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万有,森罗万象,世出世间一切法,千差万别,形形色色,我们要用甚么方法去判断这法是有,那法是没有呢?据古来大德告诉我们,判断法的有无,要用五种方法,佛经上叫做五量: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圣教量,四是譬喻量,五是神通量。现在分别说明如下──
甚么叫做现量?「量」是度量,例如:轻重要用秤量,长短要用尺量,好歹要用心量,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现」有三种:一是现在,简别不是过去和未来;二是现有,简别不是此刻未有的人物;三是现露,简别不是现在虽有,而隐藏在里面看不见的东西。要具足现在、现有,和现露这三个条件,而不用意识思索能够直觉亲证到这境界,才可以叫做真现量。在佛学上说: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那是直觉,以及定中缘境,正智契真如,第八识所缘的境界这都叫做现量。
甚么叫做比量?「比」是比较,真正的比量,要有宗旨、因由,和事例。这宗因喻,叫做三支比量。例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看见有生的人物,就知道将来一定会破坏,听到隔壁有说话的音声,就知道里面有人,这都是用比量的方法来判断的。
甚么叫做圣教量?「圣」是圣人,「教」是教法,就是因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例如:佛经上所说的人物,我们虽然没有亲眼看见,然而有圣人的言教,可以证明,圣人是不会骗人的;好像中国古时周公、孔子所说过的话,留下来的文教,是可以相信的,这就叫做圣言量或圣教量。
甚么叫做譬喻量?例如:地是怎样的形状,我们是不知道的,科学家告诉我们,好像球一样,中国的版图,好像是一片海棠叶,这就是叫做譬喻量。
甚么叫做神通量?如果肉眼看不见遥远的地方,有人能看得见,那就是用的天眼通;过去的事有人能知道,那就是用的宿命通;别人动了甚么心念,有人能知道,那就是用的他心通。除了有神通的人之外,其余的人是没有办法的,这就叫做神通量。
例如:你怎样知道有一位慈航法师?是因为你亲眼看见过他,并且听过了他的讲经,所以才知道,这是属于现量。请问:慈航法师有父母吗?当然有父母。你没有亲眼看见过他的父母,你怎样知道他有父母?因为大家都有父母,所以知道他也有父母,这是属于比量。慈航法师将来死了之后,到甚么地方去?到极乐世界去。为甚么知道有一个极乐世界?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所说的,这是属于圣教量。为甚么你会知道慈航法师死了之后到极乐世界去?这好像恶人受苦报,善人得善报,是一样的道理,这是属于譬喻量。
释迦牟尼佛,为甚么又会知道有极乐世界?因为他有天眼通。我们为甚么看不见?因为我们没有天眼通!一般人总以为佛经上所说的:地狱、饿鬼、修罗、天、人、罗汉、菩萨、佛,以及轮回都没有!如果反问他们所持的是甚么理由?他们很简单的答覆三个字──看不见。然而再问他们「看不见」的都是没有吗?他们一定会答:是的。那么,我的父母,你的祖宗,从前的周公孔子,近代的国父,以及火星中有人,北极的地方还有冰雪,你都是没有看见,你可以一概抹煞都是没有吗?你自己也会觉得可笑!反过来说:「看得见」的,都是有吗?是的。那么,镜中的像,水中的月,病眼所见的空花,梦中所见的人物,都是实在有的吗?明理的人,当然也会一笑!可见判断一切事物,除了现量亲见之外,还要用比量、圣教量、譬喻量、神通量来帮助,不然的话,会惹出许多无谓的诤论!这里,我来说一个故事给诸位听:
从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守财奴,名字叫做卢志,他的财产虽然很多,然而却非常的吝啬,不但家里的妻妾子女都得不到他的受用,连他自己也好像穷措大一样,真是十足的一个守财奴。有一天不知道甚么兴趣来了,买了四文酒,两文豆腐干,一文花生米,一文酱油,他想想如果拿回家去,岂不是妻妾儿女来沾光!又怕碰见朋友,那可不是好玩,于是乎跑到一个野外的树林中,一个人在那儿大嚼特嚼,并且自己赞叹自己说:就是皇帝老子过年,恐怕也没有我这样的美食。
然而,好事多磨,乐极生悲,不知道甚么地方跑来了一个魔术家,摇身一变,变成同他一模一样,跑到他家里去,看门的人以为主人回来了,赶快开门,请主人进内。这魔术家对守门的人说,你代我守门,非常的忠实,本应当厚待你,然而有一个魔鬼跟著我,所以弄得我很悭吝,待你们太刻薄,真觉得抱歉!今天这魔鬼到山上去了,所以我赶快的跑回来,现在我来开仓库,你要甚么,任你去取。但是魔鬼不久又要回来,你切切不可开门,他会说著许多谎话,说他是你的主人,你可再不要上他的当。守门的人,今天一旦得到了许多财物,当然唯唯听命,并且聚集了许多棍棒来挡驾。
这魔术家又跑到后面和他的妻妾儿女仆人说:从前所以对待你们刻薄,都是因为那个魔鬼的关系,现在可以大开库藏,你们自己欢喜甚么东西就各自去取吧!于是任由仓库里面所有的金银财宝统统给拿光了!这魔术家并且告诉他家里所有的人:那魔鬼如果再回来,你们各各拿一条棍子把他打走,免得他再进来使你们穷苦。话还没有说完,听见守门的人大叫起来:魔鬼回来了!魔鬼回来了!里面的人,不由分说,你拿一条棍,我拿一条棍,往外就打,这主人被弄得莫名其妙的大叫:我是你们的主人啊!我是你们的主人啊!你们为甚么背叛起来打主人呢?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你是魔鬼!你是魔鬼!你那里是我们的主人呢?我们的主人是在后面,你如果再不走,我们一个人一下,就把你打死在这门口。弄得他没有法子,只好去告诉他平日来往的朋友,说他家里造反,弄得他不敢回家!朋友也觉得奇怪,看到他可怜的样子,于是带他回家,然而,一到了他家的门口,那个守门的人,老早就打招呼说:先生来了,我们的主人在后面,主人有命,这魔鬼是不能让他进去的。于是这朋友也觉得奇怪,只好一人跑进去看看再说。谁知道里面的魔术家,老早就来打招呼:朋友!久违了,好久没有见面,近来很好吗?并且很抱歉的说:我家虽然不是很富足,然而总算是一个小康之家,碗食有饭,因为有了外面那个魔鬼在身,所以弄得我待朋友太疏慢!我立刻叫里面把酒肉摆出,今天我们要畅饮畅谈。这朋友看他的音声态度和从前那个朋友无二无别。他家里的人都说外面那个是魔鬼,真也没有办法看出谁真谁假,只好唯唯而退。
这朋友无计可施,只好带他去见国王,告诉他家发生的这件奇事。国王即刻派人把他一家人都找来问,家人都说:这才是我家的主人,那个是十足的魔鬼。国王问他的夫人:你的丈夫身上有甚么暗痣,夫人说:左边大腿上有一个大黑痣。经过检验后,结果,两人都一模一样。又问:你丈夫平日所交给你的宝物是什么?夫人未答。于是叫二人各写一纸,打开看也是一样。这把国王倒弄得无法判断。像这种双包案,你有甚么方法来判断呢?所谓现量比量等都失了功用。只好用神通量啊!于是国王把这一批人,带去见佛。佛说:憍尸迦!(是玉皇的名字)你为什么要捉弄他呢?玉皇说:因为他太悭吝,所以教训教训他,使他以后再不敢这样。佛也和那个守财奴说法,令他心开意解:舍财好施,救济贫穷,是可以得大福。国王和那个朋友,以及卢志长者一家人,都各各受佛的教化,作礼而回。我们听过了这个故事之后,敢再说「看不见」的东西,都是没有吗?所以有智慧的人,一定是见多识广,博学多闻,决不会说看得见的东西一定是有;看不见的东西一定是无的话。
我常见许多人一开口就说:有历史可考据的才靠得住,如果没有历史的是难以置信!其实这话也是模棱两可。试问:凡是有历史的都是可靠吗?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不知道竟究是生了三天三夜?还是七日七夜?究竟是在房间里生的,还是在大厅中间生的?我的母亲究竟是我七岁的时候死的,还是在我十三岁的时候才死?我出家是十七岁?还是十八岁?是宣统二年,还是民国元年?如果真要我写两回自传,我一定会有两种不同的写法。自己为自己写自传,都会有这种出入,何况代别人记历史,一点都不会讹错,我是不会相信的。如果不相信我这话,我可举一件历史来证明,请问:佛的纪元,今年究竟是第几年?你就会哑然失笑,只好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罢了。教主本人的诞日,都给人人弄得不一致,何况不是此界的人,怎样可以把他的族姓、家世、学历,事历,一一照样登录,那真是痴人说梦!
