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谈心

发布时间:2024-01-24 10:24:40作者:大悲原文

  谈心

  今天要和各位「谈心」,首先我先作两个提示,一个是经典上说:「一切万法唯心所造」;另一个是「心、佛、众生,三为一体」。从这两个提示来看,就可以知道我要讲些什么,及为什么要取谈「心」这个题目,因为人与人之间最快乐的事,就是谈心。

  如果一定要用佛教的经典、论典,或经典、论典里面的名相来谈佛法,而不去了解佛法在现实生活中,究竟跟我有什么关系?是得不到好处的,因为佛法是对人说的;如果要对下三道的众生说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会思考、吸收、消化;而人是可以去思考、认识、了解,往往从一言半语,就可以发现些意涵。

  佛教里的禅宗,动不动就讲「悟」,其实发现、体会、感受些什么,那就是悟,不要把悟看得这么神秘,我们常常动不动就「开悟了」,其实开悟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重要的是你的境界到什么程度?所以,学佛不要老是被一些名相、法句、或经文、偈语所左右,我们本来很清楚、很冷静,因为看不懂,反而会变得更迷糊,因此我以「谈心」这两个字,跟大家聊一聊。

  前面讲到「唯心所造」、「心、佛、众生三为一体」,这是标准的佛教语言,但是我不用这种方式,跟大家谈问题,也就是今晚不是讲经、也不是说法,而是谈心。我们一开始说,佛法是对人说的,说些什么?跟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学它?真能解决问题吗?这才是最要紧的。以佛教而言,不管是诵经、礼忏、作功德都可以解决某些问题,可是那是依赖,释迦牟尼佛在世,创立了佛陀教派,几千年来,留下那么多的道理、方法,主要的目的,不是教我们去依赖,可是大家几乎都用依赖的方式,成为一位佛教徒。

  人活在世上,总会跟人与事打交道,在这些过程中,免不了会有问题发生,很多的问题,不是一般人可以化解的,最难过的是,明知问题的所在,却不敢怎么样,而造成无可奈何。所以,释迦牟尼佛留下这么多的道理、方法,并不是叫我们以依赖的方式去信佛。

  现今在这世界上,几乎都在信奉佛教,崇拜释迦牟尼佛,用持名的方式、礼拜的方式、供养的方式,一味地依赖。因此我常说,现在很多人都崇拜释迦牟尼佛,崇拜什么呢?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可以保佑我,让我消灾、解厄,甚至迷信的,认为还可以发财。

  可是有没有想过?人生面对人与事,总离不开这些,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我们去求,怎么求?所以,我有的时候讲些话,很多虔诚的佛教徒很难理解,我说:不要把释迦牟尼佛当成怪物,他是一位具有圆满智慧,可以化解我们人做不到的任何问题,如果我们只用这些去依赖他的话,只是一位佛教徒,即使到达人生终点,也只能在那里喊佛,为什么?自己作不了主。

  我常说,学佛是学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究竟是什么?如果说的夸大一点,三藏十二部、八千多卷的经典,就是他的智慧。可是有个问题,那么多的经典,从何下手?等到看完了经典,可能什么也没得到,对现实的人生,会造成更不好的后果,这话怎么说?

  因为,你要花很多时间钻研经典,可是现实生活中,还要不要过日子?要过日子,你就必须要赚钱,要有收入;很多学佛的人,尤其在家居士「不务正业」,可能大家听了这话,会认为未免过份,然而,我讲的不务正业,是说把学佛当成职业,把工作当成副业;在家学佛应该利用空余的时间,人家吃喝玩乐时,你去学佛。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当初要建立出家僧团?因为,佛陀所留下的道理、方法实在太多了,而出家人不工作,是以受供养来维持他的生命,出家人本身继承佛陀的遗命,发扬他的道理方法,把智慧转变为出家人本身所拥有的修养,再介绍给更多的人,这才是一个正当的看法。

  我刚才提到的是个大前提,信佛、学佛不是依赖,可是刚开始我们要依赖,就像小孩刚开始,必须依赖他的爸爸妈妈,一旦长大了,要能够独立自主;学佛也是如此,到达了某个阶段,绝不可以一味地依赖,自己一定要能够作得了主,可是凭什么作主?必须要学释迦牟尼佛的智慧。

