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元法师著:慧日集(第一辑)
总 序
一位禅者,非以悟道自许。
无我精神的开展,取决于波罗蜜行。
两年半年,尝试著把对佛法的教学理念,及学友们经常提出的修行问题,裁成文言名相,并刊诸“止观学讯”与现在发行的“法性宝林通讯”。
近日汇整,已有一百余篇,乃交编辑付,留作俗尘幻影,兼期供养十方,随缘入门。
经上说:罪障如霜露,慧日可消除。但愿一切皆如是。
法性宝林沙门净元于根本道场佛灭后
中华民国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清晨
第1篇
修行人不是为了获得解脱而修,也不是为了成就功德而修,是舍其身命,为了拔度众生的苦痛而修。他必须忍受孤独,忍受嘲讽,忍受一切的风霜雪雨,饥寒交迫。作众生师,朝夕无间的谆谆教诲;作众生友,从生活中相互体验,相互提携;作众生亲,时常给予关怀和呵护。有时要站在高峰顶上振臂疾呼,不管那狙击手的枪口暗中窥视;有时处于深谷,不在乎清水或者浊流,总是默默的包容。因此,修行人的一生犹如惊涛骇浪,而归去以后,却留下无限的省思。在起初,心中的恼乱绚烂恰似春花,到末了,竟然平淡得像个没事人。这样的修行人你当得起,还须印证什么?
第 2篇
会修行的人找问题,不会修行的人等问题。找问题才能发现疑点,一路跟踪,然后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观中起止,由止达观的工夫。等问题则多生妄想,正念不起,此即凡夫心不死,出离心不发,即成六道轮回的业因。
第 3篇
一个修行人不能弃舍五欲,除灭五盖,却说他也在修行,就好像嘴巴说要炼金,却不把金矿放进炉火里而去冶炼一样。
第 4篇
世间的一切都是刹那刹那永不止息的迁流,亦即没有一件事物绝对的不变易。因此,修行人于过往的知解,若经常一味地肯定,而不加思索,毫无疑情,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妄念。
换句话说:用俗智慧来顺应六根,则永不得正觉解脱。要能正见缘起,才能掌握真确的行门。
第 5篇
清净心离言绝相,不可施设,不可言有或无。若有一语说清净心者,即为戏论。
清净心可证,唯信成就者能知。如镜因垢染故,不能显相,若拭去此垢, 使镜渐明一分,则应物之功增一分,明十分,增十分,无物不应。清净心亦复如是本来具足,因无明盖覆,令众生不觉,而随顺生死。今修行人修习止观,依定发慧,若知已逐渐断此无明,即是逐渐证此清净心。究竟断者,究竟证得。
清净心为何?觉性是也。十方诸佛、菩萨、二乘所同证也。
第 6篇
有平常心的人,没有顺逆境。因为平常心是出世间的心,而顺逆是世间尘境,一菩提、一烦恼。
没平常心的人,不能转顺逆境。因为杂染依心,复由此心生种种顺逆。此心顺时,念念顺念;此心逆时,念念逆念。是顺是逆,用意分别即有处处的烦恼,这就是无明。
修行的过程为转念。当顺时,生逆想,逆时生顺想,久之,即知顺中有逆,逆中有顺。然后知一一缘中,都有顺逆,更知一一顺逆都由妄念所生,妄念灭时,顺逆立灭。于是了知因缘幻化,便能从假入空,这就是智慧。
二乘有智慧,所以离生死,证涅槃。菩萨有智慧,所以上求下化,不起生死流转的念头,不作涅槃安乐的欲想。两者平常心的心体不异,而慈悲的性味却大大不同。至于凡夫呢?愿力不发,将如何修行?更不用说持平常心了?
第 7篇
要引导一个人去修行,应先了解那个人需要什么?能做什么?其次谛审我有什么?能给他什么?最后研判给予的时间、最殊胜方便的机缘,以及给予的次第和份量。
能够这样,你就是一位“善度者”了。
第 8篇
人生无常幻化如是
也不求仙,也不求悟
更何况─
世间一切功名利禄
但将此心寄予清风
得又如何,失又如何
无须问─
明朝醒来身在何处
八一、十一、二十五 凌晨感身心危脆、犹梦幻聚沫、无有真实、提笔疾书、不假思索、写就寰宇皆空无净无染
第 9篇
一个人如终日心著外境,计较这个,计较那个。即使读破千经万论,也是愚痴!
一个人如终日心著外境,忙完这事,又忙那事,即使坐破十百蒲团,也是生死!
一个人如终日心著外境,贪爱此物,争逐彼物。即使勤修六度万行,依旧凡夫!
一个人如终日心著外境,必定─法不染心,枉作轮回中人!
第 10篇
不知生死的真相,即不能解开“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谜团。
即知生死的真相,即没有“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
因此,在“不知生死”以前,最好不要注意生死,只管如何修行。“既知生死”以后,自然只管度众,而不去理会生死。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被生死束缚的人,才能感觉生死;如果已经解脱,还有“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件事吗?
