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做个佛化的新人
超定
新年的新希望
二○○一年终于过去了。回顾这一风不调雨不顺,国不泰民不安的一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惊涛骇浪一波未平又一波的岁月。尤其是美国发生了九一一的大浩劫,受苦受难的不限于纽约大都会、首都华盛顿、北美洲联邦合众国而巳。它像烧不尽的野火,遍及全世界,整个地球村。受创最明显的当然是经济方面,航空运输、旅游业、电讯局、制造商,业绩一落千丈。公司为求生存,减轻负担,开始分期地裁员或减薪,各行各业的员工,人人自危,随时有丢掉饭碗的忧虑。社会失业率偏高,衍生着治安问题,人民生命财产没有保障。今天还平安活着,不知明天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漫漫长夜,何时破晓?苦难的日子,要捱到几何时?
送旧迎新,期待着新的一年,马到成功,景气复兴,股市上扬,招财进宝,事业顺利,万事如意!这是世人的共同愿望。「歹年冬」送走了,迎接新的吉祥年,充满活力的「马年」,无限光明的新年,那一个人不如此希望呢?做为佛教徒,活在有为的世间,明知「诸行无常,有受皆苦」;「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舍无边有情不顾,又将如何修菩萨行,成无上佛道?随波逐浪地贪恋世间固不足取,非佛法之正鹄,而偏向诃欲厌离,入山唯恐不深的出世观,同样不契应于中道之圣教;惟有即世间而超越世间,即人间而成正觉的入世菩萨道,才是释尊出现世的本怀。因此,古德为兼顾世出世间的不同层次,宣示了这样的愿景:「仰祝ˉ邦基巩固,治道遐昌;佛日增辉,*轮常转。十方施主,增益福田;法界众生,同圆种智。」颂文首二句,含有政治的味道,处在君权的古代,「端为皇上祝万岁」;唯有国君贤明、政府廉能,百姓才得安居乐业。事实上,即使是今天的民主时代,人民的安乐还是建立在国家富强的基础上。反之,如国基不稳,政治脱轨,则社会紊乱,人人备受苦难。「十方施主,增益福田」:不仅三宝弟子,包括所有一切人,全人类各拥有其广大福田,商机无限,一切行业,各遂所求皆如意。这不正是世间共欲而流露出的心声吗?弘扬如来正法的高僧大德,「*轮常转」之故,乃得「佛日增辉」──真理的光明,照遍三千大千世界;其结果是:「法界众生,同圆种智」──成就一切种智,圆满无上菩提──这是历久常新的希望!
佛化的新生活
新时代的佛教,提倡「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它究竟在传递些什么样的信讯?其真义如何?「佛法生活化」可解说释为契机的、通俗的、人人可行的佛法。「生活佛法化」则侧重于佛法契理的、深入的、理证的层次。印顺导师诠释人间佛教为契理契机的,也即是不违背最高真理,又能适应众生根机,时代需要的,以人类为本的佛法。佛教一向注重修证,把理论化为实践,应用于生活中,以获得身心的受用,这才是佛法的重心所在。佛法的信仰、修行与研究,由于学者根机不一,或偏信仰,或偏研究,或重修行。从入手的方便而言,信行人与法行人的差异,原是正常的现象。佛法如大海,或依信愿入,或智或悲入;而至究竟完成,则信愿、慈悲、智慧,三者缺一不可。「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长邪见」正显示信智合一,学佛与佛学之不可偏废。「佛法生活化」,足以对治为研 究而研究,偏离佛法信行的学术研究者之流弊。
新年,新思想、新道德、新生活,一连串的新气象、新境界,正是佛弟子欣逢新年佳节,立志做个佛化新人的意义。如何使「生活佛法化」,而不流于俗化、腐化、僵化?生活与生死,传统佛教强调了生死,而忽略生活的意义。往往认为苦难的人间,五浊恶世是修行人所厌离的世界;了却此生,前往他方净土,才是学佛的光明前途。实则,生死的了脱,佛化的生活乃是必经的历程,以智导行,以智化情,从日常生活中,体悟正法,修正思想与行为,转迷启悟,背尘向觉,以期断惑证真。秉承如来教,念无常,观缘起,趋空寂。「知苦、断苦、证灭、修道。」这是甚深的佛法,颠扑不破的真理,诸佛所证所说的无上正真之道。不过,它绝非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神秘境界。当知,佛是菩萨修成的,而菩萨是从人的地位,立志去修学的;如没有人的存在,即无发菩提心者;既无菩萨的因行,又那来佛陀的果德?肯定地说,趋向正觉的实践,具足正见与正行的佛化生活,比起空言了生死而不知生死如何了,误断灭为解脱者,彼此间的差异,实不可同日而语。
无漏种的熏发
