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正勤讲记
圣严法师著
编者序
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的内容之一
四正勤的异名
善法与恶法
四正勤的内容
修行四正勤在大小乘的重要性
精进的种类
佛教基本三经皆重视精进行
结论
编者序
【随身经典】系列丛书是法鼓文化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一九九九年,最特别的一项献礼,内容收录了圣严法师针对经典、历代祖师文钞语录等的讲说著述,书中并附有经典原文,以利读者参阅持诵。轻薄短小的口袋书采小开本型式,将一般人认为厚重、难以理解的佛教典籍,化为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的随身伴侣。
近十年来,在东西方诸大德的努力下,佛法的观念、禅修的方法,已经普遍为全球人士所认同,也有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佛法,因此有人说,佛学将会是下一个世纪的显学。面对佛教三藏十二部佛典,「深入经藏」以便「智慧如海」,相信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与读书计画。但是经典浩瀚如汪洋般,如果缺少了指引,难保不会失了方向,徒劳而无功;而且如果只读经而不解其义,解其义又不能如说修证,则不免沦为「说食数宝」,与消解烦恼、净化心灵终究是了不相干。
圣严法师便说过,他「一向主张『古为今用』,佛经不是仅供信仰持诵的,更当『如说修行』,应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法师也指出:「『解义』是对听到、读到的任何学问都能了解其内容。这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义,却不一定是真的意思;第二种则是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佛法的修行来通达、识透文字的内涵,根据实际经验,根据证悟层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认。」
由于圣严法师特别重视观念与实践,所以「义理透彻」、「善巧实用」便成了法师解经的两大特色;尤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了解经文本意与内在精神,并常以其一贯睿智幽默的譬喻,提示大众如何将佛法的智慧与慈悲,落实在生活之中,读后总让人有当头棒喝、如梦初醒之感。
【随身经典】系列所收录的文稿,都曾经在《法鼓》、《人生》杂志连载过,部分则曾经出版过一般通行开本。内容形式有的是依传统的讲经方式,逐字、逐句解释,读者得以循序渐进地深入;有的则是从经典中,一段一段或是一句一句地摘录下来,浓缩成几个主题单元,以提纲挈领的方式让读者很快掌握到全本经文的重点。
以主题单元来讲解一部经,这应该是圣严法师的特色之一,也是法师的慈悲善巧。在《修行在红尘──维摩经六讲》一书的〈自序〉中,法师便特别说明,这样做「是为了因应现代一般人的需要」。
在这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或许有着所谓世纪末的焦虑与不安,但却也是法鼓山的「祝福平安年」。法鼓文化谨以【随身经典】系列的出版,感恩三宝的加护;更祈愿所有一切众生,皆得身心平安,以更多的慈悲与智慧,共同迈向新的二十一世纪。
法鼓文化编辑部谨识
四正勤讲记
四正勤就是四种在修行时一定要具备的态度,如果不具备这四种态度,就容易懈怠,修行是不容易成功的;不论是修出世的解脱道,或修利益众生的菩萨道,都会相当地困难。接下来便以七个小题来介绍四正勤。
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的内容之一
三十七道品是基本的佛法,是通达涅槃道路的三十七种资粮。《维摩经‧佛国品》云:「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精进是菩萨净土」,《自誓三昧经》亦云:「三十七品具足佛事。」
三十七菩提分法共分七类: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要想完成三十七道品,必须从四念处开始,然后经过四正勤,依此类推,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完成之后,才能够得解脱道而证涅槃。
三十七道品的基础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不论是修持戒、修禅定或修智慧,如果没有四正勤这四种条件,那是无法完成的。四正勤是由四念处而来,而四念处的修行又是从五停心而来,这是从修定而修智慧。如果修五停心观,那是修「止」,「止」的功能最多是能够入定,无法产生智慧,但是经过五停心观,再修四念处,就能生智慧而得解脱。
没有智慧而只有禅定,或是没有智慧而只有持戒,都不能得解脱、得涅槃。如何才能有智慧呢?必须修四念处,那是一种「观」的方法。过去我曾经讲过四念处,相关文章诸位可以参考一下。(案:〈四念处〉及〈日常生活中的四念处观〉现收录于《禅的世界》,或参阅「禅修菁华集」之六《五停心‧四念处》。)
小乘的四念处观
四念处分小乘与大乘两类。现在先来介绍小乘的四念处观。四念处在小乘是修观慧,次第观身、受、心、法。一、观身不净:人们都很喜爱、很执着自己的身体,但是身体其实是不净的。二、观受是苦:一般人总是在追求自己感官的享受,事实上,所有的觉受没有一样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三、观心无常:人们都认为自己的心是永远的,其实心是无常的,它的念头不断、不断地在变。四、观法无我:法是指一切所有的现象,如果把法当成我以及我的,这便是颠倒。
