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佛教的世界观

发布时间:2024-01-29 14:17:50作者:大悲原文

        第一届夏令营我曾经来这里做过讲座,时隔三年的今天,又再次到柏林寺参加夏令营,来和大家共结法缘,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次我讲的题目是《佛教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哲学的问题,我们学佛主要是为了求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解脱烦恼和痛苦,这种解脱首先要从有情自身着手,也就是从我们人自身着手。我们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烦恼和痛苦,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够正确认识世界而产生的。就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要想解脱烦恼和痛苦,就要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我才提出世界观的问题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通过这种探讨、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树立一种正确的世界观。用佛法的术语来说,就是树立正见。

  我们讲世界观,首先就应该对“世界”这个术语有个正确的认识。世界这一概念出自佛教。佛教里有一部《楞严经》讲到世界的意义。“世”是迁流的意思,指时间。因为时间就像流水似的从过去流到现在,又从现在流到未来。所以孔老夫子看到奔流的河水,感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界”是空间的意思,指方位,方位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还有上下十个方位。所以,世界的含义不外乎时间和空间。

  世界在佛教中有时也称为世间,所以世间的概念也是出自佛教。“间”就是间隔的意思,也是指空间和方位。在中国和世界文化中有一个与此相同的概念, 就是我们常说的宇宙。在中国古代,有部书叫《淮南子注》。在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实际上宇宙与世界的概念一样都是指时间和空间。

  佛在世时,印度的民族是一个非常富于冥想的民族,他们的宗教和哲学都非常发达。他们对宇宙的探讨有很多种解释和看法,在佛经中把它们归纳为六十二种,也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六十二见。我现在只把最有代表性的三种介绍给大家。

  1. 宿命论

  宿命论这种思想我们都比较熟悉,但是很多人经常把宿命论与佛教的因果观念相混淆。其实宿命论与因果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只是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宿命论认为我们现生的一切都是前生定下来的。比如说胖痩、高矮、富贵、贫穷、美丑等等,这些全是前生注定的,你这一生努力是没有用的。所以,宿命论的特征就是否定现生的行为价值,认为现生的一切都是不可更改的。佛教也认为我们现生的一切都有前生的因,但佛教在讲因果的同时又讲因缘。就是说我们这一生的结果固然取决于前生的因,这个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还需要有现生的因缘。也就是说现生的努力现生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举例来说,前生的因就像一粒种子,现生的条件就像阳光和水土,如果光有种子,没有阳光和水土,这粒种子就不可能发芽生长。佛教非常强调这种现生因缘的重要性,这就是佛教的因缘观念与宿命论最根本的不同。

  2. 神佑论

  印度有很多传统的宗教,比如印度教婆罗门教,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的创造、神的安排,人间的一切祸福都是神决定的。这种思想在世界宗教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基本上都是这种思想。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都是业力决定的,每个人一生的一切都是自己过去的行为造成的。所以,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与神佑论是截然不同的。

  3. 偶然论

  偶然论就是没有因,没有缘,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偶然发生的。比如说大家为什么能到柏林寺参加夏令营?你们为什么能够考上大学?偶然论认为这些都是偶然的。这与佛教的缘起学说是截然不同的。佛经上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也要由条件决定它的消失。

  对世界结果的研究,古希腊最早有宇宙地心说,认为整个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到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的日心说又认为宇宙是以太阳为中心。而佛教认为宇宙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心,是无边无际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1. 三界

  平常我们说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个“三界”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一个世界最基本的结构。佛经中讲,这个世界的内部以须弥山为中心,有太阳、有月亮还有许多别的星球;合起来统称一个世界。用现在天文学的概念来说, 也就是相当于一个太阳系。在这个世界里,佛教根据有情生命所居住的层次,把它们分为三界。

  三界的第一界为欲界。也就是说居住在这一层的众生基本上都是生活在一种强烈的欲望中。佛教把欲望归为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另外,根据人的感官,佛教又有另一种五欲:色欲,眼睛喜欢看漂亮的颜色的东西;声欲,耳朵喜欢听悦耳的声音;香欲,鼻子喜欢闻美妙的香气;味欲,舌头喜欢品尝可口的味道;触欲,身体喜欢接触舒适的环境。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很少能脱离这种种欲望的追求。所以说欲界众生的快乐是建立在欲望的追求上, 以欲望的满足为快乐,以欲望不能满足为痛苦。

