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于昼,月辉于夜。刹帝利因盔甲而荣,婆罗门以禅定示贵,佛陀的慧炬光照日夜。
——《法句经》
佛陀是人类最圣者,但不会永存,如同其他众生一样,有生老病。他意识到将在80岁涅梁。但他常行中道,决定不在他教化中心,如王舍城,台卫城等地,而在偏僻的库尸那罗镇圆寂。
拿他自己的话说,佛陀在80岁时,身体就象一辆破车。不过,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意志非凡。他宁愿在他喜爱的弟子阿难陀的陪同下,翻山越蛤,徒步行走了漫长的路程。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他的两个大弟子,舍利弗和目键莲,以及罗眼罗和耶输陀罗分别先他圆寂了。
摩偈陀国的首府王舍城是他最后一次行化的起点。
在他即将离开王舍城前,残忍杀害自己父亲的阿闍世王一心要对繁荣的跋只共和国发动战争,但又害怕出师无名,就派了他的宰相来找佛陀,想弄清佛陀对此战争的看法。
善益的条件
佛陀宣称只要跋只人做到如下几点:
1.时常聚会一处,举行多种会议。
2.集体协商,一致行动,共同完成他们的任务。
3.不颁布没有颂布的法令,不删除任何已经制定了的法律,以古训跋只原则行事。
4.供养、尊敬、重视跋只长者,听从他们有价值的劝告。
5.他们的老少女子不无缘无故地被武力拘捕和绑架。
6.尊敬、礼拜宗教圣物,不疏忽以前举行的宗教仪式。
7.善待阿罗汉,保护和供养他们,使已经来到或还没有来到自己国家的阿罗汉得以安住。
这样,跋只族不但不会衰败,反而会兴旺。
佛陀以此七种人类幸福条件教导跋只人。宰相瓦沙克罗明白了佛陀的意思,离开了。他能完全肯定,如果不以外交或分裂他们的联盟,摩揭陀国王不可能在战场上战胜跋只人。
佛陀随即利用这一机会,讲述了弟子们的七种安乐条件,召集王舍城的所有比丘,对他们说:众弟子,若诸比丘:
1.时常会集,举行会议。
2.和合相处,共同行动,一致完成僧团的义务。
3.不要颁布没有颁布的戒律,不要废除已经颁布的戒律,依据已制戒律行事。
4.供养、尊敬戒腊长,资历深的借团长考,孝敬父母,听从他们有益的教诲。
5.对生死轮回不起爱染,不执著贪欲。
6.以隐居山林为乐。
7,自我修习正念,使持戒独身之人和合共住,使共住者安乐。
如此,比丘僧团不但不会衰亡,反而会更加活跃。只要此七种善德条件继续存在于僧团内部,只要此僧团受到如此条件的良好指导,僧团不但不会衰落,反而会发展。
出于无限的悲悯,佛陀又启示诸比丘,讲述了另外七种福益条件:
1.不喜好从事买卖。
2.不喜好从事流言萤语。
3.不喜好睡眠。
4.不沉醉于世俗社会。
5.断除贪欲乃至贪欲的诱惑。
6.不交恶友和损友。不趋从恶业
7.不因一点点证悟就止步不前,而要进取阿罗汉果。
另外,佛陀又进一步说,只要诸比丘信仰虔诚、谦虚、有良知、博学多闻、精进不息、时时警醒、富有智慧,那么,诸比丘不但不会退转,反而会进步。
舍利弗的赞叹
佛陀又多次对众比丘作了开示,然后,在阿难陀尊者的陪伴下,离开了王舍城,经阿帕罗蹄卡,来到那烂陀,住在不远的葩瓦利柯芒果园中。吉利弗来见佛陀,赞颂佛陀的圆满智慧,说:
“世尊,与世尊在一起,我是多么的快乐。我认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末来,任何梵志或婆罗门都没有佛陀如此圆满的觉悟和智慧。”
佛陀不同意其弟子的这些赞美之词,他要舍利弗注意,在没有完全了知过去和末来诸佛之前,不要仓促地作出如此而已喜悦的赞叹。
舍利弗承认,他对一切无上觉者不甚了解,但是坚持说,他熟知法的传承,知一切成就佛果的方法,那就是断除五盖,即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和疑虑,以智慧削弱情欲,使意识专致一处于四念之上,正确地开发七觉支。
