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胜造恒沙七宝塔

发布时间:2023-12-25 09:34:33作者:大悲原文

  胜造恒沙七宝塔

  刚才我们在这里定,也就是说把心稍微静下来,能管住自己不要出声音,这也是一个自我调整。定,有没有定,其实定的边缘有可能还没有摸到呢,怎么样管好自己把脚盘好,手放好,身体不要动。动呢,也不要发出声音来。我们在座这么多人,如果都嚓嚓响,那还想入定啊。

  但是比如说,你在训练这个定你用心观察会发现,就是“嚓嚓”的响和安静来说,你如果把心只是用在这个动的,用在这个“嚓嚓”响上,那有一个人在这法堂里“嚓嚓”响的,你的心“呼”就去了。如果你的心还一直在静,别人的嚓嚓响只是嚓嚓响,你的心不动,那你还好,那说明你已经找到一点线路了,找到一点修定的窍门了。

  我们皈依三宝一样的,你在这里打坐,别人发出动静来,你是皈依那个动静还是皈依那个清净,要皈依什么?要皈依清净的,要皈依清净。怎么样子我们的生命跟清净合成一体,不被动所动,这是要训练的。关于这样子的静,这也是佛在《楞严经》里面跟乔陈如讲的,当初乔陈如就是因为悟到,听明白了佛所讲的客尘二字,远离客尘的干扰而证阿罗汉果的。

  我们坐在这边,别人发出的声音这都是尘啊,这不是你的皈依处啊。那你的皈依处在哪里,在净,清净,那个清净的体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你如果不去皈依这个尊贵的如来体,你皈依世间的生灭相,那你就是凡夫,那你就这样子跟着它生死轮回了,你那个头就被它拽过去了。我们鼻子上有一根无形的绳,谁发出动静,马上就跟他去了,被他那个绳子拽去了。要想解脱,你皈依什么,这很重要。

  在这上面打坐的时候,那个清净的体那就是佛的。你能安住在这个佛不动就是法。你得到清净了,你的六根寂静,皈依在清净体当中,这就是僧。所以打坐的时候,在这个里面也能够分出佛法僧三宝,得出自己的皈依处。如果这样子修习有所心得,那你回到社会上,你在十字路口也是可以打坐的,而且打坐不一定要盘着腿的,十字路口好参禅啊!人来人往,灯红灯绿的,那些都是如尘嘛。你的心,这个宇宙的清净的体是不会被毁灭掉的,所以叫海枯石烂不变心哪,心还是不会变的,海可枯,石可烂,天地可沉降,心不会变的。这样久而熏习,成佛的根本就在这里。

  胜造恒沙七宝塔

  小乘道大乘道这个都是共同的,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才有资格发大乘心。这个没有你发什么大乘心,所以佛在《涅槃经》里说,佛的法是次第修学,如果于小乘的法没有修没有证,大乘的资粮都没有嘛,你拿什么度人啊,你自利还没有呢,你怎么利人呢。对小乘来说,阿罗汉就可以成佛了,阿罗汉就是圣果了,所以在小乘教里面,佛陀就是阿罗汉。当然佛陀祂的威德资粮,祂的功德福德要比一般的阿罗汉圆满,所以又再分出。为什么呢?因为过去佛行菩萨道积累的资粮,所以祂福慧两个已经足了,已经圆满具足了。

  但是一般性的阿罗汉证漏尽通了,祂已经不堕轮回了,就是说已经是圣人了。祂按照这个再修下去,可以度众生了,祂可以七天或者每一天出来日中受众生一供养。受众生供不是因为要贪吃那一顿饭,这是因为祂要来度众生,所以要渐渐地和众生结缘,度化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生生世世这样子做的话就是菩萨道。自行化他功德圆满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两足尊的佛陀

  所以我们佛学,戒定慧这三无漏学是修行非常重要的方法,也是我们转凡成圣非常重要的可实践的方法。所以文殊师利赞叹说:“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唐朝的庞大士也是这样讲:“世人爱真金,我爱刹那静,真金乱人心,心静成正觉。”所以静止对我们来说有非常大的利益。我们今天在座的很多小朋友,希望你们要有这样的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原来最珍贵的,叫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往这边一坐,价值就这么高,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你想想看恒沙七宝塔,我们慧日寺这个宝塔叫你造,你大概也造不起啊。就算你造七宝塔好了,你造了很多,一座、十座、百千万亿座,但是还是比不上恒河沙座呢。不要说恒河沙座了,就说慈溪好了,慈溪那条溪的沙你数也数不完,我们长江那个沙也数不完,我们东海边上的沙就数不完,恒河沙比这些还多,那么多沙数的七宝塔,还不如在这里一须臾静下来,静下来一须臾的功德超过那个。因为什么?一个是无为法,一个是有为法。一个是回归我们心灵本源,一个是追着影子走,跟着枝叶走。