  欲界的众生又分为六种类型,就是佛教讲的六道轮回的六道。这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天、人、阿修罗属于高级层次,称为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的众生是受罪的,称为三恶道。同是欲界众生,但欲望的程度却不一样,生命层次越高,其欲望淡泊;生命层次越低,其欲望越强烈。我们同是人类,若看一个人生命层次的高低,只要看这个人的欲望是强是弱就可以衡量。

  六道中天道的层次最高,而天道又分为六重天。这六重天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就是说六重天中每一层次的众生其欲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人类最强烈的男女之间的性欲,在天道中人们是怎么满足的呢?根据佛经记载,六重天中最低的两层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人们,他们满足性欲的方式与我们人类是一样的。其他层次的人们,生命层次越高,其满足欲望的方式越简单。比如夜摩天的人只要两个拥抱一下,兜率天的人只要两人手拉手,化乐天的人只要两人笑一笑,他化自在天的人只要两人互相看一眼,他们的欲望也就都能得到很大的满足。

  我们人要想升到天道,只要修布施、持五戒,将来就可以升到天道。但是佛教并不鼓励人们升到天道,从究竟解脱的意义来看,佛教认为人道比天道更为重要。

  三界的第二界为色界。色界的“色”不是指颜色,也不是指女色,而是指物质。就是说色界的人们已经摆脱了欲望的生活,但却还没有摆脱物质的束缚。我们人要想升到色界天,就要修禅定,修到一定层次的禅定,将来就可以升到色界天。根据所修禅定的不同层次,色界天又分为四重天: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三界的最高层为无色界。就是说无色界的人们不但摆脱了欲望的束缚,同时也摆脱了物质的束缚。我们人要想升到无色界天,也要修禅定。根据所修禅定的不同层次,无色界也分为四重天:空无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欲界、色界、无色界统称三界。色界和无色界都要靠修禅定才能达到,所以佛教有四禅八定的法门。入禅入定的法门并不是佛教所特有的,印度的外道也修这个法门,修了之后能够升到天道,他们就认为已经获得了解脱。但在佛教来看,只要还在三界内,不管升到哪一重天,也还是在生死之中,没有获得根本解脱。要想真正获得解脱,就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佛教修行的境界是超出三界的。

  2.三千大千世界

  三界是一个小世界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一千个小世界合起来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也称三千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个大千世界里面涵括着小、中、大三千的意思。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位佛陀所教化的区域,比如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他是在我们这个世界出家、成道的,但是他的教化却不仅仅局限在我们这个世界,而是遍布整个三千大千世界。

  3、十方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仅仅是一位佛陀所教化的区域,宇宙中到底有多少世界呢? 佛陀告诉我们有微尘数世界,就像微尘一样无有穷尽。关于这种道理,我们可以引用佛经加以说明。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阿弥陀经》,经里面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方位和距离:“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就是说从我们这个世界往西要经过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才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另外,大乘经典每部经的开头,都要介绍佛陀在讲经时有很多世界的诸佛菩萨都在为这件事情欢喜赞叹。比如《般若经》里面说,佛陀在讲这部经的时候,大地大放光明。这光明有多大多远呢?有十方恒河沙数世界。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这十种方位。恒河,是印度的一条河流,它的沙质又白又细。大家想像一下,如恒河沙数般这么多的世界该是多少呢?

  另外,还有一部经叫《维摩诘经》。维摩诘居士是位大菩萨,有一天他为了度化更多的人,就示现自己生病。佛陀知道维摩诘的用意,于是就派弟子去探问病情。佛陀问弟子谁能到维摩诘那里去问病情?一个一个地问下去,问了五百个大弟子,结果谁也不敢去。都说那位菩萨太厉害了,我们每个人都被他教训过。说来说去,最后决定由文殊师利菩萨去。因为在佛陀的大弟子中文殊师利菩萨的智慧第一。大家一想,像文殊师利这样大智慧的菩萨去问维摩诘大菩萨的病情,两个人一定会说出甚深奥妙的佛法。于是很多人就跟着文殊师利菩萨一起去了维摩诘的家。大家到了维摩诘的家一看,维摩诘的家不大,长宽各有一丈(现在我们所说的方丈室就来源此)。室内空空的,只有一张床,维摩诘就躺在床上。所以,大家来到这里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好都站着。佛的弟子舍利弗就想:我们大家都来看你,怎么也不给我们找个坐的地方?他这么一动念,维摩诘马上就知道了。维摩诘就问文殊师利菩萨:你周游无量世界,去过那么多的地方,你觉得哪个地方的狮子座最好呢?文殊师利菩萨回答说:从我们这个世界往东过三十六个恒河沙数世界,有一个叫须弥相的世界,那里的佛叫须弥灯王佛,他的狮子座高达八万四千由旬,没有比这个狮子座更好的了。于是维摩诘就示现神通,把三万二千个同样大的狮子座放入家中,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每个狮子座差不多如喜马拉雅山那么大,维摩诘的家没有变大,狮子座没有变小,但三万二千个狮子座全部放下了,而且房间不觉得拥挤。我们想想这是什么道理?这就叫做不可思议。