一般人以不净为净、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因为有这四种颠倒,所以有烦恼;因为有烦恼,才无法得解脱。为了要除烦恼、得解脱,必须要有智慧。修了四念处后,知道身体是不净的,就不会那么执着;知道所接受的是苦,就不会那么贪恋;知道心是无常的,就不会把自己所追求的当成是永远的;知道一切的法、一切的现象都是无我的,就不会那么在乎臧否得失。如果能用四念处观,将四种颠倒转变过来,就能开智慧,得解脱、得涅槃。
大乘的四念处观
大乘以四念处修空慧,其观空的方法是:
一、观身,性相同于虚空:观身体的本性和身体的形象,跟虚空完全相同,当下观空,当下就得智慧。
二、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受就是身体跟外在环境的接触,也就是身体的五根与外在环境的五尘相接触时,所产生的种种感受。这些感受既不在内也不在外,同时也不在中间。意思是说,身体之内是五根,身体之外是五尘,因此觉受既不在身体之内,也不在身体之外,但也不是在中间。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五根,是不可能有受的,一定要有五尘;如果只有五尘,也不可能有受的,必须要有五根。当五根与五尘接触时,中间产生了受;然而中间是空的,又如何能产生受呢?因此,受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当下就是空。
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诡辩,其实是一种因缘观,因缘和合才有五根与五尘的接触,才会有受。因此,受并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因缘产生的。所以观因缘,当下就能观空,就是智慧。
三、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所有形容心的名词,其实都跟心的本质是没有关系的。也就是说,所有心的活动现象,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包括贪、瞋、妒忌、怀疑、忧虑、满足、喜悦等,这都只是人们所赋予的一个名词,实际上跟心的本身并没有关系。因为如果真的有一个东西叫作「心」,它应该是不变的,不会现在我喜欢,等一下又不喜欢;现在我爱,过了不久又变成了恨。所以说,心其实不过是一个假名。
更进一步说,凡是有心,都是烦恼心,跟烦恼相应的,都是坏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无心。如果能够当下观心,知道真正的心是无心,那就是智慧,就不会有烦恼而得解脱了。
四、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动,色法是心外一切心理和物质的现象。既然心法是假的名字,色法如虚空,那还有什么善与不善呢?无非只是在形容你的心。既是无心,此时看一切法,无善无不善,当下就是空,就是智慧。如果还有善、恶的分别,都称不上是智慧。
修大乘的四念处,不论遇到什么都说它是空的,看起来似乎很容易,真正遇到考验,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曾经有一位老师在上佛学课程时谈到「空」,并教大家观空,才能有智慧。课后有人拿了一份钟点费给他,一旁的人突然一把抢走,上课的老师急着说:「嘿!岂有此理,钱是人家给我的,你怎么拿走了?」那人说:「既然我是空的,钱自然也是空的,什么都是空的,那你还要它做什么?」老师说:「什么都是空的,不过钱是我的,没有空,所以我还是要。」那人一边将钱还给他,一边说:「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看起来,什么都是空,只有钱是不空的!」
事实上,什么都可以空,但是对金钱与爱情,要做到空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当拥有的时候,不要执着,不要贪心,要知道那是空的,这才是智慧。
我在日本读书的时候,有一位学者发表论文谈「空」,会后我们一起吃饭时,大家说:「你讲空讲得真好,你既然是研究空的,那你今天中午不准吃饭,反正都是空的。」这位年轻学者回答得很妙,他说:「一切都是空,现在我的胃是空的,食物也是空的,把空放到空之中,还是等于空啊!」
四正勤的异名
四正勤一共有四个名字:四正勤、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一般的经典都称为「四正勤」,其余三种用的较少。
一、四正勤:就是四种正确的勤劳和精进。在修四念处观的时候,必须要袪除懈怠心,离开五种烦恼心。五种烦恼又称为「五盖」,那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要如何袪除呢?就是要用四正勤;因为修行禅观法、禅定法时,必须以精进心来离懈怠、五盖,否则懈怠一产生,五盖马上出现,禅观就不会成功。
二、四意断:《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共有十经,都在叙述四意断,例如第二经云:「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无放逸之法最为第一,无放逸比丘修四意断,于是比丘,未生弊恶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远离恒欲令灭。已生弊恶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远离恒欲令灭。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重令增多,终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诸比丘修四意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所谓意断,就是所有的烦恼心都是从意识产生活动,要把意识跟种种烦恼相应的活动全部断除,必须要用四种方法,这叫做四意断。