波吒利弗城
从那烂陀,佛陀在波吒利弗城。其时,摩揭陀国的两位大臣输尼陀和佤沙陀罗王在那里建造防御工事,以此来抵挡跋只人的进攻。佛陀就在一个破旧空洞的房子里住下,以天眼邮众多天人聚集在城中不同的地方,预言说,波吒利弗城将会成为其弟子居住的重要城市,经济贸易的中心。但是也将受到火灾、水灾和战乱的袭击。
听说佛陀到了波吒利弗城,两位大臣马上前来邀请他和弟子们到家中用斋。饭后,佛陀开示他们说:
“无论谨慎之人身居何处,都要维护自制善德僧人,以此功德回向给附近的天人,如此受到恭敬之人必定恭敬他人,慈爱他人如同慈爱自己的独生女儿,得天人宠幸之人,必定吉祥如意。”(1)
为了纪念佛陀的到来,他们将佛陀离开的城门命名为乔达摩门,又想把他渡河的渡口改名为乔达摩渡口。但是,正当人们忙着为他渡河作准备时,佛陀却以神通飞过了洪水泛滥的恒河。
未来界
从恒河岸,佛陀经柯堤卡,来到难提村,住进一大堂。阿难陀来到佛前,恭敬地向佛陀询问这个村里刚刚去世村民的往生世界。佛陀耐心地说出了这几个人的归处,教授阿难陀怎样获取法镜,佛弟子如此具足法镜后,就会自己如此预知:“恶道生已断,不生畜牲道,不堕地狱,饿鬼;吾已获初果,不复退转,必定觉悟。”
法镜(Dhammadasa)
“何为法镜?阿难陀。”
“圣弟子深信佛宝,如是念佛功德:此实是如来,应供者,正遍知,明行足,善事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深信法宝,如是念法性:此法为佛善解,自觉,即时效应,可寻思,导引涅槃,智者自明;深信僧宝,如是功德:世尊弟子实为善行、正行、慧行,此四双八辈圣人应受布施、供养、恭敬,为世间无上福田。如是此人具福德,圣者喜爱,不破、不立,无染、无垢,自在,智者赞叹,无欲望之染,趋向正定。”
从难提,佛陀来到繁华的毗舍离城,住在貌若天仙的妓女阿帕般利的树林里。预料到她会前来拜访,佛陀为了保护弟子,劝告他们要警觉醒思,教给他们正念之法。
阿帕般利
阿帕般利听说佛陀来到她的芒果园,赶忙前来拜见,诚心诚意地邀请佛陀及其弟子们第二天到家里应供。佛陀接受了她的邀请,从而拒绝了后来的利来威贵族的邀请。利车威贵族们愿出重金,只要阿帕般利让出此次供佛的机会。但是,她礼貌地谢绝了。佛陀应时来到阿帕般利的住处。饭后,未来阿罗汉阿帕般利,慷慨地把芒果园赠送给佛陀和僧团。(2)
因此时正是雨季,佛陀劝告弟子们在毗舍城内或附近安居,他自己则决定在毗舍离不远的贝鲁瓦度过他第45个,也就是最后一个安居。
佛陀示疾
这一年,佛陀不得不承受重病的折磨,剧烈的疼痛使他难以忍受。但他的意志,正念,省思使他坦然地面对一切,毫无怨言。
此时,佛陀己意识到不久将入涅槃,但他又想,没有向他的随从弟子话别,没有对僧团作最后指导之前,不应圆寂。所以,他决定以意念战胜疾病,常寂于体验阿罗汉的乐趣之中。
佛陀康复后,阿难陀尊者立刻来到跟前,对他的康复表示由衷的高兴,他说,在没有对僧团作最后开导之前,佛陀是不会圆寂的。每当想到这些,他就稍微得到一点安慰。
佛陀对此作了回答,这些苦口婆心,意味深长的话语,明明白白地揭示了佛法僧独一无二的观点。
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固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3)。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事务有所指导\’。”
“阿难陀,如来不认为应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他。因此,如来为什么要对所有的僧团事务加以指导呢?”