第11篇
一个人出家或在家,不是看他的服饰和居住的地方,而是看他能否信解佛法,坚持戒行,以慈悲和智慧来摄众。
第12篇
真理必须由真实的生活中去实践,不可臆测,也不可凭空捏造。真实的生活不是随波逐流,与俗浮沉;更不是固执我见,趋顺情爱。是处凡能超凡,在尘不染尘,如泥中莲,似蚌中珠。从外相看,只不过于二六时中穿衣吃饭;在心体上,却能竖穷三际,横亘寰宇。
用这样真实的生活去结众生缘,缘缘相系,于历劫共修,共创清净的世界,这才是诸佛所同证的法,无量众生的皈依处。
第13篇
修行人须知
(1)不可炫耀悟境。
(2)不可依经解义,恃为己悟。
(3)不可妄心推寻真理,捕风捉影。
(4)若有所见,不论佛魔,一律斩除。
(5)久修不悟,终不懈怠。
第14篇
问问题一定要得答案的,是门外汉;问问题而不得答案,却自以为得的,也是门外汉。问题在问题本身是不是问题。是问题的,答案无关言语;不是问题的,言语无关答案。
第15篇
念佛、拜佛、诵经、研经、坐禅、参禅等行法,是在纸上画门,先从知解上教你门是何物。若由念佛乃至参禅,而使身心顿觉清净,智慧泉涌,即为已见真正的门。再要进入此门,则非六波罗蜜不能成办。入门之后,观照种种摩尼宝珠,确为有情众生本来具足的东西,于是复出此门,用十波罗蜜摄化接引,使彼等亦能同获宝珠。这就是菩萨的次第行,次第道。
第16篇
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自己做得到的,应体谅别人不一定愿意做。
自己做不好的,不要求别人做得尽善尽美;
自己做得好的,就应有胸襟包容别人的错误。
第17篇
对现前的事物分别是非、人我、而加以取舍,即是分别心。
由有分别心,复生种种爱憎,因爱生欲,因憎生恚,助长邪见,转生一切的烦恼。
所以分别心是障碍修行的妄见,杀害法身慧命的剧毒。
结论是:分别心与智慧互为消长。
第18篇
是心作魔时,惟见彼人恼我、害我,使我含冤莫辩,有理也说不清。因此才华隐覆,贫贱落魄。
是心作佛时,顿见彼人以非常机缘助我,使我对境修行,不著于理而能悟。因此真心显发,自在解脱。
第19篇
想想看!自己执著些什么?
(一)别人的财富比我多,地位比我高,学问比我好,令我羡慕;别人的财富比我少,地位比我低,学问比我差,令我轻视。如今我在修行,这 些都与我无干!
(二)逢人便说:我什么都放得下!只要全家大小平安幸福,不愁吃穿,儿女用功读书,其他没什么需求,所以我是最知足的人。
(三)再没有任何事情会让我生气,除非别人真的做错了。
(四)我不喜欢跟他争执,但他实在太过份了。
(五)我已经认错,他还不肯原谅我,真可恶!我是不执著的,除非..只要..因为..
第20篇
执著是什么?(1).见一事物的起始,推想其终尾。(2).从甲地到乙地,预算几日可到达。(3).吃、看、听一样东西,立刻感觉好不好吃,好不好看,好不好听。(4).不知别人做这件事或说这句话的观点何在,却盲目地评论这件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这句话应该怎么说,不应该怎么说。(5).自己判定美丑、善恶、是非的,坚信别人也持相同的看法。如别人的看法跟自己不同,就是别人不对。为什么呢?因为─迷人不识因缘,所以执著因缘。
悟者见有因缘,故知因缘性空。
第21篇
工作的时候,能保持愉快,轻松自在的工作,不起贪嗔、不生杂念,就是“放下”。
第22篇
研究教理,得第一义;参透公案,廓然无圣。这是从观念上体验禅味,为理论的解悟。入廛垂手,日用不烦;随缘应化,三界往返。这是从行为上开展禅意,为实践的证悟。理论与实践完全相融及显发,才是禅的真实本质。
第23篇
修行有障碍,应作因缘殊胜想。
修行无障碍,应作魔业炽盛想。
信心怯弱的人,最怕有障碍;自我表现欲重的人,不喜无障碍。
不论有无障碍,都能影响修行成败,不可不慎!
第24篇
修行应于日常生活中,专精制心,想到就做,不拘行住坐卧,交接往来,或动或静、或独或众,尽量守住此心,不起好恶分别,念头单一,不为境转。
心若澄明,立见自身烦恼多少,烦恼里头,因缘始终何事何物。于是行止运观,静慧发生,无明分分除断,法身分分增长。纵使遍历三界,六道出没,究竟真金显露,不惧污泥。
一生依此,乃至千万长劫犹不改易,仍不得悟者,愿代一切众生自堕拔舌。
第25篇
对生死问题不起疑情,便永远不得解脱门。虽起疑情,如无参破澈底的心,也不名叫“修行”。虽有参破的心,若于其中横生许多枝节,譬如:不明因缘果报,即妄想往生极乐;不愿精研涅槃正因,只一味贪求世间福报;自己尚且糊涂,烦恼炽盛,却妄称菩萨,到处度人。如是种种颠倒黑白的现象,无非理事二障盖覆了真心本性,便成为凡夫见识,绝不与佛心相应。
第26篇
说话时,心诚意正,句句从肺腑流出,不花言巧语,不拍马逢迎,亦不以恶言粗语相向。这就是“正语”。
生活的诀窍在一“淡”字。处事的诀窍在一“随”字。
逢顺境的态度为“超”。转逆境的态度为“安”。
第27篇
一花一世界
生生死死,古今多少行人?
一叶一如来
上上下下,看谁翻出掌心?
