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毗婆舍那禅 第三章 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

发布时间:2023-08-15 12:05:09作者:大悲原文

第三章

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

根据佛陀所说的《大念处经》,修习四念处有七种利益。在我说明这七种利益前,我想要简短的说明佛教的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是︰

1.佛教的信仰

2.佛教的伦理

3.佛教的道德

4.佛教的修行(包括体验方面) .

佛教的信仰层面

佛教的信仰层面指的是「仪式和典礼」;指诵经和护咒(parittas),供养花、香、食物和袈裟。当我们做这些善行时,是出自我们的信仰(saddha)。Saddha这个字要译成英语是很难的,巴利文saddha没有对等的英文字;如果我们把saddha译为faith(信仰)并没有函盖真正的意义,如果我们把它译为confidence (信心)也没有表达saddha真正的意义。在英文里我们找不到一个单字可以完整表达saddha的意思。对我而言,saddha的意思是透过正确的了解「法」所生起的信仰。

当我们主持宗教典礼时,我们以对三宝的信仰来做;我们相信佛、法、僧伽(Sangha,佛教的僧团)。我们知道:佛陀已经证得无上的觉悟,已经根除所有的烦恼,因此他值得尊敬。

佛陀是一位觉者,因为他是自己证悟,而不是从别的老师学习「法」(Dhamma),我们以这种方式来相信佛陀。佛陀教我们快乐平静的过生活,他教我们止息各种痛苦的方法。我们相信:如果我们遵循他的教导或他的方法,我们一定可以快乐平静的过生活,并去除痛苦烦恼;因此,我们相信「法」。同样的,我们相信「僧」,当我们说「僧伽」时,主要是指已经获得四种道(magga)中任何一种的圣僧(Ariya-sangha);而在一般意义上,也指凡夫僧(Sammuti-sangha,仍然努力根除烦恼的僧伽);因此我们礼敬佛、法、僧三宝。

我们也相信:透过诵经--佛陀所教导的经文,以及做有功德的行为有助于止息痛苦。做这些有功德的行为形成佛教的信仰层面。然而,如果我们喜欢佛教的教义和想要解脱各种痛苦,我们就不应该满足于信仰层面,因此,我们必须追求更高的层面。

佛教的伦理层面

佛教的第二个层面是伦理道德。有关我们的言行举止和心的清净,我们必须遵守佛陀的教导。佛教有许多教义是有关伦理方面,透过遵守这些教理,我们可以在今生和来世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我们无法完全去除痛苦。佛教的伦理观是︰

1.诸恶莫作

2.众善奉行

3.自净其意(使心清净,没有烦恼)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陀教导我们的,也是诸佛的教诫。如果我们遵守这些教导,我们可以过着快乐平静的生活,因为佛教是立基于因果律。如果我们「诸恶莫作」,我们就不会受任何恶果。

至于「自净其意,没有烦恼」,我们必须修习止禅和观禅。修习止禅可以净化我们的心,当没有禅修时,烦恼会再度生起。如果我们透过「如实的了知身心生灭的过程」来净化我们的心,烦恼就不会生起。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智慧称为观智(Vipassana- bana),观智能克服某些烦恼或减少某些烦恼(例如贪、嗔痴等)。

观智(insight knowledge)所降伏的一些烦恼不会再生起;换句话说,当我们已经获得(体验)观智时,这种体验不会消失或离开我们。当我们仔细思考我们在禅修时所获得的观智时,观智会再度生起;由于有了观智,一些被观智所降伏的烦恼不会再生起。以这种方式净化我们的心,让心没有烦恼、杂染。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信心」,我们会在修行过程中更努力,幷获得四果阿罗汉;那么我们就可以根除一切烦恼。当烦恼全部被摧毁、心已完全清净时,就不会再生起任何的痛苦烦恼,痛苦止息了。没有烦恼杂染的「心清净」与佛教的修行有关;而前面所提到的两点是有关佛教的伦理层面。

另外有《曼伽拉经》(Mangala Sutta,经集258~269偈)有三十八种吉祥[1]。在这部经里,有许多要遵守的伦理学,这些伦理学能使我们快乐平静的过生活,例如:

