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禅宗史讲稿之概论篇
道坚
概说
译者印海法师,江苏如皋人曾跟随慈航法师及印顺导师学习,致力于佛学教育,创办福严、太虚佛学院。创建法印寺于南加州洛杉矶。著有弥勒上生经讲记,译有中印禅宗史、中国净土教理史、佛教唯心论概论等。印海近译有净土教概论、律宗纲要等。
禅
禅的传统定义 禅是梵文“禅那”(Dhyāna)的简称,又音译作驮衍那、持阿那等,姚秦鸠摩罗什意译作“思维修”,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唐玄奘译之为“静虑”,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除此以外,对于“禅”的译法还有一些,如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俱舍论》卷二十八云:“依何义故立静虑名?由此寂静能审虑故。审虑即是实了义。”又说:“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均行,最能审虑。”以《俱舍论》的说法,禅只是“诸等持”、“寂静”法的所属范畴。
禅的现代定义 由于历史之变迁,禅之一词也很难用一个精确的词汇来表述,在此慎以自己对禅的认识而勉强定义:禅是一种神圣的宗教修持,人们经由对它的体验而超凡入圣,乃至直接获证涅槃的境界;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令我们超然的面对人生中的顺逆境界,并在无常的生命线中发挥最大的生命本能,在生老病死的常态中超越人生,创建出污泥而不染艺术品格;禅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以稳建、沉静、灵活善巧、充满希望与信心及智慧的特色,为人类提供无与伦比的精神食粮;禅是一种科学的身心锻炼方法;禅是一种充满哲思与直观的潇洒态度……
禅定
禅定,是禅那与三摩地两个词的合称。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定是心凝住一境而不散乱的心性作用,而禅是静心思虑的心理状态。故定的意义比较宽广,一切息虑凝心等修行方法都名定,禅之名狭,它只是定的其中之一方法而已。今总别合称而谓之禅定,即对各种凝心修持的总称。
四禅八定 依据修持次第,禅有四禅之分,定有八定之说。四禅分别与色界的“四禅天”相应,佛教认为修持四禅者依其修持的成就而生于四禅天。由修禅而生起的心境作用,也有八个层面即八定,与色界天相应的四禅定(四禅定是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与无色界相应的四无色定(四空定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因而八定的境界比四禅要宽广的多,甚至八定中包括了修持四禅所产生的定境。
禅与瑜珈
虽然定的修持范畴比禅要大,然禅定只是瑜珈修持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瑜珈,梵文原文为“YOGA”的音译,意译为“相应”等义。在印度现存最古老的典籍《梨俱吠陀》中,已经有了瑜珈一词的出现,其愿意为给牛马等牲畜“套上装具”,后来此词逐渐引申为“联系”、“结合”等意,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活用语。等到“瑜珈”作为一种宗教修持术的名称时,这里的“联系”或“结合”一词就超出了普通的含义,特指通过一系列对身心活动的特约,特别是对心理活动的特约与引导,使自己达到与世界本原的神秘联系或结合,即所谓的“梵我一如”。这种用意在中期的奥义书中最早出现。古典瑜珈以《瑜珈经》为主要标志,此为著名学者钵颠阇利总结前人关于瑜珈修持的理论而成。瑜珈大纲有所谓的“瑜珈八支”,即瑜珈为八个方面: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三昧,认为由此八法而得解脱。由此可见,禅与定的修持只是瑜珈修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禅的功德 此为修习四禅的十功德之说,一空,即修禅者没有强烈的我执与法执之心;二明,三定,四智,五善心,六柔软,七喜,八乐,九解脱,十境界相应。违背十功能的禅定修持境界则多成禅病。在《三藏法数》中有禅度三行之说:一、安住静虑,谓乱想不起,深入禅定;二、引发静虑,谓智慧现前,生诸功德;三、办事静虑,谓功行圆成,利益众生,是为禅度三行。
