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二十

发布时间:2019-06-25 12:07:07作者:大悲咒原文网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二十  侈十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别教中三初明三法次缘修下明教意三若尔下判初文亦二初总明三法。

  别教以资成资于观照观照开于真性三法为乘。

  ○次十信下明三法所至。

  十信乘教十住乘行十地乘证到妙觉萨婆若中住。

  (△次明教意)。

  缘修成即谢唯真修在。

  (△三判)。

  若尔资成在前观照居次真性在后此三竖别纵非大乘此三并异横非大乘是方便法是故为粗也。

  ○次明圆教中二先正释次故瓦官下以现事验初又二初正释三法次明所至初又二初正释次秪点如来藏为广下以大车释成初文又二先正释次秪点下融通。

  圆教点实相为第一义空名空为纵第一义空即是实相实相不纵此空岂纵点实相为如来藏名之为横如来藏即实相实相不横此藏岂横故不可以纵思不可以横思故名不可思议法即是妙也。

  初文约实相以论二者正明即体论用故也。

  只点空藏为实相空纵藏横实相那不纵横只点空为如来藏空既不横藏那得横点如来藏为空藏既不纵空那得纵点实相为空藏实相非纵非横空藏亦非纵非横宛转相即不可思议故名为妙。

  更融通者恐未了者二义犹别是故三法展转相融此中四句初句空藏为实第四句实为空藏中间二句但云空为藏藏为空此语犹略贵在得意若具足存中间两句应云空为藏实藏实为空藏为空实空实为藏则成三对六句也。

  ○次以车体用释成中二初明体中融即次又点下明与具度融即车体即是理性即也具度即是对修明即初文三对初秪点下明体有用故高广。

  秪点如来藏为广点第一义空为高故言其车高广。

  ○次二对明体用相即。

  如来藏即实相故其车非广第一义空即实相故其车非高秪实相是空那得非高秪实相是如来藏那得非广。

  初对者明用即是体故非高非广次对者明体即用故是高是广然第三对不殊初对为对第二以明第三故初对中云秪点者体即藏空明体高广细寻此意同异可见言如来藏者具如占察下卷末文。

  ○次摄具度者即大车之具度故不异也则止观中正助合行其意可见于中二先释。

  又点实相为如来藏故言众宝庄校又多仆从而侍卫之点实相为第一义空故言有大白牛肥壮多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智慧无染名为白能破惑故名多力中道慧名平正入无功用故其疾如风。

  ○次以不思议结不异。

  不思议三法共成大车岂有纵横并别之异。

  ○次明三法所至中二先释次引证。

  如是教乘不纵不横五品所乘到于似解如是行乘不纵不横似解所乘到于十住如是证乘不纵不横十住所乘到于妙觉萨婆若中住故名妙乘。

  释中三法展转至于妙觉余教不然是故妙也以我之因为汝之果故三并非妙。

  又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

  (△次以现事验)。

  故瓦官建讲人梦听者驾乘阗门而出彼处建讲人梦黄衣满路以相则之邪正明矣。

  次事验中凡是大师妙会诸处指他师护时人情故云有人耳。

  若将此粗妙等乘约五味者乳教一粗一妙酪教一粗生酥三粗一妙熟酥二粗一妙众经悉带纵横方便说不纵不横之真实故言为粗今经正直舍方便故加之以妙(云云)。

  五味可知。

  ○四明开中三初总标次释三从人天下结。

  四开粗显妙者约大经三句也。

  ○释中意者以初句开人天次句开别教第三句开藏通一一文中三皆先引经立相次明过失三正为开初引经明理妙彼执者不知故皆有过至法华并开无不归妙。

  (△初句中初引经立相)。

  经言佛性亦一者一切众生悉一乘故。

  (△次明过失)。

  此是不动不出之一乘故具足三法不纵不横夫有心者皆备此理而其家大小都无知者是故为粗。

  从此是下明过中云而其家大小都无知者者大经第八如来性品贫女譬中引金藏喻如止观第一记已具引文今更略消喻义其家者五阴也阴有佛性而大小不知古人多释有云四果为大凡夫为小论人云菩萨为大声闻为小章安云人天为小析空二乘为大析空二乘为小体空二乘为大但空二乘为小但空菩萨为大但空菩萨为小出假菩萨为大如是大小皆悉不知别教虽知带教道故故教属权。

