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佛法概论」简介(总论及法宝)1

发布时间:2023-08-04 12:12:10作者:大悲原文

  「佛法概论」简介(总论及法宝)1

  开仁法师LA弘法﹝一﹞

  讲题:「佛法概论」简介(总论及法宝)

  地点:美国洛杉矶

  日期:8/3/09

  印顺导师的著作中,「佛法概论」、「成佛之道」是许多台湾的佛学院以及一般的道场都拿来上课的两本书,也可说是建立佛教基本认识的入门书。假如能够对它有所了解,要深入佛法的话比较不会有问题,也比较顺畅。

  这两天要讲的是「佛法概论」的第一章,就是归敬三宝章,「佛法概论」的第一章是写「三宝」,于「成佛之道」的第一章也是写「三宝」。因为「三宝」就是佛法的全部了,如果没有「三宝」的话,那我们所说的「佛教」也就没有什么特色,不管修南传、藏传、北传都离不开三宝,所有的法都是包含在三宝里面。

  解脱并没有分在家、出家,印顺法师也是这样说过:在家、出家是没有分别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立「三宝」呢?为什么「僧宝」还是那么重要呢?后面会说到「僧宝」是住持佛法的一个形相,有了「僧宝」的话,那我们要亲近善知识、学习佛法,才有对象。一般在家人即使学得很好,但于外相上与一般人相同,要摄受众生相对的会困难一些。有些人重视的僧是解脱的人,不是外相上的,这容易落入「执理废事」。

  今天讲的这本书为何称为「佛法概论」。

  印顺导师对「佛法」有做解释,于宗教信仰上,一般讲到真理,就是「法」,佛教的「法」前面还有一个「佛」字,这指的是「释迦牟尼佛」,释迦佛发现了这个真理,将它阐扬出来,我们才会知道佛法,所以我们就把这种真理称为「佛法」,印顺导师在这本书中最主要讲的就是释迦牟尼佛觉悟的「法」。

  导师于1949年写这本书,离现在已六十年,但现在看起来还是蛮困难的,于书中的「序文」中提到写这本书的动机是看到佛法里面有很多实际与现实是不同的问题,如大小乘的分别引起的对立,对此印顺导师讲:「法」是没有大小的,是人的心量有大小,愿力有大小而已。龙树菩萨于论中提到「法」如龙在降雨,雨降在地面上,如果是大树,能吸的水就多,如果是小草,能吸的水就只有一点点。学习的人如果你的心量很大,那你所学的就会很多,心量很小的就没办法学很多,因为你觉得少少就够了,那就好象小草一样,只能吸取少少的水。

  这本书名叫「佛法概论」就是对释迦牟尼佛所阐扬的法的一种简介,在佛法中最根本,最值得我们重视的就是「阿含经」,「阿含经」就是佛入灭过后第一次结集的经典,是最早结集的,也是最纯朴的内容。有些人认为「阿含经」不能真正阐扬释迦牟尼佛的法,是属于小乘的,印顺导师认为这种看法不对,应该要撇开大小乘的心态来看「阿含经」,就会发现不管修菩萨道、修解脱道,于「阿含经」中都找得到根据,所以从「阿含经」中可看到佛法的广大,释迦牟尼佛所阐扬的法没有所谓的大小。

  续明法师〈读印顺导师的《佛法概论》〉﹝讲义第七页﹞

  印顺导师对「佛法」一词做一个解释,「佛法」是佛的法,是「释迦牟尼佛传出的法」,所以我们对释迦牟尼佛所讲出的法应该要有一些了解。

  我们学佛,对教主「释迦牟尼佛」是有须要了解的,其他的佛或菩萨也是由释迦牟尼佛介绍出来,我们才有机会认识,如观音菩萨、药师佛等,假如不是释迦牟尼佛说出来的话,我们也不知道,全部的佛菩萨都是释迦牟尼佛介绍出来的,所以对佛所说的法应该有一个认识。释迦牟尼佛觉悟的法的内容,就是四圣谛、缘起、八正道,看似简单但真正要说明它的内容是蛮不容易的。

  为什么称为「佛法」。

  最主要是释迦牟尼佛所证悟的,所说的法于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样的,过去的佛、未来的佛所证悟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看到的「法」都是一样的,所以「法」有时候语言可以表达,有时候是语言不能表达的,这是诸佛常法。

  不管是任何人,只要有善根,所体悟的法是与诸佛都是平等的。学佛的人所散发的气质,能让人感到学佛真好,这于「阿含经」中讲到有许多特质,但有一个是内在的「我执」会越来越淡薄。一个修行越深入的人,「我执」会越来越淡,透视真理的行就越来越深刻,「我执」的去除于修行中是最重要的。