“阿难陀,我现在已经80,人老体弱,已经到了人生终点。如同一辆破车,只有在皮带的捆绑下才能移动。同样的,如来的身体也只有在搀扶下才能行走。只有当如来深入无形的意念,一心不乱,断除受念和散乱,身体才能得以安隐。”
“因此,阿难陀,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比丘怎样才能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于此世间,应精进、善思、警醒、无贪,恒常正念身,受,心,色之法。”(4)
“今生乃至后生,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估,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恢止,更不外求依止。此人为持戒最胜者。”
佛陀在这里特别强调,个人应努力从生命之苦中解脱的重要性,祈祷或依靠他人将一事无成。有人也许要问,佛陀清清楚楚地教诫他的弟子们不要依止于他人,佛教徒为什么还要皈依佛法僧呢?佛教徒皈依三宝,仅仅把佛陀看成是指明解脱之道的导师,佛法为解脱方法,僧伽是生活之道的现实榜样。佛教徒认为,形式上的皈依三宝,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脱。
佛陀虽然年老体衰,但他还是利用一切机会,方便权巧开导众比丘,而且,如果没有受到邀请,他还要时常持钵乞食。一天,和往常一样,他来到毗舍离乞食,饭后,他同阿难陀尊者一道去了重闍堂。当他们谈到毗舍离城以及城中寺院的美丽怡人时,佛陀对阿难陀说:
“如果有人修习、发展、掌握、经历、实践、或究竟获得四神足(iddhipada),他就可以随意生存一阿僧祗劫(6)(kapa)或更长时间(kappavasesam)。阿难陀,如来修习、发展、掌握、经历、实践,究竟获得四神足,如果愿意的话,如来可以住世一劫或更长。”
经典补充说:“世尊虽然作了这样明白的暗示,但是阿难陀尊者却不能理会,未能请佛,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出于对有情世间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安乐,再住世一劫。”
经典又说,之所以造成这样一个事实,是由于当时阿难陀的心被恶魔迷惑住了。
佛陀宣布入涅槃
佛陀应化于世间,向迫寻真理之人展示了事物的本质,教给人们从生命之苦中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在此漫长而成就非凡的教化生涯中,他完成了崇高的使命,满足了自己和他人的愿望。80岁那年,他意识到他的使命将要结束,已经给予诚实的在家出家弟子们作了必要的指导。他们不但能坚定地信奉他的教法,而且有能力向他人解说佛法。所以,他决定不再用意力和体验圣果喜悦的方法来维持他的余生。当他还住在重闍堂时,佛陀就告诉阿难陀,他将在三个月内圆寂。
阿难陀猛地回忆起佛陀所说的话,请求佛陀,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再住世一阿僧祗劫。
“够了,阿难陀,不要再请求佛陀了,请佛住世的时间已经过去。”佛陀回答说。
随即,佛陀向阿难陀讲述了生命流逝的本性,然后,同阿难陀一道,去了大寺讲堂,让他召集所有居住在毗舍离附近的比丘。
佛陀对聚集在一起的众比丘开示说:
“我对你们讲的一切真理,都要好好修习、实践、体证,出于对世间的悲悯,为了大众的利益和幸福,为了人天的利益和幸福,此圣道将长存不忘。
何为此真理?它们是:
四念处,四正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支菩提,八圣道。(7)
然后,他又作了最后一次开示,向僧众公开宣布涅槃日期。
“诺听,诸比丘,诸有为法皆为无常,精进修习,如来圆寂的日子不久了,如来将在三个月内入涅槃。