  (△三正为开)。

  今示众生诸觉宝藏耘除草秽开显藏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十方谛求更无余乘唯一佛乘是故为妙。

  (△次句开别教)。

  经言佛性亦非一非非一数非数法不决定故若执缘修智慧定能显理慧自非理则照用不明不见佛性是故为粗今开定执之慧即不决定慧即慧而理即理而慧不执着数定三定一不着非数非三非一如此乃名无著妙慧能破一切定相及不定相亦无能破所破如轮王能破能安如日除闇生物如医除膜养珠即是大乘不纵不横之妙慧也。

  第二句开中又加三譬以显开相言定不定者定是缘修计定能显理不定谓真修能破定计以真修望于缘修亦有二义譬中云如轮王能破安者轮宝威伏如破十善化世如安今亦如是遍一切法为破亦无能破名安又除暗如破生物如安除瘼养珠准此可见。

  (△第三句开藏通)。

  经言佛性亦非一说三乘故即是三乘五乘七乘等诸方便乘若住诸乘但是事善及以偏真通入处近是故为粗今若决了诸乘即是如来藏藏名佛性。

  第三句次失中言三五等乘者第二句既已开别故知此中但开藏通则三五等但约两教。

  (△三结)。

  从人天善乃至别乘皆不动本法即是于妙当知三句摄一切法无非佛性悉皆是妙无粗可待即绝待妙也。

  次结文可知故知方便诸乘皆悉不知无始藏理一心三法故各于一法少分起计并谓究竟今如来善巧方便种种调熟还示众生本有觉藏使大小咸知昔覆今显名之为开今文大小之言虽复寄在初句文中如章安释意通后句即其意也。

  ○五始终者为二初总标来意。

  五明始终者不取五品教乘为始乃取凡地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十种相性为三法之始。

  ○次何者下正释释中为二初泛约一界。

  何者十种相性只是三轨如是体即真性轨如是性性以据内即是观照轨如是相者相以据外即是福德是资成轨力者是了因是观照轨作者是万行精勤即是资成因者是习因属观照缘者是报因属资成果者是习果属观照报者是习报属资成本末等者空等即观照假等即资成中等即真性直就一界十如论于三轨。

  ○次今但下局一念十界即是一念十如三道于中为四初以三道性相体等为理性三轨于中又三标释结。

  今但明凡心一念即皆具十法界一一界悉有烦恼性相恶业性相苦道性相。

  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何者以迷明故起无明若解无明即是于明大经云无明转即变为明净名云无明即是明当知不离无明而有于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又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恶业性相只恶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烧遇缘事成即能烧物恶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缘成事即能翻恶如竹有火火出还烧竹恶中有善善成还破恶故即恶性相是善性相也凡夫一念皆有十界识名色等苦道性相迷此苦道生死浩然此是迷法身为苦道不离苦道别有法身如迷南为北无别南也若悟生死即是法身故云苦道性相即是法身性相也。

