市场街;中段西通秀水河胡同、南中街胡同,东通南营房。
中段西侧有解放初期的朝阳帽厂,1955年至1961年,我在朝外南一小上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常到帽厂勤工俭学,学校有了些收入,我们上学的学杂费2.5元就免交了。南段东侧有昔日的“三佛寺”。解放初期,三佛寺庙内外住着不少居民。往南东侧有俗称“杨得子”杨二伯看管的大片坟地,解放初期这里盖起了七排平房,附近的老住户称之为“新房子”。原住朝内的不少居民搬迁到这里。观音寺胡同南段西侧,还有一片坟地,人称虎记坟地,上个世纪60年代初,这里盖了三排简易平房,以及街道办的朝阳纸盒厂的三层楼房。“文革”初期,观音寺胡同更名为朝外二条。我家原住南下坡27号,1968年初旧房拆迁,我家搬迁到朝外二条113号平房院。这平房院共8间房,住着马、王、周、安、杨五户人家,四户是回民,虽然周家是汉民,但院内五户仿佛是一个大家庭,谁家做点好吃的相互送点儿;谁家有事相互帮忙照顾。那时,我托人买了个9寸黑白小电视,院里的小孩都来观看,平房面积虽小,但大家高高兴兴。1973年初,我在这里结婚。我家两个女儿以及俩侄子均在这里出生,并在南一小上学。1991年10月,我的父亲在这里与世长辞。
这张黑白照片,是30多年前爱人抱着两岁多的二女儿,在朝外二条113号院门外拍照的。这张黑白照片,不仅记录了那时观音寺胡同旧貌,而且也记录了爱人、女儿的风采。
1992年前后,平房全部拆迁了,如今这里旧貌换新颜,胡同中段以北是外交部办公大楼;南段儿是高层和多层居民住宅楼。这里更名为“三丰里”,往南称为“雅宝里”。
观音寺胡同,是我难忘的地方,许多生活的故事将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马仲清 文并摄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