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弟子规》与净宗修学(五)

发布时间:2023-08-30 09:53:16作者:大悲原文

「口业」方面,「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这四个重点,在《弟子规》里面就涵盖的差不多了,《弟子规》说的「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是不是又是恶口,又是妄言。「人有私,切莫说,人有短,切莫揭」,这就是两舌。所以能够落实《弟子规》,我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也能够断除掉。

「不贪」、「不瞋」、「不痴」。「不贪」,贪最根本的问题在自私自利,而当一个人念念想着落实圣贤教诲,念念想着孝养父母、尊重长辈,泛爱世人,他会不会贪?他就不贪了!

「不瞋」,瞋是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才常常会发脾气。当他了解「言语忍,忿自泯」,「财物轻,怨何生」他跟别人互动,才不会起瞋恚心。当他念念有泛爱众人的态度,他也不容易起瞋恚心。因为你有那份慈悲,你的瞋恚心就会日渐减少。

「不痴」,愚痴就是不明理,才会愚痴,不明理才会不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接物。《弟子规》就在教导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如何能够「不痴」。

「净业三福」第一福,跟《弟子规》息息相关。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皈」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觉」、「正」、「净」。当你是一份觉悟的心,是一份清净的心,是一份正觉的心,那你就是受持「三皈」。而我们刚刚也有提到,《弟子规》在落实的时候,就是正知正见,也就是觉悟,你能够提起自己不要受到污染,也就是提醒自己要有一颗清净的心。

「具足众戒」。我们光看《弟子规》它的名称,就能够知道,它是学圣贤学问应该具有的规范,在儒家叫做「三千威仪」,就是这个礼仪,在佛家讲就是「戒律」,其实就是做人应该遵守的规范,所以「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弟子规》当中所讲的对长者的态度,还有生活点点滴滴的言行,都是落实「不犯威仪」。「步从容,立端正」,跟人家打招呼的时候,也很有威仪,要很真诚。「揖深圆,拜恭敬」,站要有站相,做也要有坐相。「勿践阈、勿跛倚」,「践阈」以前是踏着别人的门槛,你看到一个人,把脚踏在门槛上,看起来就让人感觉很随便,很轻浮。假如人家要知道你是佛弟子,又知道你是圣贤人的学生,那对佛法、对圣贤学问会怎么看?他会觉得,圣贤学问不见得好,所以我们就是以身谤法。因为我们表现出来的行为,让人家轻慢,让人家觉得:学圣学贤的人也不怎么样,所以他也不愿意来学。我们佛弟子要谨记一个教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绝对不要让佛菩萨的招牌在我们身上给砸掉了,所以要「不犯威仪」。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在「净业三福」之中,老人家开了几本基本的课程,第一福当中要落实《弟子规》、《十善业道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在家人要落实《弟子规》,落实《常礼举要》,而出家师父要落实《沙弥律仪》。最后「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经》。《地藏经》里面,把因果报应讲的非常清楚。

那我们来落实第三福,「发菩提心」而且要「深信因果」。「三福」这个因果,有别于一般的因果,而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我们念佛人,有正行、助行,正行就是持一句佛号,助行就是所有的这一些善行,都可以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遵照《弟子规》的教诲,所做的事,我们不求人天福报,都把它回向,当往生净土的资粮。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最重要的,是不是把经典背三千遍?真正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背三千遍?三千遍是一个手段,方法,不是真正的目的。有一个同修念了三千遍,跑去跟老法师说:“师父,我已经念了三千遍了,接下来怎么办?”老法师回答说:“你再念三千遍。”念三千遍,是要让我们把《无量寿经》的教诲,牢牢的记在心上,然后把他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这个才是读诵经典最重要的目的。