  还有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在那里?三藏十二部、八千多卷经典,即使出家之后完全地投入,没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钻研、修持的话,对释迦牟尼佛可能不是很熟悉,在这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为什么要有出家人,出家人的天职就是如此,而在家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你只要在依赖的过程中,去认识自己,自己喜欢什么?所具备的条件适不适合?如果你喜欢,条件也很适合,你就可以一门深入。绝不可以像水上的波浪,一波一波地随波逐浪,往往耗费了很多时间,最后还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谈不上自己能作得了主了。因此,从这些迹象、或大前提可以发现,为什么今晚我要跟各位「谈心」了。

  首先,我们了解,「心」在佛法里指的是五蕴,然而,「心」是什么?我们的眼睛会看、耳朵会听、嘴巴会讲,每天接触的人或事,哪怕是在家里面、上班的地方、或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甚至于整个世界,都有机会接触,但并不是一步步地去接触那个环境。

  现在的媒体很发达,以网际网路来讲,只要能知道网站的一些符号,在这个世界,你想找哪个国家,它们的特色,或想知道些什么,都很容易得到。刚刚讲接触,不是叫你人走到那个地方;现今的社会做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在这里告诉各位,我很少出门,看报纸,字又太小、看电视,眼睛受不了,但在电子网路上,可以得到很多的资讯。

  因为,不是说人跟得上、跟不上这个时代,而是说你在那个地方过日子,你所需要的,是陌生、还是熟悉的?这里面可以发现一个问题,看到了、听到了,必然会有感受,这种感受,可说是你内在自我的感受,至于这种感受是理性的、感性的,并不在感受的范围之内。

  所以,感受只是一种力量,它要经过想一想、思考以后,才会表现,此时表现的,就是你的自我意识,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表现之后,会确定些什么,认识些什么,如此,大家就知道五蕴是什么。你的眼睛、耳朵接触到的,那是色蕴,色蕴形成,反应到你的自我,就会有感受,那是受蕴,然后引发你的思想,接着就会有行为表现,最后确定了一个结果,就是我们人的心。

  「心」从外面接触,反应到自我,在这过程中,它的时速,往往在剎那之间,为什么这么说?在于本身原有的修养,或你具备智慧的高下。一个有经验,看到马上就可以反应出来;如果没有这些知识经验,即使看到了,你还得想一想,搜查自己本身有没有这种知识经验?然后反应出来,你将会发现,是那个「我」表现的时刻;因此,心如果不生起作用,我就不会显现。

  我们晓得心要生起作用,必须要有力量,这种力量是由外到内产生的,也是我们的情识作用,其实就是自我意识,是自我内在拥有的、熟悉的,想一想才知道的,或根本陌生的,在这过程中,时间不是很慢,为什么?熟悉的即是一剎那展现的,想一想,时间也不是很久;所谓一剎那,并没有时间限制,是几分、几秒、或几点钟,它不是以时间来计算,只是快一点、慢一点而已。

  可是,人往往因自我意识,不管是理性的、客观的,主观表现出来后,就会造成很多的问题。谈一切唯心所造,其实这是个概念,为什么?如果是强烈的主观意识,一切唯心所造,我认为就是如此,那也没错,可是它的结果如何?是伤害?还是利益?是彼此都有利益?还是伤害别人?还是伤害自己?结果就大不相同。所以,一切唯心所造,不是一个主观的自我意识;如果一定要讲,只能说你对佛法很陌生,对释迦牟尼佛很陌生。

  人与事发生问题,都是我的分别,人往往知道自己有一个我,可是忘了别人也有一个我。譬如对于一个小家庭的小孩,父母相互之间能体会些什么?像小孩念书,考试的成绩不错,父母都会鼓励他、奖赏他;可是一旦他的成绩退步,父母亲就会改变态度,以斥责的自我意识责备小孩。如果这小孩,具备了智慧,他一辈子不会挨骂,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开头成绩不好,慢慢变好,这样父母对他,永远都是好的,因为什么?进步了,这都是一般「我」的心态。

