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本愿念佛讲话-第一讲(一)

发布时间:2023-07-21 12:56:22作者:大悲原文

本愿念佛讲话-第一讲(一)

圣苏法师

第一讲本愿:我要救你 (之一)

(11月 8日上午)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我非常荣幸地受到竹林寺管委会和妙光法师的邀请,来到烟台竹林寺,和各位莲友共享南无阿弥陀佛救度的喜悦。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我们在高高的三楼上,金色的阳光通过窗户照进来,整个大殿一片明亮。对我们学净土宗的人来说,阿弥陀佛的光明,透过我们信心的窗户,照亮我们黑暗的心灵,我们的心地也会呈现一片光明。 ?必须说明一点,我不是做为法师来给大家弘法的。刚才妙光师介绍,说是法师来弘法,这一点实在是愧不敢当。

\

其实,我个人是一个深感无力修行的人,只能走一条阿弥陀佛的慈悲给我指引的道路,那就是念佛的道路,也就是念佛的法门。? 所以,大家如果能认同的话,做一个念佛人,倒是我们共同的期望,何况佛在经典里不断地赞叹念佛人,佛在《观经》里说:

若念佛者,

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妙上好人) 佛都给我们最高的称誉了。这是说明念佛人的殊胜,善导大师更加说明:念佛人是人中的“妙上好人”。

既是念佛人,那就让我们共同地用心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领解“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里边所包含的真实的救度的意义。?我们在这个世间,彼此互相帮助,都有很大的利益,可是,究竟能给我们解脱的,只有伟大的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慈悲的佛恩。 ?只有伟大的南无阿弥陀佛在很久很久以前,为我们发下了非常殊胜的誓愿,才使得我们有这样尊贵的佛法可以听闻,而且还有那样殊胜的净土可以向往。

说来说去,归根结底的一句话: 感谢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实在有无量的意义在里边,对一切的佛法来说,“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其实已经包含尽了。那么,今天也无非是把“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所包含的意义,根据我个人的领解,与大家互相交流。

释迦牟尼佛由这六字名号里开显出一切的法,以这八万四千法门来开导众生。历代的祖师、菩萨也做了很多精妙的阐示,给我们来领受这六字的弘恩。

由于各位居士原来的修行状况我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我想在听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之前,有一些辅助的工作需要做,就是把我们内心的知见确立一下,作为事先的开场,象打扫卫生一样,好好清理一下。

(误解一) 我们所到之处,经常碰到这样几种情况:一个就是说,有很多人问:“佛教啊、其它的教派啊,还有很多功法啊,应该都差不多吧?都是叫我们行善积德、做好事。”

其实,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观念。大家先把这个观念放下。

这些听起来好象都差不多,应该积功累德啊,行善呐……但是,真正能够寄托我们生死大事的,只有佛法,只有佛法才能解脱生死大事,所以,不可以把其它的教门、其它的“法”与佛法混为一团。

(误解二) 这个记住之后,第二点,在佛法的概念当中,我们很多人很尊贵地来到寺院,烧香啊,供烛啊,佛前献花啊……大家非常难得,已经告别了神鬼,走向佛法。 可是,在这些初学佛的人当中,往往抱有这样的想法:“我到寺院,就是为了求得平安,让我今生今世身心安乐。”

这样的想法就比较肤浅一点。

(真实之利) 要知道,佛法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此,而是佛要给我们真实的利益,佛在《无量寿经》里说:要 “惠以真实之利”, 什么叫“真实之利”呢?就是能使我们得到彻底的安心和满足,给我们彻底的幸福,也就是给我们一个成佛的果报。

当知此世界一切的东西都是虚幻的,都是生灭的,生灭之物就不真实,你说真实吗?等一会儿就没有了,就不真实了。你说这个人和我感情很好啊,很真心,但过了几天,这个人变心了,找别人去了,这个就不真实了,看来真实,等一会儿就没有了。

凡是会变灭的东西,都不真实。即使我们会有一个健康长寿的身体,也有一个富足安乐的家庭,但这些都如同空中花、水上泡,也如同草上的露,很快就会消失掉。

人生在这个世间最大的安慰是什么?只有在我们的生死大事能够了结之后,内心才能得到真实的安住,所以,佛法根本的目的不在于给我们简单的世间福报。

求世间福报的想法,今天要升级了,不能再在我们脑中盘踞了,要知道:“哦,我今天来听佛法真实微妙的意义,阿弥陀佛要给我真实的救度,要使我能够真实地成佛。”

在内心建立这样的基础:我来听闻真实的佛法,目的是要了脱生死。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佛法之所以要了脱生死,是因为我们众生在此世间有三界六道的轮回,必须承受业因果报。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所做,也不清净,没有功德,只有罪过,所以, 必然遭受六道轮回的苦难。

我们知道,唯有佛法可以解决我们的生死大事。

了生脱死是佛法专门研究的题目,没有任何教门、任何科学可以解决人的生死大事。

(后生一大事) 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一步一步走向坟墓。活着的时候,两腿会自如地奔跑,甚至乘车船、飞机游遍世界,但无论我们跑到哪里,无论我们多么能跑,两条腿总好象有两根线拽在死神手中,把我们一步一步地拉到那里,拉进去。这真是无可奈何、身不由己呀。

当然,这样的话令人听起来并不高兴,可是,如果我们是严肃对待人生问题的人,我们当下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啊,我每一天、每一步,难道不是向坟墓而走吗?难道我不是向死亡而去吗?