还有在修四念处的时候,自己的心不能休息,也不能忘掉自己是在修行,必须不断、不断地知道自己是在修行,用这种方法来断除烦恼,也叫作意断。
三、四正断:《俱舍论》卷二十五云:「何故说勤名为正断?于正修习断修位中,此勤力能断懈怠故。」主要是以四种正确的方法,来断除懈怠心和放逸心。
四、四正胜:或名正胜,《俱舍论》卷二十五云:「于正持策身语意中,此最胜故。」用修善断恶的四种正确方法,来策进、勉励我们的身口意三业。
四正勤的这四种名称,从不同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它有四种不同的功能。《法界次第初门》卷中之下云:「一心勤精进」,修此四法,故名四正勤。修此四法,另有三名:能断懈怠故名四正断;于正策励,身语意业,此为最胜,故名四正胜;于意中决定,此四断行,故名四意断。
善法与恶法
四正勤只有四句话:「已生恶法为除断,未生恶法不令生,未生善法为生,已生善法为增长。」
修行佛法,就是断恶而生善。断恶分成两项,生善也分成两项,加起来就是四正勤。那么,善法是什么?恶法又是什么?有必要先加以说明。
十善法与十不善法
所谓善法,就是十善法、十种善法、十善业道;恶法,就是十不善法、十种不善法、十不善业道。修十善业道是普通人的道德标准,也是解脱道及菩萨道的基础;解脱道是小乘的阿罗汉,大乘则是成佛的菩萨道。
十善分成身、口、意三类,就是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心理的行为。身体的行为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三种;语言的行为有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四种;心理的行为有不贪欲、不瞋恚、不愚痴三种。十善法的相反,就是十不善法。
心的善与不善
一般人认为只要没有犯法、坐牢,这就是善;坐过牢、犯过法的就是不善。其实,如果吏治不清明,做了好事的人也有可能坐牢,做了坏事丧尽天良的人,却未必坐牢。因此,好与坏是不能以坐牢与否来作为标准。
又,一个小偷或是强盗,只抢了一百元或一千元,就算犯法要坐牢;可是,有人抢了半个或是整个国家,反而可以称王、作总统。也有杀了一、二个人,可能会被判死刑;然而,有人杀了许多人甚至数万人以上,反而当了国王、大总统,甚至民族英雄。因此,一般人所讲的善与不善,是有问题的。
如果以十善与十不善的标准,便可以看出什么是真的善与不善。因为佛法除了语言、身体的行为之外,特别重视心理的行为。一般人只知道身体行为、语言行为的好与坏,但是,意念行为的好与坏却不容易判断。
心的善与不善又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日常生活中:根据印度天亲菩萨在《大乘百法明门论》中指出善法有十一个: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不善法则包括:根本烦恼六个:贪、瞋、慢、无明、疑、不正见;随烦恼二十个:
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二、修禅定中:《大乘百法明门论》的二十个随烦恼中,有八个是与修定相违背,那就是: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由于有了以上这几个原因,所以修定不成功。其实,在刚开始修定时,每个人都会出现这八种现象,必须一样一样去克服它。
许多参加禅七的人,前几天都是在这种状况下度过,渐渐地心比较轻松安定之后,掉举或昏沉的情形才会减少。因为在轻松安定之后,对自己会产生信心,比较不会懈怠、放逸,并且有了正确的观念,知道打坐是为了求得身心的安定和烦恼的解除。当一个人的心能够安定之后,就会比较清楚自己心念的活动,许多心念微细的状况出现,就知道这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不好的袪除,好的继续成长,这就是四正勤。
以善止恶即是修行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么是善与不善,什么是好的心与不好的心。有一次有位先生告诉我,他什么宗教都不信,他只知道宗教是教人做好事、存好心。
我问他说:「没有错,那你有没有宗教信仰呢?」
他说:「像我这样的人,还要什么宗教信仰?我既不做坏事,也不存坏心,只有像你们这样的人,因为常常做坏事、存坏心,才会有罪恶感,所以要信宗教。」
然后我又问他:「你真的是一个好人吗?真的是一位好心的人吗?我才不相信像你这样的人会是个好心的人!」
他马上火冒三丈:「你怎么能证明我不是好心的人?你说,我做了什么坏事?」
我说:「你现在就不是个好心的人,因为你的心在生气,对不对?」
结果他更生气:「我本来没有生气,是你让我生气的!」
许多人认为生气不是坏事、不是坏心,是别人让他生气,而不是他自己要生气的。其实,人们经常都是在烦恼痛苦之中挣扎,却还不知道自己的心有问题。贪心求不得就变成瞋,如果得到了又希望贪得更多一些;与人相比,比不过人就会妒忌,比人稍强一些就会骄傲;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得到时,就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于是产生忿怒。这种种状况,经常在我们的身上发生,这究竟是好心呢?还是坏心?
