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净土探究(四十九)

发布时间:2023-12-25 09:58:11作者:大悲原文

(戊)净土众生成就四神足所以能转寿自在

这种在修定前、修定中用‘欲、勤、心、观’四种力量,也就是用‘止、观’法门来鞭策自己用功入定的方法,便能在修行者定慧之力获得清净、明利、深入的情况下,使其达到‘戒自在、精进自在、心自在、观照力自在’的境界。

亦即是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一所说四种神足成果的显现:‘

一、自在三昧行尽神足(观神足成就):所谓诸有三昧自在,意所欲、心所乐,使身体轻便,能隐形极细,是谓第一神足。

二:心三昧行尽神足(心神足成就):所谓心所知法,通满十方,石壁皆过,无所挂碍。

三、精进三昧行尽神足(勤神足成就):所谓修此三昧,无有懈怠,亦无所畏,有勇猛意。

四、戒三昧行尽神足(欲神足成就):所谓诸有三昧,如众生心中所念,生时灭时,皆悉知之。有欲心、无欲心,有嗔恚心、无嗔恚心,有愚痴心、无愚痴心,有疾心、无疾心,有乱心、无乱心,有少心、无少心,有大心、无大心,有量心、无量心,有定心、无定心,有解脱心、无解脱心,一切皆悉了知。’

当修行者达到此中所说‘戒(持戒修行欲)、精进力、心、观照力’四种自在的境地时,就能随意之所欲,心之所乐‘变一为多,变多为一,或显或隐,智见所变;墙壁石等,坚厚障物,身过无碍,如履虚空;能于地中,或出或没,自在无碍,如身处水;能于坚障,或在虚空,引水令流,如依回地;结跏趺坐,凌空往还,都无滞碍,犹如飞鸟;此日月轮,有大神用,具大威德,伸手扪摸,如自应器,不以为难;乃至梵世,转变自在,妙用难测,获证他心通、天眼通……等六种神通。’净土众生因达到此处所说‘戒自在、精进自在、心自在、观照力自在’的证境,故能随意之所欲,心之所乐,转变四大,轻举身体,延长寿命,不受一期寿命的约束,从此勇猛进修,不会懈怠。

乙、当心力转换体内电磁场即能延长寿命

现在再由科学的角度来说明修行人(包括外道行者)如何从修持中达到转变寿命的效果。当一个修行者的意识观照力(心波、念力),能够逐渐达到‘调节、转换身体内的电流磁场,使体内元素的电子活动受到意志力的指挥,即体内的电磁场被心力引起变化,心能转物时(见禅定天眼通之实验),便能逐渐转变、创造另一阶段的色身寿命。而当禅定功力逐步转深,脉博、呼吸、心跳转弱、转慢、细若游丝、绵绵密密……,经过欲界散地,进入色界禅定修持,到达三禅天以上时,体内地水火风四大电子元素受到心力放射出来的波束强力影响、转换,‘心识’不再受粗重物质色身的牵制,甚至完全进入精神修养状态(无色界天)。这种由心波转变欲界人道众生体内地水火风固体元素禁锢的生老病死现象,将固体的物质色身,转换成与心识升华境界相应的超越人类物质色身另一种仍是有色物质的‘光明、清净的化身相’,此种带有‘身光的清净化身相’若没有高度禅定修养功夫者(天眼通),是不能以凡夫现有的寻思境界臆测到的,亦即是天界众生的依报色身,乃至净土世界的天人化身相。

\

‘天’,就是清净的意思,以三界天的天寿果报来说,当凡夫众生在禅修中将‘五欲’淡薄到某一种程度,便能逐渐运用其清净、统一的意识觉照力,调节、转换身体内的电流磁场,转变现在所造作的色身业行,超脱人类躯体的束缚,依次上升欲界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所获得天寿最长可达一万六千岁。乃至随看修行者身心净化的涵养,进一步应念化生色界初禅天的梵众天……,二禅天、三礼天、四禅天,甚至进入无色界空处天的修持中。色界天最长的天寿可达一万大千大劫,无色界的天寿最长则达八万大劫。这种以劫数计算的天寿,若是换算人间的时间来计算,恐怕已超越‘光年’计算的时间,对人类来讲,乃是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单是依三界天的禅定力量修持,就能达到转变寿命的效果,何况是一个已经获得身心自在的解脱行者,其寿命转换自在的程度,当更不可思议。