  释中三道各有法譬等具如初文释众生法中但今文中初明三道即十如中相性体三为欲别释三道相状故一一道各云性相无体字者但是文略寻之可见。

  ○次夫有心下结中有二初正结。

  夫有心者皆有三道性相即是三轨性相。

  ○次引证。

  故净名云烦恼之俦为如来种此之谓也。

  证云俦者类也谓业苦也。

  ○次以力作因缘为修得三轨。

  若言如是力如是作者菩提心发也即是真性等萌动如是因者即是观照萌动如是缘者即是资成萌动。

  ○三如是果报为究竟三轨。

  如是果者由观照萌动成习因感得般若习果满也如是报者由资成萌动为缘因感得解脱报果满也果报满故法身亦满是为三德究竟满名秘密藏。

  ○四明本末究竟又二初言等者等前三种。

  本末等者性德三轨冥伏不纵不横修德三轨彰显不纵不横冥伏如等数等妙等彰显如等数等妙等故言等也。

  性即是理修得如文彰显秪是究竟今不云究竟者义通初住。

  ○次亦是下三谛等。

  亦是空等假等中等(云云)。

  可见前文明位之始终则约凡位一始终圣位一始终今明三法始终故须始凡夫一念终在彰显圣位所以立此门者前虽开显犹恐不了者谓以开发为三法始故须重明秪缘始在于凡故凡位可开凡无三法何所论开故不动凡夫三法而成圣人究竟三法为是义故复立此门劝勿自鄙。

  ○六明类通中二标释。

  六类通三法者。

  ○释中五初明来意次列三诸三法下明十条意四生起十条五正释十条初文二初正明次何者下释。

  前以三轨之法从始以至终即是竖通无碍今欲横通诸法悉使无碍类通诸三法何者赴缘名异得意义同粗通十条余者可领。

  以一三法从始至终故名为竖以一三法通会诸三故名为横余三望三互得为横若言赴缘名异则一一三皆可自为横竖。

  (△次列)。

  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三德。

  ○三释十条意。

  诸三法无量止用十者举其大要明始终耳。

  如文。

  ○四三道下复生起十条。

  三道轮回生死本法故为初若欲逆生死流须解三识知三佛性起三智慧发三菩提心行三大乘证三身成三涅槃是三宝利益一切化缘尽入于三德住秘密藏(云云)。

  若望名异意同虽一一至极此据圆理理体不殊若据现名不无差别故以十条共为始终始自所化极迷终至能化入灭复一一条中皆约六即故若离若合横竖该深。

  ○五正释中自为十条初三道中二先正释次结位释中先总对。

  一类通三道者真性轨即苦道观照轨即烦恼道资成轨即业道。

  ○次别释释中自三一一文中皆先释次引证等下去九三文句大同虽有小异大意可见。

  苦道即真性者下文云世间相常住岂不即彼生死而是法身耶。

  烦恼即观照观照本照惑无惑则无照一切法空是也文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即烦恼是观照也照如薪生火文云于诸过去佛若有闻一句皆已成佛道又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即是闻于体达烦恼之妙句也。

  言妙句者诸法从本下明理妙于诸过去下闻名妙。

  资成即业道者恶是善资无恶亦无善文云恶鬼入其心骂詈毁辱我我等念佛故皆当忍是事恶不来加不得用念用念由于恶加(云云)又威音王佛所著法之众闻不轻言骂詈打拍由恶业故还值不轻不轻教化皆得不退又提婆达多是善知识岂非恶即资成。

  (△次结位)。

  三轨即三道是为理性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五品观行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六根清净相似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十住去即分真行于非道通达佛道妙觉究竟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云云)。

  ○对三识释中二先总对次释。

  二类通三识者庵摩罗识即真性轨阿黎耶识即观照轨阿陀那识即资成轨。

  初文者三识同在理心教门权说且立远近言庵摩罗是第九本理无染以对真性阿??耶是第八无没无明无明之性即是智性故对般若末那识即是第七执持藏识所持诸法即此执持名为资成以助藏识持诸法故第六但能分别诸法故与第七同为资成是故今文不论第六若准唯识论转于八识以成四智又束四智以成三身者则转第八为大圆镜智转第七为平等性智转第六为妙观察智转五识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成法身平等性智成报身成所作智成化身妙观察智遍于三身此中不取第九乃是教道一途属对不与今同何者彼居果位三身仍别此在因位三身互融即此三身秪是三德三德据内三身约外今从初心常观三德故与彼义不可雷同。