“我年事己高,生命不会长久,我将离你们而去。人人以自己为依估。众比丘,精进、正念、善德。以正念为指导,不放逸,以此善法为住,水免生死,水断痛苦。”
向毗舍离望了最后一眼,佛陀同阿难陀一道,来到般陀村,对那里的比丘开示说:
“戒定慧为解脱至上法。如来教导弟子们掌握此法,导师已经以慧眼终止了痛苦,熄灭了情欲。”
四种依处
穿过一个个村庄;佛陀来到波甘那罗讲解了四种印证方法,以此来验证和澄清佛陀的言教。
1.若一比丘如是说:我听佛陀亲口说,我得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而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sutta-vinaya)相比较。若其不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一引证。
2.又有比丘如是说:于一寺居住众长老及众僧处,我听此僧团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
然后,依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二引证。 ’
3.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一寺,有许多博学多闻的比丘和长老,精通佛语、戒律和纲要(8)。我听他们亲口言: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吻合,不能与戒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三引证。
4.复有比丘作如是言:某寺一大德长老,精通佛语、经律和韵律,我听他亲口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老师言教。他的话既不应被接受,也不应被拒绝。不接受,不拒绝如是说,要仔细推敲每一个宇,每一个音节,把它们同经律相比较。如果它们不能与经相吻合,不能与律相一致,那么,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不是世尊所说,此比丘错误地理会了佛法。
然后,你应该拒绝。
如果与经律相对照,它们和经典相吻合,与戒律相一致,你就可以得出结论:这肯定是世尊所言,此比丘正确地理解了佛法。
此为第四引证。
这就是四大依处。
最后一餐
佛陀如此启迪,开导了弟子们之后,来到般瓦。铁匠纯陀招待了佛陀及其弟子。他热诚地准备好名叫输卡拉末达毗的美昧佳肴(9)。但是,纯陀听从了佛陀的劝说仅以此食供养了佛陀,把剩余下来的埋在地下。
饭后,佛陀肚子疼痛不已,但是,他还是忍受了,没有作声。
佛陀虽然身体十分虚弱,病得又如此的厉害,但是还是决定步行到他最终日的地,拘尸那罗(10),此地离般瓦约60英里。据记载,在这最后一次行化中,由于过度的虚弱和疾病,他不得不在大约25个地方休息。
在路上,他曾坐在一棵树下,感到口干舌燥,叫阿难陀前去弄点水来。阿难陀好不容易从一条小溪里盛来一钵清水。因为,在此之前,曾有五百辆马车从这里经过,搅浑了河水,河中到处都是污秽物,混浊不清。
这时,一个名叫跋库沙的人走近佛陀,佛陀的安祥寂静使他敬佩不已,聆听金刚正定之法后,以两件金楼架缓供养了佛陀。
在佛陀的指导下,他给佛陀披上了其中的一件,另一件给了阿难陀。
当阿难陀把两件架缓披在佛陀身上时,他被惊呆了。佛陀的全身光亮鲜亮,不禁说道:“世尊,真是不可思议。世尊的身体如此的明洁,出乎寻常的鲜亮。当我准备把两件金光闪烁的架缓披在世尊身上时,它们好象夫去了任何光泽。”
随即,佛陀解释道,佛陀色身两次放光,超乎寻常,即在获证菩提之夜和涅架之夜。
然后,佛陀宣称,是夜三时,他将在拘尸那罗境内的双莎罗树下圆寂。
纯陀供斋功德
佛陀在脚俱多河洗了最后一次澡,上岸休息,说道:
