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原文网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二十九

发布时间:2019-06-25 12:31:04作者:大悲咒原文网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二十九(经十之二)

  (凡遇圆相即是标辞与?同其上文)。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等动同分生机倏然隳裂沉细纲纽补特伽罗酬业深脉感应悬绝。

  (?前三句标人诸世下正明行尽世间性者行阴即是世间体性世间有三义一有生灭二性有漏三可破坏既堕世间同以行阴生灭为性也隐密故幽离想故清优即是动同分生机前是基本今是机要忽尔而破故云倏然隳裂沉细下重释尽义网上大绳曰网衣领结处曰纽皆喻其要也十二类生如网如衣行阴贯通微细结要如网如纽补特伽罗云数取趣即总指十二类也行阴能转此类生故故云浣细纲纽纲纽是业因伽罗是果报业因亡则孰为引果果报息则谁作能酬因果既亡故绝感应深脉亦喻行阴幽隐也○解诸世间性即十二类生行阴体性也同分生机谓与诸类同其分齐生灭之机也倏然下明行阴尽相行是业性能持诸阴如罗网之有纲纽焉补特下明不牵来报应犹报也)。

  于涅盘天将大明悟如鸡后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

  (?涅盘名第一义天得无生忍名大明悟明悟在近故名曰将将当也欲也如鸡后鸣者鸡第二鸣天将晓也五阴在如全夜阴都尽如大明色受二阴破如鸡初鸣天全未变今想行又除唯有报阴明悟在即如鸡后鸣天有精色若约位说此当第二渐次也彼文云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即是今文酬业深脉感应悬绝彼文又云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等即此文云瞻顾东方已有精色此则正得似位相似通发也○解孤山曰三德涅盘名第一义天前受想尽似证尚遥如鸡先鸣天色犹昧今行阴尽唯识阴在明悟非久如鸡后鸣天有精色私谓五阴伏有次第断无先后今取将破别惑为后初破通惑为先断伏顿渐如下所辩)。

  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内湛明入无所入。

  (?由定所摄无行阴使虽存六根识不驰散故云虚静无复驰逸唯专内境定心内照故云内内湛明又内内者深深寂照也穷到识阴更无所见名入无所入○解行阴既尽故虚静识阴披露故湛明下文云又汝精明湛不摇处于身不出见闻觉知即其相也当知见闻等虽有内外以湛明故而无能入所入之异经或作内外湛明)。

  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

  (?受命元由即是识阴今观识阴既是类生种子元由不起烦恼不作新业由是执持不今趣果无受生分故云诸类不召)。

  于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既知识是生类元由故十方界依之与正皆识所变同一识体斯则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先虽信教今观中明见也精色不沈所观境现也由观力故境界明白故云不沈发幽秘者似通发也未至此位诸根暗昧不能远观故云幽秘今由观力六根清净不由天眼彻见诸界等故云发现○解受命元由者识息暖三和合成命受生之际识阴为先也而此元由复是人法二执之本今观中所见虽未销尽且无行业招引来报故云诸类不召又见十方一切依正唯识所变故云已获其同精色不沈即湛明也发现幽秘无所覆也)。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

  (?初二句指在识阴中也若于此中以定慧力销磨根隔令其开通合成一体则见闻觉知互相为用斯则明不循根寄根明发也故云互用清净此识阴尽获证是第三渐次证无生法忍也故文云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源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既云六用不行即是销磨六门既云返流全一即是合开成就互用清净也彼说由戒故与此异○解群召虽异识体是同若于同中销磨六门见爱之惑则能合成一体开为六用六用不隔皆悉通邻即法华所明六根清净也)。

  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

  (?世界身心皆唯识现今识阴尽唯见觉体觉体明妙如净琉璃一无障碍名内外明彻身心为内世界为外俱无所得故云明彻前文云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宝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即知识阴尽者是随分觉也文殊亦云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命体即识阴也以命暖识三俱时而转识既已离命暖随亡故超命浊罔象虚无者此是觉明初起影象之相揽此妄想虚无影象以为识体即业转二相也○标前文云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上之五重从三细六粗互为形待混真成浊止观破五阴时从六粗至三细成大觉◎解孤山曰罔象亦仿象皆不实貌)。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穷诸行空于识还元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行阴虽尽已灭生灭返识循元未归寂灭故云精妙未圆以识未破正在细生灭故精妙即精真妙明也○解私谓识阴湛不摇处即是还元而此还元望前已灭行阴得名然于当体未证寂灭)。

