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生活中的佛教 佛教与净化人心

发布时间:2023-10-19 09:20:43作者:大悲原文

  生活中的佛教

  佛教与净化人心

  前 言

  谈到佛教,人们就有这样的概念:佛教是释迦牟尼开创的、是由印度传入的外来宗教。笔者认为这样讲也可以,但当你全面认真地将佛教研究一番之后,就会觉得中、印佛教有不同之处。原来中国的佛教,它自从中亚、西域或者是印度开始传人时,即其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时,就被中国的老庄哲学与儒家思想所消融、所改造而成为合乎中国本土文化领域的形态,逐渐被我国各族人民所接受、吸收,最终变为我国文化之一部分。

  我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形成,并各显出其特色,则是由于其取自印度佛教某方面之长(即所谓应当时之机的),结合当时我国社会实际而产生、流传的。它与中国人生哲学相辅相成,我国佛学思想体系于是大备,遂成隋唐佛教的全盛时期。

  佛经里的各种思想,在我国佛教各宗里都分别给以体现、发挥,原来晦涩难明的部分,经我国大德法师精心研究,使其成为一种系统,并牢固地影响于我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其间即使经“三武一宗”的排佛反佛,仍很快地得到康复,并在我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中,产生了硕大的影响,对我国民族善良淳朴的民风,起了重要的作用。

  现就以下几点,谈一下佛教与净化人心的浅见。

  一、因果与戒律是净化人心的前提

  首先是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给我国民间带来了新兴有力的希望:原来儒家思想对生死问题是模糊不清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把善恶的补偿和惩罚寄托于各人的后代子孙。《书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但从事实看并非如此,故认为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靠不住的。当人们正在彷徨之际,佛教的因果观,给中国民间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以及“善恶报应”问题,这一观点给人们指出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切行为由各人自负的法则,鼓励人们去恶行善,千百年来对我国民心安定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上面已经讲过我国的佛教,它并非完全承袭印度,而天台、华严、净土、禅宗之分,都是在我国形成,故其对我国社会就存在着特有适应性,佛学的出世观与修行方法,完全是由信仰者的自身出发,要把现实社会改造为清净佛国,即所谓“心净则国土净”。这是一种积极的淑世观。正如《维摩诘经》中维摩居士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慧则能见此土清净。”

  我们中国的佛教,在理论上向称大乘佛教,向以慈悲、智慧来化导一切众生,故其所企及的思想范围,不仅是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而进一步扩大到人与众生。而我们佛教的五戒、十善,就是引导我们向善、净化人心的主要通道,即由人的立场逐渐做去,最后达到成佛的目的。

  释迦世尊制戒的目的,是在止恶防非,五戒是众戒之本,如能持之以恒,则人心净化,社会安宁。因为:一、不杀生,是对一切众生起大慈悲心,慈是与乐,悲是拔苦,人人都给他人解除困难,使他人得到快乐,那么杀害之心就不会有了。推而广之,不杀害一切众生,则能养成我们仁慈的德性;二、不偷盗,即是“不与不取”,学佛的人必须自食其力,养成清廉义利的道德;三、不邪淫,即是养成贞良礼节的人品;四、不妄语,是不欺骗人,说实话。人有信则能团结,可养成诚信、和谐的道德;五、不饮酒,能养成清净的人品,不糊涂而发扬正智。

  其余诸戒亦是这样,总言之,佛教对于戒的要求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切有害于身心、家庭、社会、国家、人类,推而广之至于一切有情之类的坏事,都不应作;一切有利于有情之类的好事,则应尽力去做。能持善戒,则当然能培养、净化身心,因此我们可以说持戒即可净化人心。

  二、佛学从超脱人生之本相来净化人生

  释迦世尊给我们人生,总结出其本相是“苦”。四谛中就有苦谛,《法华经》说:“三界无安,众苦充满”。又将世间的苦分为三苦、八苦等等。下文介绍一下三苦:

  第一“苦苦”:就是身心各种苦恼的逼迫,其中包括“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除此之外,尚有水、火、旱、涝、大风、地震、盗贼等等天灾人祸均属苦苦。

  第二“坏苦”:坏即是变坏,即使是我们感受到的快乐、欢喜,也不能久住,不是有“乐极生悲”吗?乐境坏灭之时,即是坏苦;

  第三“行苦”:行即是迁流变动,没有常住和永久不变的东西。《仁王护国经》中说:“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这就是行苦。

  以上这些苦是客观存在的,但世上的人对苦有种种心态,许多人在遇到苦时,就很悲观,而碰到快乐时,则尽情享受;也有人嫉妒苦,认为佛教提出人生是苦,就是消极厌世。其实这绝不是佛教故作悲观,而是作人生实况的直述。佛教提出苦,而且更进一步阐明了离苦得乐的方法。释迦世尊明白地启示了我们,他说痛苦是由于众生自己的贪、瞋、痴的思想、习气、行为的积累与集合而成,从而提出“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的离苦方法。佛陀一生说法,就是讲述净化自我、净化世界的方法。我们能依此而行,即能净化自我,净化世界。

