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面谈僧伽教育
在僧伽教育的摇篮中,今年六月份已满足七年的岁月了,个人对于此类异于世俗教育的方针,不管是从思想层面的考虑,或是反省过去在教育机构生存过的经验,让我内心对真正教育的活水源头,起着相当的探索心境,把我从单纯受教于人,或好为人师种种经验的交涉中,感悟到许许多多的真实理念。我相信,纵使没有资格探究僧伽教育的活水源头,可是那份二千五百五十五天的生活经验,应该还是有些微参考价值吧!
印顺导师基于观察到太虚大师教运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自誓毕生从事著作讲说,将用心安放在思想的建立,完全打从最基层的教育开始,不再为空中楼阁般的运动而感到满足,步步为营而踏实扎根,一心从思想的改革来完成那远大的理想。
这类从思想着手的方法,极像世尊教导众生从正见为起始的修道理念,因为有正确的知见,才有办法导正身口意三业的清净,才有能力谈修证启悟。在经论中,我们看到世尊的教育方式,就是这么简单的周而复始。
话虽说行为的导航以正见为先,然而内在有力的鼓动细胞,确是在准备过程中,所不可抹煞的前提,这是极抽象,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在因素。在我的观察来说,要谈教育,绝对不能但从学生的成果、外面的表现来决定教育本身的成败,因为这与世俗教育的方针,没有什么不同。要谈僧伽教育,就要懂得观察自己或是学生的内心,有没有能够培养起相应佛法的思想,若没有,一切的表面荣誉,不过是虚幻的满足而已,这类思想经不起考验,而且会浪费资源,与世俗的教育──利益交换(交学费换文凭),没有两样。
思想,它虽然包含知识的层面,但却不能仅止于此,因为鹦鹉学语,也能瞒天过海。克实而言,知识是建立思想的第一步,再者是诱发内在的种种善心生起,才是关键的。如何说?举例来说,假如今天我为人师长,在训导一位学生的过失时,不应该但有表面的处罚,因为这跟用世俗手段处理世俗教育一般,算不上是佛法的真正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在与其劝戒的过程中,诱发其内在的惭愧心,让对方生起改进的念头,这才算是佛法的教育。
教育有没有成效,端视外表(言行举止)是无法判断的,唯有在其产生离恶向善的有力知见后,才有资格谈僧伽教育的成功。教育本身不是权威,所以它没有恐吓,它更没有勉强。它,来自于自然流露的展现,来自于由证出教的无尽经验。
当然地,先不说内在的转变层面,光是真心接受教育的习气都不容易改正,何况谈盘腿修证呢!学理不成,会容易为自己寻找无尽的借口,来补偿自己不足的缺失,更会虚伪的掩饰自己的自私,大谈相似佛法的理想。其实,不管您怎么包装,有经验的人,一看就透,因为表面的风光,无法隐藏三业大用的气质,这股修道的气质相应于离欲、舍、灭尽。
现代人用钱来换取气质,用虚荣来填补空虚,这就是世俗的教育了。相对的,佛法的教育完全是反向的思考,如:若学生一听到师长宣布事情就自动发心处理,一听说众生有难就念念回向,一遇到佛教受辱即护航舍命,…我想,不必为这群学生打分数,绝对是教育成功的实例。
我看过学生为了分数不择手段,为了毕业与院方起冲突,为了文凭宁可放弃自己的尊严,…这先不说学生本身的问题,这种教育成绩,才是僧伽教育要极其恳切深入反省才是。
僧伽的教育,不应该追随世俗利益交换的方式进行,因为纵使给您实施一百年,我想佛教的人才还是无法培养出来,勉强说或许可以造就几个成绩好的优秀学生,却难于比照前人的伟大功绩。
世尊的教育,不在乎表面的成果,但重视诱发内在去恶从善的培训,因为一旦修证有成,就有能力自化一方了。
僧伽教育是培养僧格的教育,它不只有知识层面,更含盖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有高尚的宗教情操,也有顺应世俗的广泛接引,教育的本身,没有形式的局限,因为从理性到感性,从生活到盘腿,所有的语默动静,都有提升僧格的潜在动力,话说白一点,就是如世尊所言的八正道就是古仙人道一样,它不只是盘起腿来才思惟的义理,其更为生命的全部。
思想的建立是改变世俗习气的起始,没有了正信,就没有正知,没有正知,就没有正见了。相信佛法能够让自己重生,这应该就是转化生命质量的开始了。僧伽教育,从思想改革做起,应该是亘古不变的理则。
(开仁写于当学生的年代)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