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醒来》这首歌,应该明白一点:平时我们存在的状态是非正常的,是“迷”的状态。好比做梦,人在梦里久了忘了自己在做梦,把梦当做一种真实,现在,我们要从这虚幻不实的梦境里醒来。
以后,每天把《醒来》听一遍,给自己提个醒,看看自己是否真正醒来,是否随时处在“醒”的状态,那么《醒来》这首歌就会成为你的一面镜子,一个观照,一支催醒剂。
圣严法师有句话说,人之所以痛苦,乃因为错误地解读这个世界。错误地解读这个世界,可以说你就是“迷”了。迷,便是没有醒来的状态。所以,你醒来之后就不会有痛苦了。大家愿意“醒来”吗?
实际上,许多问题所谓的不能解决,之所以痛苦、纠结、煎熬,是因为还没有真正参透事物的本质,导致了思维方式的错误。以错的方式手段,自然不能解决问题,从而陷入困局之中不能自拔。
有次,佛陀问他的弟子:“人命在几间”?一个弟子回答,在数日间。佛陀说,你不了解生命。另一个弟子说,在饭食之间。佛陀说,你还是不知道。第三个弟子说,在呼吸之间。佛陀说,对了,你是真正了解生命的人。
为什么说人命在呼吸之间呢?人的生命,就其本质而言非常脆弱,如果一口气上不来,就死掉了。然而许多人总觉得死亡是遥远的事,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大可不必担心而好好享受一番、追求一番、折腾一番。其实未必,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君不见,多少白发人送黑发人,多少婴儿早夭,多少人遭遇横祸,又有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痛哭流涕……
如果我们早一点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人生之无常,认识到世间万物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成,认识到宇宙的真相是缘起性空,就不会把这个四大假合之体,当做真实的永存,把自己拥有的一切,当做永不变更的存在。当你把事物的分分秒秒流变迁徙当做一种本然,便会从内心深处生起一种超然,这种超然,使你能够安于当下,顺任自然,把握生命的真谛,从而洒脱自在、无所羁绊地活着。
举个例子,假如你曾经富贵显达,炙手可热,高高在上,但突然一夜之间被双规,下到监狱,成了阶下囚,你会怎么面对?倘若你具有佛性,了悟人生无常、生命无常的道理,对寿夭穷通,成败得失,有一番参透,就会把身外的一切放下,坦然接受现实,那这个双规,监狱,其实是你人生的另一个开始。反之,你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煎熬之中,这,才是真正的坐牢。
由此可见,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思维不同,心境不同,其结果大不相同。
我建议大家有空去读一部经,《心经》,只有260字。会背的,半分钟就背下来了。
下面我讲讲《心经》。
《心经》被称为经中之经,是言简义丰的典型代表。佛教中有部经叫般若经,有600卷之多,是很多经文的总汇,堆起来有一人多高。而《心经》,在这600卷经文里面为精华的精华。
一两节课根本讲不完《心经》,现在,我们只是了解一下它的精髓。
经常读读《心经》,可以从里面得到终极智慧的启迪。这种智慧,佛教叫做般若,它是出世间的大智慧,有别于我们一般所说的聪明。我们所说的聪明,其实只是小聪明,或者叫世智辩聪。那么,般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大智慧呢?
——因为它是从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刹那杀灭,无常变化的角度,去看待人的一期短暂生命,是从出世间角度审视世间处于火宅中的众生忧悲苦恼、爱恨情仇,从而得出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结论。
时间有限,下面我们主要从三点讲一下《心经》。
看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那么,什么是“自在”?自在和自由不同,自在,是身心合一的一种状态,是主体与客体合一的状态;而自由,可能仅仅是个人主观的感受和诉求,所以说,自由都是相对的,是有限度的,这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但却有绝对的自在。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在,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是要名有名要利有利?还是身体健康没有病痛?幸福安详万事如意?……这些,都是自在,又都不是。
因为“自在”之前有个“观”,这就和我们一般所说的自在不同了。所以观音菩萨的自在是观照后得到的自在。
什么是观照?简而言之,乃一个人的觉察、反省的能力。倘若一个人不需要别人去提醒,就对自己的状态了如指掌,并且随时调整,避免遭受不测之祸,不虞之变,这就是具有较好的观照能力。
实际上,禅修很大一部分是培养我们的观照力。而观照只有在安静的状态下才能实现,当你心烦气躁,气急败坏,思绪散乱,或被怒火中烧时,不可能有观照能力,这时候得出的结论往往谬误,想出的点子往往欠妥,处理的事情往往失衡。好比一杯水,平时是清澈见底的状态,当你摇动它或把它搅浑时,就看不清里面任何东西,也就是说,这时候,它失去了任何观照能力。当心如明镜止水时,心神凝聚,自然有种光芒,犹如镜子,可以烛照一切。
而这种安静和清明的状态,需要我们训练,禅修,便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之一。
现在听课,你心不在焉,人在这里,心在别处,这也是对自己缺乏观照。下班后,你在家做饭,心里想着工作的事。上班的时候,你又想着家里的事。当你处处不在位,身心分离时,你就会不舒服,不自在。
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呢,——观照之后,就可以得到自在。
怎么观照?用穿透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规律这样一种思想来运用于生活,才能得到自在,也就是用出世间的大智慧去观照,以这样高的参照物去衡量我们所做的一切。