  从佛经的种种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整个宇宙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所以佛教的世界观是非常发达的,不但远远地超越于地心说、日心说,而且远远地超越于现代科学。现代科学对宇宙的探讨是借助仪器,随着仪器的发达一步一步地深入。而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不借助任何外在的东西,仅凭着心灵的智慧便洞彻了宇宙的一切。

  世界是怎样产生、形成和变化的呢?佛教里有三法印的学说。其中第一条就是诸行无常。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有为现象都必然接受这种无常规律的支配,作为我们生存的世界必然也是无常的。佛教认为每个世界都要经历成劫、住劫、坏劫、空劫四个阶段的演变,即所谓成、住、坏、空。“劫”是一种计算时间的单位,有小劫、中劫、大劫。小劫约为八百三十九万九千年。小劫又有增劫和减劫两种,一增劫与一减劫合起来为中劫。成、住、坏、空各二十中劫,合起来八十中劫为大劫。

  1.成劫

  世界的形成首先要经历成劫的二十个中劫。成劫开始,虚空中先起风,风是由众生的业力所发出的一种强大的信息力量,这种力量在虚空中形成了风轮, 并且以极快的速度旋转着。随着风轮的旋转,风起云涌,阴云密布,就形成了雨水。雨水在风的作用下又形成了水轮。风轮、水轮不断地旋转,就把宇宙中的电子、原子以及许多的微尘都凝聚在一起。这样经历了二十个中劫,世界就形成了。

  2.住劫

  世界形成之后,就要经历住劫的二十个中劫。所谓住,就是相对稳定的状态。每一中劫由增劫与减劫合成。所谓增劫,就是这个世界往好的方面发展,越变越好,一直发展到顶点。然后,物极必反,进入减劫,开始往坏的方面发展,越变越坏,一直坏到顶点。然后又是增劫……循环不已。增劫和减劫又是随着什么力量而变化呢?佛教认为,随着人类道德的升华,世界就会越变越好; 随着人类道德的败坏,世界就会越变越坏。所以在每一劫的过程中,世界就会出现很多的灾难,佛教称之为小三灾,也就是小的三种灾难。首先是战争,我们这个世界战争非常频繁,从古至今都在不停地打仗,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处于战争之中。战争之后就是瘟疫,各种各样的怪病都会出现。还有就是水灾、火灾、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种种这些灾害都是随着人类道德的败坏相应出现的。在住劫人类道德相对稳定的时候,就会有佛出世。比如我们现在是处在住劫中的第九劫,有释迦牟尼佛出世。等到第十一劫时,弥勒佛出世。弥勒佛是这个世界的下一任佛,这不是选出来的,而是释迦牟尼佛给他授记,他自己功德圆满时就能成佛了。

  3.坏劫

  住劫之后,就要进入坏劫的二十中劫。也就是世界开始进入毁坏阶段。毁坏有两种,一种是生命的不断毁坏、不断消失,渐渐地物种越来越少,最后人也消失了。另外,就是地球环境的不断毁坏,最后地球也粉碎了,散发在虚空中。

  4.空劫

  最后是空劫的二十中劫,这时人类曾赖以生存的地球早已不复存在了。

  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不但是我们这个世界所要遵循的必然规律,也是整个宇宙每个世界都要遵循的必然规律。但是每个世界的成、住、坏、空并不是都是同时的,而是此起彼伏的。也许这个世界正在形成的过程中,那个世界在住的阶段,另一个世界却正在毁灭,所以整个宇宙就是按照这种无常的规律无限地循环着。