「住在合适的地方,前世积有功德,正确了解自己,此事最吉祥。」~260偈

「侍奉父母,爱护妻儿,做事有条不紊,此事最吉祥。」~262偈

「我们的思想不因接触世事而动摇,去除忧愁,不染尘垢,安稳宁静,此事最吉祥。」~268偈

这表示我们应该使我们的行为、言语和念头没有烦恼。以这种方式,我们有许多戒律需要遵守,以便可以快乐平静的过生活。

我想提醒你《中部经典》第61经(Majjhima-nikaya Sutta No.61):《教诫罗睺罗庵婆罗林经》(Ambalat­thika Rahulovadasutta),这部经或许你很熟悉。在这部经里,佛陀教他七岁的儿子沙弥罗睺罗要正确、快乐平静的过生活。佛陀教罗睺罗:每当他想做某些事时,先停下来想一想(三思而后行)。

「罗睺啰,当你要做某些事时,你一定要有正念,幷且要考虑到这种行为是否对自己或对别人有害。如此思考后,你发现这种行为对自己或别人有害,你就不可以做。如果这种行为对自己或别人没有害处,你就可以做。」

以这种方式,佛陀教导罗睺罗去思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去觉知(aware)正在做的事,和去反省已经做的事。在许多方面,道德行为有助于快乐平静的过生活。如果我们了解这些伦理学幷遵守这些道德行为,虽然我们无法去除所有的痛苦,但是我们一定可以快乐平静的过生活。

道德(戒律)方面

虽然这些伦理学对快乐、平静的过生活大有帮助,然而我们不应该只满足于佛教的第二个层次。我们应该继续追求佛教的更高层次,第三个层次:道德方面。在道德方面,你必须遵守五戒、八戒或十戒。十戒是给初学的沙弥(samaneras )受持的;而两百二十七条的戒是给比丘(bhikkhus)受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至少必须遵守五戒;当我们能完全遵守五戒时,我们的品行是清净的;当道德行为被净化时,禅修者也比较容易禅修。

无论修习止禅或观禅都必须持戒清净;一旦持戒清净,禅修者较容易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因而获得深定,因为此时的心是清净、平静和快乐的。

修行层面

接着,我们进入佛教的第四个层面,也就是修行实践。我们必须禅修,以便能从烦恼中解脱,以及让各种痛苦止息。我们有两种禅修法,这两种禅法是佛教的修行层面:一种是止禅,可以使我们获得深定;另一种是观禅,透过如实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可以让痛苦止息。

佛陀强调第二种禅法:毗婆舍那禅(观禅)。当我们修习毗婆舍那禅时,我们必须遵循《大念处经》中,有关四念处禅修法的开示。如果我们以正念观察所有身心生灭的过程,我们一定可以让痛苦止息。

佛陀在窟鲁省(Kuru)宣说《大念处经》(Maha Satipatthana Sutta),他在经中解说四念处禅修法。

禅修的七种利益

在《大念处经》的序言中,佛陀说:禅修者透过他对「法」的体验,可以获得七种利益。

第一种利益是清净。当禅修者修习正念时,他可以净化所有的杂染、烦恼。巴利文「kilesa」你可能很熟悉;佛教学者将kilesa译为烦恼。有十种主要的烦恼︰

1.Lobha:贪

2.Dosa:嗔

3.Moha:痴

4.Mana:慢

5.Ditthi:邪见

\

6.Vicikiccha:疑

7.Thina-middha:昏沉睡眠

8.Uddhacca-kukkucca:掉悔

9.Ahirika:无惭

10.Anottappa:无愧

1.Lobha:不仅指贪婪,也指欲望、贪欲、渴望、执着和爱;当这些心态中的其中一种生起时,我们的心会被染污,烦恼会生起,因此称这些心理状态为烦恼(defilements)。

2.Dosa:指嗔恨、愤怒、恶意或厌恶。

3.Moha:指愚痴或无知。

4.Ditthi:是错误的观念或见解。

5.Mana:是傲慢、自大。

6.Vicikiccha:是怀疑的疑。

7.Thina-middha:是昏沉和睡眠。瞌睡也算是昏沉、懈怠。昏沈和懈怠是禅修者以及听「法」者的老朋友。

今天,在小参时,所有的禅修者报告时都说︰「我很疲倦,我昏昏欲睡。」在开始禅修时,我们必须奋斗,因为我们还不习惯修习念处禅,这是禅修的关键阶段,然而不会持续很久,可能持续两三天,三天后,所有的禅修者都会渐入佳境;他们不会觉得要克服这些妨碍他们培养定力和观智的「老朋友」(指昏沉)是很难的。