在这样的标尺下,我们想想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一切是否值得,它们的本质是什么。财富,是什么东西?名望,是什么东西?权力,是什么东西?情感,是什么东西?……最后你发现,没有一个有实在的意义,因为它们都处于不断生灭变化之中,没有一个可以永久地为我所有,可以牢牢攥在手里,包括我的爱人,我的家庭,我的孩子,也不能为我所有,我和它们的关系也是缘起缘灭的。而权力、地位、功名利禄,这些,更是有烟消云散的一天。
明白了这一点,你位高权重,但突然被撤职,也不会站得高摔得惨,而是坦然接受,没有心理落差;你的爱人突然背叛你,或者要与你离婚,也不会痛不欲生,或者上吊自杀;你的公司突然倒闭,也不会一蹶不振,万念俱灰;你的孩子没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不会觉得颜面无光,活着无味。总之,你不会被外在的一切所左右,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恬静、平和、清净、勿扰的心境,这时候,你的状态就叫“自在”。
因此,自在是需要时时观照才能得到的。
有一种自我省觉的能力,随时把自己调到最好状态。这最好的状态是什么?《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心。这样一种状态,就是大自在。
在生活、工作中,把持这样一种平衡的能力,调心的能力,觉察的能力,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可以随时以心转境,把不利自己的因素转化过来。别人帮助你、扶持你、赞誉你,这是增上缘,我们要珍惜。别人排挤你、打击你、陷害你,这是逆增上缘,要把它当作一种修行。其实,你有一颗修行的心,生活中无处不是修行,你跟人吵架也是一种修行,你可以体会和人吵架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后果,在吵架中觉察自己那颗躁动的心,在吵架之余,使自己以后做事更圆满,品行更完善,灵性得到进一步净化和提升,这个吵架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个愚迷的人,亲人死去,只会使他陷入悲伤之中,甚至一蹶不振;而一个真正智慧的人,却能从中发现人生之无常,体味宇宙大道运行的规律,以后能更好地做事,更珍惜和有缘人相聚的时刻。所以智者随时在获得,而愚者,总是在失去。
人存于天地之间,其实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你修行的对象,故而我们应该把遇到的每个人成为“师兄”,大家都是来修行的,在娑婆世界这个容器中,彼此是相似的材料,我们要把自己提纯、升华,接受火与水的洗礼。
同样,我们做企业,也可以说是为了完成人生的修行,我们的工作,就是修行的道场。我们的同事,就是我们的师兄。一个好的老板,他不仅修行自己,还带领下属修行。好的领导,不会什么事都包办,他只提出结果,让属下去做,给他们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如果什么都包办,或者什么都管得很严,这两种情况,都不可以使下属得到好的成长。
有时候,当我们搬开了别人的绊脚石,也许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有时候,我们原谅别人,其实就是在成全自己。所以,把心量打开非常重要,只有大心量的人,才能得大自在。如果你的境界不高,站的高度不够——比如你在一层楼,就不可能拥有五楼的视野,和享受五层楼的风景。因此,你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观念,同时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当你拥有的唯一工具是锤子时,就会把所有的问题视为钉子。
有人提出了人生的三个境界: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知道宇宙之运行无息,广大无边,而人自己,只是沧海一粟,是时间隧道的匆匆过客,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我们身边的无量芸芸众生,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们生活在一起,对待这一期生命的缘聚缘散?……
所以,菩萨的自在,是大自在,因为她的“观”乃大视角,故能以大见小,以大化小。
首先,弄明白什么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
色,这里指物质。物质有两个定义,一是变化,二是障碍。变化,我前面已经讲过,世间没有不变的东西,所有事物都在一刻不停变化,无论是我们眼见的大千世界,还是我们自身。障碍,是从空间角度讲的。这张桌子放在这里,其他东西就不能放,它占据了一定的位置,从而构成障碍。
受,感受。它有三个概念,苦受、乐受、舍受。苦受,痛苦的感受。乐受,快乐的感受。舍受,不苦不乐的感受,也可以说是一种麻木状态,其实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这种状态,不过没有觉察而已。
想,想象。在八识里属于第六意识。前面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和意构成了人的基本六识。人的六根对六尘,产生了六识。眼对色,产生色识,耳对声,产生音识,鼻对香,产生嗅识,以此类推。所以,人是通过这六识去认识世界的。
行,造作。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
识,认识。它最后形成我们的观点,价值判断。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不仅物质是空的,后面四个,受、想、行、识都是空的,所以说“五蕴皆空”。
空是什么意思呢,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告诉我们事物永远处在变化之中,没有固定不变本自具足的自性。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接受变化,接受当下,正确处理遇到的问题,正确认识自己这个色身,很多东西便能豁然而悟。
