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的人身体到底损失了什么?
知友:酷炫脑(6400+赞同,耶鲁大学精神医学博士后)
损失了身材,记忆,快乐和生命。
一个成年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是七到九个小时,青少年需要八到十小时的睡眠,儿童需要的睡眠时间则更久。偶尔一两天的熬夜可以靠之后几天补觉来弥补,但是长期熬夜会对大脑和身体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下面具体说说熬夜和缺乏睡眠的危害。
1.熬夜可能导致肥胖
研究发现,将健康人的睡眠从8小时缩减到4小时,他们体内糖分的代谢速度会明显降低。也就是说,睡眠不足是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之一。
熬夜还可能导致白天食欲暴增而发胖。研究发现,晚上睡眠减少或者不睡觉会激活大脑前扣带回皮层,让人胃口大增,对一般的食物都充满兴趣,而大脑这一区域的激活,在肥胖症中尤为普遍。
2.长期缺乏睡眠会增加死亡率
2014年,一个铁杆球迷因为连续观看了48小时的球赛而死亡。虽然他的死因是「中风猝死」。
但是早在2012年在波士顿举办的睡眠会议中就有研究发现,那些长期睡眠的时间低于6个小时的人,相对于每晚能够保持7到8小时睡眠的人来说,增加了4.5倍的中风风险。
根据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的资料显示,在(哪一年)美国只有28%的成年人每天睡觉能达到8个小时,而在2001年,这一数据是38%。随着经济的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睡眠时间反而不合理地减少了。
3.缺乏睡眠会导致记忆能力下降
当小老鼠被剥夺了五个小时的睡眠后,大脑中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明显减少了。
及时的补觉可以逆转这一损伤:随后小老鼠又补了三个小时的觉,结果海马体的神经元树突又长了回来,变得和正常睡眠的小老鼠的差不多了。
缺乏睡眠(即使只是一晚上睡觉少于5小时),也会导致对之前发生的事件细节记忆混淆和扭曲。
睡觉是大脑「排毒」的关键时期。在清醒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消耗白天所需的各种能量,这一过程会产生很多副产品,也就是大脑的生物垃圾,这些生物垃圾会堆积在大脑中。
代谢产物中包括很多成分,其中包括腺苷。当腺苷累积起来的时候,会增加困倦感,而咖啡就是通过阻断腺苷受体来减少困倦感,使人感到比较清醒的。
科学家通过观察小鼠发现,睡觉的时候脑细胞之间的空间会增大60%左右,大脑中的淋巴系统在这个时候会开启,把清醒时大脑活动产生的毒素更快地通过脑脊液排出大脑,而清醒的时候大脑的“排毒”过程则几乎不存在。
4.缺乏睡眠会影响人的情绪
一方面,缺乏睡眠会让人变得情绪化。
在一个研究中,科学家让参与实验的人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分辨电脑屏幕上的光点往哪个方向移动,同时这个光点上会出现情绪化的图片或者中性的图片,来分散注意力。
结果发现,有充分睡眠的人会受到情绪化图片的干扰,但是在中性图片出现时却不容易受到干扰;而缺乏睡眠的人则不同,情绪图片和中性图会同等干扰他们的表现。
也就是说,缺乏睡眠会让一个人把中性的刺激等同于情绪化的刺激,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更加情绪化。
睡眠剥夺还会降低人们对他人面部情绪的识别能力,尤其是对生气和开心的情绪的识别能力,从而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
5.熬夜可能引发精神问题
很多精神疾病都和睡眠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人认为是长期睡眠差导致了精神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睡眠不良提前于精神症状出现,是对大脑问题的预示。总之睡眠与精神问题似乎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在我读博士期间,研究的课题是帕金森病的幻觉机制。
当时访谈的一个帕金森病人告诉我,他在发病前失眠了十多年,每个星期只有3天能睡着觉,而发病5年后,睡眠似乎更差了。
抑郁症的前期症状和伴随症状也往往包括了失眠、睡眠质量低下等睡眠问题。如果存在长期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低下而导致的嗜睡情况,那么人们则需要及早引起对其的重视并对其进行干预。
2012年有一则这样的新闻报道,一个民工在他的腿上绑了一万块钱然后赶春运坐火车回家,结果路上他就突发了精神病。
原来是这个民工把打工一年挣得的1.3万元用布包着绑在腿上坐火车硬座回家,但因为精神紧张过度,他一路上也不敢说话也不敢睡觉,坐了足足43个小时后他心力交瘁,最后出现了妄想。
急性的睡眠剥夺(熬夜)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易怒,思维不清,甚至妄想和幻觉。
有人会问,熬夜但是白天睡到很晚才起可不可以呢?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光照。首先来讲光照对睡眠的影响。
外界的光线对睡眠质量和睡眠节律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
大脑靠近眼睛有个神经集合的区域,叫做视交叉上核。这个区域通过眼睛感受到的光线来同步我们的日夜节律。