第28篇
无见是解脱。能够无见,便离知识,永不执著。
无爱是解脱。能够无爱,便断烦恼,永不系缚。
自觉是解脱。无见无爱,倏超三界,当下自觉。
第29篇
修行首要,为破我执,先破粗相,次破细相。破粗相以持戒为本,破细相惟依禅定。我执既破,妄心即灭。妄心既灭,净心即生。净心既生,三观即得。三观既得,三智即证。三智既证,三德即成。三德成即佛成。
第30篇
读经时,想著能获大功德,能感通人天鬼神,欢喜欣慕,却从来不解经义,不识经为何等事物。这就是愚痴病。
读经时,想著要以知解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能夸耀他人,与人争胜,或得到许多的福报供养。这就是大邪见。
读经时,感念佛菩萨慈悲,留此稀世珍宝,使我等凡夫得解经义,依义奉持。如今既能自觉,更当发愿觉他,尽成佛道,此愿方休。这就是修行。
第31篇
精进是信力和愿力的结合。相信佛所说法,此法能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因此乐欲修行,毫不犹豫,即是精进。信得佛法真实大用,但以慈悯悲心,志欲众生同证菩提,因此发愿普度,永无怨悔,即是精进。
精进是生善断恶的动能,尚未生起的善法,因心精进而生起;已生起的善法,因心精进而身精进,所以持续不退。已生起的恶法,因身精进而逐渐断除;未生起的恶法,因心精进而不得生起。
精进是成佛的根本,一切道品的总枢纽。布施无精进,转瞬又即悭贪;持戒无精进,轻重的毁犯在所难免,忍辱无精进,息灭的嗔火终会复燃;修习禅定无精进,必是迟迟不得定,纵或偶得,立刻失之。修学智慧无精进,非唯不得般若,就连已成就的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诸般功德,都能一时溃散。
精进是生命力。它使人成长、追求,怀抱希望。在人生里,精进走入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圆融的人际关系,以及合适且从容不迫的生活方式。在修行中,精进维系了行者的佛号不辍,看经的兴趣增浓,坐禅的工夫提升,心调柔软、正直、清净、知见愈来愈明,贪、嗔、痴愈来愈薄。
精进是一只看不见的佛手,护著你、携著你,迈向究竟的安乐处。
第32篇
佛经里说什么不重要,世尊是谁也不重要,你能知道自己是什么才最重要。
佛经是一堆文字,而世尊你没见过,只有你自己还活著,还能为真理作证!
只有你自己能不被虚伪的外表和混烂的语言所蒙蔽。因为你有真心!你有佛性!你定成佛!所以请不要再自卑!不要再企求!请挺起胸膛!肯定自己!看清自己!
不能再迷信了!任谁都帮不了你!救你自己吧!诸位众生!
第33篇
当弟子的人,只管照顾自己的修行,不要去看别人的是非,也不要评论谁修得好,谁修得不好。毕竟大家都还是凡夫,今日觉得很好,也许明日就退转了。今日看起来不起眼,再过一段时间忽然开悟了。这就是不重久修,不轻初学的道理。
各位都是来道场修行的,不是来看热闹,也不是参加某种比赛的。该丢掉的脏东西还是要丢啊!否则,还能明白些什么?
第34篇
净土、秽土都由众生业力所感。
众生心全体皆净时,此土即为净土;全体皆染时,此土即为秽土。
众生心有净有染时,虽由彼此同业感得同土,唯净心者居净地,染心者居秽地。故言凡圣同居而不同地。
又虽因染心感得居于秽地,若能信愿坚固修习净业,亦可逐渐转秽地成净地。纵或宿世恶因,致今世不得转,亦能居秽地而心不秽,犹如居于净地中。故言心净则土净。
第35篇
有人言吃饭吃茶是禅,有人言吃饭吃茶是吃饭吃茶。且下一转语:他说他的禅、你说你的吃饭吃茶。
第36篇
“世间名利与正觉解脱背道而驰”。
名利犹似聚沫,俗者不如实知,视同珍宝,终日逐竞,遂令此世充满贪欲、嗔恚、邪伪、忧苦。
既得名利,又恐一旦灭失,戒慎防护,更增无边惑恼。
既得名利,与他相较不及,殚精竭思,亟欲胜而后快。于是朝暮奔忙,形如走兽。
身处名利中心,必为名利所役,行住坐卧,除一名利,即无余事。纵或发意修行,毕竟法不染心,遑论解脱?
云何不染心?一世间一出世间耳!
第37篇
没有慈悲行,就没有成佛的机会;
没有般若智,就难作正确的慈悲行;
没有深禅定,就不显出尘的般若智;
没有人世间,就没有修行的生活,而慈悲行,般若智,深禅 定就不用提了。
第38篇
常把生活挂在嘴边来谈修行,易成浅薄流俗;
当把禅慧挂在嘴边来谈修行,易成空花水月。
这分寸的拿捏不靠言语、推想,而是仰仗修行人的愿心、精进心,及永不疲厌四无量心。
第39篇
对世间人而言,是永无休止的牺牲奉献;对修行人而言,恰是永无休止的自我训练。
奉献,因为自己有东西甘心给予;训练,因为自己冥顽拙劣不堪器用。
虽然甘心给予,但于得不到适当的回应时,可能会影响给予的心情和方式,而训练就不一样了,如果你每日醒来,发现今天的烦恼比昨天少,心地比昨天光明,定力更佳,智力更强,你会肯定一切的精进砥砺都值得,一切为了摄众的悲行,竟如崖畔之珠般地辉光晶莹,而你的心,即无时无刻不在汲饮由波罗蜜流出的甘露。
第40篇
时间在哪里?
空间在哪里?
心,在哪里?
法身世界在哪里?(凡夫一念尚不见,圣者无边不可言。时空相续延展,因缘变化无常。试问:法身何物?)
知心者,即知法身。知无常者,即是知心。知因缘即知无常,知知即知因缘。
知,可知否?
参!