你真一定要说,没有历史是不可靠的话,那我不必要你交十代、二十代、三十代以前的历史;只要你交三代的历史就够了。你若交不出三代的历史,我就可以说你一定是没有父母,祖父祖母,和曾祖父曾祖母。你如果争辩,一定说有的话,为甚么你没有三代的历史呢?不但你的三代是靠不住,就是再过一百年之后,连你这个人也就靠不住了,甚么原因呢?因为没有历史来做参考啊。不见得人人都会像自己一样,恐怕后人来抹煞了你,先把自己的历史,一一登记起来,预备给后人来作参考,我以为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天字第一号的傻瓜。中国的历史,只从五帝写起,已经是不完全,何况三皇,又何况三皇以前?试问:上古结绳的时代,你怎样把他的历史一一结下来?你忘记了文房四宝,是始自何时?何况世界之大,人类之多,一一都要以历史为中心,那真是痴人说梦,我以为不必。
说话靠不住的,有两种人:一是无知,一是虚伪。因为是无知,所以说的话,一定是靠不住;因为是虚伪,本来是不知,为了求名求利的原故,所以不知以为知,才变成了虚伪!佛是三觉圆满,破除了无知,万德具足;灭除了虚伪,连本有的转轮圣王都不要做,还有甚么比转轮圣王的名利更好的吗?当然没有。所以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经典,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果你不信佛,当然是无话可谈!设若是彻头彻尾信佛,没有丝毫的怀疑,那第三篇的经据,是可以实证。
印度话,本来叫做菩提萨埵,因为我们中国人,向来的称呼,都是欢喜简单,所以简称菩萨,约他的意义,译成中国的话,叫做觉有情。觉是觉悟,有情就是众生。这有三种说法:一是对菩萨自己说的,因为菩萨也是有情之一,不过他不同一般普通迷昧的有情一样,他是觉悟了的有情。试问:他究竟觉悟了甚么东西?他觉悟了这个我,是假的,是空的,是无常的,是不净的,是苦的,是罪孽的。怎样知道是假的呢?因为这个身体的我,是四样凑成的。试问:身上没有了暖气,还能叫做我?没有了呼吸,还能叫做我?身上血脉不流通,还能叫做我吗?所以,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假名为身;四大分散,何处有我?凡夫迷昧不知,执为实我,所以叫做迷;菩萨觉悟是假我,所以叫做觉。既然知道了是假,最后,当然是空,不说可知。试观:这假的身体,究竟有多少年?岂不是不长久吗?从头至足,从内至外,自己身上的东西,都觉得臭秽不净,何况他人的呢?而众生颠倒,还以为可爱,所以叫做迷。这个人身,从生至死,就在大苦海中,这是谁也知道。因为贪嗔痴,而造杀盗淫妄的孽,所以此身,是罪孽的。菩萨不但知道了身体是假的,就是宇宙万有,大至世界,小至微尘,那一样不是缘生性空,那里有甚么实体?而迷昧的凡夫,就是在事事物物上执为实有、起惑、造业、受苦、流浪、生死,所以叫做迷。而菩萨不但自己是已经觉悟了,并且以斯道觉斯民,将自己觉悟了的道理,去宣传教化人民,使人人同菩萨一样的觉悟。这有情又是指的其他一切众生,所以第二种意义,叫做觉他的有情。因为:菩萨要度众生,所以不得不希望成佛;而希望成佛也不是为自己,是为度众生。所以菩萨是上求大觉──成佛,下化有情──众生,这是菩萨第三种的意义。一般门外汉,菩萨的意义都没有弄清楚,他把偶像就当做菩萨,其实偶像中,固然有菩萨像,也有比菩萨更高的佛像,还有不如菩萨的罗汉像、天像、神像、鬼像,乃至牛头马面像,如果都叫做菩萨,那真是岂有此理!要知道菩萨这两个字,是一种称呼,通俗容易知道的,把他当做圣人贤人,已经是降低了他的位子,何况叫他是偶像,那更是亵渎菩萨了。要知道:学成功了的称他是佛,未成功的称他是菩萨,这不过是先生和学生的异名罢了。
观音,有的时候,叫做观世音;有的时候,叫做观自在;其实是一人。观音的意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依楞严经的解释:这位菩萨最初修行的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反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又叫做声性,因为一切众生,向外分别音声,就有毁誉的境界,因此起贪嗔之惑,造淫杀盗之业,而受轮回的苦报。菩萨既不向外闻声,而反闻闻性,性中既没有毁誉的境界,就不起贪嗔之惑;既不起惑,即不造业,当然也就不受苦报。这是约菩萨在因中自己修行而说的。二是依法华经的解释,这「世音」二字,是指世间一切众生的音声,或求菩萨救他的苦,或求菩萨赐他的乐,菩萨只要是听到了他们的音声,一定会帮他们的忙,而各得满愿了。这是约菩萨利人方面说。这两种说法,你读了经论,就自然会知道的。至于「观自在」的名义,是出在心经上的。意思就是说:这位菩萨无论是自利利人,都是能够得大自在,所以叫做观自在。
菩萨有灵感这一句话,有一部分人因为求福而信仰;有一部分人因为亲得菩萨的救护而信仰。有些自命有科学头脑的新人物,以为说到菩萨有灵感是迷信,是不合科学时代的精神!其实菩萨有灵感,是很普通的事,并没有甚么稀奇!凡是有救人救世心肠的人,要具足两个条件:一是本领,二是仁慈。有本领没有仁慈,固然不能救人,就是有仁慈而没有本领,也是不能救人。例加:一人堕水,两人观之:有本领的能下水,而没有仁慈,对于水中人,以为与我无干,何必多事。而有仁慈心的人,在旁边看见此人堕水,人溺如己溺,忧心如焚,然而缺少了下水的本领,在岸上干著急,也是无济于事。另外有一个人,有仁慈心,又有下水的本领,他不假思索,就跳下水去,把溺在水里面的人,背上岸来了。我说这个比喻,连小孩子都懂,而自命科学的新人物,又有甚么难解呢?难道可以说:你没有仁慈心,就说一切人都没有仁慈心吗?你没有游泳的本领,就说一切人都没有游泳的本领吗?这种武断,合乎新的逻辑吗?世间上有许多侠义的人,都能做出救人救世的事业,何况一位专以救人济世为职务的人,一身都具备了神通妙用,而没有灵感,反而不如一个侠义的人吗?所以说菩萨有灵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菩萨为甚么有求必应呢?这也是很容易知道的事。你看世间上的孝子,亲眼看见自己的父母掉下水去,有不去救的吗?再看世间上的慈母,亲眼看见自己的儿女,被火所烧,而不去救吗?这是颠扑不破的铁证,何况菩萨等视一切众生,都同自己的父母儿女一样,而见死不救,连凡夫都不如,怎样可称名副其实的菩萨?
你一定又会问:菩萨既然又有仁慈,又有本领,为甚么世间有许多遭苦难的人,而不蒙菩萨去救护,这又是甚么原因呢?这有两种原因:一如游子,父母虽然有救护之心,而游子远离他方;父母虽有救护之心,然游子违背,父母无奈其何。一如病者,医生虽有医病之责,而病者不信,故良医亦无可奈何。必须父母有救护儿女之心,而儿女又不可离父母太远,一呼一应,感应道交,自有出苦得乐之日。良医又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而病者亦信赖良医,依病施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有何难事?上二喻,其实还是方便之谈,而真实的原理:菩萨如明月,众生如水面,水若澄清,水不必求月,月亦不必应水,水清月现,自然之理!若水中沙土混浊,水虽求月降,而月亦映水面,然月影终不能现,是水之咎,非月之过也。所以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明乎此理,一切疑团,自然打破,豁然大悟。只要水清,而月常现;众生心垢若除,菩萨时时在前,说甚么感应皆是多余之事。
甚么是观音?慈悲就是观音,他能慈悲,当然他就是观音;如果你能同他一样的慈悲,你也可以叫做观音。所以说:「家家观世音,人人观世音,欲免三灾苦,观音不离心」。即此意也。愿人人以菩萨之心为己心,以菩萨之愿为己愿,以菩萨之行为己行,则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皆成菩萨,功圆果满,成佛无疑!这就是佛教所说之真义,希望诸君对观音的认识在自心。
说到菩萨的位次,要分为两种:一是因地的菩萨,一是果地的菩萨。因地菩萨的次第,从最初发菩提心起:相信自己有佛性,有成佛的可能性;于是发大心,立大志,起大行,所谓:行菩萨道,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觉,要经过这五十五位阶段,三大阿僧祇劫,功行圆满,才可成佛。这叫做因地的菩萨,好像弥勒菩萨、地藏菩萨,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因地菩萨,最后才来成佛。
至于果地的菩萨,他是已经成过了佛的人,因为还要度生,所以再来做菩萨。佛教有一句术语,这叫做倒驾慈航,这好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他们是已经成过佛好久,再来现菩萨身,广度众生,这就是悲愿无尽。而观音菩萨,谁都知道,他过去是一位「正法明如来」,可见观音菩萨是一位果地菩萨了。
有人问:观音菩萨究竟是男身?是女身?这只要读了后面经据上的普门品,他是三十二应,普门示现,怎样可以说他一定是甚么身呢?至于观音得道,妙庄王的第三女,妙善公主,火烧白莲寺,那是和三国志、红楼梦、西游记一样的小说,是不可凭信的,最好是读后面的经据。
我常常有这样一个感想:一个有大志愿的人,他才肯努力:一方面培植自己的学问,一方面广作利益群众的事业,这是很明显的一种事证。假定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他只要三餐一饱,到了晚上双脚一伸,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人生观,这种人只是庸庸碌碌,虚生浪死,空过一生。所谓:生如行尸走肉,死与腐草同朽,连他自己应当做的事,他都不肯去做,何况他人之事,更与他不相干!所以叫他是凡夫,也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我从前有一次演讲,有过这样一个连环的问答:为甚么要度众生?因为要想成佛。为甚么又要成佛?是因为要度众生。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为甚么肯辛辛苦苦,牺牲自己,因为他有最高的目的。然而达到了最高的目的,是为自己个人享福吗?不是,是因为要为人群谋福利;这可拿一般人到外国留学,得到博士头衔回来,为国家服务,是一样的道理。这种说法,不过令一般人容易知道而方便说的。
其实菩萨的度生,是没有条件的:他先明了大乘的教理,虽然是终日度生,而又不见得有一个众生可度;虽然是没有一个众生可度,而又不妨终日去度众生,所谓:「修习空花梵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菩萨的弘愿者,就是这样。
我们现在对于观音菩萨得名的原理,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概念,然而理论要付之于事实来证明,所谓:言行相符,行解相应,方堪起人信仰。假使但有虚言,而无实义,则反足使人疑谤。故欲奉行观音教义,必须实践其行愿,将菩萨之行愿,为自己之行愿。菩萨之愿为度生,菩萨之行为利众,而「众生」这个名词,其义甚广,概括一切,亲则父母子女,疏则怨敌仇人;近则对于国家,远则十方世界,乃至一切众生,无不是菩萨所缘之境,尤宜以「亲亲」「仁民」「爱物」为次第。则对父母应尽孝顺(长辈皆包括其内),对儿女宜尽教养(幼辈亦摄其内),对夫妻兄弟姊妹应互相爱护(平辈皆摄其内)。果能先从亲亲做起,则家庭就成了观音化。由此于乡党邻里,朋友亲族,一视同仁,互相爱顾,对国家尽忠,对民族尽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破除私我,时时以群众利益为前提,将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一肩荷担,当仁不让,见贤思齐,果能如此,则全国都成观音化。由此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则平天下之愿望,犹如反掌。进而爱惜物命,戒杀放生,纵遇冤仇,亦应以德去感化。古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即此之谓也。人人悟观音之理,行观音之事,所谓灵感者,谁能超乎此?岂自私自利,事事为自己个人打算者所能比拟?望诸君实践观音菩萨之行。
「知是匪艰,行之维艰」,这是传说对武丁所说的话;中国国弱的原因,受这句话的影响很大。国父孙先生洞见国人心理的病根,所以高倡「知难行易」的伟论,深恐国人愚昧不信,又以十事证明其说。于是国人的心理,统统改变过来,而收打倒军阀,建立三民主义国家的功效。这种伟大的力量,诚属不可思议。佛教徒向来斤斤与外人相诤菩萨有无灵感,我以为大可不必。因为这样的诤论,虽舌烂唇焦也无补于事实。果能明了上面所讲的原理,菩萨有无灵感是在人人的本心,是见人人的行事。因此,我主张组织「观音救世会」,凡志同道合者,都可加入,不在经济之有无,而在亲亲、仁民、忠国、爱物为职志,由小而大,由少而多,由一人以至多人,由一家以至合族,由一国以至各国,凡秉观音菩萨救世之大愿者,盍兴乎来!