8.Uddhacca kukkucca:指掉举(restlessness)和悔恨。

9.Ahirika:无惭。一个人对他身、口、意的恶行没有羞耻之心。

10.Anottappa:无愧。指一个人在造作身、口、意的恶行时,心无畏惧。无愧也是烦恼之一。

这十种烦恼必须透过毗婆舍那禅,才能从我们的心中去除。佛陀说︰如果有人修习念处禅,他可以净化(解脱)所有的杂染、烦恼。这表示:当他完全净化所有的烦恼时,他已获得阿罗汉的果位(究竟解脱)。这是修习念处禅的第一个好处。

修习念处禅的第二个利益是可以克服忧伤苦恼。你不会担心失败,或为亲人的死亡感到难过,或者担心你的事业的亏损;如果你修习念处禅,你什么也不会担心,虽然你没有获得道(magga)与果(phala) 。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克服忧伤苦恼,因为当忧伤苦恼生起时,你会如实的以正念观察它;当正念变得强而有力时,苦恼或忧伤会消失。当你已经圆满完成念处禅时,你必定获得阿罗汉果位,而且永远不会有苦恼和悲伤。以这种方式,可以借着修习念处禅来克服忧伤、苦恼。

修习念处禅的第三个利益是可以克服悲恸。虽然你的父母、孩子或亲人死了,你不会为他们恸哭,因为你已经完全了解到身心生灭的过程构成所谓的「父母、子女」;以这种方式,借着修习念处禅可以克服悲恸。关于修习念处禅的第三种利益,《大念处经》(Maha Satipatthana Sutta)的注释提到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做巴答珈(Patacara)的妇人,她的丈夫、两个儿子、父母亲和兄弟,在一两天内全部死了,她因为难过、苦恼和悲恸过度而疯了,她被亲人死亡的悲恸所淹没。《大念处经》的注释提到:这个故事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借着修习念处禅可以克服悲伤、苦恼。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Savatthi)的只陀林(Jetavana,祇园)对一位弟子说法,此时,这位发疯的妇人到处乱跑,到了祇陀林,她看见有人在听开示。她走向这位听法者---一位对贫苦者非常仁慈的长者,这位老人脱下他的上衣,丢给这位妇女,并对她说:「亲爱的女儿,请用我的上衣遮住你的身体。」同时,佛陀对她说道:「亲爱的姐妹,请保持正念。」由于佛陀安抚的语调和威德,发疯的妇人清醒了。然后,她坐在长者的旁边聆听开示。佛陀知道她已经清醒,特别针对她开示;听了佛陀的开示,这位妇人的心渐渐的全神贯注在佛陀所说的法上;当她的心已经准备好,想要了解「法」时,佛陀为她宣说四圣谛︰

1.苦谛:痛苦的真相。

2.集谛:痛苦的因。

3.灭谛:痛苦的止息。

4.道谛:使痛苦止息的方法(灭苦之道)。

这四圣谛包括如何如实的观察所有身心生灭的现象。

巴答珈(Patacara)清醒后,正确了解念处禅的方法,幷用来观察身心生灭的过程,以及她所听到的所有音声;当她的正念越来越强时,她的定力也越来越强;由于她的定力变深了,她观察身心生灭现象的观智也变得强而有力;她渐渐了解到身心生灭现象的特性。因此,当她聆听佛陀的开示时,她一一体验所有阶段的观智,幷获得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透过修习念处禅,她亲自体验到「法」,她所有的悲伤、苦恼、悲痛全部从她的心里消失,她成为一位「新生的妇人」;因此,透过修习念处禅,她克服了她的苦恼、忧伤和悲恸。

《大念处经》的注释提到︰不只是佛陀时代的人,现代人也可以透过修习念处禅,以获得更高的观智,来克服忧伤苦恼。当然,你也可以透过修习念处禅来克服忧伤、苦恼。

修习念处禅的第四个利益是身苦的止息;第五个利益是心苦的止息。在禅修营和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痛苦,例如疼痛、僵硬、痒、麻木等,可以透过修习念处禅来对治。当你修习念处禅有一些经验时,你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你身心的痛苦。

