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无门直指 第六十六节 羚羊挂角

第六十六节 羚羊挂角云居膺示语曰:譬如猎犬,但寻有踪迹的,若遇羚羊挂角时,非但不见踪迹,气息也不识。僧便问:羚羊挂角时如何?答:六六三十六。又曰:会麽?僧曰:不会。曰:...
无门直指 第六十六节 羚羊挂角

求是斋品茗谈

求是斋品茗谈天晟传统文化研究所 陈 士 东  愚闲居于求是斋,素无所好,惟一卷古书一盏清茶而已,觉此已是人间至乐也!读古籍可使人心明,品清茶可令人身爽。尤迁居南方而后,学生...
求是斋品茗谈

对话:佛教研究中的一个时代课

对话:佛教研究中的一个时代课题魏德东(人民大学讲师)  一、引言  着名的宗教对话与全球伦理倡导者,德国神学教授孔汉思(Hans Kung)教授有一句名言:没有宗教之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的和...
对话:佛教研究中的一个时代课

受蕴的净化——情绪处理

受蕴的净化—— 情绪处理黄国达  在五蕴中,“受蕴”(感受)是很重要的因素,因为有苦受,想要离苦灭苦才会引发修行的动机,而乐受容易引生染着,因而造业受报,如果能够善于处理“受蕴”,...
受蕴的净化——情绪处理

祥和洒脱之路 论述篇

祥和洒脱之路论述篇  释迦世尊是伟大的教育家  “教依人弘,法赖僧传”,僧人之所以成为三宝之一,是其能精严于戒律,精进修学和施法于人。佛教信徒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的...
祥和洒脱之路 论述篇

点亮心头的那盏明灯

点亮心头的那盏明灯实际上,这就是世界的真实,犹如梦幻,却被迷者误认为是真实,生起诸多戏论。所谓戏论,就是因认假成真而生分别心、因分别心而生烦恼。生起远离这种戏论的智慧,产生出离...
点亮心头的那盏明灯

王骧陆居士全集 悟前悟后心境

悟前悟后心境略说众生佛性本体,与佛不二,惟无慧照力,随业流转,是名曰迷。迷觉□若三途,性相则不二也。是以迷在心,觉亦在心,惟心不可得,迷觉同成为幻。□□境者,亦依幻离幻...
王骧陆居士全集 悟前悟后心境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

心性(梵citta-prakrt,cittada),指心的本性、实性,可以理解为心本来具有、不可变易的性质、实体,或心未被烦恼妄念遮蔽的本来面目,禅宗人谓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心性是中...
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

学习圣贤经典的次序

  学习的次序也很重要。到底学习圣贤经典要怎么学?这个次序在《三字经》之中。所以在这个时代学习,你不能听某一个人讲,你要“依法不依人”。所以《三字经》说:“为学...
学习圣贤经典的次序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这是「善因善果」这章里头总说,整个篇章所讲的是让我们合乎道的就是世道,这个道是指天理、是指我们的良心,佛法里称作性德,合乎性德,合乎天道人心的,...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 首页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尾页
  • 共 324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