为什么要食素、戒杀、放生?
一、佛经上说:吾人未了脱生死以前,大家都在三界中流转,这样,互为父母兄弟夫妻子女眷属,这一定是免不了的。你若是食肉,岂不是吃父母眷属的肉?若是杀生,岂不是杀害父母眷属的生命?如果有宿命通的人,当然是不肯食父母眷属之肉,而杀害父母眷属之命的。
二、佛经上又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将来都有成佛的可能。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你若是食肉而杀生,岂不是食未来诸佛之肉,而杀未来诸佛之命?
三、佛经上又说:既然是三界轮回,当然不是一死永灭,成为断见;也不是做人的,永远是做人;做畜的,永远是做畜,成为常见;而是以善恶为枢纽,做人的作了恶,而堕落去做畜生,做畜生的罪受满了,又出来为人。这样,你今生食他、杀他,而来生他又来食你、杀你,楞严经中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就是这个道理。
四、试问:当我们要杀害生命的时候,它们是甘心愿意吗?试看:当杀猪的时候,那种叫声!当杀鸡的时候,那种挣扎!当杀牛的时候,那种流泪!如果它们是甘心愿意的话,怎样会那么悲惨?只不过没有法子奈何你罢了!这样,含冤在心,它们一遇到了机会,就不客气要向你来讨命。试想想看,为什么不到几十年或几百年,就会又有一次大战,其中必有原因,所谓「冤冤相报」,从前古德常言: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又说:欲免世间刀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这话是佛说的,信不信,当然是由你。
五、戒杀一事,不但是佛教为然,即儒家亦有之:「上天有好生之德」,「人人爱命,物物贪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孰能一之?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这些话,都是仁者之心的流露。可见圣贤之言如出一辙。
六、久旱无雨,或久雨不停,政府必宣示「禁屠」,其用意亦是以天心好生,禁屠以顺天意。明知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人之习惯为自己的口腹,不察其非,事过之后,又依然故我,诚颠倒之甚!。
七、芦沟桥事变之后,国府林主席等,提倡每年七七断屠一天,以资纪念,亦有感伤生命之意义存乎中。
八、每见病者就医,医生多嘱其戒口,其意义亦以为肉类多不适宜于病体。
九、欧美人士,多提倡素食,以为卫生,今人不察,以为素食无营养料,殊不知铁质、糖质、淀粉质、蛋白质以及各种维他命,多出于豆类、菜类、果类,此稍有科学常识者,无不皆知。
十、常见愚人之说:畜类系上帝创造为吾人所食,而吾人不食者,不但辜负上帝的盛意,而畜类亦日见增多,岂不是反使食人?殊不知畜类既为上帝创造,那么,虎狼亦系畜类之一,人何不敢曰食虎狼?可见欺善怕恶之心,流露于言表!又说人类亦系上帝创造,岂不是上帝把人类供给虎狼毒蛇蚊虫等所食吗?猫犬等畜类,食之者甚少,为何未见增多?而猪羊鸡鸭,人若不食,岂有长命千万年之理?故如上所说,皆是虚言。
十一、常听人说:无荤入口,吞饭难下!殊不知,一方面固系习惯,一方面亦是金钱作怪!假定穷途落魄,三餐不继,不但无荤菜可以吃饭,盐水亦可以吞饭三碗。此可由事实证明:军队出战时多有此景况,一遇敌人三五天不得饮食,此是常事。
十二、更有一种无理之谈:不食猪羊鸡鸭,日生繁殖,汽车不能通行;不食鱼虾,轮船不能开驶。此皆不了解生命有限,自生自灭,岂有千万年不死之物?此与第十条同。
十三、学佛者,以佛心为己心,应以慈悲为宗旨,拔众生苦,与众生乐尚不暇,岂可更加害于众生之苦痛?当非仁者所忍为。
十四、常见世人婚丧等事,大杀牲物,以待宾客,细思之,真是愚蠢!自己夫妻愿百年偕老,而杀害其他生命,岂非颠倒!生子而求长寿,杀害其他生命,这是缘木求鱼;父母生日欲求长寿,杀害生命,父母死丧,亦杀害生命;欲报亲恩,反加其罪!尤以文武圣人大祭之日,而大杀特杀,此岂圣人之本心?实后人以讹传讹。佛经、儒典、卫生等所训,均应以食素、戒杀、放生为本职,以佐观音慈悲之普渡。伏愿世人,以菩萨之心肠,行戒杀之事业。吾以为国家平安,人民康乐,实居于此。斯则吾之所谓灵感,尚希高明者印之。
释迦牟尼佛,是千百亿化身,来教化众生。观世音菩萨,是三十二应,来教化众生。我们这个世界,是以文字为身,以文字来说法,假定你能够印送此书一千本,你就度了一千个人,你能印送一万本,你就度了一万个人。你度的人有多少,要看你所印送的书有多少而定。其实一本书不止一人看,一人读,可以展转读诵,展转翻印,展转流通。我编这本书,我自己以为是很理想。如果是知识界的人,可以先看理论,把向来所怀疑的地方,可以一扫干净。至于欢喜讲故事的人,可以常常讲菩萨的灵感给人家听,因为是用语体文写的,文字很浅显,只要是读了几年书的人,就可以照本宣科念给人家听,一方面当做故事讲,引起听讲人的兴趣。尤其是一般小朋友爱听,就当小学教科书也可以,这也是佛化教育之一助。人是有灵性的,你若肯常常讲给他们听,久而久之就会家喻户晓,而展转劝化,这就是菩萨的化身。
至于经据,那是再好没有了,试看,穷乡僻壤的地方,怎样可以得到一部佛经?我这一次加入这许多佛经,都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的,一定是可信的,一般已经信了佛的人,可以作为每日诵念的功课,这也是菩萨在同我们说法。最后一种经据─「地波罗密品」,是学佛的人一个修课。
菩萨之感应事迹
一、救焚
一、民国十一年的时候,日本地震,中国佛教普济日灾会的代表,包承志、杨叔吉等……去日本吊慰,所得的报告,他们说:日本这一次死亡的人数,约在三千多万,骸骨堆起来好像山一样高。就拿东京「浅草区」一个地方来说,差不多成了焦土!浅草区有一个公园,里面的池水,都被烧干!公园里有一座观音堂,是日本旧式的老屋,共计三间。灾民们被火四面包围起来,没有地方可逃,一个一个只好往这公园里跑,聚集起来的有三万多人,见景生情,这时看见观音堂,岂有不念圣号的?日本向来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家,所以堂内堂外乃至屋顶,大家不约而同的,异口同音,高声念起南无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起来,哀求菩萨救苦救难。此时灾民的心境比平日更加诚敬,奇怪的是,不但灾民没有一个受伤,连那三间老屋,到今天还是照样子的保存,作为圣迹的纪念。凡到日本去的人,没有一个不去参观那个公园。可见观音菩萨慈悲,是无苦不救的。(印光老法师信札)
二、满清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做蔡思襄,他是做运粮官的人,他的公馆,是向老百姓租的民房,四面都没有围墙,与民房是相邻的。有一次邻人忽然失火,各家拼命抢救财物,而这位蔡老爷却安住不动!许多佣人公仆,劝他出走,他也不理。说也奇怪,火烧到东家,忽然跳过西家,左右四面的屋都烧光了,而中间孤孤独独存他一家。许多人去探问究竟,他答:我只会念大悲咒。有人说:万一神咒没有灵,岂不是连性命也将不保吗?蔡说:吾家历代都是持诵大悲咒,屡得灵验,得脱刀兵水火种种的灾难,是不可胜数的!就是我自己也念了一二十年,凡遇到急难的时候,都是感而遂通的。在乾隆年间的时候,住在北平的一个地方,有一次南边的邻舍也是失火,又遇到是南风,很快的火势就到了我的房子边,当然,搬东西固然是来不及,只好照老样子念大悲咒,不到一遍,很奇怪的,风又回头,吾家独存无恙,所以我深信菩萨是慈悲至极!设若我自己信不恳切,怎样可以做这冒险牺牲的事情?所以只要我们自己忏除前愆,力行善事,每日早晚虔诵几遍大悲咒,那是无求不感应的。(信心录)
三、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姓汪的人,他住在江苏昆山一个地方,他吃了三年观音斋,圆满了,要去朝南海普陀山进香,在正月初一元旦这一天上船,忽然家里人来说:邻人失火,将及己店,叫他赶快回去救火。他说:我积诚三年,方朝菩萨,怎样可因一火而改了我的志愿?纵然烧完了我的房子,我也不会回去。于是,照样开船扬帆而去。进香毕回昆山,见四面店屋都成了焦土,唯有他这一间店独存于此。正所谓:诚心可格天心是也。(现果随录)
二、救溺