“阿难陀,也许有人会对铁匠纯陀产生忿恨,说:‘这是你的罪过和失误,纯陀,如来吃了你供养的饭食后就圆寂了。’这样的怨恨应该得到制止。人们应该说:‘这是你的福报,这是你的利益,纯陀,佛陀吃了你供养的饭食后,证入涅槃。纯陀,我听佛陀亲口说,两种供养功德相等,所获利益福报平等无二,超过其它任何供养。何为此二种供养?如来于圆满觉悟之夜所受的供养,以及果证无余涅槃之夜所受供养。此二种供养具同等功德,具同等利益。其功德利益远胜于其它一切供养。铁匠纯陀所作此功德将会使他长寿,获得善生,得到荣华富贵,得以升天为天王。’阿难陀.对纯陀的所有指责都应如此受到制止。”
佛陀无限悲悯最后一餐的慷慨布施者,对此作了细心的安慰,然后,来到莎罗树林,叫阿难陀在两棵莎罗树下,准备一只头朝北方的睡床,佛陀右胁而卧,一只腿放在另一只上面,警醒寂然地躺着。
如何礼敬佛陀
看到莎罗树非时而鲜花盛开,一切都呈现出虔诚之态,佛陀对其弟子劝说道:
“阿难陀,如来不应如是受到尊敬、礼待、顶礼、崇拜,赞美。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法而住,如理修习,以法正行,此人以最上法恭敬、礼拜、顶礼、崇拜、赞美如来。因此,阿难陀,你应如此自我培训:愿自己以法而住,如理修习,以法正行。”
这个时候,曾经一度当过佛陀侍者的波摩那站在佛陀跟前,给佛陀扇着风,佛陀叫他站到一边。
阿难陀不明白,佛陀为什么叫波摩那站到一旁,他也曾经很周到地侍奉过佛陀。 、
佛陀说,无数天人聚集一处,来探望佛陀,但波摩那挡住了他们的视线,他们看不见佛陀,因而显得很不高兴。
四大圣地
接着,佛陀讲说了与他有关的四大佛教圣地,虔诚的信徒应以恭敬,敬畏之心前往朝拜,它们是:
佛陀的诞生地(兰毗尼,在印度同泥泊尔交界处)。
佛成道处(菩提伽耶)
佛初转无上*轮处(萨拉陀)
佛涅槃处(拘尸那罗)
佛陀又说道:“信徒若在朝圣之中,信心坚定而死,将得升天界。
须跋陀的皈依
云游苦行僧须跋陀(11)当时住在拘尸那罗,听说乔达摩将在当夜三时涅槃,心想“我曾听年大阅深的老师,乃至他们的老师,以及诸苦行僧说,高贵觉悟的阿罗汉应现于世是甚为稀有之事。今夜最后时,行憎乔达摩将入涅槃。我还有疑难问题。我祟信乔达摩,他有能力讲解大法,我也会因此除去疑虑。”
随即,须跋陀来到波陀那的莎罗树林中,走近站在一边的阿难陀,说道:
“我曾听年大阅深的老师,乃至他们的老师,以及诸苦行僧说,高贵觉悟的阿罗汉应现于世是甚为稀有之事。今夜最后时,行僧乔达摩将入涅槃。我还有疑难问题。我祟信乔达摩,他有能力讲解大法,我也会因此除去疑虑。阿难陀,我可以看一眼行僧乔达摩吗?”
“够了,朋友须跋陀,不要再烦世尊了,他已经很累了。”阿难陀尊者说。
须跋陀两次三次地重复了他的请求,但阿难陀都以同样的方式一一拒绝。
佛陀听到了阿难陀和须跋陀的对话,对阿难陀说:
“阿难陀,不要阻挡须跋陀,让他看一眼圆觉者,无论他问什么,都是渴望得到知识,不是来麻烦我。而且,我所说的一切,他都会马上明白。”
阿难陀尊者把须跋陀引到佛陀跟前,一阵友好问候之后,须跋陀在一旁坐下,说:“象富兰那边叶,末伽黎拘赊黎,删闍夜罗眠,阿青多翅舍钦婆罗,迎罗鸿驮迥荫延,尼健陀若提子等(12),这些苦行僧,或为一派之长,或为闻名于世的宗教导师,或为大众推祟的善德之人,他们是否真正完全彻底地掌握了真理?或是他们其中有人掌握了,还有人没有掌握?”“须跋陀,不要自寻烦恼地想知道他们全部,或一部分是否觉悟了真理,我将以正法告之,谛听,谨记所教。”
“好吧,世尊。”须跋陀回答说。 ‘
“任何一教法中,若无有八正道,此法则无有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若一法中有八正道之教,则此法中有一果(13),二果(14),三果(15),乃至四果(16)。须跋陀于我教法中,有八正道之教。于此,你确可找到一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其它外道无此圣果。须跋陀,若众弟子以善德为住,则世界将不会没有阿罗汉。”
“29岁那年,我出家追求至善,现已51年之久,在我的僧团之外,没有一个修道者,乃至部分地修习此可证之法。”
须跋陀又说:
“妙哉,妙哉。世尊,如同一人摆正颠倒之事,揭开被覆盖之物,或给迷途者指点迷津,或于黑暗中点燃灯火,使有眼之人能见。同样的,世尊以各种方式阐述佛法。”
“世尊,我皈依佛、法、僧,但愿我可以在佛陀面前得以出家(17)和受比丘大戒。”
“须跋陀,”佛陀说,“任何一个已经接受外道思想的人,希望在佛法中求受沙弥和比丘大戒,都得经过四个月的体验期。四个月后,经众弟子作证.其人可受戒而为比丘。但是,我知道你,可另当别论。”
须跋陀说:
“如果说,一个已经接受外道思想之人,希望在佛法中求受沙弥和比丘大戒,都得经过四个月的体验朗。我也将经过此体验期,四个月后(19),经众弟子作证,我可受戒而为比丘。”
因此,佛陀对阿难陀说道:
“那么,阿难陀,你可给他授戒。”
“是,世尊。”阿难陀答道。
云游僧须跋陀即对阿难陀尊者说:
“这是你的福报,阿难陀,这是你无量福报,佛陀己亲自给予你授戒的圣法。”
就这样,须跋陀在佛陀面前出家。
受戒不久,须跋陀尊者远离人群,独自隐居,精进修习,由如实之智,即身证得出家众至上圣果,以此圣境而住。这是在家居士正确出家修行的目的。须跋陀知道自己已断生死轮回,圣行圆满,不受后生。
须跋陀罗最终证得阿罗汉果,他是佛陀亲自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最后的嘱咐
阿难陀尊者希望知道怎样来安放如来的舍利。
佛陀说:“你不要过问供奉如来舍利之事,关心你自己的善业(阿罗汉)。全心为你的善业精进努力,作有益之事,追求自利。许多有智见的刹帝利、婆罗门和在家居士,他们对佛陀有虔诚的信仰,他们将来安置如来的舍利。”
听到此意味深长的一席话后,阿难陀走到一边,站在那里,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他想:天哪:我仍然还是有学之人,但是,我的导师将离我而去,他是我的悲悯者。
佛陀见他不在身边,喊他过来,开导他说:“好了,阿难陀,不要悲伤,不要哭泣,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我们必定要同喜爱和怕人的一切分离?”
“阿难陀,你功德无量,不久将从烦恼中解脱。”
接着,佛陀赞美了阿难陀,对他圆满的善德给予高度的评价。
在对阿难陀大加赞褒一番后,佛陀叫他进拘尸那罗城,告诉摩拉人如来即将入证涅槃。他们得到达一消息后,马上携老扶幼,男女老少,一路大哭而来,向佛陀作最后拜别。
离别情景
佛陀接着说:
“阿难陀,你也许会说:无上圣法没有了导师,我们失去了导师。阿难陀,你不应如此想,我涅槃之后,我所教之法和所制之律将是你们的导师。”
“阿难陀,如果希望的话,我圆寂后,小小戒可舍。”
在此佛陀没有使用强制的口吻,而是用了虚设的口气。如果他希望小小戒应该被舍弃,那么他会用肯定的口吻讲出。佛陀预见到,主持第一次结集的迎叶尊者,在得到僧团的准许之后,不会去除任何戒律。因此一些论师说,这是因为佛陀用了假设语气。
因为佛陀没有具体的说哪些是小小戒,众阿罗汉也无法得出任何结论,所以,他们对戒律没有作任何改动,而是全部保留下来。
佛陀又一次对众弟子说:众弟子,如果你们对佛法僧三宝,修习之道,方式方法,还有什么疑问,现在就问吧。不要以后这么想:我们面对着老师,但我们还是没能当面询问世尊。因此而生懊悔。但是众第子还是沉默不语。佛陀如是询问了三次,大众中还是无人做声。
然后,佛陀对大众说:“也许是由于你们出于对老师的尊敬,不愿提出问题。诸弟子,那么就让一个人转告另一个人。”
大众仍然一声不吭。因此阿难陀对佛陀说:
“妙哉,妙哉,世尊,同这样的弟子们为伍真是高兴,没有一位弟子对佛法僧三宝修习之道,方式方法还有任何疑惑。”
“阿难陀,你出于虔诚而如此说,如来明了此事,于此大众,没有一人对佛法僧三宝,修习之道,方式方法持有怀疑和迷惑。阿难陀,此五百弟子中,最低品仍是预流之果,永不退转,注定觉悟。
接着,佛陀给弟子作了最后教化:
“众弟子,谛听,我告诫大家,一切有为法皆无常,精进努力(vayadhamma-samkhara-appamadena-sampadetha)。”