所以这“五蕴”都是缘聚缘散,幻起幻灭的,是假合之体。你不要假戏真做,以假乱真。若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能舍掉我执,从而忘掉小我,升起大我,融入到世间中,把个人的价值和普世价值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企业和大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这一滴水,融入到无量的大海之中。
很多人,一天到晚绞尽脑汁搞销售,想怎样让人家买单,怎样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怎样给人家洗脑,怎样让人家在迷糊或兴奋、冲动的状态下产生购买。整天就研究这些东西,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出发,这样的人,他心中只有自己,很难把产品卖出去,即使一时发了财,也长久不了。
所谓“盗亦有道”,在这世间,做任何事,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过去的劫匪们,从不杀害儿童和妇女,这是行业流传下来的规定。为什么?这样更人性一点,从而让自己的“事业”更长远一点。可现在的很多劫匪们,专向妇女和儿童下手,即便有的已经拿到钱,还要去撕票。这样的结果是,当然遭到全社会的愤慨,人人喊打,四面楚歌,离败亡也就不远了。所以此种“无道”的行为,是自取灭亡、自陷绝境。
不用说,商亦有道。自古以来,如不发不义之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公平交易,童叟无欺,等等,这些都是祖辈流传下来不能改变的规则,你一旦改变,就违背了“道”,就会遭遇败亡。
反观世界500强企业,没有哪个企业是靠非法牟利做起来的,他们都是在利益广大受众中被大家拥护、支持成功的,因为他们符合了“道”,在道中,所以才能畅通无阻,行而能久。“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这些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因此,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就要在如何更好地利益大众这一点上下工夫,在这一点上去绞尽脑汁,去苦心孤诣,去废寝忘食,一定会得到回馈。因为你是在做利他之事,在此过程中,如果你忘掉了自己,进入“无我”状态,就相当于做三轮体空布施,你获得的福报自然巨大。
相反,如果付出一点就斤斤计较回报,对客户多一点服务,就想着自己的成本回收,总在盘算自己的利益,那么,你会陷在狭小的格局中,在我执的牢笼中挣扎,不能壮大。
何谓“般若实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我们把佛叫如来,——无所来无所去,所以叫如来。原来就如此,如如不动地存在。
仓央嘉措有首名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很多人认为这是首情诗,其实,这首诗真正讲的是般若思想。
般若实相告诉我们,宇宙万物本来如此,实际上,这和道家说的“道”是相似的,“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不为任何一个人变化,它有自己固定的运行规律。
一个能进入般若实相看待事物的人,他做什么都是相通的。这时候,他能快速进入事物的内核,做事一通百通,非常智慧,非常机巧,非常效率。
当你没有进入般若实相的境界,没有进入“道”的层面,做什么都难成功,即使偶尔有点成果也是小成,大凡那些出色的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他们的思想,一定是和实相相应,他们的思维一定是进入了“正道”。
梵高的《向日葵》,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它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可以说它将永世流传,一直无穷。因为这个向日葵不仅仅表现了一般的向日葵,更展现了梵高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是他的灵魂借物质层面的寄托和再现,在那一刻,作者的心与向日葵合二为一,也可以说达到了“乘物以游心”的境界,向日葵在他的笔下只是一个借代,他可以随意画,甚至扭曲变型,如毕加索,但无不是他精神的自由承载。
同样的,《二泉映月》也是阿炳的精神世界倾诉,是他灵魂的声音,他人生所有的苦难、坎坷,爱恨情仇,都化为这几个旋律。外人去演奏,因为没有心与音符极致的契合,所有演奏的效果大打折扣。凡听过阿炳原声的都知道,别人很难超越。因为它是他的载体,在那一刻,他已由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在“道”中遨游。
禅宗,特别究竟开悟。到底什么是开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现在简单地说,开悟,就是认识到宇宙人生的般若实相,明了世事无常,缘起性空的本质,从而把自己身上所有的枷锁都卸下来,从心灵上摆脱现实的奴役,以超然的姿态在红尘中游弋,去做本来应该做的事。
一个人开悟后和开悟前有很大区别,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以下特点:
平静安稳,清明澄澈(本自清净)
无欲无求,自在平衡(本自具足)
自信坚定,内外一致(本无动摇)
绵延不断,用之不竭(本不生灭)
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能生万法)
可见,开悟后的一切特点只是恢复了我们人与生具有的自性,自性就是佛性,它是不生不灭的,是圆满无碍的,只因为人的一念无明,迷惑,向外攀援,导致了累劫沉沦生死苦海,轮回于六道之中。人要做的就是返回自己清净的本性,逆流而上到那如如不动的源头。
以上是佛教的终极目的,这个,于我们而言也许比较远。大家现在要做的是,用禅修训练自己的专注,提高自己的观照能力,同时打开自己的心,安住自己的心,放下一切牵累,顺应自然,参透财色名利。不再计较得失,不要违背心愿又不甘取舍,被本质空虚和捉摸不定的东西所控制。尽量用认真的态度去做对的事,并且坚持到底。
佛教既入世,又出世。所以,既要事生如事死,又要事死如事生,说空不落空,讲有不执有。真俗不二,事理兼通。此,才是真正的无上智慧。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