  能令己身根隔合开亦与十方诸类通觉觉知通?能入圆元。

  (?观中暂尔也暂于观中似开根隔未全互用也诸类通觉者于此观中已见十方众生及与我身同一觉性互相融合无知觉殊此即能入圆元也此之境界全是识影未为寂灭故前文云而于寂灭精妙未圆○标行人于此无所得心定慧发明便入无生忍也○解此示观中所发之相也非唯己身根隔合开亦见诸类同我识相觉知下重牒所发结归阴元也斯亦功用暂得如是不生胜解名善境界由起邪执故堕下文外道种类)。

  若于所归立真常因生胜解者。

  (?正生计也于此所入通觉之境认为真常便立为因能生一切即为所归究竟之处决定不谬故云胜解)。

  是人则堕因所因执娑毗迦罗所归冥谛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归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外道种。

  (于所因识阴执为真常是万法之因故云因所因执万法无因虚妄生灭今计有因是真常性即与外道所执??谛是常能生一切无有差别此即计阿赖耶识未形兆前冥然之初为冥谛也迷佛菩提者菩提云觉觉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今执有法从一因生能所差别故云迷也不如实知故云亡失知见所得心即识阴也因中为所得果上为所归耳余文可解问据下七段皆云能非能等独有此文为因所耶答以一切诸法皆从识变正是所因以不了虚妄执为实因故同外道下文直显当体虚妄故云非能等也○标娑毗迦罗师事梵天计非色非空认藏识为冥谛六师外道俱阇梨等皆是其党○解资中曰因所因执者迷识阴为冥谛执冥谛为生因也真际曰认圆元为真常计真常为妄本也私谓两说似同正取后义是则上因指体下因对用上云二因今复云果者因谓所依能生诸法故果谓所证计为极理故盖同实而殊号者也)。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览为自体尽虚空界十二类内所有众生皆我身中一类流出生胜解者。

  (?前计虽执识阴为真常因而未取为自体今计即是我之自体一切众生皆从我出我能生彼决定不谬也○标精妙未圆者识阴未尽也)。

  是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醯首罗现无边身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二立能为心成能事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大慢天我遍圆种。

  (?实非能生执以为能名能非能摩醯首罗即大自在天三目八臂外道所宗为能因也现无边身者以执我能现起无量众生也因既能为果成能事因果相称也○解孤山曰能非能执谓我是能生彼皆所生也资中曰如俱舍破能生世间有何义利等)。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归有所归依自疑身心从彼流出十方虚空咸其生起即于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无生灭解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灭安住沉迷生胜解者。

  (?所归即识阴前览所归为自身今认所归为他体故疑自身及一切法从彼生起都宣流地即识阴也妄认为他是真是常是无生灭惑不生者本觉常住不生诸法迷而不解也亦迷生灭者妄认识阴为真常也二俱不识故曰沉迷坚执不转故云安住)。

  是人则堕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计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倒圆种。

  (于无常处妄计为常名常非常执自在天即首罗也前计他从我生今执我从他起故云计自在也因依心即识阴也立为他体计能生我故同外道计彼为常○解资中曰自在天与前不别此天现有生灭妄计为常故云在生灭中早计常住私谓从彼流出者此指所归识阴为彼非指他人也以识阴圆元为常自己身心及十方虚空为非常非常即生灭也既见非常从常流出乃计生灭即是常住下文知无知执义例亦然)。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所知知遍圆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称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无择遍知生胜解者。

  (?所知即识阴也是彼观行所知境故识阴能变一切诸法名知遍圆悟此诸法从知变起以知为体故云因知立解十方草木下即解之行相也既此依正皆从知有何得一知一无知耶故无拣择一切皆知自谓决定不谬故云胜解)。

  是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霰尼执一切觉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倒知种。