  三、八正道是净化人生的具体道路

  佛教中的八正道,是净化人心,离苦得乐的具体道路。这就是用正确的见解——正见;正确的思维——正思维;正确的语言——正语;正确的行为——正业;正当的职业——正命;正确的努力——正精进;正确的意念——正念和正当的禅定——正定,这八种方法做去,就可以逐渐地脱离各种痛苦,而得到真正的、永恒的快乐。

  “八正道”是消灭贪、瞋、痴三毒的有效方法,就是在现代条件下,如果我们能依此努力修行,则人心必能自然地净化。下面具体地分析:

\

  (一)正见是要我们在了解各种事实的真相之后,认真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看法。这样的方法既能免除误解,也不会有偏见。而我们佛教的四谛,就是阐释一切事物真相的道理,这就是一种正见。依照四谛去做,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解脱。

  (二)正思维就是正确的思维,要我们用理智来决定我们的目标与行动。正确的目标,应该是对众人有利,对一切有情有利,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就应舍弃个人利益,至死不渝地去做。否则,就必须舍弃掉。

  (三)正语是经正确思维之后,所产生有益于事和有益于他人的、正确的语言行为。包括不说虚妄的话,不骂人,不离间和中伤人,不说空话、废话等等。

  (四)正业是指经正确思维之后,所产生的身体行为。佛教的五戒、十善要我们抛弃杀生、偷盗、邪淫等等恶业,厉行慈善事业,我们遵守佛教的戒律,就能达到行为的正确,这就是正业。

  (五)正命是指正确的职业及其所带来的正常生活。我们所从事的职业,绝对不能与道德和法律相违背。

  (六)正精进是要我们勇敢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不达目的决不中止。精进是要我们做事须具恒心,但又不可操之过急,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进。

  (七)正念是要有正确的意识,经常地把无常、苦、无我等放在心上,并运用它们对一切事物进行深入的观察,以期获得真正的、正确的认识。

  (八)正定是要我们的身心进入一种和谐、宁静、平等的安详境界,这种境界不是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必须由大家亲自去证悟、去体会。如果达到这个境界,就能达到身心解脱的悟境。并在禅定修习的过程中,我们蕴藏着的“潜能”也会不断地显发出来。

  八正道中的八种正道,既有其独立的一面,但又是互相联系和彼此相关的。我们如能照此而行,就可达成完美的人格,则人际关系和谐,人人心情愉快,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秩序稳定,世界和平常在。

  四、施行六度是培养高尚人格的保证

  六度是菩萨必修之行,是度过生死苦海,到达快乐的彼岸之六种方法。它既可普度众生,培养高尚的人格,也能成就菩提。现分述如下:

  (一)布施度:梵语檀那,汉译布施,就是“布己所有,施与众生”。菩萨利益众生,应以檀那为先,所谓“未成佛道,先结法缘”。布施有三种,即:(1)财施,即是以饮食、衣服、金钱、财物乃至自己身命一切内外之财,施与所需要的众生。如释迦世尊昔日“代鸽喂鹰”、“舍身饲虎”,就是资助众生身命;(2)法施,就是将自己从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学得世出世法,耐心为人解说,从世间学问的教育,到出世佛道的传布,都是法供养。《法华经》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故《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3)无畏施,指对遭受危难的人,解除其恐怖和不安的心理,使得无畏,这就是无畏布施。例如观世音菩萨的寻声救苦故号为施无畏者。他人因事苦闷,丧失信心时,我们鼓舞起他继续上进之心,也是属于无畏施。

  一切人都可以随分随力而行布施,有钱者可以出钱,有力者可以出力,无钱又无力气者,如见他人行善,心生欢喜亦是随喜功德,如此做去,就能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二)持戒度:梵语尸罗,汉译为戒。持是持守不犯,对于人天乘的五戒、十善等戒,上文已有述及,这些戒不仅仅是佛教的戒律,同时也是做一个好人的根本道德。实施戒律,除依条文执行外,在内心上的境界,还须逐步提高,此即是净化人心。

  菩萨戒有三聚之分,这是思想境界上的差别,即是:

  (1)摄律仪戒:这是释迦世尊为防非而制定的律法和仪则,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其重点在于止恶防非;

  (2)摄善法戒:重在修习世间五戒、十善之法和三学、六度等出世间善法;

  (3)饶益有情戒:指以利益一切众生之事为戒,重在利益他人。佛弟子不利己而利人,这不是人心的进一步净化吗?菩萨戒就是重在饶益有情的。

  学佛的人对于戒律是十分的注重的,因为持戒者三业清净,能使三业清净则可去除恶业,得到解脱。释迦世尊曾说过:“佛在世间,以佛为师,佛不在时,以戒为师”,可见其重要性了。

  (三)忍辱度:梵语羼提,汉译忍辱。就是内心能以安忍外所属境界,包括受人之瞋骂、打害而心不生瞋恼,对人于己种种恭敬、慕养之顺境,心不骄逸;安受世间寒热、风雨、饥渴、衰老、病死诸苦而菩提心不退。