  我常举个例子,告诉家长,当你给小孩子多少零用钱,或是他临时要求,需要一些钱,你也欢喜的答应给他,千万不要再讲话!给了,一定要讲话,只是告诉他走路小心点。可是往往做父母亲的,我钱给你了!不要乱花哟!这个不可以买!那不可以吃!想想看,你给他钱,真正的权力,已经在小孩子手上,你还跟他交待那么多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有没有想过,小孩拿了钱也不欢喜了。

  尤其,过去在联考制度,还没有废掉之前,每遇到联考,小孩子留在家里念书,如果父母对他的儿女很了解,这小孩不单单没有压力,可能考得很好;即使小孩本身具备的条件够,可是他表现的时候,好像蛮不在乎,如果父母不了解他,一天到晚盯得很紧,即使条件够,也考得不好。

  我曾遇过这种事例:有个家庭,做父母的,因为小时候环境不好,希望自己的儿女都有出息,他的大儿子所承受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为什么?父母亲开口就说,你是老大,要做弟弟妹妹好榜样;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常,可是在大儿子心里,始终喘不过气来,刚好赶着要大专联考,当然他要很用功准备联考,一定要考上,才对得起他的爸爸、妈妈,才可以做弟弟妹妹好榜样。

  可是中间发生了问题,他的母亲来找我,她说:师父怎么办?他是老大,马上联考了,我每次看到他,不是打开冰箱吃点心、喝饮料,就在那里蹦蹦跳跳,也不念书,我愈讲,他愈不听话。

  那天,她把儿子带来,我请小孩的妈妈到外面去等,我单独跟小孩聊聊。小孩子开头看到我很紧张,问他话几乎都不讲,为什么?因为在小孩的心目中,妈妈信佛教,对师父这么尊敬,小孩就把师父当成太上皇,花了好几分钟的时间,问他,但看情况不对,就不跟他谈念书的问题。

  于是,我请他吃糖,问他喝什么饮料?像招待小朋友一样,防御的防护罩就打开了,我们边吃边聊,用比较混淆的方式探询——

  我问他:「家里的冰箱有多大?你看老师父这冰箱这么小,还是环保冰箱咧!」

  小孩说:「我们家的冰箱,比你的大多了。」

  我说:「那一定放很多吃的啰!」

  小孩说:「是啊。」

  我说:「你什么时候会去开冰箱吃东西?」

  小孩说:「当然是书读了一段时间,感觉累了,才吃一点东西、喝点饮料。」这就是答案。

  那我说:「你每天在房间里读书,偶尔出来,从冰箱里拿点东西吃,你还做什么?不累吗?」

  小孩说:「会啊!我会出来运动,会蹦蹦、会跳跳!」这是第二个答案。

  他的妈妈不知道答案,我叫他把妈妈请进来。

  我说:「妳冤枉妳的孩子了。」

  我把情况告诉她,居然这位妈妈走出会客室,抱着她儿子哭了!说:「儿子啊!很对不起,妈妈冤枉你了!」

  这是什么意思?我刚刚讲,人的心,依于外面看到、听到的,就以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断去做结论。我常举的例子,你为什么生气、不欢喜?因为某人毁谤我。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当你被人家毁谤的时候,会不会生气?会不会难过?有没有不生气、不难过的?

  话又说回来,这是个概念,还得看毁谤你的对象,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毁谤,它绝对不是事实,要不然你就不会生气,不会难过了,他就不是毁谤了。如果不是事实,对方跟你交情很好,感情不错,你并不认为他是毁谤,大不了推他一下说:不要开玩笑。如果是没有交情的人,或本来两人就不欢喜,那肯定是毁谤。同样是毁谤,为什么对象不同,感受就不同?这就是佛法所讲的分别心。

  人会分别,而且分别得很细,话又说回来,如果有谁说,我从来不起分别,我没有分别心,甚至于自认为学佛的修养很高,我认为你是妄语者,为什么?刚刚我讲这么久的时间,几乎都在分别之下说问题、说人、说事,对不对?那里有不分别的。我们常说不要起分别心,没那么容易,人本来就是如此,否则的话,就不叫做人。