  (草木无知而执有知故云知无知执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涅盘云婆私吒及先尼梵音小转既执一切觉即草木有命也圆知即遍知也虚谬果者斥成妄想此即不了皆是妄想所变妄想凝结假立无情妄想流动假名有情如前文云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以不善分虚妄识有内分外分故成计执○解孤山曰知无知执者草木无知强谓有知也夫常住真心一体无二用诸妄想依正乃分是故众生草树悉如空华皆是有情自心所变执情不了以谓一一草木各各有知遂说木死为人人死为木未明一体谬计偏圆达远圆通职由此矣婆吒霰尼两外道号见涅盘经彼谓一切觉知乃云草木有命今所发见正与彼同)。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求火光明乐水清净爱风周流观尘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尘发作本因立常住解。

  (?根互用中得随顺者以于似观暂得相应故云随顺便于圆化一切发生者一切诸法同名变化故云圆化皆可修习能成圣果故云一切发生以于一根暂得诸用由此例知一切亦尔皆可于无知见中修成知见取常住果故求火乐水爱风观尘也○标群尘即地水火风也)。

  是人则堕生无生执诸迦叶波并婆罗门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五计着崇事迷心从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颠化种。

  (?四大之性实不能生常住之果执为能生故云生无生执迷心从物者迷失唯心所现而各随顺崇事以求常住因果俱妄故成妄求妄冀也○解私谓圆化者谓观中所见圆融变化唯识之境也一切发生即四大之相也观尘成就别名地大以此群尘通指四大既见此等并由圆化乃计修因证果不出火之若明水之清净等故曰发作本因立常住解生无生执者谓四大之生即常住之无生也迦叶波亦婆罗门别姓下所并者总摄其类)。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明计明中虚非灭群化以永灭依为所归依生胜解者。

  (?明中虚者圆明之理即所观识也已灭生灭故明中虚非即是灭故云非灭色受想行摄一切法名为群化永灭依即明中虚也此计空为所依归处即涅盘也○标此计即认为究竟涅盘也)。

  是人则堕归无归执无想天中诸舜若多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六圆虚无心成空亡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断灭种。

  (?此明中虚实非所归而计于归故云归无归执无想天五百大劫想心不行也舜若多四空处也圆虚无心断灭因也空亡果断灭果也○标受想于定中暂得不起四空观中妄认究竟矣○解明中虚者前云罔象虚无是也非灭群化非犹破也群化即四大等孤山曰归于无归故曰归无归执无想天灭心心所舜若多主空神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常固身常住同于精圆长不倾逝生胜解者。

  (?执识阴以为圆常欲固此身亦同识阴故云同于精圆长不倾逝)。

  是人则堕贪非贪执诸阿斯陀求长命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七执着命元立固妄因趣长劳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妄延种。

  (根身虚妄本是无常实不可贪以为长久今坚贪着妄执长生故云贪非贪执阿斯陀者云无比即长寿仙也长劳果者劳即空字声之误耳妄执延年故云妄延○解私谓识阴精明湛不榣处名之为常今见其常乃执色身同此精圆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观命互通却留尘劳恐其销尽便于此际坐莲华宫广化七珍多增宝媛纵恣其心生胜解者。

  (?观识阴为十方众生之命元是十二类命之通要由是我命通彼彼命通我故云互通今观识阴若尽十方众生命即皆尽我命亦尽尽即教谁论真常理谁为所化众生徒有真常无证真者故留尘劳○却起贪欲化莲华宫及诸欲境恣受欲乐图命不灭俾要证真起用化物作此执计定不移转故云胜解媛女宝也)。

  是人则堕真无真执吒枳迦罗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八发邪思因立炽尘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天魔种。

  (起惑恣欲实非证真计此即能证真起用故云真非真执吒枳迦罗未见正译此既能化欲境受用即是欲界自在天类也邪思因者既于定中发此邪念不能善察由此炽盛趣尘劳事故同天魔耳○解真际曰观命互通下谓于群召已获同中无彼召因恐亡其果故却留尘劳也孤山曰真无真执者将欲复真而反恋于俗也私谓此约在家修禅得通者说故有广化七珍多增宝媛之事)。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于命明中分别精粗?决真伪因果相酬唯求感应背清净道所谓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居灭已休更不前进生胜解者。