  中外人类在探讨世界的时候,最感兴趣的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根源问题。另外,就是这个世界产生之后,它又是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运转呢?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古今中外的哲学或宗教有很多答案。比如像哲学上提出的本体论,就是回答世界本源的问题。本体论又分为唯物和唯心。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产生世界的根源,唯心论认为精神是产生世界的根源。大多数宗教则认为世界是神造的。所有这些回答都提出了第一因。这第一因有的是物质,有的是精神,有的是神。那么佛教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要想了解佛教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佛教最根本的学说——缘起论。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缘起的,都是因缘生成。在《阿含经》中有这样著名的句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诸法,是指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因缘,是指条件关系,也就是说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产生与消失都是条件关系的作用。在佛教中,有四句话充分说明了事物与条件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这四句话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以夏令营这个讲座为例,有营员来听讲,才会有法师来讲座;同样有法师来讲座,才会有营员来听讲。这个讲座的成立, 法师和营员缺一不可。整个夏令营也是这样,首先有柏林寺的常住师父们发心主办夏令营,有营员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来求法,还有很多法师发心到这里来弘法,种种条件具备了,才有这个夏令营的存在。夏令营的存在与柏林寺的发心、营员的求法、法师们的弘法是互为存在的关系。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还是以夏令营讲座为例,如果没有营员来听讲,也就不会有法师们来讲座。如果夏令营结束了,诸位各奔东西,夏令营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条件的存在决定了现象的存在,条件不具备了,现象也就消失了。

  佛教的缘起有三个特征:

  1.果从因生

  “果”就是一种结果或现象,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一种结果的产生或一种现象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必然的因缘条件。如果没有因缘条件,任何事情都不会发生,任何现象都不会出现。宇宙万物一切现象无一不是因缘而生。尽管有些事情我们表面上看觉得发生得很偶然,其实其中有必然的因素,只不过我们没有看透。

  2.事待理成

  也就是说事相的存在要依赖于法则,即任何事相的形成从因到果都要因循一定的规律,而不是毫无规律可循。就像一个茶杯的形成,不是说有了一堆泥巴随便一捏就是一个茶杯;一张桌子也是一样,不是说有了木头和油漆随便一做就成一张桌子。任何东西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法则,这种法则有它的普遍性, 也有它的必然性。就像佛教讲的十二因缘,其中讲到生和老死。从生到老死就是一个普遍而必然的法则。我们只要生下来,必然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这是绝对不可变更的。我们一般人都害怕衰老、害怕死亡,其实我们与其害怕衰老和死亡,不如害怕生。我们不怕生,反倒怕老怕死,岂不是本未倒置,很愚蠢吗?

  佛教讲的这些因缘法则,无论佛出世也好,佛没有出世也好,这些都是事物原本的规律,佛只是以他的大智慧看透了这些法则,并且告诉了我们,不管我们是否认可,我们必然都得因循这些法则。

  3.有因空立

  就是说有的存在是建立在没有的基础上。比如本来没有夏令营,组织了才会有。但有的本身当下也是空,并非实在有。就像夏令营这种现象的存在,如果离开了这些法师、营员等种种条件,夏令营是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假名而已。就像一张桌子,所谓桌子,不过是种种条件的组合,离开了条件,什么是桌子? 所以桌子的有当下也是空。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缘起的,都离不开这三大特征。以茶杯为例,茶杯这种结果是从因缘条件产生,这就是果从因生;茶杯的产生又离不开规律,这就是事待理成;本来没有茶杯,却造出了茶杯,这就是有因空立。但茶杯的存在并不实在,只是一种假相而已。

  佛教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在这种因缘规律的支配下进行的。从缘起来看这个世界,首先没有第一因。还是以夏令营为例,夏令营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种因缘。但是我们能来到这里、住在这里,又需要众多的因缘条件。比如来时需要乘车,住在这里需要有吃、有喝、有地方睡觉等等。所有这些因缘条件又需要许多人来完成,需要许多东西来凑齐。而所有能参与到其中做事的人以及被用上的东西,又都各有许许多多的因缘条件。由此可见,世界是无限条件的总和,没有第一因,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就说夏令营吧,我们能说清它真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夏令营的存在是众多因缘的组合,这众多的因缘并不是因为要举办夏令营了才开始存在,也不会因为夏令营的结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夏令营的开始与结束,只是众多因缘的聚合与离散,而并非实在的开始与结束。纵观宇宙也是这样,每一种现象有开始与结束,每一个世界有成、住、坏、空,但整个宇宙的演变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

  平常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不是其实质呢?这也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宗教家们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一般人总以为我们所接触的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真实不虚的。因为人们都很相信自己的感官,常常以自己的感官来衡量这个世界。比如问有没有鬼呀?没有,因为我没有看见。有没有菩萨呀?没有,因为我没有看见——这就是我们平常人的认识。我们的认识来源于我们的感觉, 但我们的感觉既有缺陷,又充满了错误的概念,简直太有限了。所以我们若跟着感觉走,就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太危险了!

