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实凡夫。
——弘一法师
《塔木德》上有这样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
一位令人尊敬的拉比去世了,他所有的信徒都渴望得到他的一件遗物,留作纪念,其中一个学生看上了一柄精美的烟斗。
“这要花你一百个卢比。”拉比的妻子告诉他。
“对我来说这是一大笔钱。”信徒有些犹豫地说,“但是,请先给我看看,然后再决定。”
于是,拉比的妻子把烟斗给他,他装上烟丝,然后点燃了它。你能想象发生了什么吗?
他刚吸完第一口不久,就仿佛看到了天堂的七重门全为他打开,里边有迷人的风景。
信徒赶快用激动的双手数了一百个卢比,然后兴冲冲地带着烟斗回家了。
到家之后,他再一次点燃烟斗,并狠狠地吸了一大口。
你能想象发生了什么吗?
什么都没有!
气昏了头的信徒兴冲冲去找新任的拉比想讨个公道,告诉他整个故事。
“我的孩子,”新任拉比微笑着说,“事情很简单,当烟斗仍属于拉比时,你吸烟时就能看到他所看到的。但它一旦变成你的烟斗时,就成了一只普通的烟斗,那你只能看到你的平常所见了。”
高尚的人心中都是高尚的愿望,卑劣的人心中尽是肮脏的想法。世界并没有不同,所不一样的是人的心。
苏东坡和佛印是老朋友,经常一起参禅悟道。但苏东坡终究不是佛门中人,对于佛法的领悟总赶不上佛印,屡屡被佛印比下去。苏东坡觉得自己这么聪明,不仅才华横溢还在官场混得不错,不能老被一个秃和尚压着,于是总想找机会灭灭佛印的威风。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坐禅,东坡一时心血来潮,问佛印道:“和尚,你看我禅坐的样子像什么?”
佛印老老实实地说:“依我看,学士好比一尊佛。”
东坡听后,得意地哈哈大笑:“我看你这个秃头和尚倒像是一堆牛粪。”
佛印微微一笑,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苏东坡自以为占了便宜,高兴得不得了,回到家就跟才女妹妹炫耀:“我今天总算占了佛印便宜了。”然后把事情原委讲述一番。
苏小妹听后,不以为然地说:“哥哥,就你这悟性还参禅悟道呢?你今天出了大丑了!佛法讲的是‘明心见性’、‘心性本同’。人家佛印心中想的是佛,所以目之所及全都是佛,而你说人家是牛粪,那你心里都是些什么东西?”
苏东坡自以为聪明,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原来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像一堆牛粪”污浊不堪,不由得羞愧难当。
一个人干不干净,不是看他的外表是否光鲜,而在于他的内心是否纯净。在心灵纯净的人眼中,整个世界都是纯净的;在心理阴暗的人眼中,全世界都是肮脏的。
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是我们心灵照射出来的影子。世界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有的人说,哦,好漂亮的一面镜子啊,借点儿阳光就可以把屋子照亮了;有的人说,这镜子太小了,只能照出我的脸,照不出我的全身。两个人说的都是实话,但两个人所看到的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充满阳光,另一个只有一张脸。把这种态度放大到人生当中,前者的人生格局无疑是明亮的、宽广的,而后者的人生就很自我、很局限。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几个人一起去游山玩水,有人说,这座山真雄伟啊,马上就会有人说,这算什么,泰山比这个更雄伟;到了泰山,他就说天山,然后是喜马拉雅山。即便到了喜马拉雅山,他一样不屑一顾地说,这算什么。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东西是美好的。我们承认,世界上的确没有完美,但这个世界又何尝缺少过美?
生命的宽度取决于心灵的亮度,心胸狭窄的人,连自己都装不下,心胸敞亮的人则可以放得下整个世界。生活的质量取决于人生的态度,心中有阳光,生活便处处都灿烂;心中有爱,便处处有温暖;心中有善,处处是善;心中有佛,处处是佛。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