  (?识阴露现故曰命明识既含藏漏无漏种今于此中分别决择苦集有漏名粗名伪道灭无漏名精名真择去粗伪苦集而留精真道灭故云分别精粗等修道为感证灭为应但取于此故云唯求背清净道者本修圆观法界平等离二边垢名清净道今发小乘忻猒之解故名曰背所谓下释前义也○标避喧求静执为究竟)。

  是人则堕定性声闻诸无闻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九圆精应心成趣寂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缠空种。

  (定性者且就一期趣寂无改判为定性实有劫数终回上乘无闻僧者不了识阴迷为涅盘故同此也圆谓周遍精谓非粗已离行阴为诸命元故曰圆精称乎妄计故云应心○标未得谓得未证谓澄沈空滞寂如焦谷芽不能发生随入魔境也○解孤山曰命明识也谓于识阴圆明之中忽发小解因此分别苦集是粗是伪灭道是精是真也又知苦果酬集因灭果酬道因于是见苦断集唯求道灭感应也既发小解乃背圆融常乐我净之道今于四德略举其一所谓下释成上意无闻僧者妄执小道以为究见故与夫谓四禅为四果增上慢人为害一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已灭生灭而于寂灭精妙未圆若于圆融清净觉明发研深妙即立涅盘而不前进生胜解者。

  (?本观圆融清净觉体今见识阴离行生灭谓深且妙立为涅盘不知流注故不前进○标行人定中观十二缘生皆从识阴而起认此识阴便为究竟)。

  是人则堕定性辟支诸缘独伦不回心者成其伴侣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是名第十圆觉?心成湛明果违远圆通背涅盘城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认识阴为圆觉符妄计为泯心寂焉不动非无觉了故云湛明证识觉之圆明无悲化之妙用故云不化圆种唯识论云声闻畏苦障缘觉舍生障是此类也○标定性有二类一定性缘觉依教观缘但离缘生虚妄名为解脱二定性独觉不随佛教修行出无佛时居山野观四时荣枯即立究竟涅盘也○解本觉识阴三谛圆融而偏着妙空遂生小解故即安立涅盘化城而不前进中道宝所也诸缘独伦者缘觉独觉佛世灭后故有二焉资中曰眈寂灭果成舍生障是名不化圆种私谓化变也以定性不回故云不化)。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中涂成狂因依迷惑于未足中生满足证皆是识阴用心交互故生斯位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各以所爱先习迷心而自休息将为毕竟所归宁地自言满足无上菩提大妄语成外道邪魔所感业终堕无间狱声闻缘觉不成增进。

  (?中途成狂者方在似觉未成不退邪慧发生故云成狂不察识阴微细生灭便谓已证故云因依迷惑等余文可解○标中途成狂等结前十中八种于未足中等结后定性二位也○解大妄语者别指前八也前八通名外道邪魔亦可别指七是外道八是邪魔俱未断惑故云堕狱二乘异此故云不进)。

  汝等存心秉如来道将此法门于我灭后传示末世普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见魔自作深?保绥哀救销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始成就不遭岐路。

  (?深劝后世令了识阴未尽有此十境发相知而觉察见魔自息迷而取着必落偏邪入佛知见证真位也从始初修也成就果满也不遭歧路中间更无委曲相也即前十类耳○解言见魔者见以违理为名前八违真中二理起界内邪见后二违中道理起界外邪见以二乘智即无明故又前八中七纯是见八具见爱以留尘劳生胜解故问前受阴尽已超见浊何至行识二阴又发诸见耶答前约断位得意生身者言之今在伏位于二阴区宇中发也此五阴文若迷断伏之义虽有妙辩其何以销之)。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恒沙劫中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无有一佛不破五阴而得菩提皆能觉了故免岐路○标乘此法门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前云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解如是法门且指识阴禅那见相过去诸佛无不觉了入佛知见故曰乘此心开)。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

  (?现前根互用者即前第三渐次证无生忍也前文已见从互用中入干慧者即此互用便是已入干慧地也互用即是自在位故如前文云返流全一六用不行乃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此人即获法忍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斯则始从干慧终至等觉俱不离此第三渐次而建立也今约从总入别故云从互用中入也言金刚者以此行人从始至终皆由修习金刚三昧而得成就故前文云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或可此约利根之者到干慧地精心发化遂超因位直入妙觉故得别受金刚之号若钝根者随所发行更历诸位故不得受金刚之名但称干慧耳若将此位立在等觉后心其如前文何文云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岂可于入交后更立干慧地耶古人迷此于等觉后更立金刚干慧一位诚误后学理例俱无不敢闻命)。