  人有两种现象:一是麻木不仁,一是佛菩萨;只要是人,都离不开这些分别、计较、执着,所以,禅门中遇到此种问题,他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如果说分别,或者说不应该有分别心、不应该执着、不应该计较,自认为是学禅的人,会马上回答,谁在分别?谁在执着?谁在计较?其实这话也没有错,因为,是你在那里说分别、计较、执着。

  如果没有分别、计较、执着,那不是人,道理在那里?很简单,我举个例子: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当时有位国家社会地位非常高的外道人士,问释迦牟尼佛说:「你是佛,我请问你,如何对待女人?请提出你的看法。」

  释迦牟尼佛说:「年长的,我把她当母亲;年纪差不多的,把她当姊妹;年纪小的,把她当儿女。」

  他说:「为什么讲得这么啰嗦?这些不都是你亲近的人吗?为什么不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我,把她们当成最亲近的人。」

  释迦牟尼佛反过来问他:「你认为母亲、姊妹、女儿是不是都是最亲近的人呢?」

  他说:「是啊!」

  佛说:「你还忘了一位更亲近的人,你的太太。」问的人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他说:「为什么这么说呢?」

  佛说:「我是告诉你,不可以把天下的女性都当成最亲密的人,也就是不可以当成你的太太。」

  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什么?这里面还不是有分别、计较、执着,那是不是智慧的表现?其实佛教里面强调,佛法不离世间法,是说佛法在你的身边,佛就在你的心里。虽然听起来,叫人摸不着头绪,如果你的自我意识经常做些调理,你将会发现,他本身讲的虽然不是很高的境界、很高的修养,可是你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

  通常人家问我:「老师父,你学佛这么多年,到今天为止,是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态度学佛?」我只有一个字:「读」,读书的读,就像不要小看幼稚园的小孩,你在他身上可以读到东西,各式各样的人,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种族,都可以读到很多的东西。因为我们人有个缺点,不喜欢读,喜欢教,动不动就教人家怎么做,自己倾囊相授,反过来得到什么?

  我讲的不是物质上的报酬,即使做老师也要教学兼长,我不是谦虚,也有很多人认为我很傲;其实在我的内心世界,人生的一个法宝,就是「读」。读的本身,如果你的内心不是以学生的心态去面对的话,口头的读没有用,为什么?唯有读,才能够收集更多的知识经验。

  我们晓得智慧的成就,来自于知识和经验,累积得愈多,智慧愈高;知识经验愈贫乏,当然你的智慧就愈低。你想想,是不是唯有「读」才能够搜集得更多?所以古人说:不要好为人师,因为太过于偏好做人家的老师,你会忽略别人很多的优点,是你所没有的。因为心的动力,来自于现实生活中外面的色尘缘境,才会引发你去感受、去想一想、决定怎么做,最后得到结果。

  为什么说处处都有佛法?为什么说佛在心里?尤其这「佛」字,我跟各位诠释一下,不要提到佛,就把它当成是佛龛里的泥塑木雕,那不是佛,是个雕刻品、艺术品。佛是什么?最简单的说法,他是一位圆满的觉悟者;以智慧而言,已经到达微妙的境界,也就是具备了微妙境界的智慧,达到圆满觉悟的结果。

  可能大家会问我:为什么寺院、佛堂,要供这些艺术品、雕塑品?因为,我们拜的不是表相,是他的精神,每个佛或菩萨的相,都代表某位佛、某位菩萨,至少我们到寺院去看,这佛叫什么佛,这菩萨叫什么菩萨,以智慧、觉悟而言,表现出他特有的智慧来,就知道这位佛或菩萨。

  如果你只崇拜雕塑品、艺术品,那是依赖他,好像他能给你什么,其实,释迦牟尼佛也有不能的地方,譬如说他不能够改变人的业、不能帮助你成佛、成菩萨。简单的说法,他不能改变你的业,也不能帮助你成道,要清净业,一定要受报,要成道,一定要修行,如果只是依赖,这些问题不可能解决的。

\

  我们常常把自己当成佛教徒,而不是学佛的人,这是很大的错误,做个佛教徒很容易,皈依三宝就可以成为佛弟子。你是不是学佛的人?也就是说有没有在修行?我们不是常说,学佛要修行办道吗?可是修行,修谁啊?办道,办什么道?尤其修行,很多人摆在学个法门、学个宗派,或专门念经、拜经,认为就是修行,我告诉各位,那不是修行。