从佛法的修行立场来看,这都是烦恼、痛苦的心。佛法希望人们能从痛苦转成快乐的,从烦恼转成有智慧的,从瞋恨怨恨转成慈悲的,从贪取转成布施的。以善来对治不善,以善来纠正不善,这就是修行,如此,才能够使我们的心真正的清净,真正的安定。
四正勤的内容
如前所说,如果没有禅定的基础,是不容易发现自己的心是善或不善,是清净或不清净。修了禅定之后,心较为宁静、安定,比较清楚自己的心,随时随地可以纠正。因此,修行佛法,禅定是一个基本的工夫。
《大智度论》卷十九云:「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云:「四念处观时,若有懈怠心、五盖等诸烦恼覆心;离五种信等善根时,不善法若已生为断故,未生不令生故;勤精进,信等善根未生为生故,已生为增长故,勤精进。」
四念处在前面已介绍过,是修禅定的一种方法,也是能够产生智慧的一种修行方法。《大智度论》便指出,在修四念处时,没有四正勤,就会有懈怠心;有了懈怠心,种种的障碍就会出现。这些障碍会产生五盖,而离五种善根;也就是说,五盖是不善,五种善根就是善,由于五种不善的现象,会使得另外五种善的现象不能产生。
五盖
所谓五盖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悼悔、疑等五种,能盖覆行者清净心,令善不得开发。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种盖:
一、贪欲:多数的人贪钱、贪名、贪吃、贪男女的爱,贪的东西很多。凡是跟自己的身体、生活有关时,不论是有形的或无形的,大家都很喜欢去追求。
在修禅定时贪的又是什么呢?那就不是一般人所贪的那些东西了。贪的是自己想象中的禅:「打坐可以让我得到什么?听说禅会开悟,怎么还没开悟呢?什么时候开悟啊?」还有:「禅可以得神通,我什么时候能够得神通?神通究竟会怎么样?」或是:「嗯!禅能使人将身体忘掉,身心会统一,身心统一究竟是什么?我怎么还没得到呢?」……诸如此类,都是在打坐时贪着的东西,而不断在等待、期待、追求。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打坐时,身体感觉软软、轻轻的,心里也好象很安定,这时的感觉真好、真舒服,一坐就坐一、二个小时,甚至坐了一天,坐在那里很快乐。但是,这不能入定,也不能得智慧,为什么呢?因为在贪,因为不能舍。
二、瞋恚:当所贪求的目的达不成,或是很喜欢、很执着的那种舒适状况突然消失;也就是想追求的没有追求到,已经得到的又失去了,这时候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念头和心理状况,那就是瞋怨、悔恨、讨厌。
三、睡眠:瞋恨心一产生,心头就会浮动,使得身体发热、头脑发胀,坐在蒲团上如同坐在火山上,非常痛苦;想站起来又觉得应该继续打坐,于是坐在那里跟自己战争、挣扎、痛苦,烦恼不已。挣扎了一段时间后,由于体力消耗太多,于是感到累了、疲倦了,接着就会打瞌睡。
四、掉悔:睡眠之后,体力恢复后,继续打坐,贪、瞋又再度交互出现。因此,疲倦时想睡,恢复体力后又跟自己挣扎,心绪念头不断地上下上下,这就是掉悔。
五、疑:在掉悔状况下,开始产生怀疑,怀疑师父教的方法有问题,怀疑自己身体的状况、体质不适合打坐,可能就会放弃禅修。
以上所讲的五盖,就是把善根盖住,把能够开智慧、除烦恼的善门关起来,把慈悲与智慧的门掩盖住了。
诸位在修行时,如果遇到这五种心的盖,就知道这些状况的发生其实都是正常的,只要持续精进,这五种盖子是盖不住你的。也就是当五盖出现时,要不断、不断地回到四念处的方法上,五盖自然就会离开,这就是四正勤所说的「已生之恶令断除,未生之恶令不生」。
五种善根
没有五盖,修四念处就会产生五种善根:一、信根:确信三宝四谛。二、精进根:又名勤根,勇猛修行善法。三、念根:忆念正法。四、定根:心止一境,令不散失。五、慧根:思惟真理。
此五法为能生其他一切善法之本,故名五根。
修行四念处,是由定而产生智慧;但是仅仅入定,不一定就有智慧,也不能得解脱。因此,必须经过信、精进、念、定、慧这五个过程,精进地修行,始能达到烦恼脱落,智慧出现的目的。
五种善根的第一项就是信根,信的种类有三种:
一、仰信:许多人听到别人说信佛有很多好处,值得去信,所以也跟着去信,这是从善如流,也可能是迷信。大部分中国人都是因为家中的父母辈或配偶信佛教,所以跟着信,但是不清楚为什么要信。
有一次,我问一位先生怎么会信佛教,他说:「唉!本来我没有要信,可是我太太跟我结婚时立了一个条件,如果我不信佛教,她就不嫁给我,没有办法,我只有信了。」像这样开始信仰的人很多,不过这也不坏,一开始是盲信,最后也有可能变成真正的佛教徒。
二、解信:对于佛教的理论、观念已全然了解,并认为其中所讲的道理,正是他所需要的一种宗教。知识份子以及西方人的佛教徒,多半是这种信仰。