每天当夜幕降临,动物眼睛接收到的光线大幅减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就会下降,松果体开始大量分泌褪黑激素,促进大脑进入困倦状态。
褪黑激素是大脑松果体分泌的使人产生睡意的激素。这就是自然状态下,动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
作用于视网膜的短波光(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
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人造光(主要是蓝光),可以把我们的生物钟推迟4到6个小时,导致入睡困难。不过波长长于530nm的红光不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节律。
所以当你熬夜不睡觉白天补觉的时候,如果睡眠环境不是完全密闭的,有光照存在,就严重影响你的睡眠质量。
因为光照会通过松果体进而影响到身体的日夜节律,如果你的睡眠习惯和身体的日夜节律不匹配(或者不定期熬夜,生活不规律),就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知友:柏舟(200+赞同)
熬夜到底损失了什么呢,有一个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疾病:突发性耳聋和熬夜就是密切相关的。
今天门诊一个20岁的小姑娘,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就是交流很费力那种。
患者高中的时候熬夜看书,精神压力大,听力出现下降,没有引起重视。更让我惊讶的是小姑娘说她和她爸妈说自己听力下降时,她爸妈居然说她是上课不用心。
最后拖到现在,拍了CT没有任何异常,她爸妈还坚称是她是心理有问题。小姑娘说到最后忍不住哭出来了。只有失去听力的人才知道能听见声音是多么美好。
突发性耳聋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疾病,而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个疾病目前国际上没有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相关研究也没有突破性进展。
当我每次熬夜加班,或者长时间在手术室里,会感受到耳朵突然一阵鸣响,这让我非常害怕,害怕自己就突然听不到声音了。
重视突发性耳聋,预防突发性耳聋,保护我们的耳朵,非常重要。
根据目前的临床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和相关的病理研究,突发性耳聋的独立高危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
1.熬夜
2.病毒性感冒
3.劳累
4.高度紧张压力感
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熬夜,熬夜会引起机体疲劳,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引起潜伏在我们体内的一些病毒急性发作,侵犯神经,引起突发性耳聋。
睡眠障碍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而耳蜗循环功能障碍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病因。熬夜紧张,劳累导致内耳毛细血管痉挛,血液粘稠度增加,微小血栓形成,引起内耳微循环障碍。
病毒感染可以直接损伤耳蜗血管内皮细胞。
解剖病理组织在电镜下观察显示:耳蜗基底膜外毛细胞大部分变形,排列严重紊乱,崩解破坏,大片缺损,细胞连接消失,纤毛倒伏严重,外毛细胞结构出现极其严重的破坏,出现坏死和凋亡。这些实质性病变很难通过治疗逆转。
接触噪音是平坦下降型和高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另一个高危因素。喜欢用耳机听音乐,也是导致听力损失的一个高危因素,很多人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声音开得很大,听力下降了还浑然不知。
突发性耳聋的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是:扩血管和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抗病毒及营养神经。
不管国内各大三甲医院用的什么药,作用机制都是这些。有的医院会建议做高压氧,或者针灸。治疗时机是越早越好。
我们的耳朵不像汽车发动机,坏了,熄火了还能重新发动,耳朵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器官,保护我们的耳朵,才能感受到这个人间的美妙旋律。
我不想谈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因为,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
一,尽量避免熬夜,放假了,适量娱乐,不可过于放纵。
二,避免长期熬夜加班,在工作生活中,保持快乐开朗的心情,对于预防突聋,对于保持我们整个人体的健康,十分重要。所以,喜欢郁闷,焦虑的小伙伴们要积极改正不好的心态,努力让自己过的更开心,更快乐一点,和疾病说拜拜。
三,出现感冒,及时休息,同时避免接触噪音。当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时及时去医院就诊,越早越好。突聋的预后和治疗时间,年龄因素密切相关。
不要熬夜!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