  佛跟佛所觉悟的东西是一样的,一个证悟的人可以教导一位凡夫可以修行的跟他一样,证入同样的境界,这是很难得的。但一个还未证悟的人,我们是否可以跟他学呢?经上有一个记载;一位年老出家的比丘,他看到年轻的人学佛非常的欢喜,知道自己年纪大记忆力不好,仍旧老实修行,有一次一位优婆夷愿意每天供养一位师父,当轮到老比丘时,他非常的紧张,但终究无法避免,所以还是硬着头皮去面对。于是,就在轮到他去受供的那天早上,他极力思索要如何面对这位优婆夷(因传闻她每天都会请示来受供的比丘有关修行的问题),因此他非常缓慢的走,一面思惟如何应对。当接受供养后,居士垂目合掌请老比丘开示,老比丘就讲:我们凡夫俗子都是因为无明而一直不断的轮回。这位女众居士听了不断的思惟,终于证悟了,得了法眼净。当这位居士还在思惟的时候,老比丘老早已经离开回去了,于是女居士就尾随着到老比丘的住处追去,直到老比丘的师父了解状况后,才请老比丘出来见这位居士,而居士也真诚地向他礼谢。

  佛陀的这个典故,指示出说法的人是有依经依论,虽然他尚未开悟,大家来听课,或者听录音带、MP3,如果能照着这些道理如理思惟,法随法行,一样能够因此而证悟的,不一定要有觉悟的人来带领我们才会有用,只要说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法,重点在于我们有没有「依教奉行」,若有的话,还是有机会契入法性的。

  释迦牟尼佛29岁出家, 35岁成道,开始弘法一直到80岁,45年间佛所说的法还是很少,没有说的还有很多,凡是世间所有的善法,与本教精神没有违背的善法,广义的来说,都可属于佛法所涵摄的内容。

  由最后一页的图表来看,「佛法概论」总共有二十章,于此将这二十章做一个科判,全本书所讲的就是「三宝」,而「法」的部份占了大多数的篇幅。因为佛陀是说法的人,佛的传记容易了解,僧的内容也是不深,比较难的是「法」,由科判中看到「法」可以分为文义法、意境法、归依法。

  法是什么?(讲义Page 8)

  印顺导师于这本书中是先讲「法」,再讲「佛」,最后讲「僧」,一般皈依三宝应为「佛法僧」,佛是在先的。释迦牟尼佛是觉悟这个「法」而成佛的,出家众的「僧」也是学习这个「法」而出家,「法」是很重要的,导师因此先说「法」,印顺导师将「法」归纳为文义、意境、归依三种。

  文义法

  文字记载的,只要它能表诠佛法的话就叫「文义法」。于佛教里面有三藏十二部﹝大藏经﹞,这是狭义的,广义的来说,所有表诠佛法的语言、文字,都属于文义法。于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时间大概起于西元前一、二百年左右,但还是有些是文字无法充分表达的,如彼此间的关怀。

  意境法

\

  「意境法」这个用词比较不好懂,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意境法的意思有两个。

  第一:因为眼、耳、鼻、舌、身是属于物质的,坏了可以更换的,但「意」根不是物质,没有形象,「意」于佛法里称为「精神」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心识」。我们的心里有一些东西是「眼、耳、鼻、舌、身」所无法了解的,其中一个叫做「别法处」,「别法处」就是「受、想、行」。我们的感受、想蕴与行蕴,这三个不是色法,是属于心法。

  第二:意境法中还有一个是「一切法」,因为「受想行」是属于「心法」,意根不但可以了解「心王」,还可以了解「心所」﹝受想行﹞以及色法。不论有形、无形、过去、现在、未来都可以分析与了解,所以称为「一切法」。

  「意境法」这用词的范围是很大的,包括内心所有的一切与我们所接触外在所有的一切。但这样的「法」也不足以显示佛法,因为好坏都有,善恶都属于「法」。因此印顺导师说最重要的称为「归依法」,这才是学佛者最须要知道的法。

  归依法

  于十三页有一个图表,学佛的人所归依的法,印顺导师说有三个:真谛法、中道法与解脱法。释迦牟尼佛悟到的真理叫真谛法,就是四圣谛、缘起法。第二个是中道法;我们对真理有所了解后,要行的就是八正道,最后就是解脱法。

  《缘起法》

  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是觉悟到缘起法而开悟的,所以「缘起」是我们培养正确知见很主要的内容。「缘起」最浅的说明就是「由缘而生起的东西」,是有条件的组合,最重要的理则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有」就是这个「条件」有了,「彼有」就是那个「果」才会生起,有如此因才会出现如此的果。如我们要有智慧是要经过学习的,智慧是「果」,我们就必须于「因」上下功夫。「此无故彼无」,如果我们不要这个烦恼,那我们就不要给它有生起的因缘,那烦恼就不会生起了。

  《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所走过的道路,他也是走这条道路而成佛的。

  一、正见:正确的见解,一个人有正确的见解就会有正确的人生观,我们所要了知的正见的内容,印顺法师给它一个名字,称为「真谛法」,最主要的内容为「四圣谛」、「缘起法」,有了正确的见解之后要有正志。

  二、正志:也叫「正思惟」,「志」就是志向,学佛要有志向去做、去实践。要做的就是「正语、正业、正命」。

  三、正语、正业、正命:正语是正当的语言,正业为正当的行为,正命为正当的谋生方式。

  四、正勤:也可翻成「正精进」。

  五、正念、正定

  这八项都称为「中道法」。今天的下半堂课我们要学的「静坐」就是要在正念与正定上学习它的内容,这两个是属于「定学」,由此修学达到最后就是解脱烦恼,超凡入圣,这就叫解脱法。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