三、正信:根据自己的体验、经验信了佛教,并且照着方法、观念去做、去练习,对自己的身心有帮助,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家人都有帮助,感觉到这真是有用的一种宗教,因此产生了信仰。这种信,就是五善根里的信根,又叫善根发或发善根。
有了信根、精进根之后,就会有念根,念根就是心不会忘掉自己要修行。譬如有很多人皈依之后,就不再亲近道场修行,这就是念根没有了。有念根的人一定会说:「我现在皈依了,佛法对我们一定是有用的,我要继续地学习,继续地练习!」这就是念。能够这样持之以恒,就能入定,就能产生智慧。
修行四正勤在大小乘的重要性
四正勤不论在大乘和小乘,都是修行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修行善法,才能把善的基本和善的根,在心里生起。善根虽然是本有的,但若未听闻佛法,也未修行,善根不会生起;听闻佛法,善根种子才会发芽,依着这个善的种子去修行,善根便会不断持续往下深生。如同种子在刚开始生长时,它的根是往下延伸的,根发展的愈快,上面的枝叶就长得愈茂盛;没有根的东西是长不大的,甚至很快就会枯萎。因此,要增长善根,必须要闻法修行。
诸位来听闻佛法,就是在使得善根种子接受灌溉,然后种子才会发芽、生根,如此便能使人格健全成长,精神层面提升,信成就、戒定慧成就,这就是善根成就。
佛法将众生分为三等:一、凡夫:听了佛法,懂得佛法,但是没有修行或是修行尚未得力。二、贤人:听了佛法,修行已经得力,善根生起,信心坚定,其人格已在转变中,精神面已提升,但有时仍会有烦恼现行。
三、圣人:初地以上的菩萨,已经断了部分的烦恼,从此以后,不会再麻烦自己,困扰他人;烦恼虽然没有完全断尽,但是不会再现行。
因此,不论是大乘、小乘,一定要用四正勤精进地修习佛法,就可以从普通的凡夫生起善根,变成贤人、圣人。
一般人认为修行就是打坐,只要坐在那里就算是在修行。事实上,打坐只是修行方法的一种,还有礼佛、拜佛、念佛、诵经、抄经以及背经等。只要不断地将心放在正知见的熏习以及正法的实践上,都算是在修行。
修行在佛经中有几个譬喻:一、如母忆子:修行就像母亲不管到哪里,都会不断的思念她的孩子。二、如鸡孵卵:修行就像母鸡在孵小鸡时,它不会让鸡蛋冷了之后再去孵,必须不断地去孵蛋。三、如儿念母:修行就像婴儿一样,肚子饿了,不断地要找母亲喂奶。四、如水滴穿石:细水长流,持续不间断。以这四种情况来比喻修行时的心态,修任何法门,以这种精进的态度,一定会发起善根。
以下略举几部论典,说明四正勤的修行在大小乘法中的重要性及其关系:
一、小乘的《俱舍论》一共有七十五法,其中有十个大善地法:信、勤、行舍、惭、愧、无贪、无瞋、不害、轻安、不放逸。此十法与一切善法相应,故名大善地法。善之中的第一个是信,第二个就是四正勤的勤。也就是说,首先要信,相信之后才能接受它,接受之后才会修行练习。「勤」就是修行善法,于心勇猛之作用,不断地练习之后,渐渐会产生善根。因此四正勤在《俱舍论》中是最基本的两个修行条件之一。
二、大乘的《百法明门论》一共有一百法,善心所共十一个: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其中的第二项「精进」即为四正勤,就是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的作用。
三、《成唯识论》卷六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
以上三部论着,都相当重视「勤」,也就是精进用功修行,使善法增长,恶法断除的一种力量。有了「勤」,就会勇敢又非常强悍,用它来对治懈怠、放逸,就不会退缩、畏惧,不会遇到阻碍就放弃。因此,要有勇敢而强悍的心,才能使得善根、善业持续不断圆满完成。
精进的种类
精进就是四正勤,在论典中提到的有:
一、《大智度论》卷八十提到有两种精进:「身精进者,如法致财,以用布施等。心精进者,悭贪等诸恶心来破六波罗蜜者不令得入。」
二、《成唯识论》卷九提到有三种精进:
(一)被甲精进──菩萨被大誓心甲,不怖种种难行,如《法华经.从地涌出品》云:「被精进铠,为坚固意。」发了大愿心之后就如同身上披着盔甲,勇敢强悍,遇到任何危险的敌人,都不会受到伤害,也不会恐怖、退缩、逃避。
(二)摄善精进──菩萨勤修善法而不疲厌,修六度万行,不会遇到困难就退缩。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努力于布施等前面的四个项目之后,就能完成禅定,出现智慧。
大乘菩萨的禅定,并不是坐在那里身体不动,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在众生的社会环境之中,不受污染与影响,反而能使整个社会环境因此而安定、和平。