第41篇
修行成功三要:聋、盲、哑。
聋,一切音声不入。哑,一切音声不出。盲,一切色相不染。此则远离世间幻妄境界,连远离之心亦复远离。
从初发意乃至究竟菩萨,于垂形六道时,应当如是安心。如是安心已,虽终日度众,却无众生可度,况众生名可生?无住无念,真实沙门。
第42篇
修行人把身心交给道场,世俗人把身心交给贪爱。
在自己的一生中,必和许多人结缘,因此有父母、兄弟、亲族、朋友,以及同业同事等等。当你不修行时,他们的身心和你的身心,常能相应契合,而这样的相应契合是从“我执”产生,以“我”的感受去认识,去送往迎来,造成了“我”的好恶、喜怒、是非分别。一切所取所舍,无非我见,时时刻刻地架构坚固的“我相”。这就是贪爱。
当你一念起修时,那个“一念”便成为最初的道场。随由烦恼渐薄,身心转净,道场也由微细愈加扩张,卒至虚空不容。这时,周遭的人其身心即逐渐与己不再相契,譬如父母之“名”虽仍存在,而自心中已无父母的“相”。是知今世得此业果,无非过去所造种种业因,又假藉种种幻化的因缘,形成了彼此相生的现象。乍看犹紧缚而难脱难解,谛审时,终究没有半点实质。于是一言一行,不离道场;取舍随缘,去来自在。
换句话说,修行人的举止施为,处处让所有的人,或亲或疏,都能体察确认─这是一位修行人!而世俗人则一味显露他的名利心,以及贪婪、嗔恨的模样,事事物物,除了自己还是自己。
一菩提,一生死,岂可足踏两船,既想入世的幸福,又要出世的安乐。结果如何,自不待言!
第43篇
你了解自己吗?
大多数人对这句话持肯定的答案:“是的!我完全了解自己!”
你了解自己的什么?
“我的思想、感受、嗜好、能力、对事物的看法,分析事物的方式等等,都可以完全掌握。总之一句话,我太了解自己了!”
那么请问:“你知道自己的贪念从何而生?为什么控制不了嗔心?你知道何时会生病?何时死亡?一天中起多少念头?下个念头是什么?甚至自己的身上有多少毛孔?有几根头发?一天
排多少汗?吃多少东西?一天中眼睛看过什么?耳朵听见什么?鼻子闻到什么?请说说看!这些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事物,你到底明白哪一样?”
现在想想!你了解自己吗?
第44篇
初学
学坐不学禅,学禅装门面。
久修
学禅不学坐,学坐死模样。
未悟
学禅学坐,都不搭调。
已悟
学禅学坐,都沾不上。
第45篇
一位真正的禅者不应和光同尘,亦不处处圆融,事事和谐,永远大好人。
一位真正的禅者应体认时代,看穿当下的机缘,然后手握金刚王宝剑,“唰”地一声,斩断众生烦恼根。
一位真正的禅者定知因缘幻化,不为时代的包袱所迫,因此不必自命龙象,彷若现今佛门之振衰起敝,舍我其谁?而于接人时,亦不以量计价,是确确实实的悲智双运,方便而不随便,随
顺而非同流。虽怀抱大愿,又能无视万斗恒沙,是为披沙拣金,历劫冶炼。
一位真正的禅者誓生娑婆,领其眷属,待彼弥勒,岂有生西之念耶?
第46篇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永嘉老儿闪了舌头,地狱天堂凑在一起穷快活。自古以来,诸位菩萨都是闲著没事干,抓些佛性当菜,捏把无明调味,偏有那愚痴众生,专吃咸淡味,不吃菜味,误将调味料的滋味当菜味了。这好比骑车去远地看花,先是整理车子,再拼命赶路,及至目的地时,人已累了,车也坏了,躺在花下睡觉,天南地北一概不知,那里还闻得出花香?因此,永嘉老儿触动灵机,耍一招教众生“睁眼见喜”“垂手即春”的功夫,正所谓“莫向明镜寻真人”,又恰是“真人离去明镜空”。彼亦此也,此亦彼也。
第47篇
一个人一生最伟大的成就,是认识自己,善用自己,完成自己。
第48篇
“修行在求解脱,若刻意而为,反受其缚。”
初心的修行人,必须依著一定的方法来锻炼,这个方法不论在心内心外,有形无形,都名叫“对境”。譬如念佛拜佛,就是给他一尊佛,教他念,教他拜,再如坐禅一事虽无形相可言,但教系心丹田,也是对境修的意思。
唯此处设立一“法”,非指此“法”为解脱法,能使人正觉解脱,而是以此“法”为解脱的因缘,修行人浸濡于法缘中,自然得解脱。所以,若一味执“法”,专注地剖析“法”的功能、内涵,或许会忽略了“法”的因缘无性,无性即空的特质,于是自以为得某法,“只此一法,别无他法可修”,这就变成解脱的障碍了。
第49篇
有教师即有道场,有道场即有大众,有大众即有悟道者,有悟道者,人间净土即为实现。
因此,教师人才的养成为道场首要。
第50篇
迷信或正信不值得担忧
该弄清楚的是
自己在过怎样的日子
生活环境恶劣与否离题太远
谁省得
这总是茶余饭后的喋喋不休
三世因果,千百万亿无始劫,只要一个念头、一句话,就可以全部打发。而一切众生却依旧站稳自我─
告诉你,迷与正如何分辨
如何摆脱生活
请回头看看吧!
第51篇
终日著意寻般若,不可得;
一身俗尘尽抛却,通消息。
第52篇
发大慈悲,怜悯一切。心生舍想,名真布施。
除灭贪嗔,永不疑悔。恒行善法,名真持戒。
分别念断,无有八风。平等贤直,名真忍辱。
二时匪懈,止观俱行。身心安隐,名真精进。
对境湛寂,自然任运。离相不相,名真禅定。
因果显昭,万法洞明。泯我非我,名真智慧。
福智圆足,随缘普益。愿弥虚空,名波罗密。
第53篇
以真诚心,发大誓愿。
今世不悟,必种来世善根,得世世做一修行人,直到成佛。
第54篇
慈悲是菩萨的生活方式、思想核心,更是成佛的根本。
修行人若无慈悲,就像缺少了眼角膜的眼睛,虽有形相,却无作用,亦像是行尸,虽似人趣,却了无生意。
因此,应于二六时中,将“慈悲”二字提挂心头,慎勿或忘!
