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升与他的《开元录》
方广锠
《开元录》全称《开元释教录》,唐长安西祟福寺沙门智升撰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
《宋高僧传》卷五有智升传,非常简略,除肯定他在佛教文献学方面的贡献外,对他的生平、生卒年均未置一词,谓“未详何许人也”。不过在卷七末尾的论中,赞宁称“智升自名流而出”,是说他出自名门望族。在《开元录》卷九中智升有有几句话自我介绍:“升早预释流,志弘大教。但才微力寡,无遂本怀;挽仰之间,亟经寒署。”由此看来,他是自幼出家,秉皈释门。
据《宋高僧传·智升传》介绍,他“义理悬通,二乘俱学,然于毗尼,尤善所宗”,可见他与《大唐内典录》的作者道宣一样,同是治毗尼的律师。《贞元录》的作者圆照、《大周录》的作者明 佺都是律宗僧人。此外,在着名的房山云居寺“金仙公主塔”背面,有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王守泰所撰《山顶石浮图后记》,文中说:“大唐开元十八年(730),金仙长公主为奏圣上,赐大唐新旧译经四千余卷,充幽府范阳县为石经本。”文末提到三个参与其事的僧人,他们是“送经,京祟福寺沙门智升;检校送经,临坛大德沙门秀璋;都检校禅师沙门玄法”。上面就是我们现在所能找到的关于智升生平的全部资料,由此看来、智升编纂的《开元录》在撰成的当年敕人大藏,在大德灿若群星的玄宗朝,他是个不起眼的角色,以致身世无可查考,他参加过金仙长公主发起的送经活动,在参与其事的三个僧人中,他是名位最低的。前面的自述就是他对自己身世、境遇的真切感慨。智升大约没有想到,他所撰的《开元录》在其后千年中一直被奉为释门圭臬,为汉文大藏经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九泉有知,亦当含笑。
据《开元录》卷九,智升的着作共有五部二十五卷:1、《开元释教录》二十卷,2、《续大唐内典录》一卷,3、《续古今译经图记》一卷,4、《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一卷,5、《集诸经礼忏仪》二卷。
据智升称,这五部着作均成书于开元十八年。智升把它们编入《开元录·入藏录》,因此均为历代藏经所收,被保存下来。开元十八年之后智升是否还有着作,已不可考。
《开元释教录》二十卷,分作二帙,结构内容如下:
上帙:《总括群经录》又名《总录》,分为两部分:
一、历代出经录(第一卷至第九卷):记述从东汉永平十年(67)到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共664年,19个朝代,僧俗176位译撰者译撰的汉文佛教典籍2278部,7046卷。每位译撰者均附有简略的小传。
二、叙列古今诸家目录(第十卷):记述自《古录》至《开元录》历代经录共41家。其中31家只存其目,未见其本。其余9家系智升亲睹其本。另一家即《开元录》本身。
下帙:《分别乘藏录》又名《别录》,分为七部分:
一、有译有本录第一(第十一卷至第十三卷),又名《广录》。智升勘定众经后,把内容无误确属“真经”,译人、译时已经考证,且亲眼目睹,现有经本者依大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等子目分类后归入此录,共收经1124部、5048卷,分作480帙。每部经并兼述译人时代。有的还附有简单的考证与说明。智升在佛藏结构体系方而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这里。
二、有译无本录第二(第十四、第十五卷),将内容亦属“真经”,译人、译时无疑问,但未能搜得其本的经典也依大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等分别收入此录。共收经1148部,1980卷。每部经亦兼述译人时代,该有译无本录可供后人查访佚本时参考。
三、支派别行录第三(第十六卷),将一些从大部抄出别行的典籍依照大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的顺序收入此录。智升认为,为了随机说法,化度众生,有时亦需要从大部别出一些内容,单独流行。但是,这样做也可能造成典籍的混乱,使后人迷失这些典籍的真正出处。为此编纂该录,“庶使将来学者览派知源”,该录共收经典682部,812卷。
四、删略繁重录第四(第十七卷上),该录着录了部分也是从大部中别出、略出的经典,以及同本异名的经典。智升认为,其中列举的这些经典没有必要略出别行,称它们是“年岁久淹,共传讹替,徒盈卷帙,有费功劳”,主张全部删除。这部分共着录经典147都,408卷。
五、补阙拾遗录第五(第十七卷下),该录着录旧录阙题,新译未载等一些应人藏的典籍。这些经典实际均已编入《有译有本录》中,但它们都是智升新搜求而得,前此未曾人过藏,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故单列一录。这部分共收经典306郡,1111卷。
六、疑惑再详录第六(第十八卷上),这部分着录真伪难辨,尚须考证的疑经“真伪交参,是非相涉,故为别录,以示将来。庶明达高人,重为详定”。共收14部,19卷。
七、伪妄乱真录第七(第十八卷下),这部分着录伪经,“庶泾渭殊流,无贻后患”。共收经392部,1055卷。
《开元录》至此实际已结束。但智升又别撰《入藏录》两卷,作为第十九、二十卷,附于全书之后。
《入藏录》实际是《别录》中《有译有本录第一》的略出本,智升认为《有译有本录》中的经典都是应当入藏,但《有译有本录》的内容比较繁杂,除了经名、卷数、合帙、异名、异卷(即不同的分卷情况)、译者、译时之外,还包括关于出处的说明,同本异译或单译的说明,关于第几译的说明,与诸经录记载异同的说明,还有关于内容的某些考定等等。智升把它称作《广录》。《广录》详则详矣,但作为一个随架目录却嫌繁琐,不便于使用,智升又编了一部简明扼要的《 入藏录》。
《入藏录》只着录诸经的名称、卷数、合帙、异名、异卷、异帙以及每郡经所用的纸数。当时佛经因抄本不同,纸数、卷数乃至合帙都不同,也常有同本异名等情况发生,因此《 入藏录》不失为是当时一种实用的大藏经随架目录。它是《有译有本录》的略出别行本,所以它不包括在《开元录·别分乘藏录》中,从总体看,只是《开元录》的附录。只要我们把握住《人藏录》在《开元录》中的这种地位,及它与《有译有本录》的关系,许多关于《 入藏录》及关于《开元录略出》的疑难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摘自《佛教大藏经史》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