  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

  (解孤山曰诸根互用即圆教相似七信界内思惑已尽也能入金刚干慧者从相似位超入等觉后心也天台明圆教利根一生有超登十地者与此符合圆明下示后心所证有法有喻有体有用)。

  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于干慧心既证圆妙此之心性顿发诸行顿具诸德故云发化慧心如琉璃因行如宝果德如月此喻一中现无量无量中现一因行果德一时具足无碍圆明故如琉璃内含宝月超因入果由前发化因果具故乃得超也福足故名庄严海慧足故圆满菩提理极故归无所得即大涅盘常寂无得也此是圆顿下根又利者也由下品故至识阴尽方得入位由又利故于此发化乃超诸位问前受阴尽即云上历菩萨六十圣位今识阴尽何故言超答前约上根稍钝者说例今亦合有顿超者今约下根又利者说故得言超例前受破亦合有历圣位者前后互现耳想行阴尽合是中根超历之处略故不说○标得金刚如幻观察三昧故云归无所得○解金刚干慧是妙觉无间道转入解脱道即妙觉也故云入于如来等也妙庄严海是福究竟圆满菩提是智究竟归无所得是理究竟福即解脱智即般若理即法身不纵不横三德秘藏于兹具显远讨其因实由初心修习奢摩他三摩禅那三止之功也)。

  此是过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觉明分析微细魔事。

  (?觉明即观慧也○标唯佛与佛乃能知之因位行人宜须先觉)。

  魔境现前汝能谙识心垢洗除不落邪见阴魔销灭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魉无复出生直至菩提无诸少乏下劣增进于大涅盘心不迷闷。

  (褫撤去也鬼魄撤去而逃逝也○解奢摩他毗婆舍那者即定而慧也私谓微细魔事总括五阴所现之境也前结识阴云乘此心开今结五阴云觉明分析当知由分析故心开互现其文也大力鬼神等别指想阴中年老成魔之类褫惊也)。

  若诸末世愚钝众生未识禅那不知说法乐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劝令持我佛顶陀罗尼咒若未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不别修习次第故云未识禅那未学智慧方便故云不知说法定慧不习而乐安禅魔境现前孰分邪正当劝持咒安其正解防其邪虑即不堕魔)。

  汝当恭钦十方如来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是诸如来究竟了义之说又是出世最后时说故云最后垂范也○标初阿难示遭魔娆溺在爱见之坑佛来文殊将咒往护提奖见佛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此阿难通请也向下如来一一别答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云云即许说成道妙行也七处徴心破执破疑八还四义也三因不生即信解真正为最初方便洎复请多闻无功如天王赐与华屋至圆通思修入三摩地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获二种殊胜此显行证为最初方便及乎将罢法座无问自说五十种魔事盖修止观之人破五阴时激动无始界中无明烦恼种子每一阴有十种若不先觉认邪为正即堕地狱故佛大悲令行人辨识不遭邪魔故佛嘱付阿难汝当恭钦此五阴中远离魔境是十方如来修行究竟修进最后垂范者也○解夫返妄旋真非行不克行之大略唯信法焉从闻法而入者曰信行从思惟而入者曰法行然其二行必假相资今云未识禅那即法行者未识五阴禅那现境也不知说法谓不知以信行而资法行也由是之故名为愚钝若于三昧好乐修习佛虑斯人为魔所恼故嘱阿难劝持神咒也嘻出学大乘者孰不自谓得真三昧以信法二行审之空空如也或读此经安有自省愚钝诵写其咒而防诸魔事乎然则大明不能破长夜之昏慈母不能救亡子之苦悲夫孤山曰夏满说经前春示灭灭在不久故云最后垂范)。

  首楞严经义海卷第二十九 牧九

  音释

  倏

  (式竹切忽也)。

  纽

  (女久切)。

  霰

  (思见切)。

  媛

  (于眷切美女也)。

  ??

  (鱼错切怪蘖也)。

  禠

  (丈尔切夺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拼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