一、清朝康熙二年,有渔船泊在小孤山的下面,打鱼的人,睡到半夜的时候,听到山神告诉许多小鬼说:明天有盐船在这里经过,你们把它没收。到了第二天早上,果然有盐船扬帆而来,风浪极大,差不多要将船翻了。不多时,这盐船又平安去了。到了晚上,打鱼的人,又听到山神责罚小鬼为甚么违背命令,而不去没收?小鬼答曰:往收的时候,看见有观音菩萨在船尾,所以不敢近前。第二天早上,打鱼的人,去问那条盐船,才知道把舵的人是一位持观音斋的妇人,足见观音菩萨的威力是如何广大灵感!(出万善先资)
二、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做岑景仁的,他在少年的时候,常常诵观音菩萨普门品。有一次到苏州去,船翻了掉在水里,忽然听到有人说话:能诵普门品的人,应当免水难!如是者三,这人就浮到水面上来了,没有多久,就到了岸上。(法华感通)
三、明代有一位曹行童,在万历庚戌年间,跟一位老和尚朝普陀山,这行童默祷观音大士,愿舍身供养。回来的时候,经过莲华洋,他合起掌来,向海里一跳,船上的人想捞救也来不及,经过了三个多月,这行童又回来了。老和尚问他的所以然。他说:下海的当儿,看见一个好像是外国和尚的样子,穿的是黄色的袈裟,用船来载我到舟山,到一个打鱼的家里去。后来这外国和尚也不知道到甚么地方去了。(狯园笔记)
三、脱险
一、玄奘法师去印度的时候,经过八百里的流沙河,可说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只是妖魅举火的光明,同天上的星光一样多。法师毫不畏惧,经过了五日五夜都没有一点水饮,连马也渴得不能走了!法师倒卧在沙中,默祷观音菩萨,祝曰:玄奘这一次去印度,完全是求无上正法而来,菩萨向来是慈念众生,救苦为务,怎样不知道我的苦呢?说过了之后,到了半夜,忽然间有凉风触身,好像在冷水里面沐过了浴一样。不但身得清凉,连眼睛也变得明朗了,马也站起来能走了,正在往前的当儿,马儿却乱走了岔路,看见有许多青草,又有池水清甜,下马就饮,重保身命,继续前进。试想:沙地遇水草,当然不是本有,乃观音菩萨所变化,不言可知。(唐三藏传)
二、贵州修文县,有一个白水洞,是出产水银的地方,采水银的工人,有一千多人,而住在石岩下的居民,有几百家。离水银洞有一两里路远近,有一条小溪,忽然间不知何处来了一个美妇,在溪旁沐浴,这当然是一个奇事!所以住在这岩下的居民,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无论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的去观看这美妇。谁知刚到了溪边,后面的石岩,山崩石裂的一起倒了下来,把许多房子压垮。再看看那个美妇,却已不见踪影了。这不是菩萨来救难,是甚么人呢?(异谈可信录)
三、宋朝的时候,有人入山取铜矿,掘的洞,也不知道有多深?差不多里面的山,快要压倒下来了。有一天有一个女人,提了一个竹篮,盛了一条大金鲤鱼,非常的好看,尤其是这女人,好像天女下凡一样,大家都非常好奇,从深洞里抢出来看。谁知道刚一到洞外,里面的山石,一起压了下来!再看那卖鱼的女人,不知道到那里去了。后来才知道是菩萨来救难。(广信府志)
四、免杀
一、从前上虞有一个行船做米商的人,他很虔诚信仰观世音菩萨。他随身带了一尊木刻的小观音像,在船上供养礼敬,若是上了岸,就请回家供养。有一天将要天亮的时候,梦见观音菩萨告诉他说:「逢桥莫停舟,逢油须抹头;斗榖三升米,青蝇聚笔头」。菩萨对他说了这四句话之后,并且叫他不要忘记,速速开船。因为他向来是一位信仰观音的人,所以一醒来,即刻就命船夫开船。走了不久,忽然风雨大作,远见一座大石桥,船夫正准备在桥下躲雨,谁知这主人大叫大喊:「逢桥莫停舟,逢桥莫停舟……」船夫们弄得莫名其妙,只好猛力一撑,冲过桥去,谁知后面同山崩一样,那座石桥完全倒下来了。这时大家又惊又喜!请问主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主人告诉他们,是观音菩萨对他说的──逢桥莫停舟偈颂,并叫船夫大家都要礼敬菩萨报救命之恩。
不久到了家,就照常把那小菩萨像,请回家里供养,这回当然是更加恭敬『『烧香、点烛、供水、加油、点灯……正在七手八脚的当儿,一不留心,把油盏倒在地下了。他一边念「逢油须抹头,逢油须抹头……」把油抹在头上,礼敬毕,至晚入睡。天明起床,见妻头被人所杀,血染衾被。他甚感诧异,而岳家父兄,向因婿外出为商,必有另娶,故讼官诬婿所杀。而官吏诘问,入睡时房门既紧闭,且无第三人,况同睡一床,妻被人所杀,而曰不知,谁人置信?逼其供认杀人,他有口难辩只好冤认!官吏正执朱笔画供时,而无数苍蝇聚朱笔头,拂去又来,如是三反,深觉怪异,必有冤屈!乃从容重审,嘱其如实而答,他说:我一向信奉观音。于是将经过之事,一一复说一遍。而陪审幕宾,忽问之曰:尔家有康七否?答曰:邻家有。官即派吏拘他来拷打逼其实答。康无奈!云:尝与其妇私通,恐日久被知,自身难保,且其妇有终身归我意,故趁其昨日回家,至夜早藏于房后,至夜半闻其鼾声大响时,乃持刀入床欲杀,忽嗅满头油气,疑是妇人,乃转向另头而杀;本欲杀其夫,乃误杀其妇。冤情乃大白。官问幕宾云:卿何知系康七?幕宾云:「斗榖三升米」除了三升米,当然是七升糠,乃糠七之谐音。虽出自幕宾之灵机,亦菩萨慈悲之善巧也。(鲹散轩丛谈)
二、清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位程伯麟,向在江苏扬州为商,礼敬大士甚诚。至乙酉年的时候,贼兵破扬州,程伯麟求大士救护,梦观音菩萨向他说:你家十七口,十六人都可免杀,然尔一人不可逃,因你前生曾杀此贼头「王麻子」二十六刀,今当还彼命债!可令全家十六人逃避,尔可备饮食候之,至今晚九时许定来敲门,必是彼也。程信之,依菩萨所示而为。至晚九时许,果有人大声叫门,程从容开门曰:君系王麻子乎?已早备饮食久矣,候君之来,请登堂上座。王见堂上灯烛如昼,并备饮食以待,甚可怪,问曰:你焉知我姓王?程答曰:系观音菩萨相告如此。王曰:若如是,前生尔杀我,今生我杀尔,来生尔又杀我,杀至何日方能停止?不如二人和好,以解冤结。尔将背向我,用刀背砍尔二十六刀,以偿宿债。并保护其全家男女,安置金陵,以为世好。观此菩萨救人,无善不巧,所谓:不救而救也。(己求书)
三、宋朝的时候,在临安有一位张公子,有一日到一个破旧的寺院里面,看见一尊观音菩萨,没有手足,他向住僧请回家庄严供养。后来有一次遇到了盗贼,他跳下井,看见菩萨对他说:你现今当死,吾无法救汝,因为你前生曾杀过一人,现今叫做丁小大,当杀汝报仇。言未毕,随即有一人手执矛往井边呼他出来。张公子即曰:君非丁小大吗?惊问:汝怎样知道我的姓名呢?张告之系观音菩萨之言,应当抵命。丁曰:彼此可释怨,勿再结来世仇。各分手而别。此与上则同一善巧救人之方便,菩萨真慈悲普渡。
五、免刑
一、魏朝的时候,有一位出家人,叫做朗的,他被贼兵捉去,拘禁在帐幕里。朗与同学们欲逃,而四面阵防严密,无处走出,四面都是石壁,又不知崖下浅深?然有一棵大树靠崖畔,即用绳系树而下。时夜大暗,崖底纯荆棘,无下足处,捉绳悬住,暗中相谓曰:危矣!无何!唯有默念观音圣号,以头叩石而念。不久,光照崖下,至地有一大虎出其前,众人惧入虎口。朗曰:吾人得救,决定是菩萨之力,此虎决不食人,是菩萨示路,吾人可随虎而行。奇怪!人稍迟,虎亦候人暂停,至天明得大路,虎亦不知去处。(高僧传二集)
二、唐朝有一董雄,在唐太宗的时候,做大理的官。他幼小的时候就食素礼佛,因为和李仙童的事,有了嫌疑,所以和王忻等几十个人,一起被关在牢狱里面。这时董雄因为他向来信佛,所以他就一心持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念了不久,很奇怪的,手脚上的锁,自己解开,掉在地上,而锁钩连不开。狱吏即禀告御史张守一,御史亲自勘验,也觉得很奇怪,并且重加封锁。董雄照常念他的经,锁又掉下地并且有声,而朱笔加的封条,又没有损坏。因此,共坐狱人统统得到赦免。(法苑珠林)
三、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窦传的,他做高昌步卒的时候,被吕护俘虏捉到了,同伴一共有七人,统统系在牢狱里面,定好了日子就要杀头。窦传专心念观世音菩萨三昼夜,械锁却自然脱开了!窦传说:我个人虽然蒙菩萨慈悲救护,然而还有同伴人,何忍独去?望大士普救俱免,说过了之后,牵挽同人,次第脱落,就乘夜开门逃走了。(法苑珠林)
六、愈疾
