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念佛现当二益讲义

发布时间:2023-08-22 10:38:18作者:大悲原文

  念佛现当二益讲义

  念佛利益,真实无上,诸经广赞,依往生前后,可大分为二:一现世利益,二往生利益。现世利中,摄尽一切方便利益;往生利中,尽显无上真实大利。现世利通入往生利,往生利圆成现世利。

  ㈠现世利益:

  现世利益,无量无边,既有经论理据,更有现实事证(种种感应,即是事证),古今多有论及,今取其要者,大分为六,略加说明:

  ⒈弥陀摄受,诸佛护念。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⒊触光柔软,善心生焉。⒋多善多福,妙上好人。

  ⒌平生业成,现生不退。⒍佛圣来迎,正念往生。

  ⒈弥陀摄受,诸佛护念

  弥陀摄护: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诸佛护念: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云何护念:即诸佛菩萨、一切善神保护(心安无惧)、忆念(如母忆子)、加持(增长善根福德)念佛之人:「令其安稳,无诸障难。令其精进,无有退堕。令其往生,无有障碍。」《观经》云:「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经云:「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当知:念佛佛念,感应自然。

  善导大师释「护念」言:云何名「护念」?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证诚此事,故名「护念经」。如《观经》下文,若有人至心常念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观音势至常与行人作胜友知识,随逐影护。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第九真身观说云: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十往生经》说: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又如《弥陀经》说: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尽一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故名「护念经」。「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此亦是现生护念增上缘。

  ⒉消灾免难,增福延寿

  消灾免难:六字名号具无量光,光即智德。无量光即无量智慧德能,念佛蒙光照摄,即可消无量罪业,免无量灾难。所谓「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观经》下品上生云:「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下品中生云:「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下品下生云:「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又《观经》流通分结云:「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

  善导云: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蕅益云:「无论专心散心,声声灭罪八十亿劫。」

  故知:消灾免难之法,无过念佛。

  增福延寿:六字名号具无量寿,寿即福德,无量寿即无量福德。念佛即增无量福,健康、长寿、无量寿。常云「礼佛一拜,增福无量」。

  《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涂,命终之后,往生彼剎。」

  《大智度论》云:「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满一千岁,七宝奉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其福胜彼。」

  是故增福延寿之道,无过念佛。

  ⒊触光柔软,善心生焉

  触光柔软: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善心生焉: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涂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最大善心在信心,所谓“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有此善心,即自生发一切善心。

  ⒋多善多福,妙上好人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得往生。(小经)

  若有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闻说如是一切世间极难信法,能生信解,受持演说,如教修行。当知是人甚为希有,无量佛所曾种善根。是人命终,定生西方极乐世界,受用种种功德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唐译)

  多善多福:念佛即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是人中妙上好人。

  《大悲经》云:「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如来欲明持名功胜,先贬余善为少善根,所谓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礼诵、坐禅、忏念、苦行一切福业,若无正信,回向愿求,皆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经,执持名号,决定往生。即知: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以称名故,诸罪消灭,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缘。」(元照)

  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

  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莲池)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蕅益)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善导)

  妙上好人: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观经)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人中最胜人也。(善导)

  ⒌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不仗佛力,不退很难;若仗佛力,即得不退。佛力住持,入大乘正定之聚。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小经》云:若已愿,若今愿,若当愿,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大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龙树)

  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昙鸾)

  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作得生想。(善导)

  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印光)

  ⒍佛圣来迎,正念往生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小经》)

  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唐译)

  自然之所牵,往生安乐国。(大经)

  今此经典甚深微妙,广利众生。若有众生,于此正法,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彼人临终,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

  假使大火满三千 及彼庄严诸牢狱 如是诸难悉能超 皆是如来威德力(庄严经)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善导)

  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蕅益)

  念佛是我们的事,往生是佛的事。(法然)

  ㈡当来利益

  当来利益,无穷无尽,非言语能尽。如《大经》云:「彼诸菩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我但为汝略言之耳,若广说者,百千万劫不能穷尽!」依三经文证,祖释开显,大分八点,略加说明:

  ⒈莲华化生,华开见佛。⒉见佛闻法,悟无生忍。

  ⒊离苦得乐,身心清净。⒋相好庄严,六通具足。

  ⒌诸有所求,应念即至。⒍上善聚会,愿行圆满。

  ⒎必至补处,入佛境界。⒏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前一、二明往生情形,三、四、五明种种受用,六、七、八明圆满利益。

  ⒈莲华化生,华开见佛

  明信佛智,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大经)

  极乐世界皆莲华化生,非父母所生。莲华喻正觉之华,所谓「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大经》云:「从如来生。」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法照)

  ⒉见佛闻法,悟无生忍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大经)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小经)

  若彼国土天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随顺智慧,无违无失。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大经)

  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一切时中常入定,定里闻经皆得悟。(善导)

  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大经)

  ⒊离苦得乐,身心清净

  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小经)

  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唐译)

  无有三涂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大经)

  六根清彻,无诸恼患。(六根清彻)

  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烦恼俱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受乐无染)

  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

  一切时中闻妙法,烦恼罪障无由起。

  念念之中受法乐,须臾悟得百千门。(善导)

  ⒋相好庄严,六通具足

  相好庄严: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悉皆真金色)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形色无好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具三十二相)

  相好庄严无殊异,皆是弥陀愿力成。(善导)

  六通具足: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宿命通)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天眼通)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天耳通)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他心通)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神足通)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漏尽通)

\

  示现有别: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咸同一类,示现不同)

  ⒌诸有所求,应念即至

  大分六点:衣服自然,饮食自然,受用自然,供具自然,闻法自然,度生自然。

  衣服自然: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饮食自然: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诸钵,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著。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受用自然:无量寿国,其诸天人衣服、饮食、华、香、璎珞、缯盖、幢幡、微妙音声,所居舍宅、宫殿、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即至。

  其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百宝庄严随念现)

  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即至于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供具自然: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服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

  闻法自然: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

  度生自然: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修六和敬,常行法施。志勇精进,心不退弱。为世灯明,最胜福田。常为师导,等无憎爱。唯乐正道,无余欣戚。拔诸欲刺,以安群生。功德殊胜,莫不尊敬,灭三垢障,游诸神通。

  结示: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天亲)

  ⒍上善俱会,愿行圆满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小经)

  若生彼土,得与如是无量功德众所庄严诸大士等,同一集会;受用如是无量功德众所庄严清净佛土大乘法乐,常无退转;无量行愿念念增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故。(唐译)

  日夜六时,亲近供养无量寿佛,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所闻法受记,福慧资粮疾得圆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唐译)

  诸上善人:即一生补处菩萨,如弥勒、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诸大菩萨。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第二十二愿)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善导)

  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善导)

  ⒎必至补处,入佛境界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小经)

  一切皆是一生所系,具足种种微妙功德。(唐译)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第十一愿)

  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第三十二愿)

  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大经)

  极乐众生见闻益,超证常伦诸地上。

  一到弥陀安养国,元来是我法王家。(善导)

  一得往生,则烦恼恶业,彻底消灭;功德智慧,究竟现前。(印光)

  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既得往生,则入佛境界,同佛受用。凡情圣见,二皆不生。乃千稳万当,万不漏一之特别法门也。(印光)

  ⒏上供诸佛,下化众生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小经)

  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大经)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大经)

  一坐华台未曾动,彻穷后际度众生。(度生之易、之自然)(善导)

  ㈢总结

  只要念佛,现当二益,自在其中,此皆弥陀愿力成就之功。

  昙鸾云:「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大经》云:「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⒈现益自得:

  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

  印祖云:「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

  ⒉当益自得: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善导)

  种种庄严皆说法,无心领纳自然知。(善导)

  一念一时随众听,百千三昧自然成。(善导)

  一到弥陀安养国,毕竟逍遥即涅槃。(善导)

  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烦惑不期断而自断。(印祖)

  ⒊当益为本:

  念佛虽有现世利益,根本在往生利益。若只求现世利益不求往生利益,是只得其末而未得其本。如印祖言:「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发愿,求生西方,了脱生死。不可只发求世间富乐,不求生西方。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间灾难,亦可消灭。非念佛不能消灭灾难也。」是故念佛之人,当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心归极乐,一向念佛,现当二益,摄尽无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