所谓智慧,是超越自我以及所有是非好坏的执着,超越于主观及客观,以此处理所有的人、事、物,呈现的就是纯智慧的一种判断力和抉择。
许多人认为修行很容易,希望一下子就能得禅定,很快就能有智慧。当禅定、智慧得不到时,马上就会疲倦、起退心,这就是修善法不够精进,不懂得用四正勤的道理。
(三)利乐精进──勤化众生,永不疲厌。以精进的慈悲心对众生奉献,帮助、救济众生。大多数人从事于社会工作几年之后,就会觉得疲倦,不容易维持。但是作为一个菩萨,为了一个众生,可以多生多劫护持着,使其得度,助其成佛。而在帮助众生的过程中,成长最快的是自己,这就是「利人便是利己」,以利他来作为自利的修行方法。
度众生并非一定要有多大的能力、学问或财富,只要有精进心愿意奉献,就有机会帮助他人。我经常鼓励信众们,能在一星期或一个月之中,抽出一些时间到寺院来做义工,做义工就是帮助我们一起做弘扬佛法的工作,就是在利乐众生。也许有人实在没有时间,也懂得不多,听我这么一说,就不好意思再来了。如果真的条件因缘不许可,那也没关系,只要发个愿说:「我现在只能来听经,没有空做义工,但是我将来有空时一定来!」这也算是发心护持道场,自利利人了。事实上,做义工也要有精进心,没有精进心,就不会有时间;没有精进心,也不会持续下去。
三、〈七佛通诫偈〉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为基础,直至菩萨的三聚净戒:「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饶益一切有情。」都必须精进。又如大乘六度及十度中,精进波罗蜜乃极重要。故在一切大小乘善法中,若无精进,则不得成就。
佛教基本三经皆重视精进行
在三部佛教基础经典中,都有讲到关于精进、四正勤的重要。
《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的第四觉知云:「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意思是说,只要懈怠的人,就会堕落。如何纠正改善呢?就要经常以精进心来修行。
所谓坠落,就是从善法而堕落至不善法。譬如本来是要修行禅定的,结果因为懈怠,禅定不修了,反而变得心非常紊乱,情绪非常波动,意志力非常消沉,这不是堕落了吗?所以只要不精进,就是懈怠,懈怠就是堕落。
但是,请诸位不要误解佛经中讲的精进,将四正勤的「勤」当成是拚命。精进不是拚命,而是持续地不放弃、不中断。
持续不断也有两层意思:
(一)正在用方法时,不离开方法,不断、不断地将心拉回到正念的方法上,
这就是「勤」。如果修行一段时间,对方法没兴趣就不修了,或是方法换来换去,这也是不精进。
(二)在完成一项工作的过程中,一样要睡觉、吃饭、休息,但是要持续不断地一直将工作全部做完,不做完绝不放弃,这也是「勤」。
四正勤是已经做的坏事不要再做,要开始断;还没有做的坏事,不要开始;应该修的善法还没有修,要赶快修;已经在修的,要修得更好。因此,修学佛法需要四正勤,即使是平常的人,也需要用这种态度来断恶修善。
通常我们都认为自己没做过什么坏事,事实上,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多多少少都带着一些不好的习性;知道有不好的习气愿意去改,愿意一次一次地去纠正它,这就是精进。但是,也有人不知道,或不承认自己的习性是不好的。
我认识一位女士,她讲话的音量很大,即使只对一、二个人谈话,也是很大声,在群众中,声音当然更大,只要她讲话,别人的声音都听不见了。我问她说:「有没有人说过你的声音太大了?」她不承认地说:「有呀!但是这个声音是我妈妈生的。别人也可以大声,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像这样的人,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可是与人相处时,却使得别人不舒服。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们的团体曾经登广告,征求一位工作者,有位先生来应征,我看了他的履历表,几乎平均每两个月就换一次工作,我问他说:「你怎么常常换工作呢?」他回答说:「这是个吃人的社会,不论我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欺负我!」我反问他:「那你怎么敢到我们这里来呢?说不定你还没有熟悉情况,两个月又要走了。」他说:「没有问题,外面是吃人的,而你们这里是慈悲的,所以我选择到这里来工作。」
我看他的资历不错,人也很努力,所以跟他说:「这样好了,我希望你能了解自己的状况,为什么会常常换工作。这里也是普通人的地方,凡是外边有的问题这里也有,不过,我们是讲慈悲的,会告诉你有些什么问题。现在给你两个月的时间试试看,能不能改变一下,试得好你就可以留下来。」两个月后,我们并没有开除他,结果是他感到我们这个团体也是吃人的,而自动离开了。