一、印度那烂陀寺的戒贤论师,他常常会患风病,每次发作的时候,手足非常的疼痛,好像火烧刀刺一样,想绝食而死。有一天晚上,梦见有三个人站在他面前,一个是黄金色,一个是琉璃色,一个是白银色,告诉他说:你从前做过国王,恼害的众生太多,所以还要受痛苦之报,要赶快自心中忏悔,勤宣经论,自当消灭!并且告诉他说:这琉璃色的是观音菩萨,白银色的是弥勒菩萨,我就是文殊。同时给了他一杯水,冰凉甘甜,告诉他说:尔病愈后,将有一位中国高僧,来向你求法,汝可传授他。戒贤就是玄奘法师在印度学法的师父。(唐三藏传)
二、宋朝,马处伯,少年的时候就信仰佛法,在元嘉的时候,有一次梦见天空中有三个人,有二丈多高,姿容非常严肃,在云端里往下面观看,并且有诸天在虚空中作乐。后来马处伯病重的时候,又看见西方有三个人在虚空中而行,也有两丈多高,前面一个人穿的是背心,头发两边还垂了鬓,顶上有光。后边两个人的姿容,是金光照耀,仪相非常端严,看起来,完全同梦中所见的一样,他的病也就好了。(冥祥记)
三、陈锡周的妻子姓胡,礼佛诵经,向来非常虔诚,将要临产的时候,忽然间害了大病,身上热得同火一样,口不能讲话,身体也僵硬起来,不能动转,有二十多天都不能进浆水。有一天忽然梦见一个老女人,拿了一朵莲华来,告诉她说:因为你有宿业,所以害这恶病,幸善根深植,所以我从南海来安慰你。即用莲华在她的身上拭拂,并且说,拂去了你的业障,好好生一个娃儿。醒来的时候,身上的热也就退了,第二天就生下了儿子。(印光文钞)
七、除祟
一、在隋朝仁寿年间,西安终南山,叫做南五台,山上有一条毒龙,它有神通,常常变成一个道士,到西京卖药,说食了它的药,可以立刻升天。那知道它是用妖通把许多人都捉到山中龙窟里面去吃掉,真是冤枉!不知道甚么地方来了一个僧人,在山顶搭了一个茅蓬住在那里,不久这个现妖通的毒龙就不敢作怪,安静地在窟内住著。远近的民众,信奉那位僧人的很多,到了第二年六月十九日那位僧人就灭度了。火化的时候,在东峰上面,忽然现出了金桥,天人排列在两边作乐,散了许多天花,香气非常的馥郁,看见南台上面,好像有百宝的光明,十分灿烂,不知道有多广多大;在烟雾上面,现出了大士端严法相,慈悲的容貌,非常的伟丽,所戴的璎珞,所穿的珠衣,一一都看得很清楚,然后大家才知道他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南五台山示迹记)
二、玄奘法师最初在四川的时候,看见一个病人,身上生了许多疮,真是臭秽不堪,衣服也因此破污了。玄奘法师看见了他,心内非常的难过,送了许多钱给他买衣服和吃的东西。这病人也很奇怪,会念心经,就传授给玄奘法师。后来法师去印度求法的时候,经过八百里流沙河,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恶鬼妖邪,在人前后缠绕著,玄奘法师都是念心经而遣散这些魔鬼,然后才能到达印度的目的地。
三、在江夏有一个人家设醮,有一个小女孩睌上去看,忽然间有一个大鬼,把她拉到黑暗的房间里去关起来。这女孩子大叫,旁人也听不见。停了一刻,这鬼把女孩子牵著走,走了没有好久,忽然看见了红光,鬼怕起来了,丢了女孩就跑,光明慢慢的越来越近,看见有许多人簇拥著一位披璎珞的伟人,问这女孩子要到那里去?并且自己说:我是南海大士,可跟我走。忽然间到了一个所在,楼阁缥缈,和凡夫的境界,完全不同。大士正在和侍者说话,没有好久,侍者带来了那个大鬼,令金甲神赶他远走。又看见一个戴黄帽子的人,向大士顶礼,并说这个女孩子母亲,是吃长素的,奉佛非常的虔诚。菩萨对女孩子说:你的母亲善行可嘉,你现在可以跟这黄冠人回去,闭起眼睛在虚空中行,转瞬间到了家,看见母亲坐在床边,床上躺著著一个女孩,相貌完全和她一样,在那里睡著。忽然间醒来了,坐在床上叫妈妈。而从设醮那时晕绝起,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多月了。后来这女孩也吃长素,一生都是受持观音经。(夜谭随录)
八、拯堕
一、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日,在中国境内,此日多有焰口施食,阎罗王告诉许多鬼说:你们知道领导你们去受食的,是甚么人吗?就是慈悲的观音菩萨,你们如果能够念得一声阿弥陀佛,你就能够出狱;合狱如果同念,合狱的罪人统统出去。万一不会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只要念一个佛字,也可以出罪。你们会念一个佛字吗?(活阎罗断案)
二、清朝的康熙年间,苏州有一位孝廉,叫做戴吴悦,行为非常的放荡,受害的人很多。后来被人告到工部,结果死在牢狱里面。本城刚刚有一个人,暴卒后又活回来了,他告诉人说:看见阎王命令将戴吴悦下油锅,本来好好的一块平地,地下忽然涌出了一口大油锅,许多狱卒,即刻就把戴吴悦叉下油锅去,那里知道戴在生前会念大悲咒,这时他就念起来了,「南无喝啰怛那多啰夜耶」,这一句刚念出口,油锅就迸裂开了,地下忽然涌出了莲华。阎王说:他会念大悲咒,刑罚不成,可罚他到作恶的人家去投生。旁边小吏告诉阎王说:嘉兴有一个人家非常的作恶,现在正设醮求子,就令他去投胎。后来有人去嘉兴查访,果然不错。试看:作恶的人,又去投生于恶人家,正所谓「苦瓜连根苦」,也可以知道「善门人家,要行善的人才可以去投生」。(现果随录)
三、清朝嘉庆年间,南丰有一位章开先,看见差吏手里拿了传票和锁炼要牵他去,忽然间后面有一个人说:这人念观音经很虔诚,并且摘了敬信录里面容易犯的几条去印送,如果使他短寿,那怎样可以劝人行善呢?差吏不听,挽者亦不放手。差吏看见这样,便去告诉长官,挽的人说:他去了必定又要再来,我带你快快去求南海大士,你一心念阿弥陀佛,以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自然会到。并且再三告诉他说:如果路上遇到了好看的东西,你切切不要动心,以防堕落。章开先一一依教,即随他腾空而去,没有好久,看见前面来了许多美女来引接他,章知道是魔鬼来了,赶快闭起眼睛来不看她们,也就无事了。后来到了目的地,只见水天交接,海在前面,海中有岛,来去的人,穿的都是道服。章伏地念佛,看见三个老人,带他下山。挽的人说:这就是你的灵魂,赶快顶礼菩萨叩谢。章乃导游地府,遍历善恶两途而复苏。(因果实录)
九、佑岁
一、嘉庆二十四年的时候,大旱,遍野都是死人,祝祷祈雨也无效。后来皇上命令别驾和县令等,统统穿了素服,徒步到杭州天竺山迎请大士,释慧淋等讽经持咒,并以净瓶滴水来验雨。过了一天,净瓶里面,果然有水涌出来,同珠子一样大,果得微雨。再过一天,净瓶中涌出大水,空中大雨倾盆,因作颂以记灵感。(感应颂)
二、乾隆乙巳的时候,苏州大旱,二林居士,结三七期,诵大悲咒,并加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断午食,期满得雨半尺。诗云:「凶年不到莲华国,慈济长怀紫竹林;分得斯人饥半日,枝头点滴也成霖。」(观河集)
三、福州有一年夏天大旱,道台请程都督上鼓山迎观音菩萨求雨。程微笑望天曰:菩萨在西天,不在鼓山,你们自己去罢。后迎入城,又请程都督来拈香,他又说:今天已经无雨,明天又无雨,怎么办呢?我不能白白的空走啊。到了晚上,大雨倾盆,连宵达旦,程乃独自诵经一日,他至此不得不回心皈向。(浪迹续谈)
十、锡褔
一、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位姓黄的,名字叫做彦士,同他的妻子颜氏,在避乱的时候离失了。颜氏投入了尼庵,彦士寻访了三年没有丝毫的消息。有一天在路上厕所旁边,看见一棵枯了的杨树里面,好像有东西,黄探手往里面一摸,拿出了一包金子,里面还有一本化缘的缘簿。黄彦士想了一想,自语地说:「莫谓遗金可取,须念三宝中来」。因此在那里等候失主来。过了两日,终于来了一位老尼姑,哭哭啼啼说:发愿造观音菩萨像,募得了三千金,因为恐怕人偷去,所以藏在这空树里面,谁知又给人拿去了,我真该死。黄彦士告诉她:我在这里等了两天候人来取,如今照数还你,一文也不少。老尼拜谢,并邀他到庵里去坐坐,要在菩萨面前说他的盛德。黄即随她至庵,叩门时却见其妻颜氏走了出来,二人拥抱大哭。有某商人闻之,聘为家庭教师,后来官拜二尹转升府判,生二子,夫妻俱上寿。(航中帆)
二、从前有两个童生去应考,一个很老实,一个很聪明,老实的人,日夜拜祷观音菩萨,求大士告诉他的文题;这聪明的人,去捉弄他,私取七题,放在香炉里面,佯装是菩萨所赐,这老实的人,当然信以为真,把七题的文章读得很熟。到了科场一看所出的题目,果然是那七题,都被他考中了。那聪明人的卷子,反被灯火烧尽。所以老子说:巧者拙之奴,真是不错啊!(感应篇赘言)