这就是世尊最后的教诲。
涅槃
佛陀入初禅静虑(jhana),从此起,入第二,第三,第四静虑,从第四静虑起,入空无边处地(akasananacayatana),从此地起,入识无边处地(vinnanancayatana),从此地起,入非想非非想处地(n’eva-sanna-n’asannayatana),从此起,入无受想地(sannave-dayitanirodha)。
阿难陀尊者,还没有证得天眼通,对阿那律陀尊者说:“阿那律陀尊者,世尊圆寂了。”
“没有,阿难陀兄弟,世尊还没有圆寂,但己到了无受想地。”
随即,佛陀从无受想地起,入非想非非想处地,由此地起,入无所有处,由此起,入识无边处地,由此地起,入空无边处地,由此地起,依次入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静虑。然后又从第了静虑起,依次入证第二,第三乃至第四静虑。从第四静虑起,当下即证无余涅槃。佛陀圆寂于公元前543年的维塞节——月圆日。
[注]
(1)《佛陀的教诲》,第二卷,第91页。
(2)后来阿帕般利加入僧团而证阿罗汉果。
(3)Anantaram-abahiram-karitva-此两种术语指的是个人和佛法。“我的这些佛法将不教授其他人”——这样的想法则意味著使佛法限制于内部阶层。“我的这些佛法将教授其他人,”——这样的想法是把一些人拒之门外。“我将对此人说法。”——这样的想法使内部阶层产生局限。“我将不对此人说法,”这种想法意味着个人岐视。佛陀对他的法和律都没有这样的分别,他没有内部弟子和外部弟子之分。
(4)这是四种念处-Satipatthana。在这里法(dhamma)的用法不同一般,它不可能用一个英语单词来表达,因为它指的是精神和物质对象,见《中部》,第一品,《念处经》。
(5)四神足-iddhipada。欲神足(chanda),勤神足(viriya),心神足(vitta),观神足(vimamsa)。
(6)在这里,劫波(kappa)指的是一般寿命,约100年;Kappavasesam指的是中一劫带零,约120年左右。
(7)这就是三十七道品(bodhipakkhiyadhamma)。
(8)Matika一般为列表之意,概要,或内容表,这些常常出现在印度书籍卷首,在《律藏》中,它被用来指可能由这种列表而来的《阿毗达磨》,上面所说的三十七道品被认为是最早的列表之一。(编者按)(9)Sukaramaddava-根据注疏,这是一种不老不嫩猪肉,但不是为他而杀,有的人说这是一种磨菇,也有人认为此名称代表着一种美味的佳肴,或一种富有营养的化学食品,参照《那兰陀所问经》。第一卷,第244页;《佛陀的教诲》,第二卷,第137页。
(10)根据注疏,佛陀挑选了库尸那罗为涅槃之地,其中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讲说《大善见王经》,以此启迪人们的更高道德;第二,接受须跋陀为最后一个弟子,因为只有佛陀才能使他皈依;第三,使婆罗门陀那能够和平地向诸弟子分配他的舍利。
(11)此须跋陀应同别一个晚年出家的须跋陀区别开来,后者曾评论说不应因佛陀的圆寂而悲伤,因为比丘可以自由从事喜好之事,而不受老师的束缚,须跋陀的这一论调促使迦叶尊者马上采取行动,举行了第一次经律的结集。
(12)他们的教法在佛陀时代都比较流行。
(13)第一沙门果——须陀洹果(sotapanna)为入流果。
(14)一还果——斯陀含果(sakadagami)。
(15)不还果——阿那含果(anagami)。
(16)阿罗汉——应供者,圆满圣者。
(17)Pabbajja——出家。它指的是最初出家而为沙弥。剃除须发,身披黄色袈裟,受三皈五戒。他由此与世间脱离。这样,即使是他的父母,他也称他们为居士。
(18)比丘戒——Upasampada,这是指大戒,只在年满二十后授与。受了此戒后才成为僧团的正式成员,名为比丘。
(19)对于一个要求受戒者来说,不一定要经历一个观察期。
(20)这是指阿难陀尊者,这些话语大大地鼓舞了他,从而不久即证阿罗汉果。
版权所有:大悲咒原文网