禅的利益 《月灯三昧经》卷七说有十大利益:一,安住仪式。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使安稳,是为行慈境界。 三,无烦恼。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 四,守护诸根。菩萨习诸禅定,定常当防卫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是为守护诸根。 五,无食喜乐。菩萨习诸禅定,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虽无饮食之奉,亦自然欣豫。是为无食喜乐,六,远离爱欲。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是为远离爱欲。七,修禅不空。菩萨习诸禅定,虽获诸禅之功德,证真空之理,然不堕于断灭之空,是为修禅不空。八,解脱魔罥。菩萨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之魔网,悉皆不能缠缚,是为解脱魔罥。九,安住佛境。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之智慧,通达甚深之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故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菩萨习诸禅定,一切惑业,不能挠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熟,是为解脱成熟。
禅的生活化及世界性 佛教徒在对禅的实践中,从专业性较强的禅坐到生活中对禅的实践的转化,最终将禅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实现了禅的生活化。在中国禅宗产生以前,佛教修习禅定采取特定的结跏坐势,运用观心调息等严格的方法而入于定境(入定)。当修习禅定者停止坐禅时,也就是处于出定状态,即与平常人一样地生活,至少在外表上看不出与普通人有什么区别。中国禅宗的禅则要求在日常的生活中体现禅的修养,如《坛经》对禅定的定义是“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也就是时刻保持内心的自觉,不再执着于外相的形式束缚。关于禅的世界化流行趋势,是自古印度佛教后的南北传佛教的流传结果,北传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现代尤以铃木大拙为首的日本佛教界对西方的传播最为得力,因而西方人对禅的称呼仍是日语“禅”的发音“ZEN”。
禅学
禅宗史料
在中国佛教僧人列传中,有大量禅宗史料。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别传。个别高僧的单篇传记;②类传。同类高僧传记的结集,如西行求法的高僧,高逸超群的大德;或一山一寺的僧人和某宗某派的大师;③总传。属综合性的僧传,它幅度宽广,时代绵长,收列人物众多,记述某一历史时期佛教界代表人物各种错综复杂的活动情况。此三种类型的佛教传记,对佛教的盛衰,经典的翻译和注释,宗派的建立,学说的传播,以及典章制度、寺宇建筑、国际间佛教交往等等都有所记述,为研究中国佛教发展史保存了丰富的资料。
《曹溪大师别传》全称《唐韶州曹溪宝林山国宁寺六祖惠能大师传法宗旨、并高宗大帝敕书兼赐物改寺额、及大师印可门人、并灭度六种瑞相、及智药三藏悬记等传》。1卷。无撰人名。写作时间当在唐建中二年(781)前后。记载求那跋摩、智药、真谛等的悬记;详述惠能的家世、出家、得法、传戒,开东山法门以及表辞帝召、临寂时说传法袈裟不再传等事迹。对后来的传记、《坛经》、灯录等有较大影响,为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
