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解脱戒在佛教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对于初学佛法的师兄来说,在刚碰到的时候,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样对师兄的修行就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别解脱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别解脱戒,即别解脱律仪。佛教七众弟子,由出离心为发起,经过一定的仪式,誓愿受持佛所制七众戒的某一种,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后遇缘对境,便有防止恶行的作用,名为别解脱戒。
梵语音译“波罗提木叉”,“木叉”为“解脱”有二义:一作名词解,指依戒修行所得的果。能证的圣智、所证的涅槃,皆名解脱。此戒为解脱的因,故亦名解脱。二作动词解,为离缚自在。以此戒为方便,能弃舍恶行,破坏烦恼,出离恶趣,究竟出离三界生死,不为恶行等所缚,故名解脱。“波罗提”多处译为“别”,意义甚多,如七众所受的戒各自不同、持戒所对的境各别不同等等。
梵语音译“三婆啰”,本义为“防护”,译为“律仪”,亦译为“戒”。《俱舍论》卷十四说:“能防身语故名律仪。”《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四说:“戒者即是遮制恶法。”或译“律仪”,或译“戒”,同是防护的意义。《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九说:“律谓法式,仪谓轨范,……可为法式,可为轨范,故名律仪。”《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卷一说:“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策三业远离过非。”《菩萨戒义疏》卷上说:“戒是约义、训义,复言勒义、禁义。”依此土注家就汉文字义解,“三婆啰”译为“戒”,较译为“律仪”,与原文本义更近。
律仪有三种,即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亦名定共戒)、无漏律仪(亦名道共戒)。静虑律仪,由定力压伏烦恼而不犯戒,入定才有。无漏律仪,由智慧力断除烦恼而不犯戒,证无漏圣道才有。别解脱律仪,依自誓愿力能防身语恶业而不犯戒,只要如法受持便有。故律仪为诸戒通称,别解脱为此戒别名。为别于静虑、无漏二种律仪,故称为别解脱律仪,或别解脱戒。
此别解脱戒与菩萨三聚戒中的摄律仪戒,行相相同而有差别。摄律仪戒是菩萨所受远离七支恶行的防非戒。受别解脱戒只要发起出离心就可以,受菩萨摄律仪戒必须依菩提心。受别解脱戒限于除北俱卢洲以外其余三洲人趣的男女,受菩萨律仪戒可通他趣。别解脱戒命终即舍,菩萨摄律仪戒经生不舍,乃至成佛,是其不同。
别解脱戒与十善戒也有差别。十恶性是不善能损自他,虽不受戒,犯亦成罪。故十善戒又名性戒。别解脱戒为佛所制,有是性罪,有非性罪,但是为护性戒,或为护世间讥嫌,虽非性罪,佛亦制戒遮止。是佛所遮故,名为遮戒。若受别解脱戒,违犯所受,虽非性罪亦成遮罪。若是性罪便得性遮两种罪。道宣律师立化制二教,此别解脱戒即制教所摄。
通过上面的介绍,师兄对别解脱戒的意思也有了了解,知道了它的意思之后,师兄就能更好的去学习别解脱戒,从而领悟更多的佛法知识,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