  佛教中的忍辱是一种内刚外柔的忍,并不是懦弱可欺,也不是胆小屈服。因为在修行的道路上常会碰到各种挫折,如果你没有忍辱的功夫,则很容易在中途萌发退心,故佛教的忍辱是为了成全大我,是为成就道业、普度众生所修的功夫,是对治嗔恚之毒的有效方法。如能忍辱,对人的辱骂、讽刺,就会练就不生气、不报复;对人的赞叹亦不欢喜,而认为这些事是我本来就应该做的。能这样,就可一心修习善行了。

  (四)精进度:是梵语毗离耶的汉译,精是心无恶杂,进是前进而不懈怠。我们佛教的修行真可谓任重道远,若是一味忍辱,则可能被人讥为消极,故须抖擞精神,披精进甲,而勇往直前。“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故我们佛子要行一切善,经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行菩萨行,就是为利乐有情而精进。精进能去懈怠,得不退转,早成佛道。

  因精进故,释迦世尊超越九劫,于弥勒前,先成佛道。历代祖师亦是如此,迦叶尊者头陀苦行,至年老仍不舍弃;胁尊者八十出家而发誓言:“不通三藏,不得三昧,终不以胁着席”。结果三年即成所愿。以上所说的,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学佛者做世间事业时,同样需要精进,绝不会有轻易得来的事业成就,故精进是世出世法的必修之行。

  (五)禅定度:梵语禅那,意译为静虑,是“心住一境,正审思虑”的意思。若能心止一境思维研修,则得三昧,故名“禅定”。佛教的禅定有世间禅、出世间禅和出世间上上禅。就人世事业来说,因人定是开发智慧的前导,如人修习禅定,则有能力持镇定,遇事能沉着应付,智慧也可随着开发。在日本有些企业在招收新员工时,把在寺院中修习过禅定作为选才项目之一,这是有其深远含义的。

  (六)般若度:般若是梵语,勉强可译成汉语的“智慧”,它是指“通达诸法之智,及断惑证理之慧”,是不会发生偏差的智慧,故通常不译,直称“般若”。智慧能断愚痴,因修般若,可以观照而证实智,则得大觉悟而究竟成佛。而用实智施用权智,则能出善巧方便而广度众生。

  上面我们约略说了菩萨必须修习的六度,能修六度的人,我们认为是高尚的人,为什么呢?因为布施可以对治悭贪,培养仁爱之心;持戒能使我们宽容、谦让的美德;精进能防懈怠;禅定可以清醒思路,开发智慧;般若则能运用理智,明晰事理,正确判断。因此,我们所主张的依六度去修习,是培养高尚品格的保证。

  五、现代佛教应是净化人生的宗教

  一般说来佛教四众的学佛是没有什么古代与现代之分的,但又为什么要提“现代佛教”这个概念呢?笔者认为这正如佛教各宗派在我国的创立一样,是为适应时代的潮流。当代的佛教应该是与社会制度相协调的佛教,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一文中,指出了人间佛教是我们应当提倡的,其所包含的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正是我们大乖佛教的根本,现代的佛教徒都应本着“人间佛教”的积极进取精神,为神会主义现在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多做功德。

  在目前,我们的佛教四众弟子是否已这样做了呢?

  现在社会上的佛教,是否都能如法?是否能净化自己、净化人心呢?

  这个问题尚值得大家探讨,笔者认为现代的佛教,应负起净化人心的责任,如果是教徒本身也难净化,那你怎么能超越人生而成佛呢?

  现代的佛教四从弟子,应切实本着佛陀“慈悲喜舍”精神来净化自我,净化人生。首先我们要清除那些混入教内而不合佛教教义、教规和不合社会时宜的成分。在些基础上还应尽快改变目前的不合理结构,设法使寺院从应付佛事为主转入到修学和弘法利生的轨道上来。

  佛教寺院和居士团体,应该开展讲经活动,以传授佛学知识,提高四众佛子的教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寺院和居士团体应有专门的修持活动,以逐步提高佛教信徒的修行境界和水平。

  此外,佛教团体和寺院还应举办佛教文化事业,如佛教图书馆、佛教文物及佛教文化研究所(会、组)等;办好为旅游事业服务的法物流通处,佛教旅游商品经销部、招待所、饭店、素菜馆、摄影部;兴办佛教医院、佛教老年颐养院;提倡造侨、修路和美化环境,多做善事,利益人民。

  结 语

  总之,佛教是释迦世尊指导人生、净化人心,使人向善、向上的学问。其结果非但达到人格的圆满,并进一步完成超越于人生的品德,直至成就佛道。

  要指出的是佛教就其主体来说,绝不是迷信和消极,至于其中因长期与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共处,透入并融合了某些民间宗教与封建迷信的成分则另当别论。此中还有一些是属于各人的理解问题。笔者认为佛教指出人生是苦和因果关系等问题,其目的是在纷陈众苦之后,给我们以克服困难的毅力,而非给人悲观和痛苦。故真正的佛教徒,即使在前进的旅途中遇到大困难,亦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佛教是使人奋进、向上之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