再观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的寿命无有极限,绝不是一分有学地的禅修者所获得天界最长的有限寿命八万大劫所能相比,已经不是人类用科学实验色身受心力转换的现象所能测知。可以说,极乐世界的众生,乃是生存于另一种有色世界福慧深厚的上根器的修行人。依‘心经’的修持立场来看,净土的修行者,他们由‘止观’法门——心经下手修行,从观照色、受、想、行、识五蕴无常苦空的当下直观涅槃空寂入道起修;净土众生就是在念念中降伏五欲之心,念念中消融贪嗔痴三毒,从色身当下照见五蕴皆空,经过声闻四果阶位,终至定慧等持,解脱之光现前,度脱一切苦厄,达到心经所说的观照力自在、念力自在、色空不异的解脱境界。在解脱境域中,超越有限、分段的凡身寿命,进入由悲愿力掌握寿命长短自在的无限利生境界。

2、悲愿力成就

(1)分段生死与变异生死

成唯识论说:‘有情众生的生死受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分段生死,一种是不可思议的变异生死。我们人类一世、一世投胎转世的寿命存在,就是分段生死。这类一世一世生死受生的现象,是我们自己过去及现在所造有漏的善恶业因所感,而形成一段、一段受宿业牵制,有一定的生死期限,不可随意转变今世寿命长短的现报身,所以叫做分段生死。不思议变异生死,则是已经断除见思二惑阿罗汉以上的圣者另一种超越三界内凡夫肉体上的一世一世的分段生死,属于精神上的细微生死现象。’

‘凡夫的分段生死受生,是意成身(由意识力所造善恶业而形成的色身);三乘圣者的变易生死,也是意成身(意生身),乃是解脱圣者心识上微细的生灭迁变转易现象,因有前后转易的生灭现象,故亦名生死’。

天台宗解释变易生死的意义说:‘变易者,无色形之胜劣,寿期之短长,但迷

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之迁移,谓之变易。’

又法相宗解释说:‘圣者改易分段之身而得不可思议殊妙之好身,故曰变易。’

三论宗乃说:‘诸圣所得之法身,神化自在,能变能易,故名变易。’

成唯识论又解释变易生死的另一层意义说:‘不思议变易生死,乃是由诸无漏及有为分别的善业为因,再由所知障助力为缘,而感招另一种殊胜细妙的异熟果报身。这种由大悲大愿的力量,所改转先前粗劣分段的身命,成为细妙殊胜的变化身命,是没有一定期限的。又因为这种变化身,乃是由无漏定愿的力量所修得,其身命的变化,妙用难测,因此名为不可思议,或名意成身,乃是随意愿力所成就......,阿罗汉、独觉及已得自在的菩萨,此三乘圣者,能化生三种不同程度的意成身,亦名变化身。因为由无漏定力,转变本来的分段生死,随意变化、转易,所以叫做变异身。’(此外如大乘义章、胜鬘经、地持经等经论中对此二种生死亦有详细说明。)

(2)净土众生有两类生死

由此可知,净土中已证阿罗汉果及已得自在的大菩萨,都能依其定慧之力改转在生死中粗劣的分段身命,化生三种不同程度细妙殊胜的变化身命,不同于凡夫众生一期一期的生死现象,而在净土尚末了脱生死及尚未获得身心自在的菩萨行者,其显现的‘化身相’,仍是在‘分段生死的范围内’,如何说呢?我们看成唯识论文有一段话说:‘如何分辨修行者一期生命结束后未来所留之身是变异之身?或是分段之身?那就要看他是用什么样的修行力用资助的。如果所留身一直是由世间的有漏定愿摄持资助的,这位修行者的色身就是属于分段生死所摄,也就是未断烦恼,仍是在有学地修学的声闻及缘觉二乘行者与“异生”(三界有情,堕无量异界中,往返异趣六道,受无量异生果报。)所知所现的境界。倘若修行者在一期生命修持中显发无漏定慧,及大悲愿行,誓修菩萨行,于分段生死垂尽之时,用殊胜的无漏大悲定愿力,资助未来长时在众生生死海中修菩萨行,念念不退,以至成佛,那么他分段生死结束后所现之身,就是属于“变易身”所摄,这种超越凡夫心思所知的修行果报境界,微妙难思议,绝不是生存在有漏时空的凡夫俗子及二乘有学地的行者所能推测于万一的。’