  ○从若地人下正释为三初明互执成诤。

  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净识摄大乘人云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亦名无没识九识乃名净识互诤云云。

  ○次从今例下引例和诤中二先引近事。

  今例近况远如一人心复何定为善则善识为恶即恶识不为善恶即无记识此三识何容顿同水火秪背善为恶背恶为善背善恶为无记只是一人三心耳。

  ○次正例中二先释次引论证。

  三识亦应如是若阿黎耶中有生死种子熏习增长即成分别识若阿黎耶中有智慧种子闻熏习增长即转依成道后真如名为净识若异此两识只是阿黎耶识此亦一法论三三中论一耳。

  初文中云言转依者转于染依而依于净是故在染则种子依于黎耶在净则转于能依以成第九当知??耶不离染净。

  摄论云如金土染净染譬六识金譬净识土譬黎耶识明文在兹何劳苦诤。

  (△三正释)。

  下文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岂非阿黎耶识世间狂惑分别之识起已游行以求衣食岂非阿陀那识闻熏种子稍起增长会遇亲友示以衣珠岂非庵摩罗识庵摩罗识名无分别智光。

  三正释中引今经醉人譬者醉如无明故譬??耶从世间狂惑去遍涉六尘故云游行即是六七故譬末那珠是真性故譬第九。

  (△次结位)。

  若黎耶中有此智种子即理性无分别智光五品观行无分别智光六根清净相似无分别智光初住去分真无分别智光妙觉究竟无分别智光粗妙(云云)三类通三佛性者真性轨即是正因性观照轨即是了因性资成轨即是缘因性故下文云汝实我子我实汝父即正因性又云我昔教汝无上道故一切智愿犹在不失智即了因性愿即缘因性又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即正因性是时四众以读诵众经即了因性修诸功德即缘因性又云长者诸子若十二十乃至三十此即三种佛性又云种种性相义我已悉知见既言种种性即有三种佛性也。

  三佛性中指常不轻中为正因此之正因亦可为性德三因今望缘了种子故但云正若十二十乃至三十譬三佛性者此三十子通宅内外?文且据能出宅边以譬三乘各有十智故云三十今以诸子各具三性故以譬之。

  若知三轨即三佛性是名理佛性五品观行见佛性六根相似见佛性十住至等觉分真见佛性妙觉究竟见佛性是故称妙(云云)。

  ○三般若中释中先总对及指前三正释。

  四类通三般若者真性是实相般若观照是观照般若资成是文字般若具如上释境智行三妙之相故下文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即实相般若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又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即观照般若又云我常知众生行道不行道随应所可度为说种种法若干言辞随宜方便即是文字般若又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广大深远即实相般若如来知见称广大深远即观照般若若言方便知见皆已具足即文字般若故知三轨亦三般若之异名耳。

  若三智在三心属三人是则为粗三智在一心中不纵不横是则理妙五品观行三般若六根净相似三般若四十心分真三般若妙觉究竟三般若也。

  余如文。

  ○三菩提释中先对师位释。

  五类通三菩提者真性轨即实相菩提观照轨即实智菩提资成轨方便菩提故下文云我先不言汝等皆得阿耨三菩提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即实相菩提我成道已来甚大久远即实智菩提我说少出家近伽耶城得三菩提即方便菩提。

  ○次对弟子位释。

  若就弟子明三菩提者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即实相菩提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又云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即是修成实智菩提授八相记即方便菩提。