三、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姓林的刑吏,年纪很大,很肯积阴德,凡有疑狱,非常的矜恤。有一次遇到了一件冤屈案,他求菩萨指示他一个方法,夜梦大士说:「按院谳语致疑,刑官招详未确」,乘此辩之,林即代他上诉,后来果得释冤。其人知林无子,以自己的女儿谢之,林不肯,又请林饮醉了酒,令女逼之,林曰:不可!不可!不可!走出以后再不经过他家的门口。到了五十岁的时候,才生了一个儿子,叫做大钦,后来入京都考试,店主梦大士说:明天有一位「三不可」的儿子来这里住宿,就是这一次的新科状元。榜发,果然不错,归家问母亲,才知道是父亲从前积的阴德。
十一、长寿
一、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做韩宏儒的,他的妻子梦见她的亡姑对她说:你的丈夫明年重九一定会死。他的妻子听了之后,在观音菩萨面前,天天祈祷保佑她的丈夫长寿。到了第二年,她的丈夫要出门教书,临行的时候,殷殷勤勤劝她丈夫留意,多行方便事,韩答应:一、馆主人嫁出年长婢女数人;二、见一官家的儿子用低银,力劝他不要做这利己损人的事;三、又看见一个有势力的仆人欺侮人,代人家去申诉;四、又劝人家不要仗恃自己的势力,曲全亲族的感情;五、又有考中的几个门生来拜谒他时,都是告诉他们,不要纳妾,不要疏故旧,不要多仆从,不要奢费。是晚他的妻子,夜梦菩萨告诉她说:你的丈夫本来九月就应死,今因有了五次良言,造福广大,添寿二十四年。韩宏儒因为他于五经四书很有研究,所以后来做了一个很好的县官。(觉世经汇纂)
二、有一位太守,叫做屠潜园的,得了大病,梦见观音菩萨告诉他说:阴律中,唯有救生,可以延年加禄,汝当勉之!太守醒来了之后,全家戒杀,买放生命,到了冬天,又升去做九江的太守,病也从此断根了!后来屠潜园太守,做了一篇「放生录书后」一篇以劝世。(林则徐跋)
三、有一位名叫刘山英的,他发心跪念观音经和准提咒,以求母寿,最初因体酸,膝痛不可耐,私下在想:母亲的病是患痰火,虽念经未必即刻就会好。所以心里面好像有一点退心,后来又想,孔子说过:「无恒不可作巫医」,所以就勉力做去。对于济人利物的事情,也欢喜去做,他跪念了一个多月的经,并不觉得有甚么痛苦。然而母亲的病,不但不见得好,并且加重起来了。有一天母亲对他说:我的病几十年都是这样,时发时好。现今你代我跪念经文,病反加重起来,恐怕是我的福薄,不能消受吧!可以停下来再不要念经了。他对母亲说:这是儿子的心不虔诚,妄念未除的缘故。所以即刻又焚香对天叩头直到流血,誓除妄念,使母亲的病快一点好。到了晚上,他梦见观音菩萨招他的母亲同坐,并且交一杯水给他母亲饮。第二天起来,他母亲病好了一半,过几天就完全好了!三十多年的痼疾,从此就断根了!(信心录)
十二、得子
一、荆州有一位姓黄的,年纪已老并且鳏居,只有一个女孩子,已经订了人家做姑表亲。十四岁跟父亲读书,人不但聪明,并且很贤德,绣了一幅观音菩萨像,礼拜非常的虔诚。有一天晚上梦见观音菩萨告诉她说:你父亲孝义,不应当无后,何奈年老,我把你变成男孩。即刻送了一粒红丸叫她吞下去。这女孩觉得热气下达,昏睡了七天,醒来的时候,已变了男身。他的父亲告诉他的婿家,但谁也不肯相信,以为他是欺骗。后来告到官府去,才把这件事验实,双方也就作罢。后人有两句诗说:「梦中变化真奇创,红颜忽作男儿相」。(述异记)
二、明朝的时候,当涂有一个杨璜,读儒书,操行非常的高洁。有一次遇到了兵士围困他的乡村,他不忍离开自己的祖坟,把妻妾儿子藏匿在深林中,一人独守坟墓。兵来捉他的时候,他跳到水里面去,十岁的小孩,看见父亲跳下水,啼哭的也跳下水死了!这是顺治丙戌年,三月十六日的事情。到了第二天早晨,父子两尸相抱浮起,看见的人,没有一个不伤心难过。他的妻子陆氏,从此就吃长素,家里供奉了观音菩萨,早晚念佛,晚上眠梦,一个老女人带来一个小孩,对她说:送给你。醒来了之后,在观音菩萨前祈祷:愿我遗腹是个男孩,那就是菩萨所赐。到了年底,生下来是一个女孩。陆氏说:算了!我家已经绝后!到了春天的时候,集族长告曰:亡夫无子,有一点田产,可分给侄辈们,只要留一点点衣食给我母女二人就可以了。说罢,痛哭不已!族中也不忍,都说到了明年璜的周年做了佛事再说。到了第二年会亲族,作佛事圆满的这一天,恰是三月十六日,女孩呱呱的大哭,母亲抚她就枕而睡,好像梦魇一样不醒,哭得更厉害,抱她的时候,觉得她已变成男孩,全族的人,都觉得奇怪,才悟到这是她母亲求观音菩萨所感应来的,一族的人都相信佛了,并且为他取名叫佛赐。后请张县长验之,问他们一族人,都说:假定这个小孩变身的不是真事的话,侄辈们为甚么不肯分田产呢?鹤洞子说:灵感到了这样,真是石破天惊了。(己求书)
三、宋朝的吕蒙正,这是谁也知道的,后来朝廷封他为文正公。他每天早上礼佛的时候,必定要在佛前祷祝:不信佛的,不要到我家来投胎!愿我的子子孙孙,凡是食天禄的人,必定都要护持三宝。后来他的子侄几代都是相国,而且护持三宝。(西归直指)
十三、应化
一、梁朝,宝志大士,最初金陵,东阳,有一位姓朱的妇人,她听到鹰巢里面有一个小孩在哭,拿梯上去一看,是一个男孩,就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来养。后来出家,欢喜习禅。宋太祖初,忽僻异,他的杖头常挂著剪刀和镜子;有的时候,又挂著布帛。在齐建元时,稍稍现出了一些异迹,不时和人说话,最初,人听了之后不大懂,后来都有灵验。梁武帝很崇拜礼敬他,并且赞叹他说:水火不能焦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于上云云……尝命张僧繇代他画像,宝志现出十二面观音,妙相非常的庄严,或慈或威,繇不能画。又陈征虏全家的人,供事宝志,所以现出真形,光相完全和观音大士一样,其余的灵迹,不可胜记。(高僧传初集)
二、唐代元和十二年的时候,在陕右金沙滩上,有一个艳女,手里拿了一只篮卖鱼,人看见她都想娶她为妻。女曰:我教汝念普门品,一晚上能够念熟的就嫁你。到了第二天早上有二十人都已念熟。女曰:我一个人,怎样可以嫁你们二十个人呢?再教他们念金刚经,又有十个人念得去。再教他们念法华经,许他们三日念熟,只有马氏子能念。到了迎亲的那晚上,她就死在新郎房中,并且即刻就烂坏了,只好马上埋葬。后来有一个和尚,叫马氏子开棺一看,唯有黄金锁子骨在里面。和尚说:这是观音菩萨,示现化人。说过了这话之后,和尚就腾空而去了!(观音感应传)
三、观音七化:
(1)唐,永徽年间,化白发老人,戴了一顶红莲华瓣的冠,披袈裟,持钵,到农家去乞食。
(2)化梵僧,持钵向艳妇乞食。
(3)化梵僧,坐宝山磐石上,前有青牛,左有白马,右有白象,四面有五色云遮覆,云中有两个童子,一个拿杖,一个拿镜,好久,才看不见了。
(4)化一僧,持杖擎钵,牵了一条白犬去乞食。有一个开南的地方,村上的强盗养了许多恶犬,就把他分食了,谁知道没有好久,他又回来了。又再把他杀了,烧成了灰,放在竹筒里面,沉到水中去,没有好久他又裂竹而出,形体一点都没有损坏。一村的人都惊惧起来,统统都皈依了他。
(5)化僧执锡杖,穿木屐而行,走马都赶不上。箭射之,都变成莲华,现今洱东所谓莲华菜。
(6)化游僧,忽腾空,现大士相,光芒使人不敢仰视。有一位老人,铸此相奉祀。
(7)化僧,名字叫做「菩提陀诃」,他自己说:我是西方莲华部尊者,阿嵯耶观音,行化来到这里。说过了之后,即刻就化了。(洱海丛谈)
一、唐代,慧日禅师,坐船到印度去,礼释迦如来的圣迹,在健驮罗国,一个城东的山上,虔诚祈祷观音菩萨,亲见大士现身,教化专心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见佛及我,得大利益!当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归后赐号叫做慈愍三藏,勤修净土,著「往生净土集」行世。(高僧传三集)
二、印度戒贤论师同玄奘法师讲瑜伽师地论时,有个婆罗门说,曾在普陀洛伽山观音菩萨前发愿来生做国王,菩萨呵斥说:将来有戒贤论师同中国和尚讲瑜伽师地论,汝可去听,闻法见佛,何用做王?今果遇师闻法。(唐三藏传)
三、明成祖为燕王的时候,他的王后,在元旦定中,看见大悲观世音菩萨,现种种各色各样的光明,并且有幢幡璎珞和楼阁庄严。大士告诉她说:佛说的「第一希有大功德经」,可消灾证果,汝将为天下母,福厚性明,可任付嘱,拔济生灵。乃以甘露灌顶,身心清凉。梦醒,口里面有异香,持诵大士梦中所传授的经咒,一字也不会遗漏。后来遇兵难时,城中围困了好几回,都是赖此经庇荫,才使民众都得到安乐。
一、宋朝,遵式大师,他的母亲祈观音菩萨送子,她后来梦见有一个美女授她一粒明珠而生,生下来才七个月,就会念观音菩萨的圣号。因为他勤学过劳,所以患咯血病。看见白衣大士垂手指他的口,引出了许多小虫。大士的指端又出甘露水注入他口中,身心清凉,因此宿病顿愈。他的顶相高起了一寸多,双手长而过膝,声音和洪钟一样。后来皇帝赐号,叫做「慈云忏主」。(莲宗宝鉴)