类传《比丘尼传》简称《尼传》。梁宝唱撰。4卷。为中国最早总括诸尼为传之书。作者博采碑颂,广搜记集,讯之传闻,访之故老,诠序始终而成。起于西晋建兴(313~316)年间,终于梁天监十五年(516)。依时代为序分卷,晋代13人,宋代23人,南齐15人,梁代14人。另附见51人,大都是江浙地区的比丘尼,中原和边远地区较少。此书所记诸尼未作分类,但从传中仍可看出有法师、律师、禅师、神力、苦节、经师等区别。《自序》称全书“不尚繁华,务存要实”。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亦称《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等。唐义净撰。2卷。原题“沙门义净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撰寄归并那烂陀寺图”。系作者于天授二年(691)在室利佛逝撰成,委托大津送回长安的。依西行年代先后编次,记唐初至义净访印期间到印度求法的诸僧56人的事迹。卷末附有永昌元年(689)随同前往的贞固等4人传,最后为义净本人的自传。求法僧中有不少交州、爱州、新罗、高丽人。以记载他们留学期间的情况为中心,并在《慧轮传》中详记当时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规模、制度等,惜原附在本书的寺图已不传,难以窥其全貌。所记去印路线有陆海两途,所到国家有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所学内容有因明、俱舍、戒律、中观、瑜伽等。记述有关古印度、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历史、风俗等情况,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有法语、日语译本行世。
《禅林僧宝传》简称《僧宝传》。北宋惠洪撰。30卷。主要纪事,亦收录一些机缘语句,是介于僧传和灯录之间的一种体裁。作者不满意昙颖的《五家传》,乃博采别传遗编,参以耆年宿衲的言论,增添嘉祐以后云门、临济两家的杰出禅师。于北宋宣和二年写成自五代到北宋政和末81人的传记。其中属青原法系的11人,曹洞10人,临济17人,云门15人,法眼5人,沩仰1人,黄龙15人,杨岐4人,其余人法系不明。最初刊本是宣和六年本,有侯延庆序。宝庆三年(1227),杭州刻本有张宏敬序。此书融会众说,陶铸成文,自成一家之言,后人多目之为“丛林之扶风龙门”。后来的僧传、灯录常加引用。现在通行的是嘉兴续藏本、影印续藏经本、南京刻本。
《补禅林僧宝传》宋庆老(号舟峰庵主)撰。1卷。载法演、悟新、怀志三人传,传后有赞。因悟新卒于政和五年(1115),时间最迟,故名补传。体裁和前传同,词章华赡,文字典雅,可与前传媲美。宋代即附在前传后面流通。
《僧宝正续传》南宋祖琇撰。7卷。前6卷载北宋仁宗至南宋孝宗初约100多年间,罗汉南至黄龙震28位禅师的事迹,以机缘语句为主,有的传后有赞。其中曹洞、临济各1人,黄龙、杨岐各13人。第7卷《德山木上座传》与《临济金刚王传》是两篇寓言。另有《代古塔主与洪觉范书》是批评《禅林僧宝传》卷十二《承古传赞》的。其中正贤、宗杲、道震三人的传,为后来所增。
《神僧传》明成祖朱棣编。9卷。《序》曰:“神僧者,神化万变,而超乎其类者也。”全书采辑中国历代佛教史传中所载的“神僧”传记,诸如梁、唐、宋《高僧传》、《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等,自东汉摩腾至元初胆巴,共208人。在排列次序上,把晋僧群列在齐、周之后,隋岑阇黎列于唐代之后。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清自融撰。15卷。门人性磊补辑。康熙三年(1664)成书。记南宋建炎元年(1127)到清顺治四年(1647)500多年间禅僧97人的传记94篇(卷二道祖、世奇2人合传,卷十梵琦、智及、昙噩3人合传)。其中宋僧45人,元僧15人,明僧37人,绝大部分属临济、曹洞两宗。自融搜集资料历时20余年,成传53篇,性磊补辑41篇。卷末明广真传1篇,为此书康熙二十四年重刊后次年拾遗所补。