第55篇
常能无事于心,无心于事。
行住坐卧,历缘对境,并非无事。必也守一不移,于六尘境界不动不摇,不加拣择,即是无事。
识心迁流,念念不停,岂能无心?若果随缘化物,应机而行,万象森然有别,一一洞照无差。
任运之间,究竟无心。
无事、无心,尚余何等?参!
第56篇
修行是把所解知的佛法拿到生活中来实践,然后才能体证经典的义理。
因此,修行即是修行,无所谓大乘或小乘,这些只有历史学者才分得清的名词,永远与修行人不相干。
修行是─只管修行。
第57篇
日上三竿光皎洁,心眼未开还愚痴。
迷看石头结草庵,瞎参磨砖照马祖。
滴水震波覆天地,系掌扬声贯寰宇。
山穷岐路堙蔓草,时人不欲走江湖。
◎江西青原行思与湖南南岳怀让,俱出六祖慧能门下,其后青原传法石头希迁,南岳传法马祖道一,习禅者奔驰于江西、湖南之间,时人称“走江湖”。现今邪法日盛,禅风凋零,种种禅院、禅林之流,胡拼乱凑,空有禅名、禅理,却无半点禅味,我等愚痴人,已不知往何处参学矣!
第58篇
修行人应志为人天师范,因此,其语默动静,均宜审慎拣点,纯正贞良,真实不虚,切切不可为了图名利,而显异惑众,语涉浮夸。
第59篇
生命在呼吸之间,初学坐禅,对於呼吸一事应有深切的体验。
(1).呼吸从何而来?往何处去?
(2).吸入的感受如何?呼出又如何?
(3).呼吸是何物?依何而住?如何变化?
于平常日用觉知无碍,必得禅定,必悟无常。
第60篇
二乘行者的禅是根本禅,是思议禅,是安乐和智慧;菩萨行者的禅是化道禅,不思议禅,是四无量心的显发。
证根本禅,得一切智,断见思,出三界,获自在解脱;证化道禅,得道种智,一切种智,断尘沙、无明,出变易,获圆满功德法身。
第61篇
如果以为经典上的文字就是真理,是十分幼稚的认知。
如果以为丰富的人生经验就是真理,是非常危险的邪见。
如果以为经典加上了经验就是真理,是极其盲目的推论。
如果以为弃拾一切的经典和经验就是真理,是虚妄不实的梦境。
如果以为真理是什么或不是什么,这个人永远躺在真理的门外酣睡。
第62篇
我们不一定要继承什么
也不一定要开创什么
而是要深刻体认
在自己所面对的时代里
究竟要做什么
第63篇
当一切修行的魅力消失,梦幻破灭,当修行人开始烦躁不安,感觉生活又重新无聊乏味时,你对读经、坐禅无奈,对布施、持戒不以为然。
你应该明白,这就是真正的修行起点。
第64篇
修行最初的关头最难,但只要带有三分傻气,勇猛向前,一定可以冲破它!而冲破以后,一切就容易多了。
第65篇
一灯能破千年暗。
在一间阒黑千年的房子里,点一盏灯,立刻光明?照,把恐怖阴森、沉寂无奈的气氛扫荡一空。
人生也是这样。当一个原本贪吝的人突然欢喜布施;一个胡作非为的人,突然发心修行,必将受到天人及佛菩萨的同声赞扬。
如因修行而获证般若智慧,这盏灯,即是照断生死轮回,永破无明黑暗的觉性之光。
第66篇
对尚未用过的法或未证的理存疑,是应该而必要的。
如听闻修某法能使人悟道,就信受无疑,那是盲目的行为;听闻某理是绝对究竟,就奉若指标,那是真正的愚痴。
一个修行人只有在彻底了解自己是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才能正确的引导自己去修行。而那些法和理即是药方和药味,因病设药,必然药到病除。
但是,于未用的法、未证的理,由疑生惑,深恐误入歧途,以致寸步难行时,将比盲目和愚痴更为可怜可悲!
第67篇
二六时中,照顾念头,无有闪失,即是修行。
一念未动是念头,一念已动成念尾。念念不停,叫做生灭心。生灭的现象由因缘造成,因缘假合,所以心无一定的形状、大小、位置、色相、作用,心即非心,是名为心。若有一语过此“心”,即成住著,不得心的真意。
因此,于修行的过程中,应不自见心,只能觉知有念。譬如起一念贪,立刻见著了贪念;一念嗔,也立见嗔念。大凡对境生念,就好比镜子的映照万物,没有不显露无遗的。唯禅定功深的行人,见念愈多,愈仔细,定浅或不修行的俗人,见念粗少,甚或茫然不觉,乃至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下了无边恶业,转堕三涂,不得出离。
如今一念起修,常于行住坐卧时时观照,先从这一念已动的“念尾”看去,看这个“念”毕竟是何物?看它如何生?如何灭?看一念,是一念,直看得念念不舍。见此每一念中,更有无穷无尽的念,又了知念念无非妄心所生,妄心幻化,念者胡为?当下顿断,印达“念头”,立返“心源”。
个中消息,谁来承担?参!
