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不二法门

发布时间:2023-08-25 09:25:11作者:大悲原文

不二法门

  一九八八年十月三十日于台北市师范大学

  每个人从母胎降临到世间以后,便面对一个多元的世界,过著相对的人生和生活。由于我们离不开好恶、得失、取舍、利害……因此,我们的心也随著多元的外在而扭曲,迷失了自我。一个分裂、多元的心,不统一又不集中,当然也就不能发挥力量了。

  一开始我们就经常受到外在的得失、毁誉、好恶……相对观念的影响,而萌生出恐惧、忧虑、不满的心态,并经常被这些因素所牵制、干扰、使我们活得很不自在、不自由、不解脱;乃至于不论如何伟大的人,或多或少,也都活在无奈之中,常常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从心。夸张一点说,这样不调和、不安祥的生活,对于我们人生而言,毫无疑问的是一种煎熬;对我们生命来说,也显然是一种惩罚。多数人几几乎从生到死很少有惬意的时候,所以,佛法的根本认知就是:人生是苦。

  确立了此一认知,我们应该感谢佛陀的慈悲,施予众生以心灵救济的法门。什么是心灵救济的法门?扼要地说,就是不二法门。我们只要进入这不二法门,当下就能证得自性,当下就是自在无碍,当下是个海阔天空任遨游的解脱境界。所以,六祖大师说‘佛法是不二之法。’

  事实上,一切圣贤都是由这不二法门诞生的,离开不二法门,就没有真实法,就没有自在潇洒的解脱生活。

  研究不二法门有几个层次,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对不二法门的基本认知。

  一、对不二法门的认知

  (一)自他不二

  首先要认清楚的是自他不二──自己与别人原本是一体的,用自他不二的认知来泯除人我的对立,才能达到人际关系的调和。

  烦恼从哪里来?烦恼从人来。自己看别人常常不顺眼;不论是别人的语言、动作和做事的方法,往往会觉得不合自己的意,于是就会厌恶、生气、烦恼、不满;别人讲话,也许不是讲我,但总觉得在影射自己、讽刺自己,这样怎能不生烦恼?倘若肯泯除主观,把人际关系调和好了,烦恼自然就会减少,而调和人际关系,首先就必须确认自他不二。这话怎么说呢?

  就一个‘社会人’而言,人是不可能孤立、单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因为不开纺织厂而有衣服穿,不是农人却有米饭吃……这证明人是生活在互存、互助关系上的。

  就佛法而言,首先我们要探讨生命的本来面目,由此肯定一真法界是个大圆觉海的生命之海。个体存不存在呢?个体是存在的;整体存不存在呢?整体也是存在的。没有整体的生命本源,就没有个体生命的派生,因此个体可显示本源,由本源流注出河沙世界、无量众生。万殊一本、一多不二、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来面目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父母未生前的生命基因,生命的原态完全相同。

  个体生命的差异,只显示在父母生我以后的社会人上。从出胎、诞生、婴儿到成为社会人,其间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眼晴对色,耳朵对声……不断地录音、录影、见取、造业而形成了分别意识。我常说我们的眼晴就像录影机,拍过照片后就保存有资料。我们的耳朵像是录音机,听到声音就录成磁带,人脑也颇类似电脑,装入软体后就会发生作用,而每个人不同之处就在于所装的软体不同。

  试看妇产科医院婴儿房里,那些还没有装‘软体’之前的婴儿,人人不都是一样吗?他们简单到只会饿了就哭,饱了就睡,以后的差异是由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的生活条件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遗传因子不同、接触半径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

  我常说我们每一个人,当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他的未来。为什么?他的家庭背景、父母职业特性,决定著他童年接触、认知的活动半径,决定他从一岁到十岁所接收的影响的内涵,从而构成了他人格、性格的雏型与人生的方向,但是在这以前,人完全是相同的。

  我常譬喻说:如果你把一个水分子,丢在污水池里,然后坐飞机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乃至到北冰洋,再取出任何一个水分子,你说:它就是原来的那一个。准没错,因为它不只是相似或相等,而是绝对的全同。

  个体的生命来自生命之海也是一样的,由大圆觉海流注出来的生命支流,有动的生命、准动的生命、不动的生命。不动的生命,就是器世间。在这生命的洪流里所流露出来的现象虽各殊,但其本质却不变。

  竺道生法师在虎丘山对石头说法,顽石竟然也会点头,这绝非夸张之词;如果你的生命力够、亲和力够,器世间不动的生命偶尔也会动。

  你、我、他就像三个水分子,是全同,是不二的。若说有差别、若说是异化,那只不过是假象罢了。

  当我们彻底确认了自他不二,的确无可疑时,对于人我的界限,自然就不会那么凸显,自我意识也不会那么突出了,从此对于任何人,乃至任何生命现象,都会油然产生一份亲切感,而不会有强烈的疏离感和排斥性,这样人际关系就会自然地改善,人际关系调和了,社会就会祥和、世界就会安宁,国际关系调和了,世界就会息争止戈,而渐进大同。