《居士传》清彭际清编述。56卷。始写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成书于四十一年。大都依据正史僧传及诸家文集、诸经序录、百家杂说等加以删削而成。收录从东汉至清乾隆年间归佛的居士事迹,有列传56篇,正传227人,附见77人。有的传后有著者和汪大绅等所作赞文。
《善女人传》清彭际清编述。2卷。成书在《居士传》后。大部分采自历代史书、僧传及诸家文集、诸经序录、百家杂说等,亦有自己见闻所及。收录自晋以来至清乾隆年间善女人共正传138人,附见9人。传后标有所据原书之名。
《续比丘尼传》震华编述。6卷。初稿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散失。后又追忆前作,于1939年成书。收录自梁、陈、北齐、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比丘尼201人,附见47人。所引资料,大都未注明出处,难以稽考;而所收的人,也失之过宽,有欠严谨。
总传《名僧传》梁宝唱撰。原30卷,序目1卷。今佚。现存有日僧宗性于1235年所录的摘抄本,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全书的目录;第二部分节录原文片断;第三部分为要点的条目。原书成于梁天监十三年(514)。分法师、律师、禅师、神力、苦节、导师、经师七科,每科外国僧人在前,中国僧人居后。其中外国法师4卷,分一般法师和神通弘教二类,中国法师13卷,分高行、隐道和一般法师三类;律师1卷,禅师2卷,神力1卷,不分类;苦节7卷,分兼学、感通、遗身、宗索、寻法出径、造经像、造寺塔7类;导师、经师各1卷,不分类。正传记东汉、吴、晋、后秦、北魏、宋、齐七代名僧425人。其中有80余人为《高僧传》所无。它是最早出现分科的综合僧传,对以后《高僧传》的编纂颇有影响。
《高僧传》简称《梁传》、《皎传》。梁慧皎撰。14卷(内《序录》1卷)。本书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弥纶群言,分科布局,采各家之长写成。体裁为类传体。分为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遗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十科。记录汉、魏、吴、晋、北魏、后秦、宋、齐、梁僧人257人,附见274人。前八科之末均有论有赞,末两科有论无赞。书末附有王曼颖《与皎法师书》和作者答书。
《续高僧传》又称《唐高僧传》,简称《唐传》、《续传》。唐道宣撰。30卷。为继慧皎《高僧传》之作。书初成于贞观十九年(645),而其所载实止于麟德二年(665)。自序称,正传331人,附见160人。后20年间,又续有增补,成《后集续高僧传》10卷。随后两书合并,卷数仍作30。而所记高僧有正传498人,附见229人。所据资料较广,自称“或博咨先达,或取讯行人,或即目舒之,或讨譬集传。南北国史,附见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举其器略”。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等十科。每科之后,有论无赞。《高僧传》不录在世人物,此书则将当时名望较高的在世僧人如慧净、慧休、法冲等均编写入传。
《宋高僧传》亦称《大宋高僧传》,简称《宋传》。北宋赞宁撰。30卷。太平兴国七年(982),作者奉敕与弟子显忠、智轮从事撰述,端拱元年(988)成书。至道二年(996)又修理增补,始成定本。作者广采各方面的资料,尤以碑文塔铭为最多。记述自唐(高宗时)、后梁、后唐、后汉、后周至宋六朝僧人,并补充南朝宋、后魏、陈及隋前传所遗留的,计正传531人,附见126人。全书分十科,名目体制与《续高僧传》同,每科之后有论。其中习禅的篇幅较多,禅宗各派重要人物除云门宗创立者文偃外,皆有专传;禅宗内部斗争事迹,如“南顿北渐”之争等,亦不加隐讳。对律宗内部南山、相部、东塔三家的争执,书中亦曾提及。《译经编》载有译经六例,译场的设官分职等,是译经史上的重要文献。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简称《六学僧传》。元昙噩撰。30卷。系根据梁、唐、宋三部《高僧传》重编的一部僧传。但在分合、次第、归类上与上述三传颇有出入。至正九年(1349)开始编辑,二十三年成书。以慧、施、戒、忍辱、精进、定六学分类,与旧的十科分法不同。六学中每学又分二科,合为十二科,即译经、传宗、遗身、利物、弘法、护教、摄念、持志、义解、感通、证悟、神化。不计附传,共著录1270人。六学下各有小引,说明立科宗旨,每科后有赞言,作为一科总结。