最后,「劝进行者」。念佛法门好不好劝人家相信,这个在《无量寿经》里面有讲到,「能说法门亦难开示,坚固深信时亦难遭」。假如你能遇到这个人,他会信受奉行《无量寿经》,信受奉行念佛法门,那真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所以我常常在听老法师一些教诲时,内心会觉得很踏实。老法师说:“你如果劝人家念佛,人家如果马上就相信那才奇怪。”因为你马上劝他,他就相信,那你就看到一尊佛了。因为这个法门是当生成就的佛法,他假如相信了,他当生就作佛了。所以我们有这个心境,就不会很急躁地让人家一下子就相信,也不会因为人家不相信,而生了很多烦恼。但是我们来设想一下,你要劝人家接受佛菩萨的教诲,现在不容易。要让一个生活忙碌的人,坐下来把经典打开来都很难,因为他觉得他很忙。你让他捐一些钱,他很愿意,叫他来读读经,他吓得半死。所以要让现在的人,升起对佛菩萨教诲的信心,跟向往之心,必须靠谁?靠我们演出来!所以叫「为人演说」,演在前面,说在后面。演得漂亮,人家才会主动来了解,原来接受佛菩萨教诲的人,这么好相处,这么样的成功,那我也要来了解佛菩萨的教诲。他才能真正产生向佛之心,向学之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演出一个道道地地的善人的模样,让人家来学习来效法。所以,我们把《弟子规》的根基,完全扎下去了,相信你一定可以为人演说,一定可以「劝进行者」。

「三福」是修学的基础,因为不想恼害众生,修行的基础是「三福」。

待人要修「六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口和无诤」、「身和同住」、「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其实这「六和」当中,有一个是最核心的教诲,哪一和?「见和同解」。有一个佛友,他学佛也很多年了,刚好到深圳时我们在讲《弟子规》,他就来学习,一起切磋。结果,当他学了一两次《弟子规》之后,他跟我们讲:“《法华经》、《无量寿经》这些大乘经典我都读诵过。以前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善根深厚,因为「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一读觉得自己怎么样?走出去都抬头挺胸,我是无量劫来,供养无量诸佛的人。”诸位同修,经典你要解对啊!「于此正法不能闻」,什么叫「闻」?不是读过听过《无量寿经》叫「闻」,是真正听了之后,能信能解能行的人,那才是能「闻」。所以,实话很不好听。学了《弟子规》之后,那位佛友就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读大乘经,觉得自己善根深厚,读了《弟子规》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诸位同修,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当我们的学问都在空中飘,飘了五十年,到善恶报应追逐所生的时候,你就开始抱怨了:“我都依照《无量寿经》念,为什么没有往生?”这个时候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真正把一些知见建立起来,让大众在相处当中,有所依寻。所以,我们在团体当中,要「见和同解」。

圣人的教诲这么多,你要背,可能要背好几本才会完整,才会时时提得起来。而《弟子规》,它是掌握了圣贤佛菩萨的教诲,编出来的一本书。所以诸位同修要了解,《弟子规》依据的是孔老夫子的一段开示,这一段开示就是把圣学的纲领抽出来。那是《论语》里面的一段话,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弟子应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所有的修学,落实在生活当中,这几个纲领就是概要了。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非常有智慧,他依据这个纲领,把生活当中最常发生的一些言语行为,通通列出来,就编成了《弟子规》。现在很多的公司团体,都集体读诵《弟子规》,真正做到「见和同解」。所以「见和同解」要先放下每一个人自己的成见,一起依归、依止圣贤佛菩萨的教诲。这样就能达到「见和同解」,而当你达到「见和同解」的时候,其它五个教诲,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我们来看一下其它几个教诲,「利和同均」。处众当中,我们的财物能够互相支援。《弟子规》里面教诲「财物轻,怨何生」「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个时候「利和同均」,这个均,是公平,甚至于你能做到别人多,自己少,都没关系,这样就能「利和同均」。其实,当你念念都能做到别人多,我少,保证其他的善友也能被你感动。到时候你们的团体,都在谦让、礼让之中。家和万事兴!团体只要和睦,绝对兴盛。

