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普贤行愿与和谐社会——“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3-11-29 14:37:36作者:大悲原文

  普贤行愿与和谐社会——“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华方田

\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与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保山市民宗局与腾冲县人民政府承办的“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3月在云南腾冲隆重召开。国内专家学者、嘉宾共约60人与会,收到论文26篇,约30万字。出席大会并做大会发言的有23人。围绕着“普贤与中国文化”这一主题,会议研讨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8个方面:

  1.《华严经》与普贤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前所长杜继文研究员从中印佛教的对比和比较宗教学的角度,通过对大乘经典佛身观的系统考察,详细考证了《华严经》中卢舍那佛“光明遍照”的宗教和哲学意义。魏道儒研究员系统考察了华严典籍中普贤菩萨的外在风貌、精神内涵,以及普贤信仰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点。他认为,在华严典籍中,普贤行愿是以积累个人的无限功德和拯救无量众生为特点;普贤境界归根到底就是卢舍那佛的境界;把无穷无尽的普贤行愿概括为十种广大行愿,则是《四十华严》的创造。贵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宋立道教授通过对华严经诸版本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文殊信仰与普贤信仰的嬗变,其结论是,普贤菩萨的行愿法门本身就汇集了当时可能有的诸种解脱道路、解脱法门。

  2.中印普贤信仰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社长黄夏年研究员依据汉译的印度佛教经典,对普贤菩萨在印度的形成与演变做了综合的考察。他指出,普贤菩萨最初是作为地名出现的,后来再发展到人(国王),最后成为菩萨与(佛)神,而且历史越往后,普贤菩萨的信仰色彩越重,特别是到了密教阶段之后,普贤菩萨信仰发展到顶峰。中国社会科学院习五一研究员系统论述了汉译佛经中的普贤菩萨和普贤行愿,认为在《华严经》的理论框架中,《卢舍那佛品》、《入法界品》、《如来性起品》是与普贤相关的三个重要板块。其结论是,“不舍一切众生”是全部《华严经》的基本精神,也是全部普贤行愿中体现出来的“菩萨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郑筱筠研究员从普贤信仰与士大夫佛教这一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早期普贤信仰流传状况及其原因。她认为,正是西晋时期士大夫佛教的理论特点及其价值取向决定了早期普贤菩萨信仰及其相关经典的传播特点,也使得与般若学说存在一定内在联系的早期普贤菩萨类经典以法身理论为突破点得到了一种发展的契机。

  3.普贤行愿与大乘佛教修持

  北京大学宗教所所长楼宇烈教授通过对普贤十大行愿的深刻理解和系统阐释,指出普贤十大行愿与“六度”、“四摄”一样,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修证法门。它与“六度”、“四摄”的根本精神是一样的,内容上也是相通的,而且有的内容诠释得更为具体和深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何梅研究员通过对显密经典中普贤十大行愿、普贤陀罗尼、普贤三昧和念诵仪轨的考察,认为虽然其中菩萨行愿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但是普贤菩萨行愿的根本宗旨并没有改变。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立安教授对普贤十大行愿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划分为信佛敬佛、悔过向善、求法修法、济生成就四个部分。他认为十大行愿之间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各自独立,异彩纷呈,又相互联系,彼此融通,形成一个完整的佛教思想体系。

  4.普贤行愿与净土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华方田秘书长着重探讨了《普贤行愿品》与中国弥陀净土信仰的关系。他认为《普贤行愿品》中有关往生西方净土的经文,为人们所普遍重视并广为传诵,成为联系《华严经》、普贤菩萨和净土信仰的纽带。同时,由于《普贤行愿品》最后倡导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又为华严宗与净土宗的融会架起了桥梁,成为“华严宗转入净土宗的枢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周贵华研究员则以华严系经典为中心,考察了华严系经典中的文殊与普贤,普贤行愿与普贤境界,普贤行愿与普贤清净刹土的关系,以及普贤行愿与西方净土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纪华传博士则单就清代净土信仰与普贤行愿的关系及特点做了探讨。他认为,在清代,由于《普贤菩萨行愿品》中十大行愿与往生弥陀净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受到净土信仰者的重视。无论是被尊为净土宗九祖的藕益智旭大师,还是作为居士佛教代表者的魏源,以及天台宗的谛闲法师,均对普贤菩萨行愿极为重视,并大力提倡,从而推动了普贤菩萨信仰的普及和流传。

  5.《法华经》与普贤信仰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对《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和《观普贤经》中的“普贤形象及普贤行法”做了比较研究,对其中存在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问题做了深入扎实的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俞学明教授通过对天台宗“法华三昧”观的起源与流变的系统分析与考察,论述了普贤在天台行法中的地位。她认为,“法华三昧”是根据《法华经》之精神、观诸法实相之理的三昧行。“法华三昧”的最后境界是普贤乘六牙白象现于人前,修习“法华三昧”亦即“普贤道场”。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则从早期普贤崇拜及感应故事入手,分析了其与早期《法华》信仰与流通的密切关系。他认为,早期的普贤崇拜及感应故事大多与《法华经》信仰有关,这与普贤菩萨作为《法华经》流通的护持者有密切关系。其中得到普贤护持者,又大多数属于持诵《法华》者,可见早期特别重视持诵经典,以持诵作为修行的主要法门。

  6.普贤菩萨与密教

  普贤菩萨是显密共尊的大菩萨,在密教中,普贤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尕藏加研究员论述了宁玛派与普贤法身说的关系,从“旧密”与普贤法身之说、“九乘”判教与普贤法身之地位,以及“大圆满法”与普贤法身之境界三个层面,梳理、归纳和分析了宁玛派对普贤法身佛或普贤法身境界所做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诸多解说。陕西师范大学吕建福教授则重点探讨了普贤菩萨与金刚乘的关系。他认为,金刚乘根据瑜伽观想中的神变原则,创发了密教的金刚手为显教之普贤菩萨的说法,并根据显教菩萨受灌顶为密教金刚的说不得法,构建了普贤菩萨受灌顶并得金刚杵而为金刚手的说法,这与金刚乘构建其神祗体系的需要有关。

  7.普贤的实践品格和现代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教授从菩萨信仰的历史演变、普贤行法所包含的“十愿”、“十忍”和“六根忏法”等具体内容的分析入手,指出了普贤的实践品格和实践精神主要表现为“正心”、“向善”、“求真”、“反省”四个方面,而继承和弘扬这些积极因素,有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台湾大华严寺方丈、导师海云继梦法师从佛教及华严修法的角度,探讨了普贤行法与中国固有文化的融合关系。他认为,普贤菩萨真实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在普贤菩萨的范围之中。在现今社会里,普贤菩萨的实践精神正好弥补物质文明的缺失,重拾生命的尊严,回到快乐的生命故乡。

  8.文献与音韵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献研究所侯冲教授通过对敦煌遗书和俄藏黑水城文献中《普贤行愿品》诸多版本的介绍和比勘,梳理和探讨了这些版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出现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广荣副研究员则探讨了华严字母即四十二字门的起源、性质与功用,以及对后来悉昙学、音韵学的影响。他认为,随着《华严经?入法界品》不同译本的出现与传承,使四十二字门承载了更为丰富的佛教文化内涵,而且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从七世纪下半叶至九世纪上半叶的百余年间,由于统治者的崇信与提倡,以及佛教僧徒自身的弘宣,华严宗与密宗相率发展到鼎胜阶段,成为此期皇室主导下的北方佛学的主流。

  (华方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