通常说,人性是喜新厌旧的,新的品味,新的服饰,新的产品,新的朋友……,举凡是新的都好。其实,这只是浮层的表象。恋旧与趋新,原是有情生命的特性。如世情的爱与恨,爱恨交织,看似相反,实则一体无殊。情本的人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欲爱表现于前后相续的时间上,「顾恋过去,耽着现在,希求未来。」何谓新?何谓旧?何谓爱?何谓恨?二者之间,如何界说?凡情看不出它的如实相,一直活在矛盾中。
学佛修行,要在转染为净,转凡成圣,转苦为乐。从止恶行善为道基,进而回邪向正,转迷成悟。在思想体系,有返本还原的真如缘起说,与无漏新熏的赖耶缘起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无明烦恼是后天的,所以称为客尘;客人终于要走的,主人毕竟是如如不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解脱之道无他,善于用心而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就是佛德本有,真常唯心的妙论。
然若立足于虚妄唯心说,有情未觉悟之前,一向是杂染的。爱见慢无明的惑杂染,善恶不动的业杂染,五趣差别的异熟杂染,惑业苦三杂染,如环无端,形成五趣常流转的世间。十二缘起支,无明为缘故有与之相应的三业行、有取识等随之而起,忧悲苦恼,纯大苦聚集。还灭之道,以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忧悲苦恼,纯大苦聚灭。俗语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世间由来多缺陷,人性本质是染污的。例如欲界众生,一是五欲的恋着,二是纷繁的乱想。常言道:「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之情欲,与心猿意马的妄念,若非藉持戒以克制,修定而升华,禅乐取代欲乐;这一与生俱来的病态,还会一直蔓延下去,此世及来生,生生世世皆如是。
唯识学的阿赖耶识,贮藏着无量种子,由种子而起现行,现行又熏成种子。三界四生,五趣流转,依此而建立;人间的富贵贫贱,贤愚不肖,也本着种子的差别而说明。天与人二类,属于善道,由十善业而招感;地狱、鬼道和旁生,属于恶趣,为十恶业之所牵引。约十法界分,六凡与四圣。在凡夫界虽有善恶苦乐的不同,实皆是杂染的八识范畴之内,也即同为有漏种子之所现起。四圣即转凡夫的八识而为四智菩提,净化杂染有漏的妄识,舍阿赖耶之名,成就无漏善法功德。今从凡夫的身份,发心修学佛法,首先于如来所说的「法界等流」圣教,由闻而思,由思而修,藉三慧的加行熏习,积集无边的无漏种子,终于获得转依之果──无上菩提,究竟涅槃。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有个灵山(如来)塔」,只要发心修行,最后必定成佛。这应是处在真常论的熏陶下,所形成的大乘佛教之共识。但衡之于法相唯识学,主张五姓差别,定性二乘和阐提有情是成不了佛的。姑且置三乘是方便抑或究竟不论,无漏种子的由来才是值得关切的要点。唯识学派诸论师,向有新熏、本有、本新俱有三说。基于凡圣之界限,转凡成圣是我们的目标,如何积集无漏种子,以对治藏识内的杂染种子,如明来则暗谢,无明灭故般若生。是则新熏说,对学人的进趣菩提,实深具鼓舞的作用;它激励我人精进向上提升,立志做圣贤,不甘沉沦为凡夫。深信:「没有天生的弥勒,自然的释迦」;「有志者事竟成」。无漏种子的熏发,正是朝向圣道的潜力,令人振奋的新希望!
转迷情向正觉
过新年,儿童乐,大人苦,老人悲。今增加一岁了,小孩成长,所以喜气洋洋;年年难过,年年过,往昔的喜乐,随岁月而流逝,做为大人渐感受到人生的苦恼;无常的人生,过一年即少一年,不知还有几年活命?回忆过去,一片空白,瞻望将来,无限渺茫,晚景凄凉,真是「老大徒伤悲。」
众生,可怜的众生,醉生梦死的愚迷众生,无始生死,无明所覆,爱结所系。生活在迷宫似地牢狱内盲撞,红尘白浪两茫茫,如何勘破无明,逃出炼狱,跳过爱河,到达彼岸?天那么黑,风那么大,在生死海中,狂风巨浪冲激不断,如何坚定意志,认清目标,持之以恒,力争上游?
佛教古仙人道,正见为其首,以此为向导,环环相扣,节节相次,正思惟,乃至正定,接踵而来。是以欲修圣道,树交正见,扭转迷情,念念正知,远离梦想为要务。依世间正见,知善恶、辨邪正、信业果、明凡圣为基石;近而出世正见:观缘起,知无我、了无常、悟空寂。观行成就,则破四颠倒,离诸戏论,契证中道实相。
古德开示学人:「转生成熟,转熟成生」,也即是除旧布新,转迷情向正觉之意。众生界内,念念无明,时时烦恼,处处偏执;今则迷途而知返,转无明为般若,转烦恼成菩提,转二边处中道。欣逢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惟愿新年带来新希望、新生活、新生命。祝福大家:时时听闻正觉之音,念念不离如理思惟,正见增明,福慧无量!
二○○二年元月十日于观音山麓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