如果你投入足够的时间和努力,当你获得阿罗汉果位时,你的心的痛苦将永远止息。在禅修期间,你可以透过非常专注的观察疼痛、僵硬、麻、痒等,来克服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因此,你无须害怕疼痛、僵硬或麻,因为这是帮助你止息痛苦的「好朋友」。如果你确实、仔细的观察疼痛,疼痛似乎更剧烈,因为你越来越清楚的知道它;当你了解这疼痛的感觉很不舒服时,你不会认同它和你是一体的,因为「感受」只是心理的自然过程。你不会执着这种疼痛的感觉为「我」、「我的」或「人」,以这种方式,你可以根除有「自我、人、或你、我」等错误的观念。

当所有烦恼的根,也就是身见(sakkaya-ditthi)或我见(atta­ditthi)被摧毁时,你必定已获得须陀洹道(Sotapatti-magga);然后你可以继续修习,以获得更高的三个「道」和「果」。这是为什么我说:像疼痛、僵硬、麻等不舒服的感觉是你的「好朋友」,能帮你止息痛苦;换句话说,这种麻或疼痛的感觉是进入涅槃(nibbana)门的钥匙。

当你感到疼痛时,你是幸运的,因为疼痛是禅修最好的目标,疼痛引领「观察的心」长时间去观察它。「观察的心」非常专注于所缘境;当心全神贯注在疼痛的感觉时,你不再觉知你的形体或你自己,这表示你了解疼痛的实相(sahhava-lakkhana)或苦受(dukkha- vedana)的特性。继续修习,你会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无常、苦和无我(没有永恒不变的我),这会导致所有烦恼的止息,因此,如果你感到疼痛,你真的很幸运。

在缅甸,有些禅修者通过第三观智「审查遍知智」(sammasana- bana,或译为三法印智)时,几乎完全克服所有的苦受。然而他们对修行不满意,因为他们没有疼痛可以观察。因此他们便跪坐在自己的腿上,压迫他们,使他们疼痛;他们在寻找能使痛苦止息的「好朋友」。当你感到不快乐时,请坚持非常专注的观察这「不快乐」;如果你感到沮丧,你必须聚精会神的观察这沮丧。当你的正念变得强而有力时,不快乐和沮丧会消失;因此克服「心苦」是修习念处禅的第五个好处。

第六个好处是开悟,证得「道」和「果」。当你付出许多时间和努力去修习念处禅时,你至少会获得须陀洹道,这是修习念处禅的第六个好处。

修习念处禅的第七个利益是你必定获得涅槃、解脱。

总之,修习毗婆舍那禅的禅修者透过自己对「法」的体验,能获得以下七种利益︰

1.净化各种杂染、烦恼。

2.克服悲伤和苦恼。

3.克服悲恸。

4.各种身苦的止息。

5.各种心苦的止息。

6.能够开悟。

7.能够获得涅槃(指痛苦的止息)。

佛陀在《大念处经》宣说修习念处禅的七种利益。因此如果你勇猛精进的修习念处禅,你一定可以获得这七种利益。

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相信佛陀以正确的灭苦之道教导我们,然而我们不应该满足。在巴利经典里有个譬喻︰「有个充满净水的大池塘,池塘里长了许多莲花;有一位旅客的手是脏的,他知道如果他在这个池塘里洗手,他的手会干净;虽然他知道,但是他不去池塘洗手,他的手仍然是脏的,他经过这池塘并继续他的旅行。」

经中提出一个问题︰「那个人的手依然是脏的,应该责备谁呢?责备池塘还是旅客?」很明显的,是旅客。虽然他知道他可以在这个池塘里把脏手洗干净,但是他没有去洗手,因此,旅客应该被责备。

佛陀教导我们修习念处禅的方法,如果我们知道方法,却不去修习念处禅,我们将无法去除痛苦;如果我们没有去除痛苦应该责备谁?佛陀、念处禅还是我们?是的,我们应该责备自己。如果你勇猛精进的修习念处禅,你会从所有的烦恼中净化自己,以及从修习念处禅所获得的七种利益来去除痛苦。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