  禅门中间有个公案:有一位禅师在看经,另一位跑过来说:「你是位禅师,为什么还看经?」

  禅师回答:「我不是在看经,是在遮眼。」拿经遮住他的眼睛,大家联想到什么?因为眼睛去看,就会产生分别、计较、执着,尽看人家不对的地方,尽看人家的短处;把眼遮住,想想自己,就是我们所讲的返照。

  我常说很多人听了不欢喜的话:你怎么学佛?你现在怎么做、怎么样学?很多人听了真的不欢喜。我说:你不是在学佛,是在浪费时间,学佛的目的,是要学佛陀的道理方法,学他的智慧。打开始我就讲,人有很多的问题,甚至于无可奈何,为什么?没有办法,就是智慧不够。

  大家看过千佛山杂志,每期的封面有信佛、学佛、可以成佛;如果信佛不学佛,就没有机会成佛。信佛、学佛怎么去学?就是修行,修行谈什么?修正我们的行为,什么行为?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的行为,因为这三个行为常会出错,怎么办?我们去调整它,原来不好的,使它变好;原来好的,使它更好,这才叫修行,修正我们的身口意行为。

  可是大家不这么讲,人有贪瞋痴,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戒定慧,可以消除贪瞋痴,听起来好像这些名相是佛教、佛法里面有的。事实上,我常说的,把戒定慧当武器,贪瞋痴是敌人,拿武器去消灭敌人,可能吗?

  我说修行也是修理,为什么?修理自己不好的,使它变好,错的改过来,是对付自己;可是现在在佛教界反而常有这种现象,懂得一点佛教的东西,就去修理别人。我想很多人看过、听过诸如此类的事,比方知道他是位佛教徒,只要看他有一点点不如法,或者有一点点跟世俗人一样,就会说你看你学佛,还这个样,学佛不是讲戒律吗?学佛不是讲修定吗?

  想想看,戒定慧从哪里来?释迦牟尼佛会给你吗?不可能。戒定慧是要自己去学习、修养,因为我们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的行为会出错,所以,需要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戒定慧,依这些道理方法调整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愈来愈好;为什么要这个样?好了又怎么样呢?至少你不会造业。人家常问我,成佛了又怎么样呢?我说:成佛了!不得了!有什么了不得呢?我说:他的智慧,没有任何问题化解不了的,因此,绝不会存在任何的无明烦恼,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最近社会常有这种口头禅:「你要说清楚、讲明白」。可见讲话的人,本身是不清楚、不明白,那叫什么?糊涂。要别人讲清楚,要别人说明白,自己为什么不清楚?为什么不明白?以一个学佛者而言,要用这种态度面对人、面对事,因为我刚刚说修行是修理自己,修理自己的缺失,绝不是去修理别人。所以,我们讲学佛要从心性上着手,这都关系到心性上的问题。

  我们常常谈心性,就会讲到明心见性,什么是明心?明自本心;什么是见性?明自本性,那等于没有讲。「本」是什么?明心,明自心是什么?等于我刚刚说自己的身体行为、言语行为、意念行为,你能不能发现?有没有出错?有没有偏差?有没有主观意识?有没有太过于感性?或者太过于理性?有没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你及时发现,马上去调整,那就是修行。

  可是修行,修到什么程度?修到不会出错,于心,你就明了,那就是明心;绝不是一般所讲的明自本心,我本来就有佛性,因为,「性」就是谈佛性,心就是谈我,我本来就有佛性,所以,很多人认为我就是佛;最后可能?做个真正具备道德良心,堂堂正正的人,都不一定做得很好。但是,经典上说,众生皆有佛性,心即是佛,不就是明心见性了吗?问题是明了什么心?见到什么性?