  不一异者名之为如不决了名粗决了名为妙一切众生理性菩提五品名字菩提六根相似菩提四十一位分真菩提妙觉究竟菩提(云云)。

  ○次三大乘中释中三先约师位自行次舍利下约弟子位自行三于一下约师位化他初师位中二先引经。

  六类通三大乘者真性即理乘观照即随乘资成即得乘故下文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

  ○次释。

  住大乘即理乘定慧庄严即随乘所得法即得乘佛自住大乘是理乘于道场知已是随乘导师方便说是得乘。

  得谓证得随谓因果理谓理性。

  (△次约弟子位自行)。

  又舍利弗以本愿故说三乘法是得乘随乘又是乘微妙清净第一是理乘。

  言又舍利弗以本愿故至得乘随乘者说法属智故是随乘由是证得故是得乘故愿说三兼于二义。

  (△三约师位化他)。

  于一佛乘是理乘分别说三是得乘随乘。

  于一佛乘为理分别说三为随意亦同前。

  不纵不横妙开粗妙历七位(云云)五品名字乘六根相似乘四十一位分真乘妙觉究竟乘(云云)。

  历七位者五十为五等妙为七不论名字但以五品为假名者名字非位乃至但论信等七位非是正位故也。

  ○次三身。

  七类通三身者真性轨即法身观照即报身资成即应身。

  ○释中又二先列释七文次三轨下引文总释前七初又二前二他经后五此经此并数句之内三身具足。

  若新金光明云依于法身得有报身依于报身得有应身此即如前所明依于境妙得有智妙依于智妙得有行妙彼文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报身即天月。

  应身即水月者诸水非一故报身为天月者自受用报非多故也。

  此文云佛自住大乘即是实相之身犹如虚空定慧力庄严慧如天月定如水月又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即是法身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即是报身名称普闻即是应身又非生现生等是应身也或示己身即法身报身或示他身即报应我以相严身光明照十方为说实相印实相印即法身照十方即应身相严身即报身又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即报身微妙净法身即法身具相三十二即应身。

  (△次引文总释前七)。

  ○次总释中二先略结。

  三轨名异义即三身。

  ○次正对。

  故普贤观云佛三种身从方等生法界性论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功德和法身处处应现往。

  对中云从方等生者翻名解义如止观第二文。

  若此三身不纵不横妙决了三身入法身妙历七位妙(云云)。

  ○次释三涅槃中先破古次释破古中三先述古。

  八类通三涅槃者地人言但有性净方便净实相名为性净涅槃修因所成为方便净涅槃。

  ○次今以下出正解。

  今以理性为性净涅槃修因所成为圆净涅槃此则义便薪尽火灭为方便净涅槃此文便。

  ○三若将下破。

  若将修因所成为方便涅槃者以薪尽火灭为何等涅槃。

  ○次正释中二先略对。

  故知应有三涅槃三涅槃即是三轨。

  ○次正释于中二先今经次大经。

  文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又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是性净涅槃又云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即圆净涅槃又云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久修业所得慧光照无量亦是圆净涅槃数数唱生处处现灭于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岂非方便净涅槃。

  初今经中性净一释圆及方便两义者以性通本迹故也圆及方便中先明本迹两圆次数数下明两方便。

  大经题称大般涅槃翻为大灭度大者其性广博即据性净度者到于彼岸智慧满足即据圆净灭者烦恼永尽断德成就即据方便净此三涅槃即是三轨也。

  准例亦应云历七位但是文略。

  ○次三宝。

  九类通一体三宝者真性即法宝观照即佛宝资成即僧宝。

  ○释中二先引他二经次今经二文各三宝义足。

  故法性不动名不觉佛智契理故佛名为觉事和理和故僧名和合思益云知觉名为佛知离名为法知无名为僧此是一体三宝故下文云佛自住大乘佛是佛宝大乘是法宝如其所得法以此度众生即是与理和复与众生和即是僧宝世间相常住名法宝于道场知已名佛宝导师方便说上与理和下与众生和名僧宝。

  思益中云知离名法者法体离染故知无名僧者僧体无诤故。

  一体三宝非一之一不三之三此之三一不纵不横称之为妙历七位(云云)。

  ○次明三德释中二先总对。

  十类通三德者大经三德共成大涅槃此经三轨共成大乘。

  虽但别对已当总对。

  ○次别对释释中二先释会次破古中二先总斥次唯知下别破以彼经一乘与此经佛性对破古人。

  彼明法身德此云实相彼云佛性者亦一一切众生悉一乘故亦是指实相为一乘彼处明般若德此经明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乃至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皆是般若彼经明解脱德此经明数数示现现生现灭随所调伏众生之处自既无累令他解脱乃至[(冰-水+〡)*ㄆ]取万善事中功德悉得证果岂非解脱二经义合。