  佛教对世界的本质是怎么看的呢?佛教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如实见的基础上。如实见,就是如实地认识世界。这在佛教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智慧的开发和产生都是建立在如实见的基础上。如实见也称为正见,八正道里第一条就是正见。所谓正见,就是正确地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佛教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还是要由缘起法来看。因为世界是按缘起的规律运行,所以我们认识世界的实质也就不能离开缘起法。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1.缘起法无常恒不变性

  常恒不变是我们大家非常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总是愿意把世界上的一切看得非常永恒。比如我们希望我们的生命永恒、家庭永恒、感情永恒、事业永恒,一天到晚都是生活在这种永恒的愿望当中。因为这种永恒的概念是错误的,所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能如愿的痛苦。佛教种讲到一种痛苦叫行苦: “行”就是迁流变化,是有为法的特征。比如人的生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坏、空, 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可是我们众生很愚痴,总期望这一切都是实在的、永恒不变的,所以当看到无常变化时,就会感到痛苦。比如有的人执著于家庭永恒、爱情永恒,当夫妻闹矛盾要离婚,或是亲人病故的时候,就会觉得痛苦万分。其实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人有生死病死,朋友之间有聚有散,我们的心情有喜、怒、哀、乐,海水有潮起潮落,草木有荣有枯,月亮有圆有缺,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恐怕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痛苦了。

  无常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东西是永恒不变的。

  2.缘起法无独存主宰性

  我们平常总认为有许多东西是独立存在的,或是独自可以主宰的。基于这种见解,就会产生两种错误认识。一种错误认识,就是认为这个世界有独自主宰一切的神,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神创造的。人们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误的认识,就是因为不了解事物的因缘和因果,不了解缘起法则。由于认识的错误,便导致人们行为上的偏差。一些人就会盲目地崇拜神,对神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和祈求,而不知道修行,不知道自我改造的重要性。自己不修行,只会祈求神的帮助,就像一个人把一块石头扔进了水池里,一心祈求它能从水中浮上来一样,这不是很愚昧吗?

  另一种错误认识,就是产生我的感觉。其实,我们人的生命从身体到心灵都是因缘所生。我们的身体是各种各样元素的组合,我们的心灵是许许多多经验、概念的组合,我们生命的形成是许多因缘的组合,我们生命的延续是依赖许多因缘的存在。哪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我呢?可是我们一般人都执著有我,以自我为中心,由此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烦恼。比如我喜欢的,便贪心想得到。贪心一起,就可能造杀、盗、淫、妄的恶业。我不喜欢的,就产生瞋恨心。瞋恨心一起, 也可能造杀、盗、淫、妄的恶业。人类的许多烦恼、痛苦乃至罪恶,就是产生在这种虚妄的我执我见的基础上。世界的本质是无我的,这也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所以,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都无独存主宰性。

\

  3.缘起法无实在性

  也就是有即是空。我们平常总是不能对有的一切正确认识。所谓有,就是一种存在的概念。以佛法来看,人生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是因为对存在不能够正确认识而产生的。我们总是把有的一切与“实在”这种概念混在一起,就是把存在的一切都看成是实在的。比如我们看这张桌子,觉得桌子是实实在在的; 我们看自己的身体,觉得身体是实实在在的。这种实在的感觉佛教称为自性见。所谓自性,即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我们看看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的东西呢?比如茶杯,它是自己有的吗?不是, 必须有条件才能有。缘起与自性见的不同就是认为一切的存在都是条件有,条件成,条件规定。因为我们一般人对缘起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就会产生自性见。