从我们一生下来开始,死亡的命运就跟在身后,在死亡面前,任何东西都成为幻影,都没有力量。所谓的富乐、所谓的妻子儿女,乃至于在这个世间的成就,科学的发展等等等等一切,在这个大事没有安住之前,就变得没有意义。当死亡来临的时候,这一切都成为云烟了,我们就会觉得:“哎呀,怎么办?我不要死我不要死!”

比如说一个富翁,年轻时发了很多财,可是现在得了癌症,马上就要死了,他会想:这些钱我不要了,谁能救我的命,我所有的钱都给他!

从这儿就知道,在最后的关头,我们人生最需要的,就是对无限的期盼,也就是对死亡的恐惧的解决。

只有佛法才能给我们真实的安住,其它的一切都不能使我们得到解答。所以,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需要抱着这样的心态:是要来解决生死一大事。

这就是佛法里面最关键的命题,叫做 “后生一大事” ,“后生”就是指我们闭眼之时。

我们因为在这个世间,不能懂得正确的道理,也不能按照诸法实相去行持作为,必定有身口意的造作,造下业障之后,就要向六道轮回而去。今生今世好象是很苦难,可是,死亡之后,更加得没有好果子。

一次,释迦牟尼佛路过一座大桥,碰到一位伤心的女子,她要跳河自杀。当她看到释迦牟尼佛走过来,被佛的威仪和慈悲所感化,就停下来了。佛说:“你看起来很悲伤的样子,你在做什么?”她就开始诉苦了:哎呀,我丈夫对我怎么怎么样啊,我生活很苦难,现在,我不想活了,准备从这座桥上跳下去,死了算了。释迦牟尼佛就讲一个譬喻开导她说:有一头老牛,每天帮主人拉很高很重的柴车,很辛苦,它就想:我之所以这么累,就是因为车架在我脖子上,哪一天我要想办法把车子摔掉,这样我就不累了。有一天,主人赶着它,下坡的时候,老牛看见旁边的大石头,就使劲一拐弯,把大车摔在石头上,摔碎了。老牛想:这样好了,这样我就不用干活了──车摔烂了,我不就轻松了吗?可是主人想:我这辆车之所以被摔坏,因为还不够坚固,怎么办呢?再打一辆铁车。这样一来,老牛以后每天拉铁车,它就哀声叹气了:“哎呀,既知如此,何必当初!”,它反而怀念当初的木车呢。

这是什么意思呢?木车代表我们人的身体,

一切苦恼,都是因为有身体的存在。“算了,我不要苦恼了,我一死了之!”他认为这一死,把身体抛弃掉,就可以解脱了。谁知道,业债是抛弃不掉的,转而得了一个地狱身,就象大铁车一样,架在身上,更加得痛苦不安。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我们在这一生结束之后,并不就成为灰灭,并不是说一死了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如果那样的话,佛法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不是那样的道理。

因为我们存在三界轮转、六道轮回的大恐怖,所以诸佛才特别怜悯我们,出现在世间,释迦牟尼佛才来五浊恶世示现成佛,告诉我们八万四千法门,让我们 就路还家、一门解脱。 所谓就路还家,就是说,你在哪一条路上,指示你的路就怎么走,就着你原来的脚印、原来所在的位置,依你本有的根机,令你解脱。

我们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了成佛的目标而学佛的。 怎样成佛呢?成佛是不是一定很难呢?有没有容易的道路呢?我们就从这里开始,细细地展开“南无阿弥陀佛”。

在我们很多人脑子里边,非常固执地认为:“学佛太不容易了,成佛很不容易啊,修行很难呐!佛法不是需要很难的修行吗?”

(误解三) 我们身心的感受、我们大家平时的感觉,总觉得佛法是很难“修行”的。就是说,在我们脑子里面,佛法和“修行”顽固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我们要“修行”佛法,而且是苦行苦修。

“学佛之人不苦修哪行啊?成佛哪儿那么容易呀?过日子都不容易,做人都不容易,何况成佛之大事!”

这样说来,我们这些整天为了生活而奔忙的凡人,岂不都绝了希望?岂不都只有造业下地狱的份了?

到底有没有可以使我们这样的人也能解脱生死、成就佛道的法门呢?

其实,在佛法当中,并不一定要苦行苦修才可以成佛,“一定要苦行苦修”是我们脑子里边顽固的概念,我们会认为是这样。

事实上,有的法门是要苦行苦修的,有的法门是不需要苦行苦修的。

有的法门是为那些能够苦行苦修、精进勇猛、根机猛利的人士设立的,有的法门则是为那些不能够精进苦修、智慧下劣的人所设立的。

诸佛出世,说八万四千法门,是要救度一切众生。佛法在世间流布,根本目的就是要救度众生,如果佛法不能完成救度众生的目的,只能给大家一个言辞的说教、给大家一个美妙的向往,使大家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那么,这样的佛法就成为戏论了。当知,那些非常苦行苦修的佛法,对于我们这样根机的众生来说,几乎都成为戏论了。为什么?法与机不相应。这个境界、那个境界呀,大家象看小说一样地看;这样的修行、那样的修行,我们只有赞叹之份,而没有效仿之力。

所以,在诸佛的无量方便里边,还有那么尊贵的佛法,是为了我们这些愚痴下劣、无力修行的人所设立的,那就是 净土法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