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藕益大师:《楞严经玄义》和《楞严经文句》
藕益大师曾苦参《楞严经》,最初听说经中“大觉”出生虚空和山河大地的义理有疑而出家。后来听说《楞严经》和《成惟识论》所代表的性相二宗教理不能融会后,疑团更大。
之后到径山坐禅,到第二年用功至极后,突然证悟了身心世界都消殒的境界。从此明白了《楞严经》所说的,这个身体“从无始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道理。性相二宗的矛盾也就全然参透了。
日后著有《楞严经玄义》和《楞严经文句》。
2、交光大师:《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
交光大师,明朝北京人,为官府子弟,名真鉴,因阅《楞严经》有悟,遂入佛门,修心参禅。后离京都,驻锡上党,安身于北天河村东山窑洞中,一住二十余载。
其间,潜心修行,呕心沥血,新注《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拨乱反正,楷定古今。
3、虚云老和尚:曾批注《楞严经》,后遗失。
虚云禅师乃近代禅宗大德,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15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有禅宗泰斗之誉。
他一生对《楞严经》极为重视和推崇,虚老活了120岁,只批注过这部《楞严经》,并将手稿小心保存了几十年,结果在1951年云门事变时遗失了。
这是他一生最遗憾的一件事。他主张出家人都应该把《楞严经》读到能背出来,由前背到后。
4、谛闲大师:《大佛顶经序指味疏》
天台四十三祖谛闲大师为近代复兴天台宗的中流砥柱,他教在《法华》,行在《楞严》之本,一生讲《楞严经》达十三次之多,并著《大佛顶经序指味疏》等。
5、倓虚大师:《楞严经讲义》
倓虚大师,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法嗣,与虚云禅师、太虚大师合称为“三虚”,民国时期弘法东北各省,后留香港讲学。
大师出家前曾近十年朝夕研读《楞严经》,出家后建立了规模宏大的营口楞严寺,复兴天津大悲院,著有《楞严经讲义》等。
认识到佛法弘扬本在僧,如无人弘法,不待外人摧残,佛教本身就会消灭,他一生致力于僧伽教育,创办多所佛学院培育僧才,桃李遍布海内外。
1958年,他创立“中华佛教图书馆”,搜购得7部《大藏经》及散装经书2万余册,全日开放任人借阅。其时大师已84岁,每星期日在图书馆讲《楞严经》,风雨不误,而听众座无虚席。
6、圆瑛大师:《楞严经讲义》
圆瑛大师为中国近代高僧,晚年号“楞严座主”,他对《大佛顶首楞严经》的研究阐发在近代罕有人匹,被誉为“楞严独步”。大师出家后不久到常州天宁寺参学,刚开始听讲楞严经,学识准备不足,又感注疏繁多,用心过度致患血疾。
于是佛前发愿深入义理,编写讲义,弘扬《楞严经》以报佛恩。蒙佛菩萨冥护使恶疾奇迹般痊愈,大师由此信愿益坚,精心专研《楞严经》竟达十载之久。
大师自1920年起在北京广济寺第一次开讲《楞严经》。此后毕生讲演此大经共13次,每讲都有新发明。1940年开始撰写《楞严经讲义》,是年编成《楞严纲要》。1945年在上海圆明讲堂创办“楞严专宗学院”系统讲授《楞严经》,日讲夜著,直至1951年完成《楞严经讲义》,前后长达40余年。
他在《楞严经讲义编竣口占》中曾写道:“楞严讲义令圆满,大法弘扬望后贤。”对后学寄予了希望。
其实末学认为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解的比较好,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容易理解的。同时我们学习楞严经的话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的,但是有些东西也要注意,在卧室里不要读楞严经。以上只是本人的个人观点,若是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还希望诸位师兄多多包涵。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