  我们人类的自性见根深蒂固。比如原始时代,人们会把梦境看成是真实的存在。如果作了噩梦就会很害怕,还要祈祷三天。这就是一种自性见。又比如很小的婴儿,你给他照镜子,他就会对着镜子乱抓,因为他以为镜子里的影象是真的。这也是一种自性见。作为我们现在一般人,已经能够认识到梦境不是真实的,也不会把镜子里的影像当成实在的,但是我们却会把平常所看到或感觉到的一切认为是真实的。比如以眼见为实,以耳听为实。这同样还是自性见。科学家也许比我们一般人更深入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明白许多事物都是由基本原素组成的,但他们却把这些基本原素看成是真实的。这还是没有摆脱自性见。哲学家似乎比科学家更高明一些,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到事物的现象是虚假的,但我们却认为隐藏在现象的背后还有一个本体是实在的。这还是没有超出自性见。自性见对我们人类来说实在是根深蒂固太难摆脱了。所以,我们人类的许多烦恼、痛苦就由此产生。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实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缘起的,都是条件的组合。这种条件组合的实质当下是空。所谓空,空的是实在有。在我们的想像中,所谓实在的茶杯,实在的桌子,实在的房子,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这种实在性。虽然事物不存在实在性,但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茶杯有,桌子有,房子也有,但有的只是假象,有的只是条件上的组合。

  中观般若思想是让我们以空的智慧去透视世界,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无自性。但无自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说空,只是为了让我们摆脱对有的执著。

  4.缘起法诸法唯识

  唯识思想是佛教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主要揭示了心与境的关系,认为心境相依,境不离心。是说我们能认识的心与所认识的境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我们这个世界由心和境两部分组成,但我们一般人对心和境的关系不能够正确认识。我们比较容易感觉到境,也就是物质部分。因为心是无形无相的,很容易被我们所忽视。但实际上心比境更重要,心才是根源。比如一个人拿刀杀了人,法律要追究他的罪责。我们能否认为刀是杀人凶器,罪责就在刀?不能。那么我们会说罪责在行凶的人,认为这个人太凶残了。我们是怎么判断这个人凶残呢?我们一般人最容易看到的是表面现象,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已经杀了人,才能断定这个人是凶残的。如果一个人有杀人的动机,但还没有付诸行动时,我们就难以判断这个人是否凶残了。所以判断一个人的善恶,并不仅仅在于表面现象,最根本的还在于心。心地很善良的人才会有善行,心地很坏的人才会有恶行。但是人的内心活动又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看到的,我们只能通过人的行为来粗略地加以判断。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做好事,就认为这个人心地善良; 看到一个人在做坏事,就认为这个人心地很坏。但是,心才是最重要的,最能起主导作用。心的重要性,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心是行为的根源。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呢?是在于心。在行动上,我们许多方面比不了动物。比如鸟会飞,我们人不会,但是我们人可以创造出飞机,比鸟飞得还要高。另外,马跑得比我们人快,但是我们人可以创造出汽车火车,比马跑的更快。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心智要比动物聪慧得多。学佛的人与不学佛的人区别在哪里呢?也是在于心。因为一种信仰的建立,首先就在于思想上的认识和认同。佛教里有一首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十法界,佛教把生命的层次分为十个层次。生命的最高层次就是佛,接下来是菩萨、缘觉、罗汉、天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生命的这十个层次的区别在哪里呢?都是在于心。成佛在于心,做人在于心,当牛作马也是在于心。人在十法界中是很重要的,就像一个中转站。佛教讲人身难得,因为只有人道才具备最好的修行条件。但修行还是在于心。六祖慧能在《坛经》里面讲佛与众生的区别:“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迷” 与“悟”所表现的正是心。人们通常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心没有真正放下,只放下手中的刀成吗?在佛经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修行人拿着东西去见佛。佛叫他放下,他把左手的东西放下了,佛又叫他放下,他把右手的东西也放下,佛还叫他放下,他就疑惑了:我不是把手里的东西都放下了吗?佛告诉他: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东西,而是让你放下你的心。

  第二,境由心造。即境不离心。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一切对象都离不开我们能认识的心。这是唯识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一般人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觉得为我们所认识的一切都是客观存在。比如我们看见这个茶杯很好看,就认为茶杯本来就好看;我们看见这朵花很漂亮,就认为花本来就漂亮; 我们看见那个人很讨厌,就认为那个人本来就讨厌。殊不知这一切的感觉都是境由心造,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的认识。我们谁能举例说哪一种东西离开了我们心的认识?其实,举例本身就不能离开我们的认识,如果离开了认识也就无法举例了。