由此可知,净土众生有两类生死现象,一类是已断烦恼障的二乘圣者及已了生死福慧深厚的大菩萨行者,由无漏的大悲定愿力所资助的‘变易色身’,一类是未断烦恼,尚在努力进修中仍感受‘分段生死’的二乘行者及天人众生。如释净土群疑论卷六说:‘在净土中八地以上的菩萨圣者,一向是感受变易生死,七地以下及声闻初果以上的修行者,或是招感分段生死,或是感受变易生死,这要看他大悲定愿力资助的情形而定。而在初地以下的菩萨行者即是十行、十回向、十住、十信位的地前菩萨,皆是属于“分段生死”所摄,但是无论感招“变易生死”或“分段生死”的菩萨圣者及二乘行者,在净土中的寿命,皆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卷二又分别六道中天界众生受分段生死的中阴身及净土众生受分段生死的中阴身差别说:‘经论中没有经文说净土内有中阴身,但从法义中可判说有无。如净土众生有分段生死,有分段生死的现象,必有中阴传识受生。依俱舍论说:“欲界中阴身除鲜白比丘尼,其余一切中阴身皆无著衣,因欲界中阴身无有惭愧故。一切色界众生所有中阴身皆有著衣,具有惭愧心故。无色界因无色相,故无中阴身传识受生。净土超胜色界,故净土中阴身皆有著衣。”

又说:‘秽土投生天上的中阴身,乃是足下头上而生(又有说,生天中阴,足下头上,立趣受生);地狱中阴身头下足上而身,人鬼畜生中阴身,犹如鸟飞,平身而行投生。往生净土的中阴身,即经文所说,坐莲华中,如弹指顷,坐趣受生,即其中阴往生之相。’

虽然净土中有一类众生,仍然在分段生死内,遭受净土天界受生的果报,但是在净士里‘无有恶缘,唯遇胜缘,念念顺于出世无漏之心,念念进修大乘无量愿行’,只要其大悲定愿力,到达改转分段生死的程度,就能运用其悲心愿力,像大菩萨一样的成就另一种妙用难测的变异色身,从此身命随意化现,寿命随念长短自在,无有挂碍。

(3)达到大悲愿力自在的修行要素是什么?

而一个修行者大悲愿力自在成就的修持要素是什么呢?成唯识论说:‘凡夫众生若是我执(第七识)未转,对所缘境,厌恶欣喜,便会障碍大悲心生起。倘若已能亲证“无我”真理,我执已断转,就能生出怨亲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怨亲一切众生。所以我执(第七识)转和未转,所缘境界及所具心量大不相同。’

由此可知,一个具有大悲心的修行者若能从禅思的领域中,亲见诸行无常,诸受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无我’真理,必能在未来学习大乘菩萨道的历程中,坚固的生出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有缘众生。因此有漏善业及出世无漏定愿之力,念念增上,念念成就,不断改转粗重业习的情况下,原本的色身寿命,必然随著业习的转变,而形成另一种与大悲定愿力道相应的微妙光明的变化色身,寿命随意长短自在。

极乐世界的众生,就是在前述观照五蕴皆空色空不一不要的修行下,断除狭劣的我执观念,而从空明的心境中,涌现利济众生的平等大悲心。在禅定、悲愿、福慧相资递进下,原本拥有的正报化身,势必随著悲愿力道不断的增长下,转换、延续在净土中的果报色身。当修持到大悲愿力能够自在、变化时,净土众生的化身寿命,当然随著定愿力量自在变化的因缘下,随意控制,长短自在。若是净土众生一念悲心生起,想要到与其有缘的世界广度众生,便能乘其定愿的回向力,一刹那顷,投生到十方世界,普渡众生,而与阿弥陀佛这个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寿命自在的大悲誓愿相应。

由此可知,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若欲往生极乐世界,当须有大福德大善根才能与净土众生殊胜的福慧业行相应。阿弥陀佛经上警惕我们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当知道‘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一则是前世已经累积过深厚的福德因缘,今世福德资粮已经成熟,只要稍经指点,即能念佛往生。一则是宿世稍积福德因缘,今世必须不断的培植善根、福德因缘,亦能仗著现世及宿世累积深厚的福德资粮,念佛往生。我们不能奢望自己前世已经修集了无数的善根福德资粮,今生不需用功念佛,就可轻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唯有从现在开始,依净土诸经所说,力行十善,认真念佛,积集深厚的福德资粮,才能掌握自己临命终时的去向,掌握自己未来寿命的长短因果,而印证阿弥陀佛这个接引众生到极乐世界的修行自在、寿命自在的大悲誓愿果报,真实不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