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法藏比丘和释迦牟尼的关系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7-21 13:22:13作者:大悲原文

很多师兄在修行佛法的时候,是不了解入佛法藏的意思是什么,它包含的道理有哪些,那么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详细的了解,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学习其中的含义。

入佛法藏是什么意思

相信很多人看到佛经就会头疼,因为如果没有一定文言文功底,想要理解每一句佛经中的含义确实是比较困难。尤其还要悟懂其中的奥妙更加是难上加难。但佛家认为,只要你能完全理解一部经书的含义,其他经书也就能迎刃而解,这也是佛经的美妙魅力所在。

这一句“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愿於无量世界成等正觉”的经文,出自佛教经典《大乘无量寿经》。主要是赞叹诸菩萨究竟圆满的成就。

其中“入佛法藏”中的“法”一般是指一个人性格本来就具有的智慧德能,而“佛”是佛性,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真心本性。但佛家一般常会说“一切众生的真心本性”。

“众生”的范围很广,不仅仅是指我们人类,是一切动物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只是佛在经上常常以人来做比喻。

其中人是四大五蕴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四大”是五蕴里的色蕴,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物质;而受、想、行、识这四种说的是精神。所以,凡是一个动物,都属于四大五蕴而生起的现象。

除了动物之外还有植物、矿物。而植物和矿物含有五蕴中的色蕴,也就是物质,但是没有后面四蕴,可见佛家说“众生”的意思范围之广。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一切众生的真性才能演变成许许多多的现象。

而对于诸多种现象,佛法才有了一个简单的划分,其中动物的自性叫做佛性;植物和矿物包括自然现象,再加上动物的自性,佛家都称作法性。所以,法性包括佛性,而佛性不包括法性。

佛性也好,法性也罢,都是自性本来具有的智慧德能。但植物和矿物有德能没有智慧,而由于动物众生有情,所以有智慧也有德能,无情的众生有德能没有智慧,差别在此。

佛法中说到,凡是有佛性的一切众生都会成佛。其中有情众生成佛后,无情的众生也会跟着转,因为无情的众生自己不会转,必须要有情众生智慧圆满时,无情才会连带转。

这就所谓的“依报随着正报转”,《华严经》中“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入佛法藏是什么意思

“入”是契入的意思,也就是指修行者能够证明得到某种境界的意思。比如我们自性本来具有的智慧德能,通过修行后统统能激发出来,这也叫“入”。

在大乘佛法里常说诸佛如来他们能入得自性的智慧德能,但《楞严经》上却又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这不是相反吗?

其实这就要有点哲学功底的人才能明白了,“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本来应该有的东西,只是通过修行从而激发恢复出来而已,所以,本来属于我们自己的,从何得来呢?

因此佛认为,我们的自性智慧本能没有激发出来,才导致生活中充满烦恼,日子过得很辛苦。但要想被激发出来入“佛法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佛法说,最低限度要将见思烦恼断和尘沙烦恼也断掉,或者四十一品无明当中至少也要破一品,也就是禅宗里说的,要做到明心见性的境界才能入“佛法藏”。

所以,能“入佛法藏”的都不是普通人。比如《华严经》上说的法身大士,虽然他们只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但他们能示现八相成道,有能力在尽虚空、遍法界度化众生,虽然成就不圆满,但法身大士也属于是成佛了。

由此也可以分析出,八相成道的示现,并不代表究竟圆满的佛果。但日后肯定能证得分证的佛果,这是一定的,因为他们有能力示现。

我们在圆教里面所看到初住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总共四十一个位次的菩萨,包括等觉菩萨都称做分证位,并非圆满。所以这一句“入佛法藏”是分证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入佛法藏是什么意思

佛法中的内容还是非常的多,而且我们能够体会和学习到的含义也是非常的丰富,但是为了我们能够体会到更多的内容和含义,我们一定要多多的去了解和体会,这样开悟的效果CIA会更加的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