第68篇
一个修行人必须彻底面对自己的恶习,以谨持戒行的态度加以除灭。如其不然,即无法超越自己。
第69篇
有因缘修行之时,常不知把握,或怀疑、或懈怠、或生厌。
一旦因缘灭失,又心生懊悔,怨叹福薄,以为从此无望,甘脆不再修行了。
众生啊!众生!
第70篇
成佛是修行人的目的,修行人的目的不是成佛。
第71篇
一个人在大众中精进,在独处时懈怠,就不算真精进。
一个人从表面看精进,而内心却为俗尘干扰,思惟五欲,犹如火烧,就不能算真精进。
第72篇
修行人要带三分傻气、三分信心、三分耐力,还有一分自己明白,别人不知的潜能。
第73篇
我执重者,正法不入。
听别人说话,看一件事物,分析道理,研拟行事方针,随时随地,即有一种声音比理智还迅速的,从内心深处迸出-我!我!我......相续不断,虚空不尽。
而修学佛法便从断“我”开始,除“我执”,离“我相”,灭“我见”,一切的一切,冷静思考,这是为众生呢?还是为我?这是我的观念呢?还是佛法正知见?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想什么?这是真正的“我”吗?
第74篇
子夜歌
(夜半偶得,顺口拈来,初无修辞,但求意明耳)
修学欲成就,应信师之言。依止师之前,应观师作为。若发意菩萨,时刻悯众生,不行灵异法,亦不求名利。自律尚谨严,摄化唯方便,循循而善诱,终令晓因缘。
依止师修学,应心生佛想。此门未得入,不复求别法。勿胡揣师意,勿执其缺失。亦勿举他
师,与己师作比。孰胜或孰劣,皆由魔心促。转生诸疑虑,道业难坚固。
厕身于道场,众口论纷纭,知识及经验,缠绕自我中。对境起邪见,作如是思惟:师亦凡夫身,胜我有几何?彼言若得理,即当遵从之。若非我知解,阳奉而阴违。如是修行人,能入佛见
者,众生可度尽,虚空应有边,日冷月可热,水往高处流。
又有修行人,不识悉檀义,将师前后言,诘问起矛盾。佛法方便法,法法菩提道,昔所作因缘,已成烟云影,年少多少事,到老也惘然。欲求无上觉,何为频回顾?
又有修行人,师命唯诺诺,十分取一、二,余皆束高阁。自谓依教法,实则行魔事,自欺又欺人,此即痴凡夫。
修行艰苦事,古称大丈夫,何须用勉强,且修亦且休!三大阿僧祇,慢慢熬去也!
能透此消息,悟道决可期!
第75篇
悟道看大原则,修行看小细节。
来到了道场,大部份的人只看见师父,一小部份还察觉尚有旁人。大部份的人注意听经闻法,一小部份了知道场的设备有禅堂、有佛像、图书馆等。大部份的人喜欢整理道场的修行重地,试问;有谁明白真正的道场在哪里?
第76篇
凡夫闻声辨位,死咬声尘,不能了知声相如幻,执为真实。亦不了知菩萨安立假法,藉种种声相变化之意。因此常追思前尘往事,硬将昔时受化之法来与现法相提并论,以为前后矛盾,而滋生疑惑,致有“师亦妄言”之虑,结果反将自身现时之境界立即摒弃不顾,而沉浸于受骗之感受中。
这个度众之旅,确是难行。所谓“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所谓四悉檀教学法,又怎么解呢?归去来兮!
第77篇
法性宝林悟道纲宗
※以三法印判定佛法真义。
※以止观坐禅为修行依。
※以金刚经为自证依。
第78篇
修行的目标是断烦恼、得解脱。
千百万字的学术论文,讲哪一宗对,哪一宗不对,哪个道理究竟,哪个道理不究竟,哪个法门好,哪个法门不好,怎比得上一句“自心清净”?
无数亿的剃头染衣,道谁是七众之首,谁是福田,谁能登座说法,谁能续佛法慧命,怎敌得过一位“了生脱死”的觉者?
让那些顽执文字的知识人去诤论吧!让那些自以为够资格有特殊身份的人去吹嘘吧!而你,最要紧的是息灭贪嗔痴,心中安隐无烦恼,然后再把这些诀窍告诉你周遭的亲友,让他们也能离苦得乐。然后你就没事可做,没话可说了。
第79篇
菩萨行是修学佛法的重点
有人以为修行一定要求开悟,要了知一切法的真相,了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疑团。其实,这种观念是小乘心,不是大乘心,不是佛法的正知见。
试想:修行以断除我见为先,而开悟却是向自心探求,怎不会形成凡夫众生的心理负担呢?怎不会促使凡夫更加注意自己的感受呢?结果反受其缚,我执愈来愈深,每天想著─如何开悟?
如何开悟?烦闷、苦恼、矛盾不断地翻搅。怎么修行呢?
真正的修行是每天想著!我能为众生做什么?二六时中想众生的需要,不要想自己,久而久之我相渐离,我执渐解,我见分分除灭,心地分分柔?、光明、愉悦,生活环境分分转变成净土,
因缘分分单纯,果报分分增上,由恶转善,由愚痴转智慧。机缘成熟时,自然就悟道了。这样轻松自在的修行,不是很好吗?
赶快发出菩萨心吧!发一分,成就一分,半点也不假。
第80篇
把解知当证悟,是最大的邪见。
有些人读了几本经,就以为懂得佛法。
有以为穷究三藏,定能通达佛法。或者错将禅定中的清净安乐,解为得入涅槃的境界。凡此种种,皆非佛陀知见,只会愚弄贡高行人,却奈何不得“心空”的智者。
而真实的证悟,必须从弃舍三毒的程度如何开始说起。余事无关。会也无?