二、明朝的憨山大师,又名德清,俗家姓蔡,他的母亲眠梦,观音大士抱一个小孩送她,生下了之后,九岁就能够念普门品,后来他著述很多。(一行居集)
三、明朝,蕅益大师,又名智旭,他是吴县姓钟的儿子,他的父亲,叫做岐仲,持白衣咒和大悲咒十年,因为求子梦见大士送子,他的母亲也是眠梦观音大士送子给她,而生旭。蕅益大师是明朝时候的大善知识之一,生平撰述很多,有四十余种,而弥陀要解,更为简切。
一、明朝,江西俞都有一位叫做「俞净意」的,家里非常贫穷,只好收徒教学。五个儿子死了四个,留下一个儿子,左足下有两个痣,极聪明,却走失了。四个女孩又死了三个,他的妻子,因哭儿女,两个眼睛都瞎了。他自己反省,好像都没有什么大过,为甚么会遭天罚呢?到了每年腊月三十晚上的时候,他总要上一张疏祷灶神,说他没有做甚么坏事,为甚么会受天罚?到了四十七岁的除夕这一天,有一位穿著皂袍,戴了角巾老人的到他家里来,对他说:听到你心里难过,特意来相慰。他对老人说:我的命运很不好。便把从前儿女的事情,统统告诉他,老人说:你的事,我都知道,你说你放生,实无慈悲心,不过是因人成事罢了!虾蟹的生物,你家还是常常吃它,尤其是口过很多,阴间是注明得清清楚楚。虽无邪淫,然而见色还是动心,不过是没有遇到邪缘凑合罢了!上帝见疏,察你并没有实善可纪,而贪淫嫉妒心、高己卑人心、恩仇报复心,却日渐增多,逃祸尚不暇,那里有福可求呢?他惊服的说:你老人家既然可以通幽,请你代我想个法子来救救我吧!老人说:从今以后,只有摒绝恶念,一意行善,不务名、不求报,不论大小难易的事情,只要与别人有利益,就实心的做去,那怕自己的力量做不到,也要欢喜赞叹,愿人有益,使善念圆满,久久自然有大效验。老人说过了之后,往他家的灶走去,就看不见了,这才知道是家里的灶神显现。从此以后,别号净意,才真真实实改恶行善,在观音大士前叩头发誓,求善念真纯,每天早上念大士名号百声,以祈菩萨加被,一言一动,不敢欺心,一切济人利物的事情,不论大小,或闲或忙,别人知不知,钱财有没有,都尽心尽力去做。并且委曲成全,逢人就劝化,唯恐善行不足!这样做了三年,果然,宰相张居正请他去教书,自己也中了进士,在杨内监的家里,看见了他走失的儿子,带回家告诉他的妻子。母亲见到儿子,放声大哭。儿子用舌尖舐他母亲的眼睛,双目顿明,他因此书「遇灶神记」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后来他儿子娶妻,连生七子,都习儒学,功在乡里,行善益力。(立命全书)(凡看到此文的人,内心作何感想?)
二、有一个人名字叫赵天爵,在句容做官的时候,晚上住在一个古庙里面,见有一个老妇人,面上有很多尘垢,对他说:有一个叫做万蓝的,扼住我的咽喉,请快快救我!惊醒了之后,隐隐中还记得很清楚。第二天早上看见观音菩萨像,同梦中所见的一样。问寺里的出家人:此地有没有一个叫做万蓝的人?答曰:前面就是万蓝的家。唤蓝来问:你的屋是你的祖宗留下来的吗?答曰:屋本来是观音堂的出入路,因为僧人卖给我,所以改成屋。天爵告诉他,昨睌梦见的事,并出钱向他赎回来,叫他另外盖屋,将这屋再修理好好归还寺里。后来天爵梦见大士抱儿送他,才得子。(异闻可信录)
三、唐朝,有一位释道宪,因刺史托他画观音七轴,令画工先行斋戒,用乳头香代胶,备极庄严!后来有一次因过江堕入水中,急急念观音菩萨圣号,看见水底下有光,所画的七菩萨左右立,并且告诉他说:但念阿弥陀佛。道宪急急念,七菩萨并来托足,即出水上,行四十多里才登岸。(出广记)
一、永嘉,慧目法师,供观音菩萨,室中有光,持咒的时候,常闻异香;梦见大士用手劈胸,现出佛头,同大箩一样,光明照射,醒来了之后,深入教观。
二、唐,李文公,问药山禅师:如何是黑风吹其船舫,飘入罗刹鬼国?师曰:李翱小子,问此何为?文公怒形于色。师笑曰: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飘入鬼国!(传灯录)
三、明,王文肃公,锡爵,女,昙阳道人,少奉观音,梦大士引见西方七宝莲华座。又有一日,大士现三十二相,问好否?答曰:好。问爱否?答曰:不爱。问:既好,为何不爱?答曰:弟子闻:「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士喜动颜色。(一行居集)
一、隋,慧恭,当周废法前,往荆扬访道,同寺惠远,往长安听经。后三十余年又相遇,惠远说法好像泉涌一样,慧恭竟不会说法。惠远说:离别了多年,庆此欢会,为甚么竟无所说,是不是得了无所得的境界吗?慧恭说:只诵得一卷观世音经。惠远说:这小孩子也会念。你从前同我立誓,望证道果,岂三十余年,惟诵得一卷经吗?这不是闇钝,乃是懒惰啊!请和你断交。慧恭说:经卷虽少,然而也是佛口所说,能够尊敬它就可以得无量的福德,如果轻慢它那就会得无量罪业!希望你息嗔,我来诵一遍,就同你告假长别!说罢就结坛,顶礼升座,他开口唱经题,满屋子异香氤氲,一念正文的时候,天上天人就作起乐来,并且虚空中雨四种华、乐声嘹亮振空,华则芬霏满地。诵讫下座,华乐才歇。惠远接足顶礼,流泪谢曰:惠远臭秽死尸,敢行天日之下,乞暂留赐教。答曰:非恭所能,诸佛力耳,长揖而去。(高僧传二集)
二、周僧实,眼睛有两曈仁,腋下有凤卵,道高德重。有一天到楼上去打钟,急命众僧拈香。曰:此刻江南有一座大寺,讲堂要倒下来,将压死一千多人,请大众齐念观音菩萨以救之。一时,佛号响彻云霄,后江南有人来报信说:那一天扬州讲堂听经的有一千多人,忽然间有异香馥郁,梵音经呗,从讲堂北门入,南门出,大众骇异,惊为神奇!寻声走出,而讲堂崩倒,一个人都没有损伤。(高僧传二集)三、宋,契嵩,号潜子,头顶观音菩萨的像,诵大士的圣号,每天念十万声,看见菩萨用甘露灌他,于是,世间的经书章句,不学也就通了。著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原教论辅教编。宋仁宗很嘉尚他的文章道德,赐他紫金袋,并封他为明教禅师,好像那时的韩琦,和欧阳修他们,都很尊敬他。涅槃之后火化,像头顶、耳朵、舌头、童真、数珠都没有烧坏,顶骨还有舍利,红白晶洁,有豆那样大。另有一部「谭津文集」行于世。(僧宝传)
一、清朝,有一位吴允升,他因念佛和持大悲咒的佛力,有一次堕在水里面,得救回,所以用功更加精进。臂上燃香,出现有「求生西方」四字,组织念佛会,劝化的人很多。建筑新西方殿,并丈六金身,感大势至菩萨放光。临命终时,看见无数的菩萨经行在面前而化。(净士圣贤录)
二、清朝,有一位钱万镒,他有一个儿子害痨病,劝他念佛而终。他又劝母亲长斋念佛。自己又患吐血症,所以念佛更加勤勉,通夜都不睡。别人问他辛苦吗?他说:利用不睡时间,才好多多念佛。忽然间,神识昏乱,心中大惧,在枕头上合掌念佛,并且想要燃指。他有一位亲戚名叫谢凤梧,对他说:你发了此愿,与燃指是一样,不如还是一心一意生西方更好。因此就猛厉念佛,神志也就安定了。又得帮助他念佛的人,几日几夜,念佛号的音声都没有间断,忽然间看见西方三圣,光明相好,站在他面前,他想跳上金台上去,佛对他说,你的身上还不清净。后来用香汤沐浴,三圣又照样现前。他告诉大众说:吾已神游净土,看到了无数的莲华,我坐在里面,快乐得不能用言说来形容。又指自己的身体说:这不是我的身。即便化去。(净土圣贤录)
三、清朝,有一个姓宋的女人,叫做妙德的,向来是长斋念佛,然而穷得连饭都没有得吃,代人家念大悲咒换取饮食。有一次病得很重,她的表妹叫做「立德」的来看她说:人家说表姊用功很精进,我觉得你还不大恳切。她只好自己涕泣忏悔。自后问她的话,再也不答,唯有合掌流泪。有一天半夜的时候,忽然间笑了起来说:西方三圣来了,念佛不到十声就走了。(净土圣贤录)
一、宋代,遵式大师,赐号慈云忏主!看见观音菩萨用甘露水灌他,以后智慧辩才无碍。临命终的时候,请大士像,拿一炷香祷祝说:我观观世音,前际不来,后际不去。十方诸佛,同住实际。愿受我一炷香,诸佛证明,往生安养。有人问他到甚么地方去?答曰:寂光净土。(净土圣贤录)
二、唐代,有一位明瞻,入内殿,坐御床,广论明君御世的宗旨,就是慈悲救护众生为先。太宗非常的欢喜,下诏全国的人民,一年吃三个月长斋(三月、六月、九月)每月要吃六天斋(初一、十五、初八、二十三、十四、月尾)并且普断屠杀(有人说,信佛对于国家是没有利益,试看:唐太宗信佛是怎样?)明瞻是晚年修净土,有人讥诮他说;你念佛迟了!他说,十念都功成,还得见佛,我有甚么疑虑?临命终的时候,他说阿弥陀佛已经来了,又说观世音、大势至二位菩萨也来了!我对于十六观经的第十二观已经成就,今见善相,一定去了!