  所以我们要想证入不二法门,首先就必须建立自他不二的基本认知,不仅不要把人我之际分得太清楚,更要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情怀,‘象忧亦忧,象喜亦喜’的情感,我们活得才会更潇洒,才会获得更多的友情。

  (二)色空不二

  第二个基本认知是色空不二。有很多人认为色是质碍和现象,空就是什么都没有,这样认知就大悖不二法门了。其实万生万物都是由空里来,又融归到空的母体里去的。对于原本的真实,有些哲学家主张唯心,有些哲学家主张唯物;唯心主义说是认识决定存在──没有我心识的认知,客观存不存在,根本就不是问题;唯物主义者说是存在决定意识──若是没有客观的物相,我的心灵就没有内涵,就不起作用。

  像这些争论,只能说是很滑稽,也让我们联想到盲人摸象的譬喻,这都是边见──各执一边,既是边见,显然都违反了中道。

  在信心铭中,三祖老早就说‘境由能境,能由境能。’能够产生认知,能够产生作为,是因为有客观假象存在;没有假象的存在,表层意识的分别心就没有办法形成,全体是真心独照,这是‘能由境能’。

  什么是‘境由能境’呢?客观的假有,藉表层意识的分别认知而显现,如果没有分别取相的认知,客观的假象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实体。什么是表层意识?这是我们由无明生见取,而形成的一种能够感知、分别外在事物的意识。

  人们的脑子里所装的一切知识,都是透过六根的见取而获得的,其实质也不过是六尘的堆积而已,因为这些都是原本不有的。真实的必是原本的,而且最初的就是最后的。

\

  一切的现象只是个‘诸行无常’的过程,你看到的一切运作、一切的形色,完全如佛所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毕竟寂灭。’除了‘一真法界’,没有任何事物是真实永恒的。因为原本不有,所以毕竟寂灭。

  水结成冰,谁能说水是永恒的?如果说水与冰是不二的话,色与空亦复如是。我们了解了这些,就不会执幻为真,认现象为实质而对外认同了,也不会坚持说地球是天长地久了。

  我们应该透视万物的真实相,而不应妄自取相认同。要知道人生最大的障碍和不自在,就是受外界的牵制,就是来自对外在虚假的认同,从而破坏了我们心灵的统一。我们能够肯定色空不二,就会明白有与无在实质上不是两回事;有的原本没有,原本没有的最后毕竟归空。如果说它原本是有而归于没有,那是断见;能明了有原本就不有,眼前只是现象,就能够摆脱相对,契入不二,得大自在了。

  (三)死生不二

  要想打破生死关,首先就必须了解死生不二。什么是死生不二?

  人活著与死亡只是肉体的异化,而这种异化只限于生命的现象,实质上并没有异化。这话怎么讲?一个人出生了,法界──大宇宙并没有增加什么;人死亡了,乃至一个星球殒灭了,大宇宙也没有减少什么。就像煮一锅肉,肉烂到看不见了,它还在锅里嘛!它只是煮烂了而已,它并没有消失;我们的生与死也是如此。

  所谓‘方生方死’,是说我们生的起点,也正衔接著死的那一刹那,这两个点是可以重叠的。‘方死方生’,就是说我们死的那一刻,也就是新生命的开始,这两个点也是可以重叠的。当我们下班休息时,休息的起点也就是工作的终点,这两点一样可以重叠。所以佛法往往用‘o’来表示。

  我们了解到人无所谓生,也无所谓灭。生是缘生,条件的组合;灭是缘灭,条件的解体。我们如能认知生是责任的开始,而死是任务的解除,就不再认为生是一种权利,死是一种断灭了。真实的是永恒的,大圆觉海是不生不灭的。整个的法界是个永恒的大生命,它是无欠无余,不生不灭的。勘透了这些,还有什么生灭、死生的问题呢?