「身和同住」,一起住,就要有规范,不然住在一起,一定会让人生烦恼。所以你只要时时守礼仪,能够在生活当中谨言、慎行,爱整洁,就是我们《弟子规》这个「谨」的部分,那你跟人同住,才不会给人家添麻烦。举一个例子,「对饮食,勿拣择」。假如你吃东西都剩下来,而我们佛门最强调的是惜福,你餐餐都剩饭,那别人跟你相处就不愉快。「置冠服,有定位」,处众当中,很多东西是公用的,当我们没有一个习惯动物归原,用完了就放回原位,到时候你用了东西没还,别人要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所以,同样要遵守《弟子规》这个规范,才能够「身和同住」。

「口和无诤」。这一部分,我们在「十善」的部分有讲解。

「戒和同修」。《弟子规》就是戒,《沙弥律仪》就是戒。只要我们能够遵守,能够力行,那就做到了这一点。

当你「六和敬」都做到了,就是僧团啊!佛陀有讲,世上只要有僧团出现,就能够把佛法弘传到全世界。所以这六条教戒重要,只要四个人以上的团体,遵守「六和敬」就是僧团,就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老法师曾经在讲经当中说到:“几十年来从来没有看到僧团!”诸位同修,请问老法师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听老人家这句中肯的话,应该怎样去领受?不是听完之后就说:“僧团铁定没有了,因为老法师几十年都没有看到,肯定没有。”假如我们这么想,那就没有把老法师讲话的用心听出来。老法师是期许我们,能够依教奉行,能够真正做到「六和敬」,来真正承担如来家业。所以,我们听完之后,一定要期许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同参道友一起往「和合僧团」努力。当我们能这么想,老法师才会觉得「孺子可教也」!

处事修「六度」,与人相处,处事、待人、接物要修「六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与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息息相关。我们来看一句《弟子规》里的教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诸位同修,我们现在先感受一下,为人子、为人夫、为人妇、为人兄、为人弟、为人友的时候,你要劝诫他,你要用什么态度?什么心境?才能真正把他劝好?我们来看这一句,「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听不进怎么办?「悦复谏」,要有耐性,而且还要有智慧洞察机缘,察言观色。所以叫「悦」,这个「悦」字是指,他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再劝诫。劝不听,也不放弃,「号泣随,挞无怨」,因为念念都想到我们的本分,对方又骂又打就不会在意,只要谨记落实自己的本分。我们在这一句所要力行的过程中,来思考一下,你在劝人的时候有没有「布施」?有「财布施」吗?你在跟他讲话的时候,要不要花时间,要不要用你的智慧,那是「内财布施」加上「法布施」。今天劝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要让他断恶修善,从错误的路赶快走到正道来,这个叫根本的「无畏布施」。今天他饿了,你给他一顿吃,是「无畏布施」,但不是根本无畏。他跟人家起冲突了,你赶快去救他,让他没有受到伤害,这都是「无畏布施」。但是只能解一时,假如这个人瞋恨心特别重,你能不能每一次都挡得住?挡不住啊!真正能够让他明白道理了,让他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这个叫根本「无畏布施」。因为他只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就断了恶缘了,所以,这个叫「布施」。请问你在劝他的时候,有没有「持戒」,当然有!朋友有信义,夫妇有道义,父子有情义。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做子女的一定要劝诫,不能陷父母于不义。这是我们该遵守的圣贤教诲,这是戒啊!所以也在持戒。第三个,有没有「忍辱」?你假如没有「忍辱」,马上就被这个境界转了,马上就对着他破口大骂:“你真没善根,劝你还不听,早晚堕地狱!”那你的忍辱在哪?你忍不住了!前功尽弃,而且还可能没有成就他的善根,把他的善根拔起来了。所以你劝别人,还要有「忍辱」的功夫。你在劝别人当中,时时可以观照自己的态度对不对,观照自己的心诚不诚,观照自己用的方法好不好。那你是时时「精进」,时时提升你劝诫别人的能力,这个叫「精进」。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