这样的人实在非常辛苦,也非常可怜,临走前我劝他说:「世界上并没有吃人的地方,而是你自己在吃人啊!因为自己的心、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习气没有调整,所以看到的世界都是可怕的。但是,世界上每个人真的是那么可怕吗?这可能是你自己有问题。这是我对你的劝告,希望你能改善。」
所以,所谓好与不好有两种状况:(一)自己感到很麻烦、不舒服,受了损失。
(二)自己没有觉得麻烦、损失,但是令其他跟你生活在一起的人感到不舒服。
《四十二章经》
《四十二章经》一共有四十二段,其中有四段讲的就是精进:
一、第一章云:「常行二百五十戒,为四真道,行进志清净,成阿罗汉。」这里持的戒是对比丘而讲,比丘要持戒清净,并且以精进心不断地修四圣谛,才能成为阿罗汉。证阿罗汉果,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却很慢;如果精进的人,在一生之间就能证得阿罗汉果,不精进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不精进就是没有持续地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照顾自己的心,使自己的行为不懈怠、不放逸。这种修行,似乎是只对出家人而言,那么,在家人是不是也可以精进呢?
在家人不住在寺院内,但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就是随时注意自己应该要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并且用一点时间来帮助自己,使得自己的身心平静、安定。譬如说,早晨起来梳洗过后,可以打坐、拜佛、诵经,每天养成习惯。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则不要让邪恶、负面的念头出现;当不好的念头出现时,马上跟自己说:「真是不好意思,一定要改。至少我要让它出现得少一些。」当邪恶的念头实在很强烈时,马上用修行的方法化解,例如忏悔、反省自己的行为,否则很可能会转变成身口的邪恶行为。养成这些习惯之后,邪恶的身口意三业,就会愈来愈少,这就是精进。
二、第二十五章云:「人为道,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诳,精进无疑,吾保其得道矣。」人如果要修行佛道,要不被情欲所迷惑,不被许多的邪说、邪见、邪行所欺骗,随时提高警觉,精进不退失,那就容易得道了。此处所说的道,是从痛苦、烦恼中而得以出离的解脱道。
所谓情欲,对出家人来说,指的是男女的爱情;对在家人来讲,就是不正常或是泛滥的爱。譬如说有了一个配偶,还想要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结果烦恼、痛苦、心里的问题障碍更多,对于身心都不健康。
我遇到过一位先生已经是结了婚的,但是他的女朋友不少,他太太经常跟他吵架,他也随时准备离婚,他认为反正他有那么多女朋友,一个太太离婚了又有什么关系。我问他:「离了婚之后,另外一个女孩跟你结婚,她也会跟你吵啊!」他说:「没有关系,那我就再离婚嘛!」
另外有位先生跟我抱怨说:「最好不要结婚,结婚以后就被太太绑住了!」
我反问他:「不结婚跟女朋友就没问题吗?」他说:「也很麻烦,我有好几个女朋友,每一个都希望我给她多一些时间,多一些爱。最初我认为可以享受更多的爱,结果不是,她们给我爱,但是也要我的心,而我的心只有一个,所以很痛苦!」
这就是过度的情欲,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很享受,其实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因此,一个学习佛法的人,在情欲方面一定要节制。
何谓众邪?邪不仅仅是指邪恶的身口行为,主要是邪恶的观念及想法。譬如说,有人认为赚钱不一定要工作,只要用头脑就可以了。没有错,用头脑赚钱是一种智慧的赚钱方式;但是如果用欺骗的手段,甚至挖空心思,想不劳而获,将别人的钱变成自己的,因自己受益而使得他人损失,这是不道德的,这就是邪恶。