第81篇
己之所修,为一切众生迭相助成;众生一切,为己之业报全体显现。修行人若深谙此理,岂能不时刻誓愿,慈悯这无边的苦恼众生?
第82篇
一位禅者除了生活之外还有何事?
还有生活!
一位禅者除了参禅之外还参何物?
还是参禅!
一位禅者除了知道自己是禅者外还知自己是谁?
什么都是!
第83篇
若无佛力加被,无量劫来岂得修行机缘,相续不断,何况悟道?
若无自力精进,岂能蒙佛相应护持,开引契入无上智慧,自化化他,乃至传心授记?种种方便或究竟,皆佛施设,岂可不知怀德,依教奉行?
突有所感,斯为之记!
第84篇
修行人应时刻检省,慎勿放逸。
诸佛因地,都是凡夫,而能一念起修者,见己自身染污不净,见一世间幻化不实,卒能淬励奋发,超拔而出。
如今我等发心勤求佛道,更宜暗自思惟:此生为人,诚乃不易,但既已为人,即是无始劫来业障所致,便有种种顽劣恶习随生,犹如腐尸,臭味远扬,若言饰粉涂香能遮其味者,无有是处,若执火烧毁,化为灰烬,复掩于深坑,永不得见,其味自失。修行人亦如是弃舍三障五盖,烧之、掩之,即为断我见妙法。
第85篇
一、 未修止观前。
一个俗人,看不见妄念,不知有烦恼。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以知识和经验论断一切的是非善恶。眼中没有圣者崇伟的法相,平常亦乏认错的念头。唯贪嗔痴慢四字,才够形容。
二、 修止观之后,尚未契悟之前。
惊觉自己是道地的凡夫,倏见妄念如瀑,倾泻而下;烦恼如蝇扰,挥之不去,知识经验是从前最坚实的依靠,如今成为修行的障碍。既想认错,又唯恐失恃。进退两难,四周皆是银山铁壁;生活紊乱无章,矛盾日益滋长。
原因是─用世间的理念和价值,去判别出世间的境界。于追求中怀抱无限的希望,造成了许多无奈愚昧的梦幻,结果陷入思惟死巷,毫无转寰的余地。
稍许的收获呢?贪、嗔渐薄,渐能不畏八风。常自安心,观照力增,对于周遭事物的反应更敏锐、更明确。
三、 次第的内证与显发。
妄念烦恼不干己事,生活形态由繁趋简。因缘洞澈,智用随心。超拔一切,悲愿深重。处众生中,如入无人。现在家相的,心己出家,名白衣大士;现出家相的,无暇自顾,称菩萨僧。
若修止观不得益,即三障五盖未除耳。
第86篇
修行若无愿力,如航海没有罗盘和地图,易失方向,而滋生疑惑。又如久历险阻,在未抵目的地前,身心疲累,即起懈怠。
因此,于修行之初,首应发愿,依愿而行,证悟决定可期。
凡夫发愿,须有次第分别,若不循阶转进,逐级增上,往往落于空泛不实,反成修行人的心理负担。何谓次第?但看自己的环境、能力,以及当下对佛法的知解程度,思惟再三,然后奋勇发出,即是一个第愿。
又这次第行时,应一面观察,此愿有无浮夸,或违背佛法情事,一面研拟实施细则,逐步兑现。途中,若因修行体悟,对于前发之愿己不满足,可依前重发。直到此愿与四弘誓愿相符,即名熏习佛种,名信成就发心。
第87篇
修行要讲求方法,切切不可盲修瞎练。
譬如坐禅之时,妄念奔驰,坐也坐不住。这时可起来经行,或去散散步,看看花草树木,青山白云,或喝杯茶,或做一些消遣娱乐。但求将此妄念先行舒解,再来入坐,反而容易得定。唯舒解应有一个限度,若过于放纵,或趋向恶行,破诸重戒,又增添新的妄念,恐将成为禅定的障碍。
因此,修行人于中须仔细推敲,详审自己的根性机缘如何,然后随顺修行,如引江入海,不使堵塞、泛滥,或任意流窜,即是善修行的人了。
第88篇
贪欲是个无底洞。
譬如美食当前,就说:难得吃一次,不要紧;美色当前,就心中想,凡夫焉能无欲?既非圣人,何必假惺惺!譬如财富当前,垂手可得,岂能空过?
放纵贪欲的人,虽名为修行,而心中实污浊不堪,置身大海,大海色变。如今在此六道轮转,若不戒贪,哪有清净的时候?
第89篇
修习止观而不持戒,就像手持黄金在沙漠中行走,又有何用呢?
第90篇
禅的自在是─
不待持戒,却能无犯─三聚净戒在一心。
不求正直,本来无曲─此性澄明不思议。
禅的无碍是─
平常生活,历缘对境通通放下。
行住进止,心定一处丝毫不乱。
第91篇
现今的佛法教学,若不著重于实际行持,讲求现证,将如盲人摸象,雾里看花,错把世俗的学问,认做已得无上智慧的依凭。
这种见瓦砾,觉为黄金的现象,正弥漫整个知识界。结果如何呢?精研三藏的高僧等同大学教授,三毒俱存,烦恼不断,分别争胜之心特强,大违佛陀出世本怀。
佛法将灭与?何谓续佛法慧命与?
第92篇
坐禅有二事须证:一、离念。二、离相。
离念是离一切妄想杂念,使自心清净,等同虚空;离相是无幻化境界可对,我相不起。
菩萨行者于此二事自知自觉,能自作证,不假祖师道眼。由是发一切智,道种智,能以种种方便作用,随顺众生,令断烦恼,不受生死及不复颠倒梦想。名禅波罗蜜。
第93篇
修数息观而妄念丛生,无法得定,当却坐思惟:
一、诸佛法身,遍满法界,我今如法修持,应受彼之护念。信受精进,永不疑悔。
二、此妄念者,本无实体,寄于五蕴,游履六根,非关佛性,理他作啥?