  二、不二法门的修学要领

  (一)解行不二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理解多少,就要实践多少;如果只求理解而不重实践,只努力求知,而不重实证,不能让知见与行为融成一体,不管你累积多么渊博的知识,那也只是废知识。

  什么叫做废知识?就跟酒精一样,所含的只是没有营养的废热量;空有知识而不去行,它既不能抵抗烦恼,也不能有所裨益于你的生活;因为就业考试不考这些废知识。若想学能致用,就必须由解行相应,做到解行不二。

  人是万物之灵,人的高明在什么地方?最突出之点在于人能以认识指导行为。如果我们的行为脱离了认识,就成了盲行妄作、胡作非为了。如果我们解行不能相应,那就是知行分裂,也就是双重人格,这种人一定是说得很好,做得很糟;人前很好,人后很糟。一个人格分裂的人,最后必然会陷于精神分裂,乃至精神崩溃而丧失了自己。

  因此修行者,首先要确定一个基本认知——我们不只是求知道而已,而是要藉力行去证实的。如果知而不行,驴年也到不了家。所以修学不二法门,首先要能做到解行不二,也只有以认知和理解来指导、支配、主宰行为,才能突出人的价值,提升人的品质,修行也才不会落空。

  (二)理事不二

  道理说得再好,一旦与生活脱节,就成了戏论。理论和认识如果跟生活行为无关,就是理事分立,分立就不是不二了。

  修学佛法最伟大的目标,在于完成法的人格化;也就是说,以法为生命的内涵,构成生活的特色和独特的风格,那才是真正完成了法身的熔铸。如果理是理,事归事,一个理,一个事,分明是两个,显然背离了不二法门。因此修行者必须把握的要领是理事不二,这样才能因理成事,以事证理,也才能证入不二法门。

  (三)苦乐不二

  苦是苦,乐是乐,分明是两种觉受,怎么说是不二呢?

  我们如果到广东馆子去吃饭,菜是比较甜的。到了四川、湖南馆子则是带有辣味的。如果你要广东人吃辣椒,无疑对他是一种惩罚,他受不了嘛!但是在觉受的性质上没有什么两样,因为苦与甜、碱与酸都只是一种味觉,都是感官功能的刺激与反应。

  就觉受的当体而言,是苦乐不二的。所谓‘烦恼即菩提’,此话怎讲?试想看,你若没有菩提,就没有觉性,没有觉受,就跟石头一样,怎会有烦恼的感觉?在你感受到烦恼的同时,便彰显了你的觉性,故说‘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能彰显觉性,在烦恼与苦痛的当下就呈现出自性的功德。更何况烦恼无自性,若离我执,无有受者,一真法界,法海一味,有什么烦恼可得?所以修行的第三个要领是苦乐不二。

  不论逆境、顺境,称心如意,或者穷途潦倒,都与自性无关,只要保持秒秒安祥,便是‘若能相续,名主中主’了。

  三、证入不二法门的方法

  我们修行要证明的是什么?光说空话是没有用的,我们要证明的是自己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转化,验证自己是否完成了法的人格化?通俗一点说,自己是否已成为真理的化身?这是需要实证的。

  证入不二法门的方法如下:

  (一)能所不二

  平常我们对禅所知道的,都只是能知,除了能知没有所证。只有开悟才会达到能所不二的境界──能知与所知合一,最显著的感受是心不再对外认同,不再被境所转,被缘所缚。能做到能所不二──能即所、所即能,当下就是自性圆融契入无执和漏尽了。

  (二)定慧不二

  真实的禅者,没有甚么入定、出定的事。一般所说的入定有很多流弊,例如打坐,就有很多的法门:有的守丹田、有的守黄中、有的守中丹田、有的守海底轮,各有不同。如果你当时的心态与法的要求不吻合,就会走火入魔。什么叫做走火入魔?心智走错了方向,而入魔也不是说变魔鬼,只是因错误而遭受折磨而已。有的人半身不遂,有的人精神分裂……显然是受到折磨,这样的定是有为法。

  佛法最上一乘法门的定是无为法。什么是无为法呢?不守什么,也不执著坐相,只打‘牛’不打‘车’,只修心不执身;只保持内心一贯的安祥,不让它出现断层,不管其他的事情,因为只有安祥的心态才是定慧不二的现量与证量。

  什么是定慧不二?六祖坛经开示得很明白: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又说:定慧等持,双修是正。

  如果偏慧就会滋长分别,偏定易沦于无记。无记是坐禅最大的弊病,比掉举更坏;因为掉举只是你的表面意识在作怪,觉性还没有被压抑;定到偏于无记的程度,一切不知不觉时,就像没有主的空房子,魔就有夺舍的机会可乘,所以打坐而冥然不觉,非仅不好,也是很危险的事。除非是具有大功德,大修行,戒行净洁精严,有护法守护,才不会入魔;一般人坐到那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只有定慧不二,定慧等持,才能臻于定慧圆明之境。若要臻于‘定慧圆明不滞空’的境界,那就唯有甚深安祥的心态,才能到达了。