曾经有一群专门闯空门的年轻人,做案无数,终于有一次失手被抓,关在监牢里。有位法师去感化他们,其中一个人说:「我不信佛,你不要来跟我噜苏!」法师说:「你们一定认为自己没有做错,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道理呢?你们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不去找工作,而去做小偷呢?」他说:「乱讲!这也是我们的工作!你要知道,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研究、计画,才能拿到东西,这不是简单的,换作是你办得到吗?这次是倒楣被抓到了,下次更注意一点,他们就抓不到了!」法师又说:「别人的东西及财产,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你们拿走,不是不公平吗?」这个年轻人说:「哼!世界上的人都在偷、都在骗、都在抢,只是方法不一样而已。」
这就是邪恶的思想,对他人造成伤害,还认为是正常的、正确的、有道理的。当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许多观念上的诱惑,譬如我吃素,很多人诱惑我,他们说:「世界上的动物就是给人吃的,你现在不吃,等到世界上全都是动物时,人就被动物吃了。」我说:「这没道理啊!照你的说法,现在不吃猪,世界上到处都会是猪。其实猪是人养的,没有人养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猪啊!」他们说:「现在的猪本来都是野猪,是人养了之后使它们变成家猪。假如每个人都不吃猪,家猪都变成野猪,野猪就会来吃人了!」我说:「对不起!我是为了慈悲而不吃肉,不管你怎么说我还是不能吃肉的。」这种强词夺理、似是而非的说法,就是一种邪的观念。
三、第三十二章云:「夫人能牢持其心,精锐进行,不惑于流俗狂愚之言者,欲灭恶尽,必得道矣。」
四、第三十四章又云:「夫人为道,犹所锻铁渐深,弃去垢,成器必好。学道以渐深,去心垢,精进就道。暴即身疲,身疲即意恼,意恼即行退,行退即修罪。」
《佛遗教经》
《佛遗教经》中有四段经文是讲精进的:
一、有云:「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比丘),当好制心。……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其心。」
二、又云:「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意思是说,诸位比丘们,如果你们能够精进的话,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困难。假如一个修行人的心经常懈怠,就像古代的人钻木取火,木头还没有转热就停止了,那是不容易得到火的,所以要好好地精进。
经文中另一个譬喻是说,即使是小小的水滴,只要不断地滴在石头上,时间久了,石头也会穿出孔来,这就是精进。精进的意思是持久地,不断照顾身、口、意三种行为;如果不照顾,就会变成懈怠、放逸,那么,任何事都完成不了。
因此,要修道完成,一定要持续不停地努力,许多人学佛一阵子,新鲜感没了以后,觉得修行佛法好象也没什么用。打坐,坐在那里不能动,不能讲话,得到的只是腿痛,其他一点好处也没感受到,不禁怀疑起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结果打坐不坐了,修行也中断了。这样的人想要得到修行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因为木头还没有钻热就放弃了,又怎么会有火呢!
三、又云:「世皆无常,会必有离,勿怀忧也,世相如是,当勤精进,早求解脱,以智慧明,灭诸痴暗。」
四、又云:「常当一心,勤求出道。」
除了前面的《佛遗教经》,在《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遗教品〉第一也有:「我涅槃后,汝(阿难)当精勤,以善教诫我诸眷属。授与妙法,深心诲诱,勿得调戏,放逸散心。……无常大鬼,情求难脱,怜愍众生莫相杀害,乃至蠢动,应施无畏,身业清净,常生妙土,口业清净离诸过恶。莫食肉,莫饮酒,调伏心蛇,令入道果。……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涅槃时至,示教如是。」
结论
四正勤不是拚命,而是像细水长流般地精进,如果像洪水那样猛烈,只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修行不得力,马上起退心。如果能像细水长流般的不懈怠,在时间、精神、身体上都不会受到伤害,才能使我们的心真正的清净,真正的安定。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十一月七日、十四日、二十一日圣严法师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居士整理)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