  我们人类所认识的一切现象,其实都是我们人类自己给规定的。我们说这个茶杯好看或不好看,茶杯本身客观上存在好看或不好看吗?你觉得这个茶杯好看,另一个人或许会说不好看。《大智度论》中有一个比喻,说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在她丈夫眼中,她是一个贤慧的妻子形象;在她孩子眼中,她是一位善良的母亲形象;在一个与他同样漂亮的女人眼中,她简直就是一个仇敌;而在鸟兽的眼中,她的出现,会把鸟兽给吓跑了。所以说境由心造。世界上一切现象的美丑、价值,都是我们人自己给规定的。比如一只古旧的碗,文物鉴赏家管它叫文物,觉得它很有价值;而在乡下人的眼中,或许会认为这么旧的碗还没有他自己家吃饭的碗值钱呢。又比如馒头和金子,在一般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金子比馒头更值钱,更有用。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就不一定会这么看了。有一个故事,说有一艘船遇难了,大家都跳到海里逃生。其中有一位富翁跳海时带走了金子,有一位贫民跳海时带走了馒头。就这样在海上漂流了几天几夜, 贫民因为有馒头,而度过了生死关头,富翁却抱着金子惨死在海里。由此可见, 馒头有时比金子更重要。

  又比如同样是看天上的月亮,有人会怀伤哀叹,有人却觉得赏心悦目。同样是在秋天,有人觉得“果然是秋日胜春潮”,倍感喜悦;有人却觉得“秋风萧瑟天气凉”,不胜悲凉。境本是同样的境,不同的心却再造出不同的境。所以说:“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以我们自己的心境看事物与别人不一样,以我们自己不同的心境看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同的感觉。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尺度就是我们的心。

  第三,苦乐由心感受。一般人或许以为有钱、有势、有地位的人一定活得很快乐,而一位很穷、吃住都很简单的人一定活得很痛苦。事实并不一定如此。大多数有钱有势的人,他们的快乐都容易建立在别人对他们表示羡慕的虚荣上。这种快乐并不是真实,也不会长久。而过得很穷的人,如果能够安于现状无忧无虑的话,或许比有钱有势的人活得更快乐。所以苦乐与否并不在于外在环境如何,而是在于心境如何。但是现在许多人虽然说是在追求快乐和幸福,却不知道快乐和幸福的根源在哪里,只知道从外在环境中寻找。比如很多人为了挣钱绞尽了脑汁,为了挣钱不顾惜身体。一旦有很多钱了,一时或许会感到虚荣上的快乐,但这种快乐肯定不会长久。因为他们的快乐是建立在物质刺激的基础上,离开了物质环境他们就会无所事事,觉得很无聊。于是就可能去寻求声色的刺激,吃喝玩乐,唱歌跳舞。但是整日沉浸在声色的长河中并不能使他们获得根本的满足,还是感到无聊,无聊又无奈呀。因为他们一味地向外在环境去寻求快乐和幸福,也就偏离幸福和快乐越来越远了。所以,人从外在环境中寻求快乐,而不从内心去找,实在是舍本求末,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

  我把人生对幸福的追求排一个顺序:第一是心灵的健康,第二是身体的健康,第三才是财富。幸福不能没有财富,因为作为生命的存在不能够离开物质条件。但是如果光有物质条件,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像一个生了重病的人,你让他吃再好吃的东西,他也不会觉得好吃。哪怕是皇帝,权利、财富都到达了顶点,如果没有好的心情、好的身体,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一个人可以逃避环境, 但是却不能逃避自己的心灵。比如有的人心中很烦恼,于是换个环境,时过境迁,或许烦恼会减轻一些。但是,也可能换了环境,烦恼还是不能摆脱。所以,人最不能逃避的就是自己的心灵。因为苦乐由心感受,所以我们要想拥有人生的幸福,就要首先拥有健康的心灵和健康的身体。

  学佛的目的就是培养我们心灵和身体的健康,所以佛法指导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是从根本上着手。但是佛法并不排除物质条件,只是佛法不以物质条件为人生追求的根本。佛法认为人生的幸福起主导作用的就是心灵。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唯物的世界,而是唯识的世界。

  从以上所讲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这个世界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有即是空的,也是诸法唯识的。我们如果掌握了这样的世界观,把握住这样的正见, 我们也就能够摆脱人生的种种烦恼、困惑和痛苦了。佛法以无明作为众生流转生死的根源,以正见作为众生解脱的根本。也就是说流转生死轮回在于我们的心,解脱生死轮回也在于我们的心。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