  什么是安祥的心态?我说话你听得清清楚楚,我不说你也没听时,内心历历明明、明明历历、空空朗朗、没有妄想、没有烦恼、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是‘一念不生全体现’的甚深安祥心态。安祥是法的正受、法的现量,除了安祥以外,任你见个什么,统名邪见,不管你有任何觉受,都是恶觉受。

  若想证得定慧圆明,能保持秒秒安祥一百天,就会脱胎换骨,转凡成圣。反之,不论偏定或偏慧,都是边见,都不契合中道。

  我们只要努力保持内心的安祥,且能秒秒相续不断,加上由衷地反省忏悔,不出一年、两年就会证入不二法门的。

  (三)体用不二

  如能做到一切时中不离安祥,则所作所为悉同无为,自然智鉴无缺,不起分别而生活在观照般若中。既然体是安祥,用是安祥,秒秒安祥而不执不离现实人生,就是体用不二的证量。

  证道歌说‘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独行、独步并不一定是到旷野荒郊,只要你能保持体用不二的安祥心态,虽然你在西门町散步,却好像是一个人在独行、独步一样,外面的一切,对你不会构成干扰。整个禅定的历程,就安祥禅来说,这就是离执禅定,也必须是六根对六尘不起粘滞,不生干扰,才有少分受用。倘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能够如如不动,一旦面对社会五光十色,立刻心起分别,那是不行的;不能汇归不二,打成一片,是无法修行成功的。必须如证道歌所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才是体用不二。

  (四)心法不二

  一般人多忽略了自己那无价珍宝的心,向外觅法,纵使是找到了也是假的,因为心外无法嘛!若执著心外有法,显然是个典型的外道。我们要确认心即是法,唯求明心,属于内明,内明明个什么?内明明心见性;若谬认心外有法,那是外道,外道是什么?类似孟子的学生告子,主张真理在心以外;外道并不是个坏名词,只是说明他谬认真理是在自心以外而已。

  我们明白这点以后,就知道心即是法,不假外求,真实法只在你的自心。古德说得很好: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谬执心外有法,就像连自己的父亲都背弃了一样的愚昧无知,所以说心法不二──心即是法,法即是心。认知了原本的心,就证得了‘法本法无法’,如果连自己原本的心都被埋没了,还能求个什么?释迦牟尼传法偈说得很清楚:

  法本法无法──法,原本的法是无可分别的。

  无法法亦法──那个不可思议的法就是真实而永恒的法了。

  今付无法时──今天我把不能言诠、无有方所的法付给了你时。

  法法何曾法──你向我学法,学到了什么?何尝得到什么可计量,分别的法啊!

  他虽然没有学到什么,且喜无所得也无可失。我们每个人的心,原本无欠无余,是圆满具足,恰到好处的。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心,守住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迷失和受到污染,只要肯自净其意,始终保持著原本清净的本心,就会直了成佛的。

  我们唱自性歌:菩提自性,本来清净。重点就在这‘本’字上。因为真实的是原本的嘛!原本清绝点埃,绝诸相对,是个定慧圆明、寂然不动的大觉心。‘但用此心’,就是说只要用那本来清净、本不动摇的心,就直截了当地圆成佛道了,这就是心法不二的最好说明。

  本心就是法,法就是本心;本心就是本法,本法就是本心。能够修到心法不二,就直截了当地圆成佛道了。

  四、禅是不思议的‘不二法门’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不二法门大概是一了?须知不二法门,一也不立;若有所立,就是能立与所立,就成了二法,就不是不二法门了。不二法门的真实法要只有一句话──不思议。为什么?因为起心即妄,动念即乖,才生分别,已背本真,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故。

  一般人往往认表层意识为自己原本的真心,殊不知这表层意识只是我们过活一趟人生的工具,以工具当主人,结果不仅反客为主,而且是尊卑不分,心国也就不太平了。我们习惯用分别心去认知法,而见取、执著,这叫做恶见取。不二法门是直截了当,一法不立的,而最直截、最了当的就是一个‘歇’字。为什么?经上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把一切妄想全部放下,放到一念不生,当下即是。

  佛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不可思议,果能解行相应,多么省事!反之,不管你怎么去思惟、探索,都得不到真实的结论与实证。可知最近的不二法门就是放下妄心,不起一念。

  讲到这里,忒地啰嗦,最直截了当莫过于信心铭中所说‘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换一句话说,禅就是不二法门,要想快速相应,疾速成就,只有证入不二法门,把好恶、是非、人我 ....一切相对的边见,统统泯灭,一体涵摄,不生分别,当下圆成。

  以上略举了十个不二,若具体地讲,一切都是不二,百个千个列举不尽,例如得失不二、时空不二 ....本质上都是不二的。愿各位全体证入不二法门,涵泳大圆觉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