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能够不杀生;离杀生,那就有点小善了。再进而放生,那就真正达到善法了。离杀,不杀,只是说这是金盆洗手,但是内心里面这种“杀”的恶念还没排除掉。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在行为上离了杀这种恶行,就得赶快在心里培养善的念头。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像这个桌子一样,桌面上放满了东西,这些东西占着桌面,其他东西就放不过来了,好了,现在把桌面上这个杯子拿掉,于是放杯子的这个地方就空出来了,这时你总得要有东西放在这个地方吧,不然就会有其他东西要来占这个空着的地方的。
内心世界也是一样啊,除非修行到了一定程度,内心世界总是要装点什么,站在佛法的角度,装的不是善法就是恶法。首先把恶法制止住了,紧接着就要把善法升起来,这样恶法才没有升起的机会,如果长期没有培养善法去占领,长期没有善的思想行为去扭转它,时间一长,因为恶法没有断根,它的种子还是要现行的,这样一来,时间一长了恶法还是要冒出来的。所以为什么五戒以后要有十善,道理就在这儿。这里我们讲不杀生,这是五戒里的。离杀生,保持这种远离恶法的行为。进而放生,在心里培养善法,这个境界就更高一些。所以佛教徒不是不杀就行了,那还不行,还要进而放生。
有人一听放生,说哎呀师父,我一个月就靠低保维持生活,哪有钱去放生哟,现在买个乌龟都要十块钱。告诉大家,最好的放生其实就是护生。护,就是爱护的护,是保护的护。今天有的人放生很积极,一听要放生都跑得很快,结果走到旁边看到有个要死的动物在那儿奄奄一息,他看都不看一眼,这就有点讽刺了,这还放的是哪门子生呢?
我一直很佩服丰子恺,很了不得,他配合弘一大师,画了很多护生画集。乃至于我总想把这些画再多印一点,到处去发。他的画透露出生命的珍贵,处处反映保护生命的重要,他同样是在放生。他通过这些画,可以劝很多人不杀生,通过他的行为,通过他的艺术,传达出不杀生的意义。
所以不见得钱少的人就没法放生,护生也是一样的。跟别人讲不杀生的功德,不杀生的好处嘛。当然不要乱提“功德”这两个字,因为功德一般都是庙里说的,别人看到功德箱,随喜功德,所以一提功德就以为要给钱,就怕了。就讲不杀生的好处嘛,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别人一听,觉得这个还有一点科学的,就会接受的。
这里说放生不一定要讲求具体的形式。当然有条件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形式,组织一些活动来实现,但是别搞太多。我参加过几次别人放生,以后就不想去了,为什么?他们买了几大卡车什么泥鳅啊黄鳝等,在路上七颠簸八耽搁的,拉到河边的时候都死了不少。还有些鸟,本来就是人工养在笼子里面的,你把它拿出去放,它没得吃,就饿死了。这哪里是在放生,分明是在放祸嘛,你放生的同时就在杀生了。这就是说放生也不一定要执着形式,但是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启信。所以有些时候偶尔出去组织一下放生,有个场面,让人家一看,说哦,你看,我们不要杀生了,别人都在放了,是不是?我们也要跟人家学学。这样至少起到一个警戒的效果。
讲个真实的故事。有位法师的父亲身体不好,我劝他多运动,老是不动,身体自然要出问题。于是有一次别人约他去钓鱼,他就答应了,鱼竿都买好了,结果后来旁边的人跟他讲,说你怎么能去钓鱼呢?你的儿子还在庙里跟人家讲“不杀生”,你倒好,还去钓鱼!他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就没去。你们看,别人也没放生,但是能劝说其他人不去伤害生命,这就叫护生,这也是放生。
丰子恺先生一辈子护生,画护生画集,他并没有到处去宣扬,说这个功德有多大多大,他没有。有两句诗是这样写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东西我们只有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去渗透。佛法的弘扬,其实就是做思想工作,要钻到别人的心里面去,钻到他的心灵深处去。所以说要弘法度众生,就要当好这个心灵的“间谍”,这样才有办法度得了人。你没走进他的心,不了解他的心,要想去度他?难咯。
放生的方式很多,主要是护生。哪怕是见到弱小的动物你也要爱护它,别伤害它。尽量多的宣扬“护生”,不过不要按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思想去宣传,就去宣传环保好了,宣传尊重生命好了。讲这些东西别人还是能听进去的,你跟他讲一次,他少杀十个。所以放生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做通,让他别去杀,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但是别人不听你的,也没关系,要有耐心,今天说了不行就明天继续说,明天说了不行后天再说,总之要把放生护生的理念坚持下去,发扬下去。
不杀生进而要放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护生,爱护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人和动物,都要爱护。有人问,说不杀生要护生那苍蝇怎么办?老鼠怎么办?蟑螂怎么办?蚊子咬我我又怎么办?我说赶总比打好吧,这也是个办法。其实只要卫生搞好点,它也就少了。蚊子为什么要咬你呢?说明你的肉香啊。
解放前的文殊院里树上有很多老鸦。文殊院每次受戒前最后都要跟“鸦居士”作礼三拜,为什么要跟它磕头呢?据说文殊院外面原来有个员外,他捐给庙里几十亩田,可是没办手续。后来老员外死了,他儿子掌管家产了,他想那几十亩田难道白白的送给那些和尚吗?不行,得要回来,反正产权还没过户。文殊院当然没办法,就还给他了。结果他种的庄稼好的不得了,但是到了快要收的时候,这些乌鸦一下就给他吃光。第二次,这些乌鸦还给他吃光。他连搞三次都让乌鸦给他吃光了,于是想:可能这个地不该自己种,还是还给庙子吧,于是就还给了文殊院。结果文殊院种的稻子麦子好的很,这乌鸦它又不吃了。后来这个庙子里的人想啊,这些乌鸦是护法的,所以就栽了很多树,让它们每天晚上就停在那个树上。所以你看,人家乌鸦都可以当护法居士,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
我们出去放生,目的作用不在于放了多少条生命,或者说放一条生命有多少功德,这样一来就会去贪功德。佛教讲,放生的目的是要提高修养,这是一个善的举动,是要提升内心的精神境界的,是要培养慈悲心的。如果执着于放一个蜘蛛多少功德,放一个蚂蚁多少功德,那到最后就没有了功德,为什么?所谓做了好事不留名,如果做了好事后到处去宣扬说自己做了好事,那么你的精神境界就没有得到提升,你的德行也无从说起。而这种精神境界的提升,这种德行的提升,就是功德。
所以我觉得,鼓励他人去放生,固然也是在种善根,因为有些人需要鼓励。但是关键是我们认识到放生的真正意义以后,我们要自觉的发心去做,尤其是要护生,保护他们,别放死了,还没放就死了,这就不行了。所以说所谓放生,就是要发起这种护生的慈悲心就可以了。比如李商隐的诗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春天,小鸟刚孵出来,没得吃,那个母鸟就出去找吃的回来喂它,可是如果把那只母鸟给打死了,那只小鸟就没得吃的,就要饿死。所以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你们看,李商隐的诗句就是在护生,也是在放生。
这就是“不杀生,离杀生,进而放生。”我们自己远离杀业,还要进而放生才算是善,不能以为不杀就没有杀业,这就算完了。如果不爱护生命,还是算不得善业的,为什么?因为不护生,或者说不放生,就无从谈起培养慈悲心,爱护有情众生的这种心。心中没有“爱心种子”,那么“杀业”的恶业种子迟早还是要现形,这样一来,所做的离杀的功夫都白费了。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