  尤其,我们最大的毛病,动不动就探讨过去世,我不懂过去世,就会请教别人,讲给你听,真的还信那一套,完完整整地接受;再不然,问问未来,他就告诉你未来,可是不跟你谈现在。很多人的确很聪明,为什么?谈现在,你有问题,我没办法;谈过去,反正你不知道;谈未来,你也搞不清楚。因此,谈现在,你有问题,该怎么办?要像佛陀一样,至少我们是学佛的人,知道佛陀有很多的道理方法,而且实际地修行、体验,虽然不具备佛陀的智慧,至少我们从他的智慧中得到了很多。

  如果各位在家里喜欢看电视,有八、九十个频道,你们计算一下,看相算命、讲命盘、灵异事件、讲鬼的,胡说八道的愈来愈多,而且节目广告卖得很好,为什么?我在这里说句自责的话;因为,佛法不够普及,但佛教却很热闹,可是我们要了解佛教虽热闹,你没有从中发现它的饶益性?有没有得到了利乐?对生与死的问题有没有帮助?对现实生活有没有帮助?如果没有,那不叫学佛,即使你信佛,也只是位佛弟子而已。

  所以,我提醒各位,人必然会与人、与事打交道,既然会打交道,就要注意几个事项,包括家里面、办公室、学校、任何的社会团体,甚至于地方首长、民意代表,都离不开人与人、人与事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知道,佛法说得夸大一点,最高的境界是随缘;如果学佛的人不随缘,一定会觉得不自在,只有随缘才能自在。可能大家会讲,随缘是不是随波逐流?不是的,随缘是什么?恶缘不受污染,善缘不起分别。

  当然,随缘就要有结缘的机会,结缘讲究结善缘,千万不要结恶缘。结善缘最好的办法,讲话的时候,少讲一句,如果你勇往直前的话,不妨停下来;可是千万不要往后退,因为往后退,就没有结缘的机会了!多讲一句,这个缘会跑掉。

  我们究竟怎么着手,才能真正结善缘?并不是叫你主动找人,说某某,我跟你结善缘;某某,我跟你结恶缘,不是这种意思,因为前面有随缘,随缘就有机会结缘,这是一个顺序。

  一般谈结缘太狭隘,不够广泛,如果说得比较不好听的话,我们结缘往往比较自私,其实缘的层面很广;学佛的人千万记住,结缘不是去勉强别人,因为,勉强别人就变成攀缘!前面说随缘,有缘就可以结缘,一旦结了缘,还要惜缘,珍惜这一份缘,这是一些概念。

  运用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戒定慧三学,最简单的解释:

  戒:不犯,即是不伤害别人,自己也不受到伤害。

  定:当自己会乱,情绪把握不住的时候,能够慢慢沉下去,但不是叫你勉强压制,这需要时间的沉淀,即是定。

  慧:当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行为表现的时候,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以为天下人都是傻瓜,因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不是智慧;也就是说身口意的行为,一定要及时面对自己、把握自己,不要表现出愚痴的行为;而且,不要任由它造成别人认为,欸!这个人……!反而变成一种瞧不起、鄙视。

  谈戒、定、慧,我举个例子,大家就很容易把握,怎么去把握?自己真心的想帮助别人,当发现别人错误的时刻,你认为是错,可是对方并不一定这么认为,这是自我意识表现的时刻,千万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告诉对方。

  用自己的方式,很可能引发别人不欢喜,为什么?譬如我是一番好意、说的是实话、也没有骗你、都是为你好,这叫自己的方式。有没有想过忠言逆耳这句话?其实忠言并不逆耳,而是听的时刻,忠言变成孙悟空的紧箍咒真言了!一念就叫人受不了,为什么?很简单,你是用自己的方式,最容易造成伤害,不要以为是一份善心、菩萨心,可能表现的都不是。为什么?你讲出来的话没有错,可是听的人,感受你的语气、文字的内容,是在教训他,他怎会受得了?他会欢喜吗?

  佛法中有爱语摄,爱语是什么?爱语就是善巧、方便、柔顺的语言,这些言语表达很柔顺。我们常自以为是为别人好,如别人不能接受,就会回答一句像台湾话所说的「好心被雷亲」,再不然就是「狗咬吕洞宾」等言词。其实,有句话「将心比心,就是佛心」,为什么这么说?当别人用同样的言语,同样的问题跟你讲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同样会受不了;因此,我们常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你为我好,我知道,难道就不能好好地讲吗?