《明高僧传》亦称《大明高僧传》,简称《明传》。明如惺撰。8卷(《龙藏》作6卷)。万历四十五年(1617)成书。据称作者在万历二十八年校刊《金汤编》时,涉猎史志文集,见到一些名僧的碑传,因而随喜录出。似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只为南宋至明万历间部分僧人立传。全书分译经、解义、习禅三科。共正传112人,附见69人。每科后无“论”,有的传后有“系曰”一段文字,表达作者的观点。
《补续高僧传》明明河撰。26卷。作者遍游齐、鲁、燕、赵、湘、赣、闽、浙等地名山古刹,于荒堙残碣间,搜剔碑刻,并托同学读彻于两广、云南代为搜辑资料。其后又参阅曹能始的藏书。历30年,数易其稿;临终又嘱其弟子道开继承其业。到清顺治四年大致告竣。记载唐至明万历末的高僧事迹,故名“补续”。全书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赞诵、兴福、杂科等十科。正传549人,附见75人。在体例上,除附传外,尚有2~3人合为一传的合传体。在习禅一部分传后有“系曰”,为作者的评论;其他篇中有些传后有“明河曰”按语,当是准备作“系曰”的底称;在某些传后尚有不署名的按语和引用的参考资料,似是道开所加。
《重编八十八祖道影传赞》亦称《诸祖道影》、《诸祖道影传赞》、《祖师传赞》、《八十八祖传赞》等。明德清撰,高承埏补。4卷。卷首及附录各1卷。明代宫中藏有诸祖道影88帧,洪武元年(1368)传摹供奉于南京牛首山祖堂。万历十二年真可禅师请名画家丁云鹏临摹三堂,分置五台、峨眉、南岳等处。后画家史宷再摹成册。泰昌元年(1620)德清纂成小传,各系以赞。崇祯五年(1632)钱应金去其像,以传赞付梓,但仅77人。十七年,高承埏补写11人的传赞,编为4卷。以禅宗大师为最多,并将天台宗十七祖、慈恩宗三祖、律宗九祖、华严宗五祖、密宗五祖的名号附在唐代各宗教主的后面。卷二慧远传后,还附有莲宗十祖赞。卷首1卷为各家所写的序、题辞及目录;附录1卷是高承埏所写祩宏、真可、德清三人和附入的圆信的传赞。全书除明代数传外,其他均据灯录、《佛祖统纪》等编成。
《高僧摘要》清徐昌治编辑。4卷。顺治十一年成书。按道高、法高、品高、化高四门,摘要叙述历代高僧的事迹。道高自东汉至清42人(居士1人不计在内),法高自晋至清43人;品高自晋至清47人;化高自东汉至清41人。资料大多采自4部高僧传。全书以禅门宗师最多。
《三十二祖传赞》清世宗撰。1卷。作者自雍正十一年(1733)二月起,每月朔望绘一古德像,并亲笔系赞于像的上方,刻石藏于宫内。到十三年去世时,共绘僧肇、宝志、慧思等像32幅,而以禅师为最多。乾隆九年,高宗将像装潢成轴,赐给武林理安寺。二十四年实月编辑《理安寺志》时将传赞载在首册,但未单行。1918年印光始在每一传前标列名题,刊刻别行。此书以像、赞为主,传较短小,一般均在500字左右。32人中,除文偃、通琇外,都载有雍正时的封号。有民国扬州藏经院刻本。
《新续高僧传四集》喻谦编。66卷。1919年应北京法源寺道阶等请而编纂,历时五载,1923年完成。本书以《明高僧传》为蓝本,引用灯录、传记、山志、寺志、文集等64种,又参考各省通志、县志、宋、辽、金、元诸史及各家语录,资料丰富。但《卐续藏经》中有关史传的材料均未加引用。记载自宋初至清末近1000年间的高僧事迹,分为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灵感、遗身、净读、兴福、杂识十科。正传771人,附见617人。此外卷首1卷。附有引用书目等。全书在时代排列上把辽、金夹入北宋、南宋之间;传中人物有重复也有疏漏。有民国铅印本。
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禅僧语录寺志,地方史志等史料可资参考。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