三、我今求定,是以何求?若言此身得定,此身元是幻化,定何所依?若言是心得定,心非形相内外,定为何物?故知将心求定者,了不可得。无作无念,不定自定。
第94篇
但愿众生得离苦,不欲自己得安乐。
一位真正的菩萨行者,于二六时中,除睡眠、二便及饮食外,无不如是思惟;我应为众生做什么?我应用什么方式来亲近众生,摄导众生?
如是思惟己,奋勇挺进,宁舍身命,无怨无悔。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第95篇
终日追逐文字,穷究义理,论述挥洒自在圆熟,以为三藏十二部蕴于胸臆,随所应对,无不得体。这种人有机会修行吗?
愚痴众生,迷于文言章句,见其著作等身,千万不尽,尊同高僧大师,不知反观自心,不知速断烦恼,结果佛书越读越多,诤讼越多,捍挌决裂越大,离佛道越远。这是修行吗?
第96篇
吾人此心,犹如轮转,如幻如化。染净皆如是,无有过此者。
若能于此生灭变化中,切掌握每一念心,是善是恶,是净是染,随顺修行,当能逐渐远离烦恼,常觉光明?身,喜乐安隐,非一般世俗所可知解者。
若无此相,即是修行尚未得力,或以我执妄断行门,致生散乱昏昧之病,概与佛法无关也。
第97篇
有三法皆名出家:
一、身心俱出家-辞亲远俗,息诸缘务,持戒清净,勤修道品,依六和敬,和合共住。小乘比丘、大乘菩萨僧者是。
二、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蓄有妻子,金银宝物,经营生活,送往迎来,虽处污地,常修梵行。维摩诘居士、胜鬘夫人者是。
三、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现出家相,剃发染衣,言行举止,无异俗人。私蓄产业,参预世事,为人作媒,结交权贵。如涅槃经中说:佛灭后五百岁,魔作比丘,坏乱佛法者是。
第98篇
惯性思惟是修行最大的障碍。
其一、时间有始有终或无始无终;空间有边或无边。(时间是何物?空间又是何物?)
其二、以为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问题。(没人注意为什么会感觉有生有死?)
其三、有烦恼可断或无烦恼可断。(这都是俗人的说词,和修行毫无瓜葛。)
其四、想像一个成佛的境界是什么。(能想像得出来吗?)
达摩说: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
参!
第99篇
皈依三宝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法,一切僧,不是皈依哪一尊佛,哪一部经,或哪一位师父。
皈依代表依止修学的意义,并非一种绝对的保障。如皈依后不依正法行持,即永不得法益,形同没皈依一样。因此,只要皈依一次就够了,不要到处去皈依。
第100篇
修行一事只有出家法,不应有在家法。
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说:“我闻佛言,父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知菩萨行者一念发心,即有不思议,岂可用外表形相来分辨一位真正的修行人?三思!三思!
第101篇
能为众生福田及依止的僧宝,须具足四个要件:(一).持戒清净(二).多闻智慧(三).能满足一切众生善愿(四).能除灭一切众生苦厄。
如其不然,只能代众生引荐皈依三宝,不能自受其皈依,否则即是邪行魔法。
第102篇
常执著过去的事为真实,一味地强调过去的印象,反会看不清眼前景物,而陷入妄想的漩涡里。譬如小时候认为某人如何如何,现在经过了数十年来的思想毫无转变。这是经验障。(二).虽有转变,但我相坚固执持,凡事还是自己对,仍以“我”为中心去判断。这是知识障。(三).开悟者,确能洞照三际,了知无误。
明白了修行因缘的不可思议,能破我执,邪见,入佛法正见。因此,切勿绕著分析,推理、感觉、认定的理解上打转,否则,即与修行相违。
第103篇
专门研究如何教人如何说法,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修持。
专门研究自己应修何法,才能体悟真理,并勤加实证,无有懈怠,常于度众时,忽略了对方的感觉及当下的需要。
自证化他的生活方式,确为最难掌握的事,要在修行人多多思惟,才能成办。
第104篇
证悟、说法皆从自心出。
自心净时,平直安隐,六尘入而不染,非无一念,念无住相,故万法皆空。
随缘应物,因势利导,扬六尘而不见尘影,无念之念,念念悲愿,故万法具足。
第105篇
佛在何处?
佛在西方!西方是遥远的梦。
佛在心中!心中是每个人不可言传的秘密。
佛在生活!生活是心的显发,往生西方的实践。
第106篇
正法是什么?
正法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是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所要探究的终极目标,是修行人苦行实践,亟欲印证的“那个事物”。
因此,关于“正法”的结论可用“无量无边”来形容,而所谓无量无边就是-无量无边的人都这样说:“只有我的见解才是真理,你的他的是邪见!”
因此,有无量无边的人于无始劫来争论那无量无边各各不同的正法,而生出了无量无边的烦恼。
因此!为了继续烦恼,请坚持“自己的正法”吧!
第107篇
※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是内证的显发。
※庄严自身,是度众最好的资粮。
※自心即佛,自然流露,不忧不惧,不颠不倒。举手投足,平易 亲切,蕴涵神威,凶慑顽立。如 是佛法,何劳言语?
※不说一句能令悟者,就不说;说一句能令悟者,就说一句;微少句令悟,说微少句;广论推演,无所不用,能令稍稍解悟,亦将极尽其能而行之。再不行,默无语,待机缘可矣!
第108篇
云何曰空?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