  静心是我们的根本,静心里面才显发出我们的佛性。你跟着外在的影子,跟着外面的物质走,恰恰是迷失自我的本性,你看这差多少。一个是迷失,业障多多,一个是回归,功德大大,这个就不一样,念阿弥陀佛也是念。我们师父常常教导我说阿弥陀佛即是不生不灭法。那我们打坐就是要去领悟那不生不灭法,然后皈依,所以我们打坐之前要念阿弥陀佛。

  口号要喊得响响的,口号喊得响,心里越来越清楚我这口号是什么意思,我身体力行怎么去实践,然后坐下来开始可以皈依了。前面是喊口号,我要皈依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要皈依阿弥陀佛。然后把身心都收起来,就是把我们整个身心投入到无量光无量寿里去。

  佛教的“消极”—不给我执加油

  因为我们口里念的无量光无量寿,你要皈依,恰恰你要把身心全部要没有踪迹,你有我执就进不了无量光无量寿。但是在禅定当中可以破我执,禅定当中可以让我变得弱小。同时在禅定当中知道什么是我执,这个我执有时比天地还大。那个强大的我的执着,很奇怪的哦,你要降服我执的时候你才发现原来我执这么厉害啊,洪水猛兽一般,原来这个娑婆世界所有罪业都跟我有关系,就是因为我执太厉害了。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耐心地去做这个工作,不修行不知道这个我执有多那个,修了你就知道这个我执很厉害的。

\

  但是呢,就犹如我们发出的声音一样是生灭的,这个我执它也是生灭的,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我执的生灭法给它釜底抽薪,我们要依靠着三宝的力量,这个我执再怎么变化,不要给它加油,总有跑完的一天的。从这个角度上佛教是有消极,为什么消极,祂把这个我啊,不给它加油的,不让它起贪嗔痴的,以寂灭为乐。祂的价值取向是以寂灭为乐,以无为为贵,三门以清净为庄严,以无事为兴盛,佛教的价值取向是这样子的。所以别人表面上看好像佛教消极,实际上佛教是摸索生命掌握生命,真正做生命主人的,是调服心辕,调御我们的意马,调御心猿意马的,否则天马行空那还了得了,没救了。

  所以反过来说我们学佛来调服它,让它慢慢有规矩。诸佛菩萨也是生命,是被净化之后的生命,那是有方有圆的。我们现在没净化,我们对生命还不了解,对生命的学习认识修行都是一大课题,这是高级生命的标志,这是要转凡成圣追求的事情。我们的生命就是所谓的肤浅,它只看到表面的东西,我们要更深的,要通过打坐啊定性啊,了解到万事万物的本质,就越来越接近真理。那个作为我们的生命,那叫智慧的生命,那就是理智的。一个理智的人就会看到真相,做正确的事,练习心,这是最主要的。

  我们以前讲嘛,画鸡蛋一样的,他其实不是为了画鸡蛋,只是通过画鸡蛋来练心嘛。过去你们读书,看过学射箭,学射箭看那根线要看三年,弓也没有箭也没有,竖一根线,一个蜘蛛的丝让他看三年,这就是锻炼心。一个人能收住自己心才能叫人才,没有收住那就不行,至少你这生命都成不了型嘛,不能成型。

  训练定力,经典上告诉我们,不要说是修出世间,修成道,就是连世间的事情,你要想成就都要有定力,定是通世间和出世间的。如果没有定,什么你都做不成,一事无成。一个没定力的人,什么事都成不了,不要说修行了,在世间想做个成功者都做不了,有定才会产生智慧。智慧有小智慧和大智慧,世间的那个法叫小智慧,出世间的叫大智慧。世间的事情再惊心动魄最后都是过眼云烟,出世间的哪怕再轻描淡写都是永恒的。

  但是世间人只看表面的东西,他不去注意那个很简单的,其实越简单的越永恒。哪怕别人讲话,别人发出声音也不被他动,还是皈依在那个静里面,这是很伟大的,这将是永恒的,其他所有的动都是生灭的,都会过去。有人动,发出声音,你听到了,有人讲话,你听到了,有人敲锣打鼓你听到了,但是它都会过去的。

  但是人间一般性人他不懂这个,他不知道守住那个清净,他就是东张西望,哦,这里,哦,那个了。他跟过去了,最好自己也参与进去,那自己也变生灭了。我们不要把生命投资投错了,你投资投错了,糟糕了,自己冤枉生死,生灭。保持住自己的纯,保持住自己的忠厚、敦实,这是一种理智的行为,这很重要的,人生一辈子成功还是失败就是这个。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