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不如活一日 持戒与禅修

发布时间:2023-07-21 12:35:57作者:大悲原文

不如活一日 持戒与禅修

  Namo tassa Bhagavato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Yo ca vassasataü j?ve

  duss?lo asamàhito,

  ekàhaü j?vitaü seyyo

  s?lavantassa jhàyino'ti. ─Dhammapada verse 110

  明智的尊者们,世尊在谈到僧吉帝沙弥(Sa?kiccasàma?era)时为比丘们诵出这首偈颂。这首偈颂的含义是:

  若人活百岁,不持戒摄心,

  不如活一日,持戒与禅修。──《法句经》第110偈

  如果一个人活一百岁,但是不持戒也不修行,临死的时候没有任何善念生起,只有恶念出现,结果下一世将投生在恶道,遭受许多痛苦。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持戒与修行,他的生命是比较高超的。如果他在修行的时候死亡,下一世将会更幸福。因此,一天的修行带给他许多快乐。如此,各位尊者就能了解修行一天好过不修行而活一百年。

  在佛陀的时代,有许多人来听闻佛法。有些人就在听法时证得圣道、圣果;有些人则放弃在家生活而在佛陀的座下出家。僧吉帝尊者在出家之前每天跟著亲戚到舍卫城去听法。当他的波罗蜜成熟时,他得到允许出家,他的亲戚带他到舍利弗尊者的地方。舍利弗尊者知道这个小孩有足够成熟的波罗蜜,就负责作他的戒师。他教僧吉帝观察自己的身体为不净:在为他剃头的时候,把一些头发放在他的手掌上,教他思惟头发为不净。那时,僧吉帝的心专注在自己头发与身体的不净,定力愈来愈深,一直达到禅那的境界。然后他开始修行观禅,透视自己的身体。在短时间内,他就能以深的观智了知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他的观智达到很深,乃至证得所有道果及神通。如此,他在出家的时候就完成了沙门的义务。

  在他出家并且证得所有道果的时侯,也成就了所有的禅定:他先透过不净观而达到初禅;接著专注身体部份的颜色而成就四种色界禅;然后专注色遍的空间,见到无边的虚空而成就第一种无色界禅;然后藉著专注心识(空无边处禅心)而成就第二种无色界禅;藉著专注无所有而成就第三种无色界禅;藉著专注第三种无色界禅禅心的宁静而成就第四种无色界禅。由于他在很近的过去生中已经修行过这些,因此在那一生中他毫不困难地就证得这些禅定。如果任何人证得四道四果而且成就这八种定,他就有能力进入灭尽定;灭尽定是世间最高的禅定。如此,僧吉帝出家之后就协助自己的戒师,尽到对戒师的义务,并且时常服事比丘们,而当他有空的时候,就随自己的意愿而进入某一种禅定或果定。

  在僧吉帝出家的同时,有三十位年轻人听闻佛法而在佛陀座下出家。他们学习比丘戒并且有时也禅修,但是他们无法完全地控制自己的心,所以对自己的禅修感到不满意。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决定要到远方去修行。他们去见佛陀,顶礼之后坐在一旁。佛陀无所不知,但是他仍然问他们说:“你们对自己的出家生活满意吗?”他们回答说:“世尊,我们对自己的禅修不大满意,所以我们来请求世尊允许我们到远方去修行,以便完成沙门的义务。”佛陀允许他们的请求,教导他们修行到证得最后成就的法门,并且对他们说:“去见舍利弗,然后才离去。”这三十位比丘得到佛陀的允许与教导之后,感到很欢喜,就去见舍利弗尊者,顶礼之后坐在一旁,说:“尊者,我们现在要离开这里了。佛陀允许我们,并且要我们先来见尊者,然后才离开。这就是我们来见尊者的理由。”舍利弗尊者也有能力观察别人的心及波罗蜜。他检查为什么佛陀要他们来见他。于是见到这三十位比丘将会遇到灾难,而僧吉帝沙弥能解除他们的灾难,这就是佛陀要他们来见他的原因。舍利弗尊者了解之后就说:“带著我的僧吉帝沙弥去帮助你们吧。”

  包括僧吉帝沙弥在内总共三十一位尊者走了几百英哩的路,找到一个很适合修行的森林。村子里的人有充分的信心,为他们建造了简单的住屋。他们每天到村子里托钵,回到森林就整天禅修。

  有一个乞丐见到这些比丘得到充分与美味的食物,就想来帮比丘们服务,以便从比丘那里得到食物。他得到最上座比丘的允许之后,就来帮比丘们提水、煮水及打扫森林。后来他想要回自己家里一趟,就在取得比丘们的允许之后离开,走上穿越深邃森林的旅程。在那个森林里住著五百个强盗,每年要杀一个人祭拜火神。那天,他们捉到那个乞丐,就要杀他来祭拜火神。那个乞丐哭著说:“我能带什么呢?我没有钱。”他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要杀你来祭拜火神。”乞丐说:“我是肮脏的乞丐。如果你们用我这样一个肮脏的人来祭拜火神,火神可能会生你们的气。你们应该用清净的人来祭拜祂,祂才会高兴。”强盗们心里也想:“是的,如果我们用肮脏的人祭拜火神,祂可能会生我们的气。”于是就问乞丐说:“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清净的人呢?”乞丐说:“在那个森林里有三十一位清净的出家人,你们可以去找他们。”强盗们就放走那个乞丐,而到那些比丘住的地方,说:“尊者们,我们需要用你们当中的一位来祭拜火神。”