三、宋,永明寿禅师,他是禅、净兼修的,他曾经在定中看见观音菩萨用甘露水灌入他的口里,因此得到了大辩才。他有名的四料简:「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一、东晋的时候,慧远大师,他住在江西九江庐山上的东林寺,凿池种莲,刻木莲华,令随波开合,分昼夜,为念佛行道之时间。后来出家的和在家的,来到的有一百二十三人之多。慧远大师对他们说:诸君之来,能无意在净土吗?乃造西方三圣像,立莲社,并且请刘遗民作发愿文,王乔之等做念佛三昧诗以见志。师序曰:三昧之名甚众,功高易进,念佛为先,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后人尊为莲宗初祖。(净土圣贤录)
二、唐朝有一位自觉,他发愿常常随大悲菩萨,又发愿造大悲像寺,用赤金铸观音像,高四十九尺。寺既成,坛前诵念,夜三更,见金光二道,阿弥陀佛从中下,观音、势至,左右随之,佛垂金臂,摩自觉顶曰:守愿勿易,利物为先,宝池生处,孰不如愿。(高僧传三集)
三、唐朝,有一个叫做怀玉的,他诵阿弥陀经有三十万遍之多,每天的日课,要念佛五万声。有一天看见西方的圣像,来了很多很多,有一个人手里拿了银台来接他,怀玉说:我发的愿是要金台,为甚么得不到金台呢?于是,圣像又隐了,怀玉后来又更加精进,忽然又听到空中说:你头上已经有光晕了,赶快趺坐、结印,等候佛来罢!过了三日之后,果然光明满室,香气盈空,佛及二菩萨身紫金色,共驾金刚台来迎,怀玉即含笑而逝。(净土圣贤录)
一、唐代,法照大师,最初有一次在粥钵里面见到大圣竹林寺,后来到五台山的时候,由善财童子引入大圣竹林寺,看见了金地宝树,庄严此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据师子宝座,有一万多菩萨围绕,二菩萨向他们说法,二大圣同舒金臂,摩法照大师顶说:你希望很快的成佛,那就莫过于念佛。一次又同大众到金刚窟,法照忽然间看见广大庄严清净琉璃宫,文殊和普贤二位菩萨,同在一处。后来又一个人进到金刚窟,佛陀波利,引他到金刚般若寺,异宝庄严,光明闪烁,法照于是笃志念佛。一天,见波利说:你的莲华已经成就,再过三年就开了。到了那一天,别大众而逝!照开五会念佛道场,故称五会法师。(净土圣贤录)
二、清朝有一位沈悟通,受菩萨戒念佛,愿生西方。有一天晚上,梦见观音菩萨坐在船上,庄严奇特,有五色云涌舟而来。醒来之后,念佛更加精进,用力过猛,病大发,到了四月初八这一天,他说:今天是佛诞日,我要去了!又大声叫著说:佛来接引,我去了。(净土圣贤录)
三、清朝,朱妙圆,同女儿立修、侄女妙德,三人都是长斋念佛。有一天妙圆佛堂里面的灯花,结成了荷叶一片,叶上立佛一尊,三人同见。妙圆临终告诉她的女儿说:汝念佛号,我听佛声运想可也。儿孙们哭曰:我们没有报恩,为甚么去得这样快呢?妙圆笑曰:吾修净业,世间上的事,我丝毫也没有挂念。随众默念佛,忽然说:佛来了!有白光一道,慢慢向西而去。(净土圣贤录)
一、清代,际醒,字彻悟,已明向上事,后专修净业,有语录二卷,勤修至切!他临终不久前,见幢幡无数,从西方而来。再过了半月,他告诉大众说:昨见观音、势至、文殊三大士,今天又蒙阿弥陀佛来亲迎,我去了!大众念佛,悟合掌曰: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结印而逝,异香浮空七日,面貌如生,火化后,烧出很多舍利。(净土圣贤录)
二、明朝,刘道隆,他的母亲李氏,长斋,供观音大士,朝夕礼拜,念佛有二十五年。有一天梦大士拿一串数珠告诉她说:你数数珠子有多少粒。一数,有五十三粒。大士说:这是你生西的日期。到了五月十三日那一天,他母亲告诉他说:我今天往生西方了!念佛而逝。(净土圣贤录)
三、清朝,有一位老妇人叫做倪显真的,向来是持斋念佛,村中有一尊观音像,早晚她都要去礼拜,非常的虔诚。后来有几次都看见观音菩萨,她告诉儿子说:大士说了几次叫我跟他去。她的儿子说:菩萨既来了,我进城去买菜作供。母亲说:好虽好,恐怕来不及。等到儿子回来的时候,母亲已坐化而去了。(净土圣贤录)
一、隋朝,法智大师,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兜率台,感观音势至二大士现相,后念佛坐化,有金光从西方来,照数百里。(净土圣贤录)二、又智者大师临终,住在石城寺,专念阿弥陀佛,并诵般若经、观音经、无量寿经,光明满山,天乐叠奏,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一念改悔者,尚得往生,况戒定慧三学熏修的人呢?吾诸师友,今观音势至,皆来迎我。言讫,如入三昧,出现金光照数百里,渔人疑为天晓。(净土圣贤录)
三、弥陀要解云: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又曰: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是极乐;西方依正主伴,皆我心中所现影,更无疑惑。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以上依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节录出)
一、宋神宗元丰三年的时候,翰林,王舜封,承旨使三韩,在海中遇到了大风浪,并且有一个大龟来负舟,情况非常的危急,舜封惊愕,急急忙忙向普陀山潮音洞致祷。忽然间看见金色光明,现出了大士的满月相,璎珞很明显的从岩洞中出来,那大龟也跑了,船也可以开走。后来他回奏朝廷,赐名「普陀观音寺」。(普陀志)
二、沧州,有一位张汉儒,朝普陀山到潮音洞进香,最初没有看见甚么。有一个老人告诉他:你要见大士的话,应当虔诚。张跪下来祈祷,久之,果然看见金光,大士从石壁中出来,偏立。张又祈求菩萨慈悲,愿睹正面,俾回家摹像顶礼。大士即背洞面海,去人咫尺,绀发卷起来,两颧非常高,鼻子非常直,并且穿的是绿衣,同时有许多人都看见,一齐作礼。那个老人对张汉儒说:我感大士示现,故舍身在此,以供洒扫,现今常常有人看见大士示现。(居易录)
三、清朝的时候,有一位盛叔型,跟母亲去朝普陀山,最初听到人家说,菩萨会现身的事,笑而不信。后来到梵音洞去看,忽然间在石壁中现出白色,停了一刻又现出了人形,五官很明显,头上已经落了发,穿的是白衣服,好像是一位比丘尼的形状。最初是在洞内,后来又到洞口来了,看得更清楚,乃赞叹大士真不可思议!长跪叩头!他母亲所看见的也是一样,而同时礼拜的人,所见的相则各各不同。(普陀指南)
一、李林魁,常常同十几个人去看戏。有一次晚上回家的时候,天黑得同黑漆一样,伸手看不见五指。奇怪的是,忽然间山川大地,都现出了光明,迎面十几步之外,现出了大士的宝相,有几十丈高,衣服璎珞,光明灿烂得和云霞一样,月的面孔,星的毫光,异常的神彩,光明映彻了世界,完全和琉璃一样。李林魁一边看一边拜,口里念圣号不停。奇怪得很,同行的人,却一个也看不见。(夜谭随录)
二、宋朝的时候,有一位释普明,在杭州上天竺寺,打三个月的佛七。期满,感大士现身,并且告诉他从前的行状,从本至末的说给他听。后来普明,就编了一本「观音本行经」。编成功之后,又感大士现紫金相,手内拿了净瓶和杨柳,在云端中,好久才灭了。(本行经序)
三,宋朝,海州,熙山,有一家姓贺的,几代都是画观音像,因为技术精巧,所以价钱也很高。有一天来了一个人,好像乞丐一样,身上生了许多疮,一身都是脓血,臭秽不可近身,他拿了一篮的鲤鱼来送他,求他画像。姓贺的说:吾家绝荤已有几代,你为甚么用这种东西来污秽我们呢?丐者说:您画的观音菩萨像未逼真,我有一幅好本。贺因此扫室请其入,及他进房看的时候,发现丐者现大士相,金光缭绕。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