  为什么需要戒定慧?为什么戒贪瞋痴?不是拿戒定慧去打贪瞋痴,而是要学戒定慧,自己具备了这些条件,然后化解贪瞋痴,不是拿武器打敌人,不是拿戒定慧去打贪瞋痴。

  如果家庭常发生问题,在于「心」没有调理好,小孩还不懂事时,好乖、好听话,什么都好,慢慢长大了,好像有点变了,到了国中二年级左右,这孩子简直不像我生的,在座的都知道,那是叛逆期,生理的变化期。每个人都是过来人,为什么不能够去调理?可能会说,你小的时候那么乖、那么听话,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甚至于还会骂自己的孩子。

  人有两个生理期的转变,一是由少年变为成年人的生理期;再则就是中年进入老年的更年期,在这两个期间,很多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讲?为什么要这么做?在座的都懂得这些道理,可是有个问题,为什么一面对问题的时候作不了主?真正讲起来,那是没有修好戒定慧。

  所以,我说修戒定慧是要去学,学了,要慢慢去做,怎么做?还是从自己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的行为,上面去着手,这三个东西是你的心表现的工具,因此「调心」,调什么心呢?如果在座的有钢琴调音师,就知道调心,像调钢琴的音一样,要调到什么程度?这些话自古以来都有,只是不以钢琴做例子。

  调弦,管弦乐的弦,我们晓得,调音要非常有耐心,人就是耐心不够,为什么耐心不够?自我意识太强,自我意识怎么形成的?习气所致,习气来自哪里?还是来自于自己身口意的造作。

  所谓唯心所造,唯什么?唯自己的心所造,你要造业也可以,可是要转变为道去修行呢?还是可以,只是要多知道些佛陀的道理方法,如果完全不知道佛陀的道理方法,盲修瞎练,那是没有机会的。尤其在家居士,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除非退休了,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可以专门从事这些研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眼睛去看看这个世界、看人、看事,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得到些启示,发现道理方法,就是「悟」。

  刚刚说,开悟没有什么了不起,随时都有机会,问题是,你有没有把握佛陀的道理方法在哪里?佛陀的智慧在哪里?并不是在经典里面、不是在大雄宝殿、也不是在禅堂,更不是佛陀的全身舍利,他所遗留下来的,不是从这些上面去探讨,而是佛法不离于现实,可见问题在于你把自己的我,摆在哪里?

  如果说很虔诚的把心放在念佛上,没有什么不好,可是有个问题,念佛做什么?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未免太自私了,为什么说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自私的呢?很简单,大家跟你一样都跑了,留下这些人怎么办?还有更多的人,需要你介绍佛陀的道理方法、佛陀的智慧,让更多的人得到利益。我不是反对修净土,在这里特别跟各位声明,台中地区是提倡净土最普及的地方,最早有位李炳南居士,可能在座有很多亲近他。

  为什么说不要那么自私呢?毕竟学佛的人是发菩萨心、行菩萨道,什么叫菩萨心、菩萨道?就是自己去学习,自己有了修养,把自己既得的利益,与更多的人分享,才叫菩萨,如果只是自己走了,那太自私。

  过去这十几、二十年来,在台湾一会儿修净土,一会儿换禅,慢慢的又流行藏密,一直变来变去,大家也跟着一起变来变去,最后有人问我:老师父我什么都接触,什么都学过了,现在还是茫茫然,该怎么办?我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告诉他;问你自己。

  他听了并不是很满意,明明是我请教你,为什么要我问自己?因为,他从来没有认识自己,没有在自己的「心」上面去着手、去下工夫,只是在外面找东西,找东西没有错,但是反过来看,你有没有需要?对你有没有帮助?如果是否定的,何必浪费时间呢?所以,我写文章总会提到:「凡起心动念,要与生死有关系,与道相应。」

  如果时时刻刻能够把握,你就能明心见性,于心能明了,佛性就会显现出来,因此,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一切唯心所造,跟我刚刚另外的一个提示,心、佛、众生三为一体,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是相同的。

  今天晚上,耽误大家很多的时间,陪我聊天、谈心,今年过年的时候,我在电台讲了两句话: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可是不要让别人不快乐。我再重复一下,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不要让别人活得不快乐。这是我最后祝福大家的两句话,谢谢各位!

  91年4月26日台中市中兴堂

  中华佛弟子协会主办心灵系列讲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