  那些比丘当中最上座的比丘就召集所有比丘来,对他们说:“强盗们需要我们当中的一位来祭拜火神。我就跟他们去了,你们好好地修行吧。”第二上座的比丘说:“不,尊者,你不应该去。你应该留在这里领导大家。请允许我跟他们去吧。”第三上座的比丘说:“不,你们两位都不应该去。请允许我跟他们去吧。”就这样,一直到第三十位比丘,每一位都争著要去。最后到了僧吉帝沙弥,他顶礼比丘们,然后说:“尊者们,你们都还没完成沙门的义务,因此你们都留下来好好地修行。我跟他们去。”然后他又说:“请尊者们告诉舍利弗尊者说我去了。”于是僧吉帝沙弥跟著强盗们走了。他们将他带到祭拜火神的地方。强盗首领举起非常锋利的大刀,用力地砍向僧吉帝沙弥的颈子,想要杀他来祭拜火神。僧吉帝沙弥立刻进入灭尽定。在灭尽定当中,没有人能动他身上的一根毛,更不用说要伤害他。强盗首领的刀砍到僧吉帝沙弥的颈子时,立刻反弹回来,好像砍到石头一样。强盗首领再一次举起大刀,更加用力地砍。这一次他的刀被砍弯了,还是无法伤害僧吉帝沙弥。强盗首领心里生起恐惧,跪下来顶礼僧吉帝沙弥,说:“尊者,就连没有心的刀都能感受到您的法力,我这个有心的人却反而不认识您的法力。请尊者原谅我!从今天起,我皈依您及您的法。请剃度我并且帮助我依循那个法修行。”僧吉帝沙弥接受了他的请求。其他四百九十九个强盗也都请求原谅,并且跟随他们的首领出家。僧吉帝沙弥带领这五百个强盗回到寺院,剃度他们出家。

  如此,那个寺院住了五百三十一位出家人。之前的那三十位比丘很高兴僧吉帝沙弥平安地回来,但是对于自己还未能具有那样的法力感到不满意,所以他们都非常精进地修行。结果在那次雨季安居期间,那三十位比丘全部证得所有四道四果。安居之后,所有五百三十一位尊者就开始长途跋涉,去见佛陀。经过几个星期之后,他们到达了舍卫城祇园精舍,顶礼佛陀之后,坐在一旁。佛陀问说:“你们如何平静地度过雨季安居?”最上座的比丘回答说:“世尊,由于僧吉帝沙弥的缘故,我们才能完成沙门的义务。而且不只是我们,五百个强盗也是由于僧吉帝沙弥而皈依正法。”那时有许多比丘集合在那里。佛陀就诵出这首偈颂,并且开示佛法。那五百位尊者就在听法时证得所有四道四果。

  佛陀在这首偈颂里谈到依法而生活及修行禅那。假设我们活一百岁,但是没有修戒、定、慧之类的善事,临死的时候我们就记不起任何善事,心中只有恶事出现,结果下一世将会更不幸、更痛苦。相反地,假使这一世我们做了很好、很有利益的善事,临死的时候我们回忆起善事,下一世就会更安乐、更理智。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持戒、修行一天的生命强过不持戒、不修行而活一百岁。

  这首偈颂中提到修行禅那。禅那的意思是烧毁五盖(五种障碍)。在禅那当中没有五盖存在,因为禅那的力量烧毁了所有的障碍。我们都知道什么是五盖;五盖覆盖我们的心智,使它无法提升。如果能超越五盖,我们的定力就能愈来愈深,达到近行定。近行定之后就是禅那。透过禅那的帮助,我们很容易就能提升心力。关于禅那,必须解释四种色界禅及四种无色界禅。在色界初禅﹙第一禅﹚的阶段,心由五个禅支伴随而专注于禅相之中。这五个禅支当中的寻禅支使初禅的定力很容易破散,因为寻很容易执取其他目标,例如声音等。到了色界第二禅,心由三个禅支伴随而安住于禅相之中。在这三个禅支之中,喜禅支很接近五盖而容易使心生起执著,但是第二禅的定力已经比初禅的定力更强。在第三禅中,心由两个禅支伴随而专注于禅相。这两个禅支当中的乐禅支很接近喜,因此第三禅的定力仍然能在短时间内破散。在第四禅的阶段,心安住于禅相中的一点,将它视为色法﹙物质﹚目标。由于目标是色法,所以定力仍然能在短时间内破散;尽管如此,出定后的定力仍然相当强。第四禅的心力比其他三种禅更强,但是由于透过色法而专注,所以仍然比不上无色界禅。

  在无色界禅的阶段,不以色法为目标,心透过非色法而专注。在第一种无色界禅空无边处禅时,心无限制地透视无边的虚空;在虚空里没有色法存在,所以很少有机会让五盖生起,心力比色界禅更强。在第二种无色界禅识无边处禅时,心的目标只是心识,而不是色法,因此也比色界禅更强。在第三种无色界禅无所有处禅时,心安住在无所有,没有色法目标存在,所以也比色界禅更强。第四种无色界禅非想非非想处禅的目标也是心识,不是色法,所以比色界禅更强。

\

  以上这八种禅就是佛陀所说的禅那。在这首偈颂里,佛陀说修行这些禅那一天强过没有修行而活一百年。因此,各位尊者,我们应当听从佛陀的教导,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证得这些禅那。

  愿大家证得这些禅那。愿大家迅速地证得所有道果。祝大家健康、快乐。

  (2001.12.16 讲于斯里兰卡 .龙树林僧寺) (《嘉义新雨杂志》第40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