  初言二经义合者大经及此经大经调伏众生名为解脱此经数数现生为调众生是故义同余二德可见。

  (△次破古中先总斥)。

  碌碌之徒随名异解譬闻天帝不识憍尸。

  碌碌者多石貌也亦凡石也。

  ○次别破中三先破佛性次又涅槃下破总名三但涅槃下明经宗别。

  唯知涅槃佛性之文不见双树有一乘之旨彼文亲说佛性亦一一即一乘而人云此乃涅槃一乘是佛性法华一乘非佛性若言法华不明佛性者涅槃不应遥指云八千声闻于法华中得受记莂如秋收冬藏见如来性更无所作而人云涅槃有遥指之文此中无佛性之语今据此文种种性相义而我皆已见既言种种何独简于佛性耶又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岂非佛性之文耶论云佛性水常不轻知众生有佛性。

  八千声闻至记莂者大经第九云是经出世如彼果实多所饶益安乐众生能令众生见如来性如八千声闻于法华中得授记莂成大果实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一阐提辈于诸佛法无所营作?中古有三解一云经误应云八千即持品中八千声闻得记者是二云外国有八千人三云若定应云八十年章安云后二解不可。

  又涅槃三德为秘密藏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我亦不久当入其中此即自他俱入秘藏此经云佛自住大乘以此度众生终不以小乘济度诸众生悉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如是自他俱入如来灭度灭度只是涅槃涅槃只是秘藏释论云法华为秘藏两经文义宛宛恒同何故诸人苟欲抗异若文义舛隔作同想无罪今文义本合离之何福。

  次破总名中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如止观第二记此三涅槃中所以对古师苦破者以人多执招过非轻故苦破之令归正辙如前释众生法及止观十如亦皆破者意在此也如诸文中每至别教破地摄师者执教道故意亦如之。

  (△三明经宗别)。

  但涅槃以佛性为宗非不明一乘义今经以一乘为宗非不明佛性义赴机异说其义常通也。

  (△结位)。

  若三德纵横即是粗不纵横即是妙历七位(云云)。

  此十三法同是今经三轨之器类故此之十条散在他部诸大乘经今经始终无不具足故一一三中皆引今文为释况此十条不出因果今文只是一乘因果故耳又十条中所以菩提三身及三涅槃具引本迹余文唯迹者一以本中文狭二以本果已成故取菩提三身涅槃证义便故道识性三全在凡夫般若通因本因文总但云我本行菩萨道乘通事理及以因果故三宝者本地既有佛宝必有余二三德可知文虽存没义必兼具。

  ○次四悉料简中先问。

  七悉檀料简者问十种三法及余一切皆是三轨者唯应三轨何意异说。

  ○次答答中二初述意次正释初文又四初总明用四悉次随俗下别明用相三朝三下明用四悉意四善巧下结叹。

  答众生机宜不同应随机设逗悉檀方便引接耳。

  随俗故异称便宜故异逐对治故异令人入道故异。

  初二如文。

  朝三暮四抚众狙而皆悦苦涂水洗养婴儿以适时。

  三明意中言苦涂水洗者大经第八云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婴孩得病是女愁恼求觅良医良医既至合三种药苏乳石蜜与之令服因告女人儿服药已且莫与乳须药消已方乃与之是时女人即以苦味用涂其乳语其儿言我乳毒涂不可复触其儿渴乏欲得母乳闻乳毒气便舍远去其药消已母乃洗乳唤子与之是时小儿虽复渴乏先闻毒气是故不来母复告言为汝服药故以毒涂汝药既消我已洗竟汝便可来饮乳无苦其儿闻已渐渐还饮经合譬意譬无我等犹如毒涂说如来藏如唤子饮或时说我或说无我皆为适机如彼涂洗。

  善巧赴机故方圆任物譬千车而同辙岂守一而疑诸。

  ○次正释中二先举章门。

  今通用四悉檀历十法论妙不妙。

  ○次释释中又二初以四悉释此十条次明妙不妙初文二谓初后。

  具说三轨共成大乘大乘之中备有三法及一切法不相混乱即是世界悉檀资成资发智慧以生善故是为人悉檀观照破惑诸恶灭故是对治悉檀真性实理为第一义悉檀一段众生宜以大乘名说得四利益也。

  备说三德为大涅槃虽三点上下而无纵表里而无横一不相混三不相离即世界悉檀善则殃衅不干故得挺然累表是故解脱即为人悉檀般若如金刚随所拟皆碎即是对治悉檀法身即第一义也一段众生闻三德名即获四利矣举初举后中间例然。

  后文中言上下而无纵等者上下是纵义虽一点在上不同点水之纵三德亦尔虽法身本有不同别教为惑所覆表里是横义虽二点居下不同列火之横三德亦尔虽二德修成不同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

  ○次文者为二初料简次结位初又二初判次开初文三初略立二谛以判四悉则真妙俗粗次约化城宝渚以判三约五时教判初文又二初判次料简。

  次明妙不妙论云三悉檀是世谛心所行处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檀是心不行处诸佛圣人心所得法不可破坏即是真谛。

  初判中以三悉与第一义相对者顺大论文仍成别义故大论云诸经多说三悉檀今欲说第一义故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通论皆四具如诸文。

  ○次若然下料简中二先问。

  若然者此四悉檀为二谛所摄更有中道复云何摄若不摄中但是藏通之意此悉檀为粗。

  ○次今言下答。

  今言俗有真无是隔异法便是三悉檀心所行处可破可坏中道第一义非有非无有无不二则无隔异无异即真谛。

  (△次约化城宝渚以判)。

  前三悉檀所通止至化城化城非实故可破可坏可坏为粗今中道无异又通至宝所无能过无能灭故不可坏称之为妙。

  (△三约五时教判)。

  若余经说中道第一义悉檀与此经不殊但余经带阿罗汉所得为第一义悉檀故不称妙此经正直舍方便但有圆实四悉檀是故为妙。

  ○次若不下决开。

  若不决三悉檀入第一义是复为粗若决一一悉檀皆有第一义者是则为妙。

  (△次结位)。

  五品弟子假名四悉檀六根净相似四悉檀初住至等觉分真四悉檀妙觉究竟四悉檀是故称妙此五番明妙从因至果以辨自行妙半如意珠竟。

  结位如文问此中初以四悉料简十条则一一条无非四悉次判四悉妙与不妙乃云三粗一妙应当三法亦粗亦妙耶答若约不思议中亦得论妙不妙如三德中若前三悉檀说之义当于粗谓三德为世界解脱生善般若破恶是故为粗若见法身方始名妙三德既尔余九亦然若尔何故次又云三悉至化城耶答此约大论文皆以小乘为三悉对般若为第一义故作此简若依此义今文唯在第一义也故下决中云三悉不决皆名为粗然取通途则今文并约不思议论四悉判不思议三法真俗相即而论既以中道为第一义岂以中道而隔真俗半如意珠者迹十妙中以释五竟十法共成如意珠法言珠法者只是妙法十中居半故云半如意珠若大经十三即以罗刹半偈名为半珠彼经半偈诠于半教今之半珠即是全珠何者自行因果已满是故今文以自望他阙化他边名为半珠。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二十

  音释

  殒

  (羽敏切殁也)。

  阗

  (亭年切满也)。

  詈

  (力智切旁斥曰詈)。

  碌

  (卢谷切碌碌循众也又随从也)。

  狙

  (千余切猿属)。

  衅

  (许刃切隙??也)。

  挺

  (他鼎切挺出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